王艳辉,崔 浩,李 曼
(北京交通大学 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44)
全路应急管理体系经过多年的建设,已基本完成“铁道部-铁路局-站段”3级应急管理机构建设,初步制定了应急预案体系,救援队伍建设、事故救援、预防性安全检查、预案演练等各项工作也已基本完善。全路应急管理统计预评估工作缺乏全面和深入的研究,需要对其分析和总结工作进行规范,建设铁路应急管理统计与评估系统,及时发现管理工作不足、对应急管理力量进行有效规范和优化配置。本文在对铁路应急管理工作、统计评估方法进行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开发了建立在铁道部,铁路局和站段3级组织机构上的铁路应急管理统计与评估系统,实现对应急管理工作的科学统计分析和及时全面总结。
铁路应急管理统计分析与评估系统是一个突出分级-分类管理概念的系统,通过全面、多角度统计分析,实现阶段性的工作总结,及时发现应急管理工作中的不足。参照完整的应急管理工作评估流程和评估标准,对整个应急管理工作进行评估,并且提供可决策的信息供各级人员使用,在实现应急管理工作优化的基础上提高整个应急管理工作水平。
铁路应急管理统计分析与评估系统的开发研究是一项复杂的综合集成计算机系统工程,涉及信息数据、技术、组织机构等要素,其逻辑结构采用分层划分的模式,各层相互独立又互为支撑,系统逻辑结构如图1。
(1)数据层。数据是整个系统基础的数据来源,也是统计分析原始的对象。数据主要来自站段应急管理人员和路局应急管理人员。
(2)支撑层。以“多元信息统计分析方法”和“应急管理优化技术”作为理论支撑,从而实现数据的收集、统计、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对应急管理工作的评估与优化。
图1 系统逻辑结构图
图2 分析与评估系统功能模块
(3) 应用层。建立在数据层和支撑层的基础上,利用支撑层中的方法技术对数据层中的数据进行提取、加工、重新组织,向系统用户提供应用功能。
铁路应急管理工作分为4个部分:应急日常管理(应急管理机构建设、应急管理法律化建设、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应急资源管理(救援列车、救援设备、救援物资、救援队伍、路外应急联动);预案管理及演练(危险源管理、预案管理、应急演练);应急实施(领导小组的建立、应急救援行动、救援结果)。
以危险源管理为例对数据流程进行描述:
(1)输入数据。数据录入人员在录入危险源信息时需要录入各个危险源是否在已统计监控范围内。此外,还需要录入每年度的事故信息。
(2)处理流程。系统首先查询出引起事故的危险源不在已统计监控的范围内的个数,然后查询出本年度的事故总数,根据下式求出危险源监控失误率。
在对铁路应急管理统计与评估系统进行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将系统的功能模块分为6个模块如图2。
通过该模块实现对日常管理、应急资源、预案管理及演练和应急实施各部分的属性信息的录入。
(1)应急统计指标体系建立
该功能可以让用户方便、快速的将所有应急管理统计指标以层次结构组织起来并整合到系统中。系统以树状结构对所有指标进行存储和维护,并且能够让用户输入统计指标的名称、特点等属性信息。
(2)应急统计指标参数设置
该功能可以让用户为每一个应急管理统计指标设定一个权威部门发布的建议值或规定值作为参考标准,方便统计、分析工作的进行。
该功能模块可以让用户快速的设定应急管理统计工作评估算法中涉及到的参数。在该系统中,算法主要是指改进的因子分析法。
(1)单项统计指标计算
该功能模块以一年时间为限,计算出所有铁路局、站段各项指标的具体数值,并且以列表或其他形式显示出来。用户也可根据需要设定时间范围。
(2)最终指标计算
该功能能够调用系统设计好的算法处理模块,在计算所有单项指标值的基础上,计算出各个铁路局或站段最终的融合指标值。并且以列表或其他形式显示出来。
(1)查询某项指标不达标的站段或铁路局。系统根据用户选择某一项指标,查看指定范围内该项指标的数值是不达标的,并将结果以列表的形式进行展示。
(2)查询站段或铁路局不达标的指标。系统根据用户选择的某些站段或铁路局,查询一个时间范围内共有哪些指标的数值出现过不达标,并将结果以列表的形式进行展示。
(3)统计指标历史变化。以曲线的方式展示各个站段、铁路局某一项或者某些指标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的波动情况。
(1)用户管理。是一个完成对用户基本属性进行管理的模块。主要包括第1部分:管理员所具有的功能,包括对用户的添加、删除、更改信息、权限设置、查询等操作。第2部分:用户自身对自己属性的管理。
(2)权限管理。是对权限进行管理的模块,包括对基础权限的添加、删除、修改、查找操作,以及功能与相应权限的匹配关系。
(3)角色管理。是对角色进行管理的模块。角色即权限包,是多种基础权限的组合。主要包括对角色的添加、删除、修改以及角色基础权限设置功能。
(4)菜单管理。是一个对用户在其权限范围内所能访问的菜单进行管理的模块。它配合权限管理、角色管理,对用户和系统的访问权限进行详细的约束。
登录系统后通过选择不同的类别,完成各类数据的填写与统计。以铁路应急日常管理为例进行应急管理机构、应急管理法律、应急管理软件信息录入,其中应急管理机构录入如图3。
通过对铁路应急管理工作的日常管理、应急资源管理、预案管理及演练和应急实施4部分录入的信息进行统计,计算各统计指标的值如图4。
通过对3个铁路局数据进行录入,计算应急管理指标值,对其进行标准化处理后,输入改进的因子模型计算后可以得到3个铁路局在应急管理工作4个部分的得分,最终计算出整个应急管理工作得分如图5。
图3 铁路应急管理应急机构信息录入
图4 铁路应急管理指标计算结果
图5 3个路局应急管理总得分
由评价结果可得,3个铁路局的应急管理工作成绩由好到差依次排序为路局1、路局3、路局2。
铁路应急管理统计与评估系统的研发,标志着铁路应急管理统计与评估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系统在全路的全面推广,能够及时发现应急管理工作不足,对应急管理力量进行有效规范和优化配置,开创应急管理信息化工作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