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免于恐惧的世界

2011-04-29 00:44邱立本
海外星云 2011年7期
关键词:朝鲜人核子普世

邱立本

到底是现实模仿想象,还是想象模仿现实?也许只有在科幻电影中,才会有这样的连绵不绝的惊愕。日本的3.11大地震,不仅是一场地震,还带来了一场核子灾难。而痛苦的场景,竟是从科幻作品的幻境移植生活中。

从黑泽明的《梦》到小松左京的《日本沉没》,都曾经想象那种恐怖的锥心之痛,但却不能想象这些场景是在哪一天来临。

当这一天来临的时候,二次大战以来日本最大的灾难,也成为全球第一次实时观看的大自然灾难,在电视、互联网、智能型手机的平台上,展现巨大的戏剧化效果。

但最戏剧性的还是核电危机所展现的悲剧意识。一个原本最先进的、最造福民众的核电厂现代化设施,却导致挥之不去的焦虑——核电泄漏会带来最残酷和最不堪设想的结局。这是一个“现代性”的悖论:为了发展的荣景,竟面对可能自我毁灭的阴影。

另一个悖论暗藏于历史的回顾。对于日本在这次灾难所展现的冷静、秩序等“现代性”,要有一个历史的深层认识,了解这是历经演进的结果、而并非日本社会从来就是如此。

史家不会忘记,1923年的关东大地震发生后,14万人死亡,而灾后民间的谣传四起,指责是居日的朝鲜人带来恶运,诬指他们灾后在井中下毒,于是民间的暴徒四起,将6000名朝鲜人虐杀死亡,连旅日的中国人也被波及,共约700名温州人惨遭杀害,史称“东瀛惨案”。这段历史湮没多年,日本作家仁木富美子锲而不舍地追查,才有更多的细节浮现。一些历史学家会认为:今天日本人民的“现代性”,是历经二战失败后的产品,告别昔日的种族歧视和暴力崇拜,才变得文明和认同普世价值。

而历史的吊诡在于日本战败的关键是原子弹。只有历经这样的核子惨痛,才使日本脱胎换骨,跃进文明社会的庙堂,发展举世敬重的软实力。

巧合地,今天日本的核危机,也刺激日本和全球反思核能的两面性,要摆脱核能崇拜、科学万能的心态。在大自然面前,要有谦卑的心。无论多么现代的科学与先进的设施,都不能低估大自然的反扑,更不能低估环境公害的后遗症。

在福岛核电厂连续惊爆的过程中,全世界人民和日本人民都是心连心,重新反思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也重新发现飘远了的人文精神——一切的科学发展,都是为了提升人的尊严和价值。今天日本的核子之痛,也许和66年前的原子弹爆炸一样,可以换来更多的普世价值,也为全球换来一个免于恐惧的美丽新世界。

猜你喜欢
朝鲜人核子普世
核子密度计在聚乙烯聚合流化床反应器的应用
核子远征记
美国对日占领时期“在日朝鲜人”政策研究(1945-1952)
清末民初东北地区朝鲜人移民情况概述赵
论西洋绘画与天文科技知识对朝鲜后期社会的影响
“吸盘3”号挖泥船核子密度计改进设计
普世价值论
近代在津朝鲜人概述
“普世价值”的应有取向探索
关于“普世价值”的审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