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小燕
作者系厦门日报社福州记者站站长、首席记者
黑色3月。日本9级大地震,借助人们的恐慌心理,掀起了一阵又一阵的“谣言”冲击波,其中又以“谣盐”最盛。
在众多“体贴式”微博谣言之后,“补碘防核”最为打动人心。3月16日,中国各大城市百姓排队“抢盐”的队伍蜿蜒如长蛇阵,景象惊人。
“微博算是新闻传播媒介的一种吗?传播者和受众是同一个群体,可是往往发布的新闻消息并不一定都是事实,又或者传播的信息中很大一部分并不是新近发生的事实。”
当这个疑问帖在网上尚未得到最佳答复,“谣盐”如“金庸去世”一样,让人们再次体会到微博的“给力”。正因如此,人们发明了一个新词“微博力”。
“对于坏消息,人们通常更愿意相信微博而不是媒体。”知名博主“五岳散人”说。140个字以内的微博,核裂变式的传播速度,真假难辨。微博传谣迅速,辟谣却很难。“谣盐”的覆灭终究需要各大传统媒体在正面战场上呼吁:“抢购食盐没有必要!”
“谣盐”的兴起,体现微博力;“谣盐”的覆灭,体现传统媒体的公信力。
当人们打开电脑或者手机,第一件事情是上微博,或者是在打开即时通讯工具如QQ、MSN的同时上微博,微博力已经形成了。
那么,中国到底有多少人这么做呢?2010年的一项调查称,微博博主已经高达1.2亿。而新浪2010年财报数据称,仅仅新浪微博注册用户数就已超1亿人。即使滤过各门户网站的数据“水分”,中国的微博用户早就超过了美国的Twitter(推特)或者Facebook(脸谱)。
Twitter(推特)的成功,得益于其成功的策略转型——2009年7月29日,推特把首页那句“你在做什么?”改做“分享和发现世界各处正在发生的事”。新浪微博的成功,也是因为借鉴了 Twitter(推特)的经验,而且又开发出“围裙”——微群。如果让微博仅仅停留在描述自己的生活,局限于社交网络,而不是新闻信息的传播,那就形成不了今天的微博力。
微博力,在“谣盐”事件的传播中得到了集中体现。“最新BBC新闻台的消息……”,这样的帖子接二连三,甚至还有“碘盐中的碘预防辐射,今后海盐没法儿吃了”。3月16日晚,上海、浙江、广东、广西等地都纷纷出现“抢盐”现象。
穿了“BBC”的外衣来传播谣言,微博不是唯一的罪魁祸首,但确实是重要一环。微博作者可以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来发表、更新信息,微博“粉丝”的转发、跟帖、加关注、搜索等功能,突破了以往传统媒体的线性传播和网络媒体的网状传播,形成了其核裂变式的传播,辟谣都来不及。
往深度思考,此番“谣盐”的兴盛,一方面是由于在惶恐状态下人们倾向于接受负面信息,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人们在长期对抗式阅读中养成了一个习惯:相信小道消息。2010年8月,群邑中国与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对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沈阳、西安6城市15~55岁的900个微博用户联合开展一项在线调查。调查发现,微博上发布的新闻获得了较高的信任度。七成以上的微博用户,有意愿将微博作为获取新闻的重要平台。而更值得关注的是,共有六成左右的用户,明确表示微博上人们发布的新闻可以相信,其中50.7%的用户表示可以相信,10.5%的表示非常相信。这项调查的结果,正是“谣盐”的故事得以演绎的原因——8亿手机用户、4亿网民的感染效应。
在突发性事件中,微博凭借简便快速的特点,往往成为第一消息发出平台。江西宜黄拆迁事件、“李刚门”等,微博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这让传统媒体获得了一条新的发现新闻线索的渠道。不仅传统媒体关注微博,“微博问政”、“微博办案”已经成为全新的政府沟通渠道。2010年11月23日晚,一条“悬赏寻尸全城通缉”的消息首次出现在“厦门警方在线”的微博里。在厦门警方通过微博迅速破获虐杀女童案之后,福建警方纷纷开设官方微博。尽管如此,微博仍是把“双刃剑”。“金庸去世”的故事在微博的世界里并不新鲜;《第六感生死恋》男主角屈克·史威兹已经在Twitter上“死”了好几次,他必须不断出来澄清,告诉大家他还活着。
说微博是“自媒体”也好,或者“全民记者”也好,微博传递的仅是信息,真的信息或假的信息,并不是新闻。新闻的生命就是真实性,传统媒体一条新闻的播发需要层层把关,以确保其真实性。而微博的发出,只能凭借博主自身的判断。当然,微博自身也有着一定的纠错功能,比如“金庸去世”半天之内就被博友证实为假新闻;再如日本大地震中“被死亡”的众多日本漫画家,在自己的微博上展示自己的作品,谣言立刻覆灭。
但是“谣盐”事件中谣言的覆灭就没有那么简单,因为它涉及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从3月15日起,“新浪辟谣”官方微博就在不停地发送辟谣消息。“我们现在是7×24小时不间断地监控、查实”,新浪微博“辟谣小组”成员谭超在接受一家媒体采访时如是说。但人们并不为所动,网友们在疑惑:“各大媒体没有报道的消息就一定不真实吧?”直到3月17日各大传统媒体发布“国内食盐九成是井矿盐”、“国家存盐充足”的辟谣消息之后,谣言才得以中止。“抢盐”反而成了很多微博调侃的笑料。传统媒体以其权威性和真实性,显示出了强大的公信力。
一种传播媒体普及到5000万人,收音机用了38年,电视用了13年,互联网用了4年,而微博只用了14个月。所以有人说:“微博的发展给传播领域带来了颠覆式的变化。”越来越多传统媒体开始启用微博,甚至植入到“两会”报道之中。而作为媒体的微博既要体现微博的时效性和先锋性,又需体现作为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但是,假新闻已成为微博的“阿喀琉斯之踵”。怎么治这个“踵”呢?
首先,微博应有其自我审查制度。以CNN的iReport(我报道)为例,你可以在CNN的网站上发表自己的文字和图片,但前提是你需要先进行身份认证和确认,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抑制虚假信息的作用。但是这一制度仍需要完善,因为即使CNN的iReport进行了注册,发现假消息的传播之后,也并没有一个严格的责任追究机制。
其次,微博运营商要谨慎“加V”,名人名博要靠道德约束把好第一道关,担负起社会责任。新浪、腾讯等微博早已开始“加V”,但是,微博之上,所谓名人和意见领袖——这些被网站加了V(身份认证)的名人名博,一旦将未加核实的消息发布和转发,则会让假消息看起来更像真的,且传播得更加迅速。这就需要名人名博的道德意识和责任意识。凤凰卫视记者闾丘露薇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她的微博拥有超过60万的粉丝,一份地方纸媒的发行量,通常都难以达到这个数字。并且,闾丘露薇坦言,自己对转发的消息非常谨慎,即便是“加V”人士的消息。
再次,新闻记者在微博上也是一名传播者,应时刻不忘自身的职业理念和原则。一名新闻记者,在工作中是新闻信息的传播者,在生活中也是受众,这本身不存在身份的困惑。但是,当记者开设微博的时候,特别是名记者,身份的困惑就出来了。即使他的微博没有以某报某台等的名称出现,人们可能仍会认为他是以记者的身份在说话,甚至认为是某报某台的声音。
对此,不少传统媒体已开始立“规矩”。路透社颁布的《网络报道守则》中认为,网络打破了记者作为自由人和作为专业人士之间的界限,在社会化媒体上,职业行为和个人行为是不能截然分开的。再如,美国《华尔街日报》规范员工微博的要求中提到,“不要(在微博上)讨论尚未发表的文章、已经参加或者准备参加的会议、曾经做过的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