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华,陈 鸿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临床症候群,多发生于婴幼儿,可引起手、足、口腔、臀部等的疱疹,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是夏秋季的常见病、多发病。2008年手足口病被纳入我国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报告与管理。
1.1 一般资料 所有患儿均符合国家卫生部制定的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 (2008年)的诊断标准[1],均为普通病例,无重症及死亡病例,其中男484例,女407例。
1.2 方法 分析手足口病在我地区的发病年龄、性别及人群分布,发病时间特点。
2.1 手足口病3年发病情况 以2009年最多621例,2008年137例,2010年148例。
2.2 各年度发病年龄分布差异不同年份好发年龄段相同,均在1~4岁 (见图1~3)。
2.3 发病月份分布差异 不同年度发病月份有差异,2008、2009两年发病高峰期均为5~7月份,2010年度在9~12月份(见图4~6)。
2.4 环境分布比较891例中散居335例,幼托299例,学校83例,散居占38%,幼托占34%。散居多于幼托。
图1 2008年度发病年龄分布Figure 1 Age distribution of disease occurrence in 2008
图2 2009年度发病年龄分布Figure 2 Age distribution of disease occurrence in 2009
图3 2010年度发病年龄分布Figure3 Age distribution of disease occurrence in 2010
图4 2008年度发病月份分布Figure 4 Monthly distribution of disease occurrence in 2008
图5 2009年度发病月份分布Figure5 Monthly distribution of disease occurrence in 2009
图6 2010年度发病月份分布Figure 6 Monthly distribution of disease occurrence in 2010
手足口病在人群中每隔2~3年流行1次[2]。本研究显示,以2009年发病例数600多例呈暴发流行,2008、2010两年发病例数均为100多例为散发。3年中高发年龄段均为1~4岁,与文献记载[3]相同,可见好发年龄稳定,无大的变化。发病时间与文献记载差异较大[4],前两年相同均为5、6、7这3个月,相对稳定,后1年为8~11月份。可能与气候或其他因素有关,需进一步调查。3年中发病群体无改变,散居及托幼机构儿童仍是疾病的多发群体,散居儿童因大多数家长缺乏疾病预防的知识,发病率最高,是我们今后宣教工作的重点。幼托群体需进一步加强消毒预防工作、疫情监测和管理。适时适量对环境、室内常用用品及托幼机构玩具进行消毒,室内通风,勤晒被褥,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等都是预防的重点;另外,对儿童家长、教师也要进行手足口病防治知识教育,搞好环境卫生,做好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了交叉感染[5-6]。
1 中国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 (2008年版)[J].中国社区医师,2008,24(10):11.
2 葛瑞华.肥城市138例手足口病疫情分析[J].医学动物防治,2004,20(12):746-747.
3 李燕婷.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预防控制 [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8,20(6):616-617.
4 中国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 (2009年版)[J].中国乡村医药,2009,16(9):6-8.
5 韩立秀,孙宝霞,郑昌炼.手足口病早期病情分析及预后评估[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2):466.
6 闫福玲.小儿手足口病的护理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0,18(11):1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