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振
新活素是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是20世纪80年代由日本学者Sudoh从猪脑中分离出的一种人工合成的内源性激素,具有扩张血管,利尿利钠,降低心脏前后负荷,抑制RAAS和交感神经系统等的作用,可有效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流动力学障碍[1]。
1.1 一般资料 选取近期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48例,其中男30例,女18例,年龄70~80岁。随机分为:治疗组 (新活素组)24例,男16例,女8例,平均年龄(74.2±4.8)岁;对照组24例,男14例,女10例,平均年龄 (76.1±3.7)岁。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根据1980年第3次全国肺心病专业会议制订的肺心病诊断标准筛选,肺动脉压≥50mmHg,血 BNP≥200pg/m l,NYHA心功能分级为3~4级。
1.3 方法 两组均有基础治疗 (原发肺病治疗、氧疗、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移酶抑制剂、血管扩张剂等)。治疗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加用新活素,首剂1.5μg/kg静脉冲击,0.0075μg/(kg·min)静脉泵入,持续3d。
1.4 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症状、体征、心肺功能改善的情况。用药前后查心脏彩超测肺动脉压,血BNP水平。
1.5 疗效判定 显效,心功能改善2级以上;有效,心功能改善1级以上;无效,心功能无改善。总有效率包括显效和有效。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 (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肺动脉压、BN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对照组肺动脉压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血BNP水平两组均有改善。治疗后治疗组比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2)。
近年来,神经内分泌因素在心力衰竭发生中所起的作用已明确,新活素与心室肌产生的内源性多肽有相同的序列,所以有相同的作用机制。肺心病患者主要症状为肺动脉高压、右心增大和右心功能不全。新活素能显著增加肺心病患者体内的一氧化氮和环磷酸鸟苷水平,而环磷酸鸟苷可激活心房利钠肽敏感性的钾通道,从而促进血管舒张,迅速降低肺动脉压力及肺毛细血管阻力,减轻肺心病患者的肺动脉高压。其次,新活素具有抑制血管活性肽产生及利尿、利钠等功效,减轻右心功能不全引起的颈静脉怒张、肝肿大、压痛、肝颈反流征阳性、下肢水肿及静脉压增高等症状。最后,新活素还可拮抗神经内分泌系统过度激活产生的心脏毒性,延缓心脏重塑[2],延缓右心肥大程度。且新活素无正性肌力和正性心率作用,不增加心肌耗氧,不导致心律失常,减轻心室的前负荷和后负荷,扩张动静脉,可改善血管和肾脏的血流动力学,具有较小的不良反应。
本研究显示,新活素对肺心病心力衰竭有较好的疗效,可有效的改善心肺功能,可有效降低肺动脉压和降低血BNP水平,推荐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新活素。
表1 两组疗效比较〔n(%)〕Table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ect between two groups
表2 两组PAH、BNP治疗前后比较 (±s)Table2 Comparison of PAH,BNP between two groups
表2 两组PAH、BNP治疗前后比较 (±s)Table2 Comparison of PAH,BNP between two groups
组别 例数 PAH(mmHg) BNP(mg/dl)治疗组 24 治疗前63.1±5.1 130±12.1 63.7±5.7 256±11.8治疗后 43.8±3.3 80±10.2对照组 24 治疗前 64.2±4.8 250±12.3治疗后
1 Abraharn WT,Kowes BD,Ferguson DA,etal.Systemic hemodynamic,neurohormonal,and renal excretory effects of a steady state infusion of human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in patientwith decompensated chronic heart failure [J].JCanl Fail,1998,4(1):37-44.
2 Ann M,Kapoun.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exert broad functional opppsition to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in primary human cardic fibroblasts[J].Circulation Research,2004,94: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