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生雅韵 腔调唱风流

2011-04-23 06:58文/连
上海采风月刊 2011年8期
关键词:银花唱腔乐队

文/连 波

由袁雪芬创立的袁派

产生于浙江的越剧,和上海这座城市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上海是越剧的发祥地,越剧率先从农村民间艺术向城市现代剧场艺术转型就在上海;越剧剧种的正式定名在上海;对形成自身艺术形式和风格产生重要影响的上世纪四十年代越剧改革也发生在上海;现在公认的越剧十三个流派全在上海形成;《梁山伯与祝英台》《西厢记》《红楼梦》《祥林嫂》《何文秀》等经典剧目和六部越剧电影都产生于上海。如今,越剧已成为上海的一个公共文化服务品牌。

越剧的故乡风光秀丽

越剧最早于1906年在浙江嵊县登上了乡下的“草台”——用稻桶做腿,上面搭几块门板,演员就站在门板上面演唱,没有服装,也不化妆,而且演员都是男性。1906年3月27日越剧第一次登上舞台。

嵊县这么一个小地方,为什么能出这么多艺术家?我认为,跟这个地方的自然环境有密切关系。我到过几次嵊县,去采风,每次去都使我感到非常舒畅,因为那里山明水秀,风光迷人。嵊县地分南北,中间有一条溪,较宽,叫剡溪。嵊县形成于汉代,当时叫剡县,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了。

北宋时,这里出了一位大元帅,他认为这个“剡”字右侧是个“刀”字,不吉利,于是就改成“嵊县”。嵊县有山有水,很多诗人云游到这里,从这里出发,乘船一直可到钱塘江。所以有大量古诗描绘嵊县的美丽,如“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到剡溪”(唐·李白),还有“越女天下白,鉴湖五月凉,剡溪蕴秀异,欲罢不能忘。”(唐·杜甫),都是歌颂嵊县的美丽风光。

“的笃班”与“女子戏班”

越剧唱腔起源于嵊县的民间音乐。当地的民歌、民谣非常简单,所以叫“小歌班”,也叫“的笃班”,因为没有二胡伴奏,清唱,用一个鼓一个板,的的笃笃伴奏,于是老百姓就通俗地取名为“的笃班”。它的唱腔是用“一唱众和”的帮腔形式,称为“呤哦腔”。

建国以后,上海的华东实验剧团对一出老戏《箍桶记》(即《九斤姑娘》)进行整理改编,唱腔基本是“的笃班”和“呤哦腔”,只是加了伴奏。后来成为“正调腔”。

1923年,越剧史翻开新的一页,这年在嵊县开办了第一个女子越剧科班。当时嵊县有一个做布衣的商人叫王金水,他经常到上海来,看到上海的“髦儿戏”,都是女孩子演京戏,他想,为什么不能把越剧的男班也改成女班呢?于是,回到家乡准备开学办班,招收女子学唱戏。他还请了一个老师,男班艺人——金荣水。可招女生学戏的广告贴出去,根本没人报名。

有一次,金荣水在溪边散步,忽然听到一个很好听的声音,他一看,唱歌的是一个大概十一二岁的小姑娘,这个小姑娘长得漂亮,机灵。他觉得这个姑娘学戏一定能出道,就问了她的姓名。这个小姑娘就是施银花。发现了施银花,金师傅就到她家里做工作,希望她入班学戏,可是施银花的父母坚决不同意,说女子不能唱戏。后来,王金水和金荣水二人同去拜访,她父母还是不同意。于是王金水先让自己的女儿报名学戏,并且,在招生广告上写明各类优厚待遇。

第三次,王金水跟金荣水再到施银花家,以安排她父亲在科班里做杂务工,可以看管女儿为条件,征得施银花父母的同意。所以,越剧史上有个故事叫“三请施银花”,这个故事非常动人,而施银花也不负期望,对女子越剧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成为名声卓著的女子越剧“鼻祖”。

这个科班收了二三十个女孩子,这些女孩子都不识字,怎么教戏呢?金师傅想了个办法,把唱词抄成单篇,一方面教她们文化,另一方面教她们学唱。学了三个月后就串红台,就是彩排。到1923年年底,王金水带了一批学生,到上海来演出,那时真敢闯。然而,因为学得不够理想。演出没能站住脚跟,初到上海,失败而归。

失败的关键原因是唱腔不成熟,因为当时办的女子越剧科班还是唱“呤哦腔”、“正调腔”,这些唱腔由女的来唱,难听。后来,施银花跟琴师王春荣一起合作,研究怎么唱。实践出真知,创建了一种叫“四工腔”的唱法。为什么叫“四工”?因为二胡定弦是la、mi。la、mi定弦工尺谱里叫“四工”,所以称它为“四工腔”,这个“四工腔”解决了大问题。

从此之后,女子越剧掀起了一个高潮,l928年到1935年之间,培养了很多名演员,袁雪芬、尹桂芳、范瑞娟、傅全香等等都是在这个阶段里培养出来的。还有越剧史上的“三花一娟”,即施银花、赵瑞花、王杏花和姚水娟等都是。

姚水娟是很有闯劲的,她在1938年演出了《木兰从军》。为什么要演出《木兰从军》?因为当时日本人占领了上海、统治了上海,老百姓非常激愤,她想通过这个戏来表现我们中国人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鼓励中国人奋起抗战,打败外来侵略者。

传承优雅与清丽

中国五千年的文化,都是代代相传,不断发展完善的,所以文化艺术都有一定根基,它的传承是根据传统而发展,不是一下子创造的,越剧也是这样,它从山村里一个“的笃班”,唱着简单的民歌,不断衍变发展,成为优雅清丽的艺术而走向世界,多不容易啊。所以我认为:传承是根本,创新要有根,但只传不创,就不会兴旺。

越剧艺术的特性是什么?我认为有三个方面:第一方面是平易适度的表演风格。什么叫平易适度?就是既有写意的表演方法,又有话剧电影写实的方法,它是写意和写实相结合的现实主义表演体系,所以越剧是个特殊的艺术体系,越剧艺术对中国近代戏剧史作出了突出贡献。第二方面是华美清丽的唱词文体。越剧的唱词华美、清丽,继承了唐诗及民歌的风格,它的唱词通俗易懂,容易听,容易记,容易背。第三方面是优美抒情的音乐唱腔。越剧音乐非常好听,以腔抒情,以情感人。但看些青年演员,台上唱得高亢、华丽,可是与人物没有结合起来,唱腔脱离了人物,唱得再华丽也没有意义。

伴奏的辗转波折

回顾以往乐队的变革,有些很好笑的事情。1942年,以袁雪芬为代表,越剧进行全方位的改革。越剧过去跟传统京剧差不多,用打击乐,用传统的配乐方法。后来进行改革,向话剧、向电影学习,打击乐用不上了。台上要表演、要体现内心感情,没有配乐怎么办?当时想了个办法:配唱用越剧乐队,配乐就用唱片来放。

我当时印象很深,用德沃夏克《新世界交响乐》里的第三乐章。第三乐章是所谓的东方音乐风格。越剧唱是用越剧的乐队伴奏,唱完以后要配乐则用西洋乐队的唱片。两者完全不协调。现在好像很可笑,但在当时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后来又想办法,用广东音乐来配乐。四个人是伴奏越剧的,再用四五个人用广东音乐来配乐。广东音乐是否合适?当然也不合适。

1946年,有出戏叫《乐园思凡》,请了刘如曾、陈歌辛两位作曲家来作曲。用一台钢琴、一把小提琴或一把大提琴,根据戏的内容来作曲。他们都坐在台前面,伴奏越剧的四五个人坐在一边,弹钢琴和拉提琴的坐在另一边,要唱的时候用越剧乐队,要配乐的时候用钢琴提琴。因为有了专门的作曲,所以音乐和内容稍微接近点,但也感觉不舒服,不协调。

1948年,袁雪芬和范瑞娟主演的《祥林嫂》拍电影。乐队全部用西洋乐器,越剧乐队一个都不用,鼓板也不用了,但是因为拉小提琴的人不熟悉越剧,越剧很有特点的“嚣板”等演奏不出来。所谓“嚣板”就是紧拉散唱,伴奏很紧,唱是随意的。这个特点表现不出来,这样也不行。

同年,由田汉编剧的《珊瑚引》在大上海电影院上演,由袁雪芬和范瑞娟主演,刘如曾作曲。这出戏进行了一次大的改革,乐队改用民族乐队,本来只有四五个人,现在用十个人,加了琵琶、箫、笛,加了低音乐器。真是别开生面,为新型的戏曲伴奏奠定了基础。这次演出以后,不仅越剧团纷纷仿效,很多其他剧种也模仿这个乐队的伴奏,它为中国近代戏曲史开创了新的局面!

现在的乐队情况把它概括一下,大概有三种形式:第一种全部用民族乐队。就是1948年用的那种。1953年拍的电影《梁祝》,由袁雪芬、范瑞娟主演,就是全部用民族乐队。对民族乐队不能妄自菲薄,《梁祝》正因为全部用了民族乐队,冲着它的民族特点,在国际上获得了音乐片奖。所以说越有民族特点,就越有国际意义。第二种是用中西混合乐队,所谓中西混合就是以中为主,即以民族乐器为主,加若干西洋乐器,黑管、双簧管、大提琴、贝斯等这样的组合现在用得较多。第三种是用电声乐器,现在流行歌曲、轻音乐,都是用电声乐器伴奏。越剧也尝试用电声来伴奏,不过一定要和内容结合起来,不能过分。现在基本上就是这三种伴奏形式。

猜你喜欢
银花唱腔乐队
从音乐唱腔角度谈越剧跨性别扮演艺术的历史发展
月亮要回家
花的乐队
“任派”唱腔——忆任哲中
花的乐队
乐队指挥
戏曲中唱腔与伴奏的关系
金花银花
乐队指挥
嫁人还嫁武大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