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匡政
“为仁由己”与政府责任
□叶匡政
《论语》中颜渊问仁时,孔子的回答有两句话,虽浅如白话,但很具现代性:“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意思是:为仁完全由自己,哪能依靠外人呢?这两句话对儒家思想和中国传统社会的影响,至为深远。它等于在人的道德修养中解除了很多外在的戒律,既没有宗教与神的律令,也把政府的影响归于最小。在孔子看来,一切仁与善的修养全在于人的自身。
“为仁由己”表明一个人如果想实现仁,只有经过自觉的内心实践,并不能依持外在的条件与压力。他的另一句话说明同样的理念:“人而不仁如礼何!”意思是,人如果没有行仁的主动与自觉,那作为社会规范的“礼”又能有何作用呢?孔子认为,包含着人的主体意识的“仁”的作用,远远要比社会的外在规范的“礼”更为重要。可以说,“为仁由己”强调的就是人在践行道德中的自主性,这种自主性,不仅不受外物支配,更不能在外力的强制下实行。
“为仁由己”的提法,表明孔子很早就意识到,道德选择的前提,是要有独立的人格意识。这种独立的人格,是不受外力或政府强制的。这和西方社会的一些政治思考是完全吻合的。在中世纪的思想家看来,个人的精神与道德,只与教会有关。也就是说,教会对人的精神负责,而政府机构则没有这方面的责任。即使是对社会最激进的思想家,也反对用武力来推动真理与道德在民众中的实现。无数的社会现实表明,如果在一个社会中强制推行真理或道德,只会导致恐怖和极权。
近代之后,这一观念更加明晰。政府应当在个人的精神和道德上保持中立,政府最终的目标是让民众个人能够按照自己的选择生活。英国思想家洛克认为,一个人可以在经济上自由地支配自己的财富,与他人无关;在精神上也应当同样如此。最好的社会就是个人在精神上的绝对自由,不应受到政府的任何限制。洛克认为,如果在精神领域,每个人可以自由地追寻自己认为重要的真理与道德,一个社会的普遍真理和道德感就会自发呈现出来。就像民众个人如果可以自由地使用财富,会导致社会的整体繁荣一样。
强制实行的道德规范,没有发挥个人在精神上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反而减弱了很多个人在善恶、真理与谬误上的认知与辨识能力。
在很多思想家看来,政府并不比个人更有智慧,相反,在更多时候它们会表现得比个体更愚昧无知。每个人都有自由,去寻找他认为幸福和道德的生活和观念,而且必须在不受政府干预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实践这些观念。如果是在政府要求下实行的,反而被认为可导致不道德。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强制实行的道德规范,没有发挥个人在精神上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反而减弱了很多个人在善恶、真理与谬误上的认知与辨识能力。这种主动与自觉意识的欠缺,会导致整体社会道德水平的低下,个人在这种社会中,只能感受到一种对于真理与道德认知的冷漠与混乱。
这些流行的政治观念,与孔子“为仁由己”的思想是不谋而合的。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意思是:仁远吗,我想要仁,仁即来了。强调的就是个体对于仁的寻求并不困难,每个个人都可能成为仁人,只要有自觉和积极的意识,这种仁便会在内心降临。孔子又说:“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以夺志”等,肯定的也是上自天子、下至匹夫,都应有独立的人格,只有拥有这种独立人格的人,才会有寻求真理和道德的主动与自觉意识。在孔子看来,道德只有在自律、而非他律的情况下,才是有效的。所以,儒家倡导的道德修养方法,多是自省、自讼,就是让人们立足在自我意识与独立人格的基础上,对内心进行反省。所谓“日三省吾身”、“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又说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强调的都是自我道德能力的培养。
孔子还说过一句:“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对这一思想是最为精辟的总结,说的仍然是人在真理与道德寻求上的主动性。这里的道,就是指真理、仁德这样一些大道。在孔子看来,道由人兴,亦由人行,所以人能弘道。如果道能弘人,那只要强制行道,则人人都成为君子了。显然孔子认为,只有让个人拥有了表达与追求真理和道德的自由,弘道才是可能的。钱穆说,这八个字的意思虽极简明,却最值得深思。
□ 编辑 尹丽丽 □ 美编 王 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