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涛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四川 成都 610041)
广汉市金鱼石亭江大桥建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该桥上部结构为混凝土砌悬链线空腹式板拱,共12孔,单孔净跨径30 m,矢跨比1/8,拱轴系数m=2.13,主拱圈全宽10.4 m,高0.9 m。1、2、9~11号墩为重力式墩、扩大基础,基底置于泥质及钙质胶结的卵砾石层上,3~8号墩(4、8号墩为施工制动墩,其余为普通墩)采用钻孔灌注摩擦桩基础,桩径1.8 m,桩身穿过较薄的砂夹层而将桩底置于较厚的胶结层上(图1)。
图1 广汉金鱼石亭江大桥
对金鱼石亭江大桥进行检测发现,该桥桩基掏刷状况十分严重,5~8号桩基地面线以上最大出露桩长分别为4.0 m、6.0 m、5.0 m和8.5 m,相应地面以下桩基推测埋深分别为13.5 m、11.5 m、10.0 m 和9.0 m(图2)。
图2 金鱼石亭江大桥基础冲刷
根据《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结构构件自身承载力采用作用效应基本组合进行验算,基本组合表达示为:上式中各项参数意义详见《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根据计算,γ0Sud=11742 kN。
由此得单桩轴向受压承载力容许值 [ Ra]=11706 kN。从计算可知,按目前的桩基埋置深度,最不利7号墩桩基单桩轴向受压承载力容许值已不满足。根据分析计算,该桥基础承载能力明显下降,应对该桥进行相应的基础加固。
金鱼石亭江大桥桩基础冲刷出露严重,加固维修拟采用加补新桩的方法提高其基础承载力,根据其桥型特点提出以下三种加桩方案。
(1)方案一:横向加桩。新桩位于原桩横桥向两侧,两侧各加一根桩,设承台连接原桥桩基与新设桩基,上部荷载通过承台传递至新加桩基(图3)。
(2)方案二:纵向加桩。新桩位于原桩顺桥向两侧,每根旧桩两侧各加一根桩,每个普通墩增加四根新桩,用承台将每根原有桩基与两根新桩连接,使其共同受力(图4)。
图3 方案一加桩立面示意
图4 方案二加桩侧面示意
(3)方案三:横向加桩。新加桩位于目前桩位横桥向两侧,两侧各加一根桩,上部墩身倾斜,将拱座加高加厚,与新桩基连接共同受力(图5)。
图5 方案三加桩立面示意
由于此桥是拱桥,根据拱桥受力特点,在基础冲刷桩基外露后,基础刚度削弱,对拱桥受力不利。因此,方案比选应考虑方案对基础刚度的补强效果。
(1)方案一:能够对桩基础进行加强,解决基础承载能力不足的问题。但本方案承台工程量较大,且阻水面积较大,对环境及景观影响均较大;若承台置于当前河床面附近,则对桩基础纵向刚度没有补强效果。
(2)方案二:通过采用四根桩加强原桩承载能力,能够解决桥梁基础承载能力问题,但对基础刚度提高并无作用;且增设桩基工程量较大,承台阻水面积较大。
(3)方案三:本方案采用横向加桩,有效提高基础承载能力;采用斜墩与增强后的拱座连接共同受力,增强桥梁基础纵向刚度,斜墩水平分力通过系杆平衡。同时,加固后结构阻水面积较前两种方案小,受力更合理,且美观。
图6 方案三制动墩加固效果图
根据广汉金鱼石亭江大桥的特点,考虑到受力特征、水文、美观等因素最终采用了方案三对其进行加固维修。
该方案在4~8号墩上、下游侧原桩基对应轴线处增设新桩,新增桩基直径1.8 m,距原桥桩基中心距离4.5 m。4、8号制动墩每墩增设4根新桩(见图6),5~7号普通墩每墩增设2根新桩。新增桩基按摩擦桩设计,桩端埋入白垩纪砂岩层5 m以上,使其嵌入中(弱)风化岩层一定深度。
采用外包自密实钢筋混凝土加大原桥墩帽,在墩帽与新增桩基间设斜墩,通过斜墩将上部荷载产生的竖向力传递至新增桩基。上、下游斜墩间设置预应力拉杆,以平衡斜墩产生的水平推力。
该桥于2008年完成基础加固施工,2010年8月洪水期,四川省石亭江、绵远河等几条干流上的多座桥梁受到水毁,部分桥梁甚至沉陷、坍塌,而该桥则经受住了此次洪水的考验,安然渡过了汛期。广汉金鱼石亭江大桥基础加固最终采用的加桩方案受力明确、结构美观,经实践证明,能显著提高桥梁基础承载能力,改善基础刚度性能,对桩基冲刷病害的成功加固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