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2011-04-19 02:14于春玉刘阿丽
绿色科技 2011年1期
关键词:人类学生态旅游旅游者

于春玉,刘阿丽

(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1 旅游人类学与生态旅游

旅游人类学主要是从旅游地的居民和游客之间人际关系的角度来研究旅游地的文化现象和演变,以及这种文化现象对旅游地社会的影响。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旅游人类学就是从文化和美学的角度,研究旅游地居民、社会团体、旅游开发者与旅游者之间关系的科学。它融合了文化人类学中考古学、民族志、民俗学、社会人类学、语言学等学科理论与方法,对旅游现象进行了综合考察。在旅游人类学视野下的生态旅游实质上就是在生态学观点、理论指导下,享受、认识和保护自然和文化遗产,带有生态科教和科普的一种转向旅游活动。旅游人类学虽然是综合性的研究旅游现象,但是其基本落脚点是分析和研究旅游中所存在的文化。生态旅游资源的核心之一是生态旅游文化。在生态旅游开发的过程中,探寻采取什么样的方式保护、传承当地生态文化,维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及可持续发展,重新认识并提升本民族生态旅游的文化价值,寻求传统与现代的最佳结合点,旅游人类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理论平台。同时旅游人类学也是分析旅游者动机的有效工具,用旅游人类学的视野来探视生态旅游者的旅游动机,能够设计出更适合旅游者口味的生态旅游产品,为生态旅游市场开拓提供更好的理论依据。另外运用旅游人类学能够分析生态旅游给民族地区带来的社会、经济及文化影响的形成机制,从而能够指导发展生态旅游的各个主题兴利去弊,刺激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2 旅游人类学视野下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

2.1 生态旅游开发的问题

(1)文化涵化与变迁导致对生态旅游的文化的异化与失范。对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吸引的是作为外来文化群体的旅游者,这些旅游者与生态旅游所在地的居民产生文化交流,有可能发生文化涵化现象。同时运用产业化手段对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开发也将导致产业化这一手段与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之间的矛盾,从而形成生态旅游文化变迁的异化与失范。

从旅游人类学角度来看,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也是一种文化涵化的过程。文化涵化,也称文化同化,根据美国社会科学研究理事会的定义(SSRC),是指由两个或更多的文化系统之间长期持续的接触所发生的文化变化。生态旅游开发地区一般在我国中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大部分地方山高路远,交通不便,造成自然隔离,文化相对落后。外来旅游者往往来自经济发达地区,其行为、态度、消费方式往往体现现代意识,成为一种具有示范效应的强势文化,对生态旅游地区的本土文化产生了强烈的影响,形成了对原生态文化的扰动,导致处于弱势地位的民族生态文化向强势的现代文化的趋同,从而产生了文化的涵化,造成本地传统文化的严重丧失。

(2)生态旅游开发造成生态旅游文化变迁的异化与失范。文化变迁一般是指由于文化自身的发展或异文化间的接触交流造成的文化内容或结构的变化。在当代社会中,最常用来描述现代发生的社会文化变迁的词语,就是现代化。现代化的要求使得生态旅游选择产业化作为其文化变迁的路径,并谋求在这一过程中可持续发展的实现。生态旅游产业化的实质,是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符合现代旅游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的基础上,按产业的要求组织生态旅游的各种生产要素,发挥生态旅游的经济功能,形成生态旅游的良性循环发展的过程。

(3)外来文化的入侵给当地社区和旅游者带来的不利影响。当地社区对生态旅游及生态旅游者的不满会同因为建立保护区而失去家园和资源的不满联合起来,或者与对这些损失的补偿不够而感到的不满同时出现。旅游目的地主要暗示了对旅游者的消极态度和行动会导致不好的社会影响,并且由于旅游次数的减少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

(4)旅游者对当地文化与生活方式的敌对而带来的不利影响。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的行为对生态环境也会产生重要影响。目前,社会公众,无论是旅游经营者还是普通公民,都缺乏生态保护意识,即使在如果当地的生活方式与生态旅游者的期望和标准不符,那么冲突和负面的社会影响便会出现。

2.2 发展生态旅游有可能导致某些“真实性”缺失

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秉性真实性原则,将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旅游者对生态旅游“真实符号的收集”的经历与过程。但是在实际运作中生态旅游的真实性往往被歪曲,从而导致生态旅游非可持续发展。真实性作为旅游人类学研究中探讨旅游动机、旅游经历的核心概念。生态旅游的真实源于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但展现在生态旅游者面前的生态旅游的“真实性”可能不完全等于原生性或原始性。

2.3 生态旅游的中的文化生态体系缺乏完整性

与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一样,生态旅游中的文化生态体系也可以看作一个系统。它的内部是由不同层次的系统要素按照一定的规律组成的,它们相互制约、保持动态平衡。例如饮食、服饰、居住、语言、信仰、习俗和观念等就构成了类型多样、稳定有序和互动共生的整体。所以“生态观”可以看成是一种整体观、协调观,更是一种运动的发展观。现代人所追求的是一种相对的、整体的文化相对平衡,即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之间保持相对平衡。文化形态的多样性是文化生态系统生命力和活力的体现。在发展生态旅游中,由于自身因素和外来因素的影响,由可能会导致该地域文化种类的减少,甚至灭绝,生态旅游中的文化环境遭到破坏,故生态旅游中的文化生态就会遭到威胁。以至于价值观念方面的缺失和失落。最终使得生态旅游文化生态体系不完整和生态旅游不能可持续发展。

3 旅游人类学视角下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及对策

3.1 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根据当前生态旅游的实际情况分析,研究认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发展生态旅游的目标和手段要和谐统一,这是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基础;合理选择生态旅游的真实性是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构建完整的生态旅游相关体系是使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性基础(图1)。

图1 旅游人类学视角下的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路模式

3.2 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在旅游人类学视角下确立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宏观目标。生态旅游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为准则,并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独特的人文生态系统,采取生态友好方式,开展的生态体验、生态教育、生态认知并获得身心愉悦的旅游方式。因此,生态旅游是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在旅游业中的具体体现。发展生态旅游可持续的总体目标是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原则,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塑造生态友好产业形象,推动全国生态旅游持续健康发展。尽快成为全球有重要影响力的生态旅游目的地,迸入生态旅游先进国家行列,实现世界旅游强国的宏伟目标。

发展生态旅游可持续的主要目标包括广泛形成负责任的旅游发展理念和生态友好的旅游服务,广泛普及尊重生态的旅游行为,使生态旅游消费深入人心;在旅游领域内广为应用节能环保技术,使生态旅游资源得到充分保护,从而使生态旅游得到持续增长,并形成与生态旅游相关的制度、标准与技术体系;形成高素质、结构合理的经营管理队伍和与生态旅游发展相关的产业链和企业群以及一批具有世界吸引力的生态旅游产品、国际竞争力的生态旅游经营机构和具有国际示范性的生态旅游者;使旅游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小,对生态资源保护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使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更为和谐。

(2)以“文化本真”构建生态旅游的真实性,确立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加强生态保护的宣传教育。“真实性”问题与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生态旅游当中游客对真实性的追求、目的地人对真实的理解和真实的创造,一直成为旅游人类学研究的焦点。当“真实性”一词被扩展到生态旅游的活动和理解当中时,人们外出旅游,其目的都想亲眼目睹和经历“真实”的东西,没有哪一个游客会说我要看“假”的东西。文化的本真性是指文化发展和展示中的真实性和自然性。文化的本真性和文化的商品化并不是截然对立的两个方面。但文化的商品化往往又导致文化失去本真性,并最终遭到腐蚀和破坏。问题的关键在于把握本真与商品化的均衡。

发展生态旅游,首先应使旅游开发者和经营者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注意不以牺牲生态环境、当地传统文化和历史遗产为代价,以利于旅游资源的长期持续利用,并做出相应的规定,禁止各种掠夺性的旅游开发和经营活动。事实证明,在旅游过程中联系眼前景物,对旅游者进行生动的生态学教育,不仅能增加游客的知识和游兴,还能有效地提高他们的生态意识,从而自觉地保护旅游地的生态环境,这是旅游从业人员,特别是导游人员的责任。目前,我国的导游人员往往偏重于从历史文化的角度进行导游,不大重视生态学等科学知识的宣传普及,导游内容的科技含量不够,特别是对自然景观的导游词,往往充满着形象的形象比喻和神话传说,显得内容空泛,品位不高。为了做好生态旅游,必须在旅游过程中加强生态学的科普驾驭。为此,要充实旅游从业人员,特别是导游人员的科技知识,使他们成为生态保护的积极宣传者。

(3)构建完整的生态旅游文化体系,完善生态旅游符号与体验的相关体系。文化种类的多样性和文化结构的复杂性影响着生态旅游中的生态文化的稳定性和平衡性,所以生态文化建设的内容是文化的原生性和完整性。因为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经过历史沿袭积淀而成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复合体,包括思想、道德、艺术、生活方式和风俗等。生态文化建设本身是植根于民族传统文化建设的一种创造性的活动,不能脱离传统文化内涵,也不能机械地把传统文化移植于生态旅游的生态文化中去。传统文化是生态旅游的资源,进行生态文化建设必须不断的同传统文化对话,并进行反思和再认识,才能从中获得信息和能量,完善其文化生态系统,满足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4)在生态旅游中,旅游体验与旅游符号是密不可分的。在生态旅游体验过程中,生态旅游者如果认识不到生态旅游符号之所指,就不能赶到生态旅游的“畅爽”。其期望与感受之间的差距就会拉大。而生态旅游符号不能被旅游者所解读,一切将变得毫无价值,所开发出来的一切物象价值也将会荡然无存。生态旅游者的生态旅游体验实际上就是生态旅游者对生态旅游产品的认知反应,生态旅游的象征符号如果不能被旅游者完全解读,那自然会产生一种消极情感反应。因此,生态旅游开发必须注意生态旅游的符号需能满足生态旅游者的兴趣需求,让生态旅游者能解读“符号”中的奥妙,力求使游客产生一种积极的情感反应。为此,提倡大力挖掘生态旅游的文化内涵,突出生态文化、民俗文化,设计一系列供生态旅游者参与的生态旅游项目,以丰富生态旅游者的经历,提高生态旅游者的满意度。还要突出生态旅游的多种功能,使生态旅游者在参与的过程中亲身体验到文化风情,同时,身心也得到了和谐发展。另外,生态旅游开发在坚持民族性的前提下,还应考虑到生态旅游者作为现代都是生活中的群体或个体所具有的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因而在开发旅游项目时,应适当加入现代社会的娱乐、生活设施或者一些与生态旅游相互相成的服务项目,以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需求。

同时,在构建生态旅游“符号”的具体实践中,可以通过查阅和梳理与本民族生态旅游有关的各种历史文献,通过田野调查对当地居民进行深入的调查和通过访谈和观察生态旅游者对当地文化的认识程度,从中提炼出生态旅游地中的生态旅游的精髓,形成具有真实性的“符号”价值,客观而充分地体现出生态旅游地区独特的生态旅游文化现象。另一方面由于生态旅游只有包含更多被生态旅游者所认同的“符号”价值,才能激发潜在生态旅游者的出行欲望。因此,可以通过分析研究生态旅游者行为,了解生态旅游者所关注的生态旅游及象征符号的内涵所在,明确其所要求的符号价值所在,这样开发出来的生态旅游产品才能打动旅游者,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

[1]David W eaver.生态旅游[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

[2]张晓萍.旅游人类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3]彭兆荣.旅游人类学[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4]肖洪根.对旅游社会学理论体系研究的认识-兼评国外旅游社会学研究动态(下)[J].旅游学刊,2002,17(1):63.

[5]孙俊华.我国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对策[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5(4):57~58.

[6]张晓萍.人类学视野中的旅游目的地负面影响研究述评[J].青海民族研究,2010,21(1):11~12.

[7]威廉R,布莱克本.可持续发展实践指南[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8]文 红.民族文化多样性保护与文化旅游资源适度开发[J].安徽农业科学,2007(9):111~112.

[9]赵春雨.浅析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79~80.

猜你喜欢
人类学生态旅游旅游者
VR人类学影像:“在场”的实现与叙事的新变
“逸入”与“生成”——音乐人类学表演研究的“交互”路径
生态旅游管理的现状和发展策略分析
喀拉峻风景区旅游者的生态意识和生态行为研究
伊莎白及其中国人类学、社会学考察
推动武陵山片区民族文化生态旅游脱贫
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探讨
旅行社未经旅游者同意安排购物属违约
体质人类学是什么?
浅论生态旅游者的分类与识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