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会议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的实证研究

2011-04-19 01:26胡平徐洁
旅游科学 2011年3期
关键词:新加坡竞争力指标体系

胡平徐洁

(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上海200241)

1 引言

会议产业因其稳固的经济拉动作用以及社会影响正逐渐为人们所重视。国际会议产业作为会议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所产生的经济贡献和非经济影响已经成为城市发展和形象塑造的新策略,同时也是现代服务业的新的增长点。但是,目前我国的会议产业,特别是国际会议产业,依旧缺乏市场化发展,相关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系统地探讨国际会议产业的竞争力,建立一个对会议产业发展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竞争力评价体系,显得尤为迫切。

本文在国际竞争力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国际会议选址相关研究成果,并通过问卷调查、专家意见征询、因子分析等方法形成一套会议产业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据此对上海、香港和新加坡三大城市的国际会议产业的竞争力作了比较分析。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有两个,一个是关于IMD竞争力的研究;一个是关于会议选址的影响因素研究。

2.1 IMD竞争力及其评价指标体系

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Management Development,IMD)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关于国际竞争力评价的权威机构之一,较早提出并着手对国际竞争力概念进行研究,将“国际竞争力”定义为:“在世界范围内,一国企业设计、生产和销售产品与服务的能力,其价格和非价格特性比国内外竞争对手更具有市场吸引力”①IMD and World Economic Forum(1991).The 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 1991.。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编制的《2009年世界城市竞争力报告》指出②IMD.Factors & Criteria.Retrieved Feb.14th,2010,from:http:∥www.imd.ch/research/publications/wcy/Factors_and_criteria.cfm,竞争力考量指标分成4项一级指标,每项一级指标包含5项二级指标,整个指标体系共包括329项细分指标(见表1)。

表1 IMD世界城市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

2.2 国际会议选址的理论研究

国外关于国际会议选址的研究比较成熟,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就有相关研究。Fortin等(1976)探讨了旅馆服务水平、交通可及性、旅馆客房有效性、会议室有效性、价位、城市的友善程度、餐饮服务及品质、人身安全、当地特产及地理位置;Oppenmann(1996)提出了服务、成本、意向、地点、设备功能因素;Go和 Zhang(1997)分析了会议设施及旅馆、成本、地点的吸引力及交通可及性、观光景点吸引力、专业人员效率、地点的安全及友善的环境等;Jun和McCleary(1999)提出地点吸引力、成本/附加值、距离/环境、社会要素;Chacko和Fenich(2000)提出对地点层次性的评估:可及性、当地支援、会议额外、旅馆功能及其他。

进入21世纪以来,这方面研究更加深入。Baloglu和Love(2003)详细分析了会议空间的容纳量、会议设备的品质、旅馆客房数、旅馆数量充足程度、目的地的安全性、地点的可及性、展览空间的品质、展览场地的空间容纳量、城市威望名声、临近会议中心的旅馆数量、当地交通的便利、当地餐厅的品质、员工数量、餐厅的可选性高、餐厅数量充足程度、购物机能的多样化、气候、多样化的吸引力、会议旅游局的赞助、会议旅游局的服务等;Kim和Kim(2003)提出成本及服务项目、设备与支援项目、地点吸引力及形象、地点可及性、活动项目;Crouch和Louviere(2004)探索了旅游(距离、成本、地点可及性)、住宿旅馆(位置、成本)、实质环境(气候、当地支援、邻近地区的支援性);Hinkin和Tracey(2003)具体探讨了安全性、工作人员、客人接待室、会议室、餐饮、场地舒适度、公共区域、娱乐设施;Robinson和 Callan(2005)提出容纳能力、会议设施(实物)、服务提供者、价格/价值、入住酒店、会议室设备、可进入性、额外服务、举办地地理位置和城市形象;Boo等(2008)则分析了住宿、城市间交通、城市内交通、信息获知情况。

以上研究大都从市场的角度出发,测量与会者以及组织者在考虑会议目的地选择的过程中对国际会议举办地的评价,这些研究思路对研究我国会议产业竞争力是大有帮助的。

3 研究过程和结论

3.1 研究方法

本研究共分三个阶段进行。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根据目前国内会议产业的发展现状,初步构建起国际会议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并依据该指标体系进行问卷设计。其次,对专业人士(主要为会展业界人士、会展研究人员、外企人士和高校会展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请他们对评价指标体系的各构成指标的重要性进行打分。随后,运用因子分析法重新调整国际会议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并最终确定会议产业的评价指标体系。

3.2 评价指标构建

虽然IMD竞争力评价体系是用于讨论国际城市竞争力,但会展产业的竞争力往往建立在城市基础上,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是一种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体现形式,因此本文在IMD竞争力理论及国际会议选址理论的基础上,综合影响国际会议产业竞争力的各种因素,拟构了国际会议产业评价指标体系。本文构建的国际会议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7项一级评价指标、55项具体的二级评价指标。其中:(1)一级指标“城市经济”包括9项二级指标;(2)一级指标“政府支持”包括3项二级指标;(3)一级指标“场地环境”包括17项二级指标;(4)一级指标“成本费用”包括6项二级指标;(5)一级指标“国际会议产业”包括8项二级指标;(6)一级指标“外部信息传播”包括6项二级指标;(7)一级指标“会外机会”包括6项二级指标。

3.3 问卷调查及结果

问卷中竞争力评价指标重要性打分采用李克特7点量表,即,从“非常不重要”到“非常重要”用1分到7分表示。调研对象为会展业界人士、会展研究人员、外企人士和高校会展专业学生(见表2)。调查采用发送电子邮件的形式进行,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63份,回收率为81.5%;其中有效问卷139份,有效率为85.3%。

表2 被调查者基本情况

对问卷数据进行因子分析,采用因子载荷大于0.5的指标构建调整后的新评价指标体系,原有的55项二级指标简化为45项二级指标。由于因子载荷小于0.5而被删除的10项指标是:GDP增长率、美元兑换率、港口城市、空气质量、机票价格、城市交通费用、会议场所租用价格、年度海外与会人数、协会历史和酒吧数量。

根据因子分析结果进行标准化处理生成权重,进而得到新的指标体系(见表3)。

表3 本文调整后的国际会议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4 实证分析

在得出国际会议产业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本文选取了新加坡、香港、上海这3个地处亚洲、会议产业发展较为突出的城市作为实证研究的对象。

本文大部分指标数据直接从各个城市的统计网、统计年鉴获得,部分指标从城市会议相关官方网站获得。其中:失业率的计算取的是原始数据的倒数;年平均气温的得分是按照最接近人体适宜温度22.5℃的排名来计算的,数据依次取3(香港)、2(上海)、1(新加坡);城市犯罪率取原始数据倒数进行计算;非定量指标则通过专家问卷打分获得(见表4)。专家包括会展行业协会成员、高校教师、政府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和外企高管等,通过邮件请他们针对指标体系中的几个非定量指标进行打分,最高10为,最低1分。城市各非定量指标的得分取专家打分平均值。

表4 新加坡、香港、上海三大城市各项指标数值(2008年)

在实际评价中,只要知道某城市各具体指标的实际数值,根据表3的权重指标,就可以计算出该城市的国际会议产业竞争力的评价分值,评价公式如下:

国际会议产业竞争力 =∑具体指标实际数值 ×因子权重

根据计算,三大城市的总分,新加坡最高,上海最低(见表5)。这说明,现阶段新加坡、香港的国际会议产业竞争力强于上海,新加坡又强于香港。得分结果与目前国际会议产业发展现状相符。

表5 亚洲三大城市国际会议产业竞争力得分

通过进一步比较分析,上海国际会议产业目前存在着如下一些主要差距。

4.1 上海在城市经济、政府支持、外部信息传播等指标上差距明显

上海城市经济综合得分只有938.501,明显低于新加坡的5023.337和香港的2614.318。这里面主要有两个指标:一是人均GDP,上海人均GDP得分724.627,明显低于新加坡的4628.292和香港的2311.507;另一个是年度吸引境外投资得分,上海只有1.393,而新加坡是40.939,香港是13.853。因此,上海要不断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加强外资引进步伐,积极推进第三产业发展,夯实城市会展业发展的经济基础。

上海在“政府支持”这一指标上的得分是0.066,而新加坡是0.170,香港是0.169,这主要表现为政府对国际会议产业的支持力度不够,产业优惠政策少。从三地产业优惠政策得分比较上也可以看出:新加坡0.136,香港0.137,上海0.057。因此上海要加强对国际会议产业的政策研究,加大支持力度。

上海在“外部信息传播”这一得分只有17.844,而新加坡是156.551,香港是99.421。究其原因,是在“国际机构及跨国公司总部数量”上,上海得分10.702,与新加坡的145.935和香港的64.860差距较大。因此加强国际机构和跨国公司总部引进是上海提升会议竞争力的重要措施之一。

4.2 上海在城市环境和会外机会等指标上有一定差距

上海在城市环境上的得分是838.947,和香港的855.299有差距,但是高于新加坡的580.558。差距主要体现在5小时航空里程内可到达的国际城市数量、每周航班数量、开通直达航线的国外城市数量等指标方面,说明上海在国际交往方面还有待提高;而在电话普及率、星级酒店数量、星级酒店客房数、酒店服务和酒店设施等指标上则是有优势的。

上海在会外机会上的得分是4.523,而新加坡是4.901,香港是5.182。除博物馆数量一项外,上海在会外机会各项目上的得分均为三个城市中最低的;尤其是在“大型购物中心数量”项目上的得分只有0.505,明显低于新加坡的1.606和香港的0.986。因此上海要加强大型购物中心的建设,并尽可能给与会者提供比较多的会外机会。

4.3 上海在成本费用和国际会议产业上虽有整体优势,但是还有结构性差距

上海在成本费用指标上得分是0.000334,而新加坡是0.000318,香港是0.000328,说明上海还有一定优势,例如上海酒店平均房价只有533.44元/间天,明显低于新加坡的1613.6元/间天和香港的1257.6元/间天;但要注意的是,上海五星级酒店的价格已和新加坡、香港没有太大差距,也就是说已经没有了价格优势。

上海在国际会议自身产业得分是1558.656,略高于新加坡的1254.543和香港的1119.567,其主要原因是上海在主要会展场所的面积数上得分较高,达到1557.412,而新加坡只有1251.933,香港只有1118.227,其实在“ICCA 国际会议统计数量”、“PCO及DMC数量”、“当地拥有的会议协会数量”等指标上还有差距,因此上海要特别重视这些结构性差距的存在。

总体而言,上海会议场馆设施条件较好,具有承办大规模会议的设施基础;住宿接待能力强。但是在城市经济基础、政府产业政策、国际机构和跨国公司总部数量、举办国际会议的整体质量等方面与新加坡、香港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1] Baloglu S,Love C.Association meeting planners’perceives performance of Las Vegas:An importance-performance analysis[J].Journal of Convention & Exhibition Management,2003,5(1):13-20.

[2] Boo S,Koh Y,Jones D.An exploration of attractiveness of convention cities based on visit behavior[J].Journal of Convention & Event Tourism,2008,9(4):239-257.

[3] Chacko H E,Fenich G G.Determining the importance of US convention destination attributes[J].Journal of Vacation Marketing,2000,6(3):211-220.

[4] Crouch G,Louviere J.The determinants of convention site selection:A logistic choice model from experimental data[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2004,43(4):118-130.

[5] Fortin P A,Ritchie J R,Arsenault J.A Study of the Decision Process of North American Associations Concerning the Choice of a Convention site[M].Quebec,Canada:Quebec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Council,1976:35-67.

[6] Go F,Zhang W.Applying importance-performance analysis to Beijing as an international meeting destination[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1997,35(1):42-49.

[7] Hinkin T R,Tracey J B.The service imperative:Factors driving meeting effectiveness[J].Cornell Hotel and Restaurant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2003,44(5/6):17-26.

[8] Jun J,McCleary K W.Classifying US association meeting planners based on international destination selection criteria:a case study of South Kore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ospitality Management,1999,18(2):183-199.

[9] Kim W G,Kim H C.The analysis of seoul as an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destination[J].Journal of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Management,2003,5(2):69-87.

[10] Oppermann M.Convention destination images:analysis of association meeting planners’perceptions[J].Tourism Management,1996,17(3):175-182.

[11] Robinson L S,Callan R J.UK conference delegates’cognizance of the importance of venue selection attributes[J].Journal of Convention & Event Tourism,2005,7(1):77-95.

[12] 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2[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新加坡竞争力指标体系
新加坡
五彩斑斓的新加坡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日本竞争力
酷炫的新加坡航展
我在新加坡过冬天
在联合中提高竞争力
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建立中‘3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