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显荣 张 闯 张 超 陈 普 陈清华
1.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云南 保山 678000;2.云南省军区门诊部,云南 昆明 650051;3.云南中医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傣雅解护肝方是从傣医临床文献资料中收集整理的民族有效验方,该方是具有调节体内“四塔、五蕴”功能,解除人体毒素,保护脏腑功能的解毒方。傣雅解护肝方由傣百解、葛根、文尚海 (竹叶兰)、十大功劳、定心藤、大黄藤、山楂、三七等组成。全方合用具有调补四塔、清火解毒,解酒保肝之作用。
1.1 动物 昆明种小鼠,清洁级,体重22~26g,雌雄各半,由四川省医学科学院试验动物研究所提供,合格证号:SCXK(川)2004—16。
1.2 药品与试剂
1.2.1 药品
“傣雅解护肝方”的所有药材由云南中医学院门诊部提供 (其中的傣药经西双版纳傣医院岩罕单副主任药师鉴定);乙硫氨酸 (DL-E)为Sigma公司产品。
1.2.2 试剂
总胆固醇 (TC)试剂盒,批号:1008141,甘油三脂(TG)试剂盒,批号:1108111,均购自四川省迈克科技有限公司。
1.3 仪器
752 N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HH-6数显恒温水浴锅,常州国华电器有限公司;FLUKO F6/10超细匀浆机,上海弗鲁克流体机械制造有限公司;LG10-2.4A高速离心机,北京医用离心机厂;HW-80A旋涡混合器,上海精科实业有限公司;电子天平sartorius AG,STARTORIUS。
2.1 药物的制备 参照文献[1],傣雅解护肝方高、低剂量药物的制备:将方药用水煎煮、浓缩成稠浸膏;傣雅解护肝方醇提取物的制备:将方药水煎煮、浓缩、乙醇沉淀、上清液回收乙醇,浓缩成浸膏。分别置于-18℃冰箱冷藏备用,给药前配至所需浓度。
阳性药、傣雅解护肝方低剂量为临床用量的等效量,高剂量为等效量的2倍,醇提组剂量为低剂量水提醇沉后的量。由于在做急性毒性试验时,该方直接煎煮后浓缩至最大浓度仍然倍数较低,故采用水提醇沉法,以提高药物在最大浓度时的倍数。同时,在此后的试验中均加入一组经水提醇沉后的醇提组,以观察该组与未水提醇沉前疗效是否一致,为该药以后制剂的研究提供药理实验依据。
2.2 动物分组及给药方法
参照文献[2],昆明种小白鼠6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成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傣雅解护肝方高、低剂量组,傣雅解护肝方醇提组。连续给药7天,末次给药后2小时,除正常对照组外均灌服1.25%的乙硫氨酸,250mg/kg,24h后处死,剖腹取肝脏,取各样本同一部位肝组织200±10mg,用乙醇:丙酮 (1:1)混合抽提液2m l匀浆,测其总胆固醇 (TC)、甘油三脂 (TG),进行组间比较。剩余肝脏用10%甲醛固定,作病理学检查。
2.3 生化指标的检测
检测总胆固醇、甘油三脂,按试剂盒操作方法进行测定。结果见表1
2.4 病理学检查
取固定好的肝右叶组织,石蜡包埋、切片、染色、光镜下观察。结果见附图1。
2.5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方差齐者用t检验,方差不齐者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者用秩和检验。实验数据均以±s表示。
3.1 肝匀浆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的变化见表1
结果表明:模型组LTG、LTC与正常组相比,均明显升高 (p<0.05);傣雅解护肝方高剂量、醇提组能明显抑制模型小鼠LTC的升高 (p<0.05);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对LTC有降低作用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0.05);各给药组对LTG均作用不明显。
表1 肝匀浆LTC、LTG的变化 (±s,n=12)
表1 肝匀浆LTC、LTG的变化 (±s,n=12)
注:与正常组比较,﹟P<0.05;与模型组比较,﹡P<0.05。
组别 剂量 (g/kg) LTG(mmol/L) LTC(mmol/L)0.677±0.260 1.033±0.113模型组 等容积 0.907±0.192# 1.180±0.187#高剂量组 4.4512 1.019±0.255 1.049±0.051*低剂量组 2.2256 1.009±0.437 1.055±0.110醇提组 1.04 0.929±0.359 1.054±0.053正常组 等容积*
3.2 肝脏病理形态学变化见附图1
正常组小鼠肝小叶结构正常,肝索排列规则,肝细胞大小均匀一致,胞核呈圆形,形态规则,多数肝细胞见一个细胞核,部分可见双核,肝窦清晰可见。模型组小鼠肝脏组织光镜下可见程度不等的弥漫性脂肪变性,胞浆内出现大量脂肪空泡。傣雅解护肝方各剂量 (型)组与模型组比较能明显减少脂肪空泡的数量,高剂量组仅存在少量的、散在的脂肪空泡。高剂量组作用较低剂量组、醇提组好,低剂量组与醇提组差异不明显。
附图1 傣雅解护肝方对乙硫氨酸所致小鼠脂肪肝的影响
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脂肪肝发病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在欧美及我国许多地区脂肪肝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脂肪肝是多种病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蓄积过多的一种病理状态。正常时肝内脂肪仅占肝重的3~5%,超过7%即为脂肪肝[3]。而脂肪肝是多种病因的结果,同时也作为病因使脂肪肝向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硬化发展[4]。因此,可以认为脂肪肝是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的前期病变[5]。乙硫氨酸引起肝脏病变主要是脂肪变性,乙硫氨酸的化学结构与甲硫氨酸相似,后者为体内甲基转换的供体,乙硫氨酸与之竞争,取代甲基而提供乙基,使肝脏蛋白质合成发生障碍,生成的RNA和蛋白质含有乙基而非甲基基团。由于蛋白质合成发生障碍,担负将甘油三酯转运出肝脏的载体脂蛋白的复合物生成减少,结果甘油三酯蓄积于肝脏,引起脂肪肝[6]。
傣族传统医药学具有2500多年的悠久历史,傣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医疗实践中创立独具民族和地域特色的傣医药基础理论,其中傣医雅解理论和雅解 (解药)是傣医药最具特色的理论和方药之一。“雅解”为傣语,意译为解药,系指能解除体内各种毒素,平衡和协调“四塔五蕴”和脏腑功能的一类傣医方药的统称。傣雅解护肝方是从傣医临床文献资料中收集整理的民族有效验方,该方是具有调节体内“四塔、五蕴”功能,解除人体毒素,保护脏腑功能的解毒方。其中傣百解、葛根,性凉,入风、火、水、土塔,调四塔,解酒毒、热毒和其他毒,护脏腑为主药,文尚海 (竹叶兰),性凉,入水塔,具有清火解毒之功,助主药加强解毒排毒之功能。十大功劳性寒凉,能清热利胆退黄;定心藤味甜,性寒凉,入土、火、风塔,具有清热利尿、利胆退黄之功,二者相辅以增强清热利湿退黄之效。大黄藤,性寒凉,入四塔,有调四塔,解百毒,消疔疮之作用。毫命 (姜黄)味苦、微辣,性平偏热,入水、土、风塔。具活血止痛,清火解毒之功。管底 (三叶蔓荆)根味苦、性凉,入风、水、土塔,清火解毒,治疮疖肿痛。奶子藤、甘草,性凉入四塔,具有清火解毒,补气活血之功。全方合用具有调补四塔、清火解毒,保肝之作用。
实验结果表明傣雅解护肝方高剂量、醇提组能明显抑制模型小鼠LTC的升高 (p<0.05);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亦表明,傣雅解护肝方各剂量 (型)组与模型组比较能明显减少脂肪空泡的数量,缩小脂变的面积,实验结果提示该方对乙硫氨酸引起的小鼠肝脏脂肪蓄积有一定的预防作用。能抑制肝脂中总胆固醇的升高,表明其对脂肪输出障碍 (脂肪代谢紊乱型脂肪肝)有一定的疗效。
“雅解”在傣族地区应用广泛,疗效确切,独具特色。但傣医“雅解”方药为什么能“解毒”?其“解毒”的作用机理是什么?目前尚不清楚,与其相关的科学研究尚未开展。本研究以傣医基础理论为指导,采用药理学的研究方法,对“傣雅解护肝方”药理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傣医“解”内涵是丰富的,包涵了调节代谢有害物质所引起“四塔五蕴”和脏腑功能紊乱的作用和解除导致人体发病的各种毒素和有害物质两方面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调节动物血脂等作用有关。
本研究对阐明傣医“雅解”方药“解毒”作用的科学性及“雅解”方药防治疾病的作用机制,进一步深化、丰富和完善傣医学理论,指导临床应用是有益的探索。
[1]李仪奎.中药药理实验方法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36-38.
[2]林青,张超,等.去脂软肝丸对实验性脂肪肝肝脂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2,9(5):33-34.
[3]曾民德.脂肪肝.中华消化杂志,1999,19(2):120-122.
[4]祁培宏.脂肪肝及其中医治疗进展.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1999,9(1):61.
[5]范建高.脂肪肝与肝纤维化的关系及其机制.国外医学·消化分册,1997,17(2):92.
[6]李仪奎主编.中药药理实验方法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社,1991: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