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渭河流域管理事业新跨越

2011-04-14 23:27
陕西水利 2011年2期
关键词:渭河流域渭河防洪

◎ 周 峰

今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发[2011]1号,以下简称《决定》),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对“十二五”及今后一个时期的水利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明确了加强水利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思路目标,对水利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政策措施作出了重大调整,对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重点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对加快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一、中央1号文件的出台,对渭河流域管理各项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央1号文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水利的新政策新举措,明确要求今后10年全社会水利年平均投入比2010年高出一倍,中央财政将大幅度增加专项水利资金。水利事业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省委、省政府确定今年为“水利建设年”,下决心在“十二五”期间一定要把渭河的事情办好,2月17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动员大会,发出了全线整治渭河陕西段的动员令。要抓住机遇,必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对水利发展机遇的认识上来,以超常规的工作思路和方法,紧紧抓住渭河治理和管理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付出超乎寻常的努力,才能实现既定目标。

二、深入贯彻落实文件精神,推进渭河治理与管理工作实现新跨越

贯彻落实好中央1号文件,关键在于结合实际,将文件精神落实到推动工作上,转化为促进发展的实际举措。省渭河流域管理局将突出抓好四项重点工作。

一是全力以赴完成渭河陕西段综合整治的各项工作任务。实施渭河陕西段综合整治,是省委、省政府和省水利厅厅党组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出发,全面审视渭河防洪安全与开发利用问题,从“坚持科学发展、建设西部强省、富裕三秦百姓”的战略高度做出的重大决策,目前,综合整治工作已启动实施,标志着迄今为止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治渭工程迈出了实质性步伐。作为渭河管理机构,按照省水利厅的总体部署,主要承担淤背固堤127.5公里、河道工程新建或加固36处、放淤闸4座等工程建设任务。我们将以实现渭河“安澜惠民、健康和谐、环境改善、持续发展”目标为己任,不畏艰难,勇于担当,坚决完成治渭工作任务。首先确保建设实施稳起步,开好头。今年是实施渭河陕西段综合整治的第一年,首战取胜,非常重要,稳健起步,十分关键。我们将全局总动员,全员超负荷工作,深思熟虑想办法、切切实实上措施,层层落实任务,千方百计完成今年10公里淤背固堤、8处主槽控导工程加固续建、2座放淤闸建设任务,确保良好开局。其次是认真履行职责,服好务,参好谋。省渭河局一直致力于研究渭河、治理渭河和管理渭河,对渭河,特别是渭河下游的情况比较熟悉,形成了一支过硬的技术队伍,出案了一批渭河研究成果。我们将充分发挥优势,为上级治渭决策和沿渭各市区很好地完成整治任务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二是全面加快《渭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的立项实施步伐。《渭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是针对渭河流域存在的防洪形势严峻、水资源短缺、水污染加剧、水土流失治理缓慢等问题,从防洪减淤、节水、水资源配置、水资源保护、水保生态建设五个方面提出了近10年(2006~2015年)的重点治理措施,总投资229.2亿元,其中,我省水利项目投资136.4亿元。规划批复要求积极做好规划中的建设项目前期工作,按照建设程序报批,并区分轻重缓急,优先启动重点项目。近年来,我省相关部门下大力气,积极做好规划中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引汉济渭”、“引红济石”两项调水工程项目建议书和渭洛河下游近期防洪工程、三门峡库区陕西返迁移民防洪保安近期工程项目可研报告均已报国家发改委待批,特别是渭河下游两项防洪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水土保持方案报告和项目土地材料预审均已通过国家相关部委审批,项目审批的前置条件已基本完成。为切实推动和启动渭河综合治理,省委省政府先后批准实施《陕西省渭河治理五年规划(2008—2012)》和《陕西省渭河全线整治规划及实施方案》,重新制定了治理任务,明确了治理期限,计划在国家资金未到位的情况下,由省市县三级政府部门自筹资金,用五年的时间完成渭河治理任务。省渭河局将全力做好渭河下游两个防洪项目的立项审批工作,积极主动地向省政府和省级有关部门汇报,力争尽快批复渭洛河下游近期防洪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规划大纲。根据批复情况,全力配合省发改委、省水利厅向水利部、国家发改委进行沟通、汇报,力争尽快安排项目审批工作。

三是着力开展“数字渭河”工程建设。要解决渭河所存在的突出问题,促使渭河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不仅需要尽快建设完备的工程措施,同时也需要加强非工程措施的建设,需要科学的决策支持系统,应用先进有效的管理手段。实施渭河陕西段综合整治要将“数字渭河”工程作为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其中。“数字渭河”通俗地说就是把渭河装进计算机,从而更方便地模拟、分析、研究渭河的自然现象,探索其内在规律,为渭河治理、开发和管理的各种方案决策提供科学技术支持。“数字渭河”工程主体上分为三层结构,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应用服务平台、应用系统以及技术支持和工程保障体系等。省渭河流域管理局将按照全省水利信息化建设的总体安排,抓紧启动实施“数字渭河”工程,总体分三步走:一是加快数据采集、通信网络、数据存储与管理等基础设施建设,筑牢治渭信息化建设根基;二是强化应用服务平台建设,拓展应用服务领域,完善基础地理信息系统;三是以需求为引导,全面服务治渭应用,建设数字水文、数字防汛、数字工程建设、数字工程管理、数字水资源管理、电子政务、综合会商决策等应用系统,实现渭河流域各种数据的整合、各种分析方法的融合,完成“数字渭河”系统工程。

四是积极推进渭河管理的立法基础工作。近年来,在省水利厅的指导下,省渭河局在渭河下游涉河事务管理过程中,通过探索建立水利公安联动执法机制,加大对河道采砂等社会热点水事案件的查处力度,规范各类水事许可行为等,使渭河下游涉河管理始终处于可控状态。先后出台的《渭河水量调度办法》、《渭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办法》、《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等涉渭的法规、规章,也为流域立法奠定了基础。但是从管理现状看,流域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的体制并没有完全建立,流域与区域管理事权不明,上下游、左右岸难以协调统一,各行业、部门之间分割管理,缺乏完善的组织协调机制,阻碍了渭河流域的统一管理,制约了渭河在流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功能作用的充分发挥。

省渭河流域管理局今年将全面启动渭河综合性管理立法的基础工作。组建流域立法工作班子,开展流域立法专题辅导讲座,拟定流域立法工作方案及具体实施意见,汇集、整编有关流域立法的法律法规、地方规章、规范性文件和重要领导讲话,进行流域立法专题论证会,完成立法前基础工作,基本完成渭河立法的草案,力争2012年列入省政府或省人大的立法计划。

三、深化管理体制改革,谋划渭河管理工作长远发展

渭河陕西段综合整治工程完成后,从工程角度上讲,渭河防洪体系基本建成,防洪问题基本解决,渭河堤防实实在在成为“防洪保障线、抢险交通线、生态景观线”。从管理体制上讲,建成后的工程涉及堤防、河道、堤顶公路、景观花木、放淤闸等,点多、线长、面广,特别是在下游将建设一到两处引洪放淤区,工程管理工作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为保障渭河陕西段综合整治工程建后管理工作能够顺利衔接,切实改变“重建轻管”、防止“建后失管”,确保工程面貌和工程抗洪能力不降低,确保渭河持续发挥促进经济社会大发展作用,必须及早慎重考虑五年后如何搞好工程管理的问题。目前,由省渭河流域管理局直管和监管的渭河咸阳铁路桥以下的防洪工程,中央级和省级工程管理维修养护经费已经落实。经过近几年的实践,经费落实的防洪工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程抗洪能力得到很好地保持。推近及远,从眼下工程管理体制看,我省需在渭河综合整治的同时,加大渭河流域管理体制创新,充分借鉴渭河下游的管理经验和模式,在渭河中游宝鸡、杨凌、咸阳、西安四市(区)设立事业性质、正处级建制的河务局。新设立的河务局由省渭河流域管理局直管,为省渭河局派出的河务管理机构,行使渭河河道行政执法、工程建设管理、工程管理等职责,实施流域管理专管机构直管或流域与区域相结合的业务管理的管理模式,真正达到渭河陕西段全线的统一管理。陕西水利

猜你喜欢
渭河流域渭河防洪
快速组装防洪挡水墙装置
夏季防洪防汛
公益宣传(防洪进行时)
2019年河南省防洪除涝保护统计汇总表(本年达到)
退耕还林工程对渭河洪峰流量的影响
基于RS/GIS 渭河流域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渭河故道恢复湿地生态的引水方案创新
渭河流域香菜夏秋无公害栽培技术
渭河流域粮食生产与灌溉农业发展的相互作用关系分析
1996—2009年渭河干流氮素污染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