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 健 上海铁路局科研所
铁路局科研机构是全局科技创新的骨干力量,是科研开发的主力军。这一职能属性决定科研机构应围绕铁路局运输安全主战场,把握"创新创效创一流"主旋律,找准突破口,选对支撑点,力求在科研开发出成果上实现新突破、在成果转化出效益上实现新跨越、在技术创新出人才上实现新进步,着力打造成聚焦现场紧、学术氛围浓、创新能力强、队伍素质高的科技团队。
科研课题是科研机构工作之纲,围绕科研课题做"文章"是工作主线。而课题立项是前提与基础。课题立项工作要依据《部、局科技项目开发指南》,瞄准高速提速普速铁路运营安全、大规模铁路建设、现代化装备应用和货运扩能提速等重点技术领域,以现场需求为引领,以技术难题为靶的,依靠产学研结合力量和段所合作优势,深入调研安全检测监控技术,聚焦高铁钢轨伤损快速诊断处置、轨道质量高速检测、动车组运用可靠性动态评估、接触网无损检测和货运装载状态检测等重点技术以及相关标准的研究攻关,多方位征求路局领导、业务处和基层站段等方面专家意见,注重建模、试验数据与数理分析,组织严谨论证,完善技术方案,探索创新课题孕育、催生、成长机制。坚持"实际、实用、实效"原则,综合考虑技术含量、研发力量、自主份量和市场前景等相关因素,择优推荐申报部、局科研课题;要把握主管部门审批立项时机,一般应提前半年做好拟申报课题的研究、酝酿和储备工作,打好基础,以赢得主动,力争早立项、多立项。要注重通过实践,探索形成科研课题预备制、技术方案会审制、科研力量组合制、技术关键把控制、自主技术保护制等新型机制与办法。
研究开发是科研机构的核心工作之所在。研究开发要始终把握"安全、先进、可靠、适用、经济"的原则,坚持满足现场实际应用的定位,坚持"故障导向安全"的准则,集中力量有序推进,攻克关键技术求突破。坚持"抓重点带一般"的思路,依据课题任务书中明确的技术路线以及课题样机、现场验证、结题验收、鉴定评审等节点目标的进展时限,组织产学研优势骨干力量集聚,做到细化分工与联劳协作的有机结合,集中精力对重点课题的关键技术进行联合攻关、研发和试验,多方面听取用户意见与专家建议,多目标比选取其优,全过程掌握现场试验、试用情况,不断优化、改进结构与性能,以提高使用可靠性与便捷性。加大在研课题执行情况的检查平推力度,实施课题周交班、月平推、季报告制度,动态跟踪、管理课题的研发进度、技术先进性与可靠性、成果实用性等,力保进度计划兑现率,力求关键指标优于国内外同类产品,力求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对技术、进度没达标的课题要逐项梳理,分析原因,制定对策,加大盯控力度,全力组织实施,力争有突破性进展。对技术含量较高、市场前景较好的科技成果,一方面要梳理归纳自主技术,做好申请专利保护工作;另一方面在立项之时、研发之中、鉴定之机等过程,都要思谋产品化的设计、制造工艺和推广方式,追求科技成果的实用性强、可靠性高和先进性优,为成果转化奠定基础。
科技成果产品化是企业科研开发的必然要求。要树立创新驱动的理念,千方百计"巩固营地开拓阵地占领高地",既要坚持系列化、精品化发展方向,掌控核心技术与部件,研制高端产品,形成系列产品;又要扬科研之长避加工之短,坚持"二条腿走路"方向,做大型装备的配套,做小型设备的成套。一是抓住优势成果向深度研究。化大力气将具有相对优势的既有科研成果及其产品,引入最新技术,往深处研究或二次开发,往功能广度辐射,努力形成标准化、模块化与系列化生产,并采用提供中间产品(核心配套、关键部件)或最终产品(整机、系统)的成果转化方式,满足多样化市场的需求。二是强化工艺控制保过硬质量。要严格执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和生产标准,强化材料采购、生产工艺流程、出厂验收等各环节的质量管理和控制,保证产品质量稳定可靠。三是瞄准目标用户拓市场份额。瞄准局内外高铁建设与运营等新兴市场,以试用、联合、赠用等多种模式积极自荐科技新产品,参与投标,力争中标,提升示范推广价值。四要恪守良好信誉创服务市场。对涉及安全的科技产品,必须严格执行部、局制定的"用管修"办法,积极主动地做好产品售后服务,确保现场应用安全、可靠。
安全是"铁路永恒的主题"赋予铁路科研机构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与基础。一是强化安全基础建设。要按照上下贯通、全面覆盖的原则,健全完善"岗位负责、专业负责、逐级负责、领导负责"的安全责任制,完善安全机制,自我剖析、持续改进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做到安全管理时时监控、环环紧扣,打造安全管理责任链。二是把控科研开发上道试验与应用安全。要把握故障导向安全原则,建立上道试验关键控制点的图项表和作业指导书,抓好预想预测预控,加强现场防护与巡检,做好自控互控与他控,及时消除隐患源;要对现场应用产品的零部件实行单元管理,建立独立的电子档案,详细记录变化情况,充分积累数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探索掌握变化规律和周期,实现对应用产品的精细化检修,确保设备运行可靠。三是保证科技产品生产质量控制。引入ISO9001质量管理,严格图纸设计、加工工艺、原材料采购验收、数据标定、现场试验、质量检验、包装出库等过程的标准化作业,严格卡控每一步骤,实行联合编审、专人负责、记名审核,严格落实质量包保制度,建立质量信誉档案,全面推行"安全质量绩效一体化"考核,强化质量约束与责任追究,确保产品质量一流。
资源条件是科研机构的工作保障,是提升创新能级与品位的基础动力。资源条件建设要坚持"三管齐下",抓规范管理,抓人才培育,抓文化凝聚。一是扎实推进以设备、作业、环境、管理标准化为主体的标准化创建活动。要建成以"产品(服务)优质、环境优美、管理优良、业绩优异、职工优秀"为目标的标准体系,坚持常态推进;要依托科研课题,创新活动载体,创建标准化研究室、学习型自控型课题组;要强化"用钱必问效、问效必问责、问责效为先"的绩效管理理念,进一步提升管理品质。二是不断优化科研开发环境。加大研发环境和更新仪器设备的建设力度,建好用好科研基地、中试基地以及试验线(场);继续丰富科研、检测手段,促进科研开发资源共建共享;建成科技成果展示厅,探索科技产品系列化集成方式参展,提升对外宣传展示效果。三是着力提升职工队伍素质。要针对高速提速普速新情况新需求,积极开展普及式、适应性、资质型和专业化培训,组织参观各类科技展览会,广泛开展以"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创意"为载体的"创新沙龙"活动;要用好办好科技期刊,引逼全员思考问题撰写文章,坚持评选优秀科技成果和优秀科技论文,大力营造深厚的学术氛围;要建立和运作人才培育、使用机制,培树表彰"詹天佑"、"茅以升"奖和科技进步奖,,坚持"十百千"典型人才引路,支持关键技术申请专利,赢得自主知识产权回报,激发中青年职工成长成才成功的积极性,为科技创新增添新的活力。
高铁时代赋予了科研机构工作创新使命,这就强烈要求科研机构解放思想,以科研课题为载体,以能力建设为核心,不断打造课题价值链,致力追求成果、效益、人才三丰收,努力开创企业新一轮发展的崭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