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放
(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广东深圳518060)
语言是承载信息的工具,每一个语句都承载着一定的信息。对于语句信息的研究传统上多见于功能语法对新旧信息的划分,然而,语句的语义信息中心按何规律排列,信息的语义价值是如何被突显的呢?功能语法认为,信息是按照旧信息+新信息的规律排列的,其语义价值在于新旧信息的结合。认知语言观却认为,信息排列的顺序大致按照人类认知世界的方式和处理信息的顺序进行,是按照一种 “顺序象似性”。[1]王寅(2001)从认知语义观的角度认为:“重要的信息是置于句末还是句首,这取决于不同的象似性原则”。[2]然而最重要的是信息的排列方式,显然与信息的语义价值中心有关,它涉及到语义价值需要突显的内容。在汉语中,存在着一些对语义价值的突显起重要作用的结构。本文将重点探讨汉语 “连”字句对语句信息价值的突显,分析其如何对汉语的语义价值突显发挥作用。
如果要研究语句的信息价值中心和语义价值的突显,就不得不涉及到 “焦点”这一重要概念。我们首先简要阐述焦点的概念、焦点分类以及聚焦手段。
焦点本来是一个光学概念。在语言学中,焦点是既有语义性质,又有语用性质的一类语言现象,与之相对概念被称作 “背景”。焦点是音系学、句法学、语义学、话语分析及形式语言学、功能语言学等语言学各个学派共同感兴趣的问题。焦点最初是功能学派关注的对象,Halliday(1967)最先用“focus”来指称句子中韵律最突出的部分,并指出 “焦点反映新信息”。[3]Rochement(1986)也认为“句子中与给定话语语境中新信息相当的那一部分就是句子的焦点”。Jackendoff(1972)把焦点定义为“说话人所设想的听话人不与之共享的信息”。Chomsky(1970)认为 “焦点是包括语调中心的短语”。(见玄玥,2002)[4]
黄瓒辉(2003)曾系统地对焦点的分类作过综述,[5]本文在此不作详述。她重点列举了Lambret、Rochement、Gundel和徐烈炯的分类。这里着重分析刘丹青、徐烈炯 (1998)根据焦点与背景的关系对焦点所做的分类。[6]
1.自然焦点
自然焦点又称为常规焦点、中性焦点和非对比焦点。它是以小句内部其它成分为背景的焦点,是句子内部说话人赋予信息强度最高的部分,与语序的关系密切。如果遵循语句信息从旧到新的原则,通常认为句末是自然焦点之所在。如:
(1)他三十年来一直住在重庆。
他在重庆一直住了三十年。
(2)经济在缓慢地增长。
经济增长得缓慢。
(1)、(2)中句末划线部分被称为自然焦点。从自然焦点的性质来看,它主要突显的是句末信息成分。
2.对比焦点
对比焦点是以小句外的内容为背景的焦点,此时的焦点具有双重背景,它是小句中最突出的信息,以小句的其余成分为背景,同时又跟句外的背景对象对比,它的表达方式有重音、特殊句式,如汉语中的“是”字句、“把”字句等。如:
(3)A:小王昨天到达重庆。
B:小李是今天到的。
B句中 “是”后面强调的 “今天”是小句最突出的信息,它同时又是以A句为背景的强调对比信息。可以看出,对比焦点突出的是句中被强调的部分,即焦点标记后紧跟的成分。
3.话题焦点
这是刘丹青、徐烈炯针对汉语 “连”字句而首次提出的一个重要焦点类别。他们认为这类焦点突出表现在汉语里,认为有些具有话题性的汉语成分同时又具有对比的功能。它只能以句外的某个话语成分或认知成分为背景,在本句中得到突出,而不能以本句中的其它成分为背景,其强调作用只表现在跟句外成分的对比上。如:
(4)小李么,当过空军。
(4)中的 “小李”成为话题焦点,句子以其他人作为背景,构成话题的对比。 “话题焦点”一般不能省略后面的述题,因为它要求述题也构成对比。因此话题焦点突出的是小句中话题以外的信息或一些句外的间接信息。笔者认为,为避免歧义和含混,应把突出小句话题以外信息的焦点称为 “话题外”焦点;而当其突显的是句外间接信息时,为区分清楚,笔者暂且把这种情况的“连”称为 “句外焦点”标记,这一点将在后文作具体论述。
张今、张克定(1998)发现,汉语同英语一样都有四大类聚焦手段:语音手段、词汇手段、位置手段和句型手段。[7]语音手段在此我们不多做论述。在词汇聚焦方面,汉语可添加一些排他性焦点提示语,如: “只”、 “仅仅”、 “才”、“就”、“光”、“单”等。或者是使用一些特指焦点提示词,如:“尤其”、“特别”等。另一类词汇聚焦手段为添加焦点提示词,汉语中有 “也”、“还”、“甚至”、“连”等。至于用位置手段进行聚焦这一手段,汉语比英语明显,因为汉语是话题性较强的语言,语序比较灵活。而在句型手段方面,汉语中有 “是”字句、“把”字句等。玄玥 (2002)将汉语的焦点标记归纳为语音,虚词和句法标记三种,她把汉语 “连”字归为虚词焦点标记类。[4]
“连”字的研究可以追溯到80年代早期对其性质的研究。早期的权威观点是把 “连”字看成介词。赵元任 (1980)的 《中国话的文法》、吕叔湘 (1980)主编的 《现代汉语八百词》以及朱德熙 (1982)的 《语法讲义》都持这种观点。吕叔湘 (1980)认为 “连”主要有以下几类用法:[8]
1.副词,表示重复或者继续。如: (5)他连中三元。
2.介词,表示不排除另一有关事物。如:(6)苹果不用削,连皮吃。
3.介词,表示包括、算上。如: (7)这次连我有十个人。
4.介词,表示强调或者程度高。与 “都”、“也”等呼应。
石毓智 (2001)对 “连”字结构的语法化过程作了概述,他的研究表明:到了13世纪,“连”表程度的篇章组织大量出现,而且常与“都”或者 “也”搭配使用。这是现代汉语的“连”字结构的直接来源。而他认为真正的 “连”字结构直到17世纪左右才发展成熟。成熟的标志为 “连”字的语义虚化以及 “连”字结构可以独立表示程度而不再依赖于上下文。[9]
张伯江、方梅(1996)提出“焦点标记”这一说,[10]而在这之后对 “连”字的研究多把它归入焦点标记的研究。
“连”字作为汉语里一个典型的焦点标记,对于语句信息价值的突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传统方法都把 “连”字所标记的焦点等同于“是”、“把”标记,认为它是对比焦点标记,即认为其突显的信息是紧跟焦点标记之后的语义成分。温琐林(2001)把“连”归入对比焦点标记,认为是一种极性对比。[11]徐杰、李英哲(1993)也把“连”等同为对比焦点标记。[12]这样的划分不但造成对“连”字句的分析有失偏颇,而且不能正确地识别其突显的真正语义信息。
刘丹青、徐烈炯(1998)把“连”字句归为我们前面提到的三种焦点标记之一的 “话题焦点”标记,认为它是一个前附性的话题标记,其真正突显的是小句话题外的信息,而 “连”字后的成分只不过是 “次话题”。[6]如:
(8)连老王都忍受不下去了。
他们认为,例 (8)中 “老王”只是 “连”引出的一个 “次话题”,而本句真正突显的信息是 “忍受不下去了”。笔者分析认为,这样单一划分也未免有失偏颇。“连”字实际上是一个非常灵活的焦点标记,不应该只把它归入某一个单一的焦点标记,它的实际情况远比此复杂得多。下文将通过对 “连”字的实例分析来说明它对语句的语义价值突显所起的作用。
1.汉语 “连”字句最常见的基本句式:(名词/代词)+连+名词/代词+都/也+动词 (括号中的名词/代词为非必要成分)。
下面将通过实例来分析 “连”字句对语句信息价值的突显情况 (下划线部分为重读的不同):
(9)a.连老王都忍受不下去了。
b.连老王都忍受不下去了。
(10)a.连他都看不下去了。
b.连他都看不下去了。
c.连他自己都看不下去了。
由 (9)a可以看出,当 “都”后的动词含消极或否定意义时,由于重读的不同,“连”字会突显句中不同的语义信息。(9)a中,如果重读紧跟其后的名词成分 “老王”,这时 “老王”成为被突显的信息,因为其暗含了这是以其他人作为背景而产生的对比效果。因此,此时的“连”字应归为对比焦点标记。(9)b中,如果重读 “都”后面的动词否定形式,“连”后的老王则成为一个次话题,述题 “忍受不下去”才成为被突显的信息。因此,此时的 “连”字应归为话题外焦点标记。(10)a和(10)b也是同样的情况,但 (10)c的情况就不尽相同。当 “连”后的成分为代词,且带有其复指的同位语时 (相当于英语中的反身代词),此时便会产生以 “其他人”作为背景的更加强烈的对比效果,在这种情况下,全句也只能以 “他自己”作为重读对象,即突显对象。因此,此时的 “连”也只能归为对比焦点标记。
(11)a.连李明都做了这道题。
b.连李明都做了这道题。
c.连李明都做对了这道题。
由(11)a和(11)b可以看出,当“都”后的动词成分为肯定述题,且不含消极含义时,即使重读作为述题的动词成分,“连”字后的名词成分也不会转为次话题,即 “都”后的述题成分也不会被突显。这种情况下的 “连”字只能归为对比焦点标记,突显其后紧跟的名词成分。但另一种情况是,当 “都”后的动词带有补语时,“连”字可恢复其 “话题外”焦点标记的功能。如 (11)c中,在重读 “都”后的动词成分的情况下,其语义信息完全可以得到突显,“连”字在这种情况下仍应归为 “话题外”焦点标记。
(12)a.他连这个字都不认识。
b.他身上连一分钱都没有。
c.他连一分钟都安静不下来。
d.他连三百万都嫌少。
由 (12)中的例子可以看出,当 “连”后的名词成分为特指或为数量限制语时,这些特指或数量限制语因为含有表示 “言其多”或 “言其少”的强烈对比效果,此时的 “连”也只能归为对比焦点标记,突显其后的名词成分。还有一种特殊的情况,且看 (13)中的句式:
(13)a.他连我的名字都忘了。
b.他连我的名字都忘了。
如果 “连”字后的名词成分带有限制语,在只重读限制语的情况下,“连”后的名词完全可以被取消突显的地位,此时就只有限制语受到突显,正如 (13)a中的情况,全句突显的是 “我的”这一信息,强调不是 “他的”或 “其他人”的;但如果只重读名词而不重读其限制语,则名词成分照样能成为语句的突显部分。如 (13)b所示。还有一种情况见 (14):
(14)a.连我这石头一样的人都被他哭动了心。
b.连亲兄弟都被他出卖了。
当 “连”后的名词带有较长,较具体的修饰语,且 “都”后的动词成分为 “被”字句时,此时的 “连”突显的就是一些句外的间接信息了,如(14)a和(14)b,它们并非单一地突显句中的某一特定成分,(14)a突出的是 “真感人”这样一个事实,(14)b突出的是 “真卑鄙”,这种情况下的 “连”字应归为句外焦点标记,因为其突显的是一些客观的句外信息。
2.汉语 “连”字句的非常规句式: (名词/代词)+ 连+动词+都/也+动词否定形式
(15)a.他连哭都不敢哭。
b.我一个人连吃都不想吃。
c.父亲的劝告小张连听都不想听。
d.这样的电影他连看都不想看。
非常规句式中的 “连”起到的是一种提起话题和强调的作用,它引带出一个话题的同时也引带出谓语动词,但其真正要突显的是 “都”后的谓语动词的否定形式,如 (15)中的例句所示,“他”、“我一个人”、“父亲的劝告”、“这样的电影”都只是提起的话题。与此同时,它引带出的谓语动词也并非语句的信息关键所在,句中真正得到突显的信息是作为述题的谓语动词的否定形式。因此,(15)a的语义等同于 “他不敢哭”;(15)b的语义等同于“我一个人不想吃”;(15)c的语义等同于 “父亲的劝告小张不想听”;(15)d的语义等同于 “这样的电影他不想看”。这里突显的都是小句话题以外的语义信息,所以,这里的 “连”字应归为话题外焦点标记。
3.“连”字句的衍生句式:
(16)A:你吃过羊肉吗?
B:我连骆驼肉都吃过!(更何况羊肉)
B句式为 “连”字句的常见衍生句式,一般为可展开的递进从句。B要突显的是 “肯定吃过羊肉”这一事实。在此,B句中的 “连”字无论是归入对比焦点标记或话题外焦点标记都不太合适,因为其突显的是句外的间接语义信息,笔者认为在此应把它归为句外焦点标记。以下是对“连”字句衍生展开的递进从句进行的分析 (例子转引自沈家煊,2001):[13]
(17)a村长办公室连桌子都没有,更别提电脑了。
b村长办公室连电脑都有,更别说桌子了。
(18)a连这个字都不认得,亏你还上过大学呢!
b连这个子都认得,你还只上过小学呢!
(19)a连解析几何都学过,何况平面几何?
b连平面几何都没学,何况解析几何?
(20)a连五千米都跑不了,一万米就更不行了。
b连一万米都能跑,五千米就更不用说了。
(17)到 (20)的例句可以看出,当 “连”展开为递进从句时,作为递进从句的一个分句,它只能起到提起话题和引出主句的作用,而由其引出的主句也并非是全句要突显的语义中心。由分析可以看出,全句所突显的完全是小句以外的客观语义信息,或者说其突显的是更大范围的语义信息。此时 “连”字既非对比焦点标记,亦非话题外焦点标记,而应归为 “句外焦点”标记更为合适。
从以上对焦点概念的论述和对汉语 “连”字句的语义价值突显所作的分析可以看出,“连”字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非常灵活的虚词焦点标记,不能把它单一地归为对比焦点标记或话题外焦点标记等某一种特定的焦点标记类型,而应视其所处的不同句式来分辨它的焦点标记的种类。正是由于汉语 “连”字灵活的语义性质,才显示出它对汉语语句语义价值突显起举足轻重的作用。
[1]侯国金.语义价值突显的多视角观察 [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8):1-5.
[2]王寅.语义理论与语言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366-368.
[3]Halliday M A K.Notes on Transitivity and Theme in English[J].Journal of Linguistics,1967,3(1):37-81.
[4]玄玥.焦点问题研究综述[J].汉语学习,2002(4):35-43.
[5]黄瓒辉.焦点、焦点结构及焦点的性质综述[J].现代外语,2003(4):428-438.
[6]刘丹青,徐烈炯.焦点与背景、话题及汉语“连”字句[J].中国语文,1998(4):243-252.
[7]张今,张克定.英汉语信息结构对比研究 [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8:37.
[8]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刷馆,1980:324-325.
[9]石毓智.汉语语法化的历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216.
[10]张伯江,方梅.汉语功能语法研究[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73-136.
[11]温锁林.现代汉语语用平面研究[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122.
[12]徐杰,李英哲.焦点和两个非线性语法范畴:“否定”、“疑问”[J].中国语文,1993(2):81-102.
[13]沈家煊.跟副词 “还”有关的两个句式 [J].语法化与语法研究 (一)[C].北京:商务印刷馆,2003: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