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丝绸的文化隐喻与符号特征

2011-04-13 23:02
丝绸 2011年9期
关键词:丝绸隐喻符号

张 建 宏

(浙江理工大学 文化传播学院,杭州 310018)

论丝绸的文化隐喻与符号特征

张 建 宏

(浙江理工大学 文化传播学院,杭州 310018)

丝绸文化在中国是一种高度概念化、符号化的隐喻系统,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风土民俗、礼仪制度、文学艺术、审美意识中无不渗透了丝绸的文化隐喻。丝绸之所以能成为民族国家符号、社会身份符号、艺术符号和国人审美理想的标志符号,是因为丝绸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且具有无限的意义增殖性。

丝绸;文化隐喻;符号特征;文化生产力

中国人养蚕、艺桑、缫丝与织绸,可能在几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开始了。丝绸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中国人傲视于世界的独特的文化品牌。丝绸文化首先表现为桑、蚕、丝、绸、丝绸服饰,以及养蚕、艺桑、缫丝、织绸、服饰等工艺与科技等物质层面的文化;同时,还表现为丝绸制品生产过程中所积淀的中国人特有的人文、艺术、审美等精神层面的文化。可以说,丝绸文化是一种物质、科技、工艺和人文、艺术、审美的混合文化。

本文力图通过对丝绸的文化隐喻和符号特征的研究,评估与开发丝绸文化丰富的文化资源,全面系统地梳理丝绸的文化意蕴,挖掘蕴藏于其中的“人类自身的思想、意志和情感”资源,探讨其转化为“生产文化产品、提供文化服务和创造社会财富的能力”的有效途径。

1 丝绸与文化生产力

丝绸是中国文化照亮世界的第一缕阳光,丝绸文化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先导与绵延不绝的原动力。西方人关于中国人的最初认识都与丝绸有关,西方人首先是通过丝绸知道中国,“丝国”就是一个西方世界赋予中国的一个符号。“丝绸之路”是打通东西两个文明之间的通道。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上,因丝绸贸易而兴起的东西方人民的大规模经济文化交流,对推动整个人类文明的进程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从此意义上说,丝绸的文化影响力又是超越国界而具有世界意义的。

毋庸置疑,丝绸的文化内涵是深厚博大的。换言之,丝绸文化可运用的文化资源是其他物态文化所无可比拟的。既然丝绸文化具有如此丰厚的文化资源,那么,对其文化生产力的评估与开发就是摆在人们面前亟需破解的重要课题。

按照文化学者的表述:文化生产力是指人们围绕满足人类心理需求,运用文化资源,把人类自身的思想、意志和情感作为文化资源生产文化产品、提供文化服务和创造社会财富的能力。这里的文化资源已成为一种生产要素,可投入各类产业,提高产业附加值和创造财富。按照这一表述,首先,文化生产力是一种生产能力;其次,这种能力是生产文化产品、提供文化服务和创造社会财富的能力;第三,这种能力是把人类自身的思想、意志和情感转化为文化资源,从而运用文化资源来生产文化产品、提供文化服务和创造社会财富。因此,发掘一种文化对“人类思想、意志和情感”的影响力,开发其潜在的文化资源,使其转化为文化生产力就是文化产业的要义所在。

2 丝绸的文化隐喻

2.1 隐喻的含义

隐喻,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属于传统修辞学范畴。在文学中,隐喻作为一种修辞手段,常常是用一种事物来喻指另一种不相干的事物。夏丏尊为《鸟与文学》所作序中说道:“文学不能无所缘,文学所缘的东西,在自然现象中要算草虫鱼为最普遍。”所谓文学“所缘”的东西即是其暗藏的比喻。“……民族各以其常见的事物为对象,颂为歌咏或编成传说,经过多人的歌咏及普遍的传说以后,那事物就在民族的血脉中,遗下某种情调,呈出一种特有的观感。这些情调与观感,足以长久地作为酵素,来温暖润泽民族的心情[1]。”世界上各个民族都有其情有独钟的事物。在中国,蚕、桑、丝、绸就是吸引了中华民族目光和想象的事物。蚕、桑、丝、绸自从《诗经》时代就成为文学创作的来源与文学作品歌颂的对象,且至今流传不衰,歌吟不绝,温暖滋润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心灵。随意翻阅一部中国文学史,在历代的诗、词、歌、赋中,描写和歌咏栽桑、养蚕、缫丝、织绸的篇章俯拾皆是。蚕、桑、丝、绸作为文学形象和文学背景温暖润泽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和审美情趣,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中遗下了特有的情调、观感、趣味和艺术想象。如果说,隐喻是在一种事物的暗示之下感知、体验、想象、理解、谈论另一种事物的心理行为、语言行为和文化行为。那么,蕴含在有关蚕、桑、丝、绸文学作品中的特有的情调、观感、趣味和艺术想象等文化意味就是生成蚕、桑、丝、绸文学隐喻的酵素。例如,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春蚕吐丝”这一自然现象一经入诗便成了表达对爱情至死不渝的誓词了,而其中所含蕴的坚贞又被引申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隐喻的本质是用一种事情或经验理解和经历另一种事情或经验,“春蚕吐丝”的隐喻就这样生成了。又如“蚕蜕”这一现象用文学语言叫做“化蛹成蝶”,即隐喻了脱胎换骨、焕然一新之意。自《诗经》以来,在文学艺术作品中,有关描写蚕、桑、丝、绸的题材、故事、形象、意象、典故不胜枚举,由这些文学意象所生成的有关丝绸的丰富的文化隐喻也就可想而知了。

目前国外对隐喻的研究,已从传统的修辞学,进入当代的认知科学。隐喻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语言修辞手段,在多半情况下是一种思维、经验和行为的方式。例如,杭州“钱武肃王庙”有一石碑,碑文中有“世方喋血以事干戈,我且闭关而修蚕织”之语。这是吴越国钱缪王的至理名言。“闭关而修蚕织”,不仅仅是隐喻,而是出于内政考虑的行为方式,是一项基本国策。这种与民休戚的做法无疑是因为丝织关系着吴越国的财政收入,关系着国家政权的巩固。这里,“我且闭关而修蚕织”就不仅仅是语言修辞了,而是一种思维、经验和行为的方式。

丝绸文化博大精深,在人类生活、经济、文化艺术领域里都占有重要位置。本文所论述的丝绸的文化隐喻与符号特征多集中于丝绸文化的精神层面,即千百年来积淀在中华民族心灵深处的人文、艺术、审美观念与情感。它涵盖了中国人的服饰制度、价值观念、道德评价、风俗习惯、文学艺术、审美情趣等精神层面的东西。

2.2 丝绸的文化含义

事实上,丝绸文化在中国是一种高度概念化、符号化的隐喻系统。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风土民俗、礼仪制度、文学艺术、审美意识中无不渗透了丝绸的文化隐喻。

神话传说:作为世界蚕桑丝绸业的发源地,中国流传着许多有关蚕的神话和传说。如嫘祖教民育蚕、蚕马神话、天虫、牛郎织女传说等,都以天真美丽的幻想和清新质朴的风格,艺术地概括了人们对蚕桑丝绸的认识,反映了中国古代人民对蚕桑丝绸的亲情。嫘祖“养天虫以吐经纶,始衣裳而福万民”,这位教人蚕桑织丝的传说人物是中国女性的劳动和智慧的化身,是丝绸的人格化的形象;牛郎织女的美丽传说是中国古代男耕女织社会经济模式的一个隐喻;另一“天虫”传说则歌颂了为人类造福的殉道者形象。白龙大仙敢于违反天条,下凡为蚕吐出洁白晶莹的丝造福人民,可以看作是中国的普罗米修斯。

风土民俗:江浙等地以农历四月为“蚕月”。老百姓向各路蚕神祭祀,祈求蚕丝丰产。这期间的习俗,叫作蚕忌或蚕禁。关于蚕忌风俗的记载,可追溯到《礼记·月令》:季春之月,“后妃斋戒,亲东乡躬桑。禁妇女毋观,省妇使,以劝蚕事”。劝蚕礼仪,气氛神秘,其中蕴涵着原始宗教礼仪的因子,积淀着许多原始的、祖先的经验。

礼仪制度:丝绸在古代是高贵、尊严的身份象征。帝王用丝绸彰显其权威,百官用丝绸标识其等级。《礼记》里有一句话“衣服以移之”,“移”就是使人有尊严,有气度。钱钟书认为,这说明衣服不仅用来遮盖身体,同时又是炫耀身体的装饰。钱穆在《中国文化史导论》中也申述了丝绸的文化意义:“据古史传说,在很早的古代,中国人衣服上已有刺绣,分绘日月星辰、山、龙等物体,借以为政治上贵贱等级之分辨[2]。”古人特别重视道德修养,认为君子应当表里一致,衣服常常用作内心世界的外在显现,也是个人修养的一个重要部分。

文学艺术:在浩若烟海的中国古典诗词里,不少诗篇是以蚕桑丝绸为题材的。如《诗经》中反映妇女从事农桑事业的情景:“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中国文学中的桑间濮上、采桑女、织女等文学意象、形象、典故,大量对蚕桑丝绸的描写,都印证了丝绸对中国古代诗词文化的巨大影响。

审美意识:丝绸的存在和广泛运用,影响着中国人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与内容,也以其优良的使用性能和视觉、触觉参与了中国人的独特的审美意识的建构,并且成为中国人审美理想的标志性符号。

凡此种种,这些流动着温润华丽的生命、寄寓在蚕桑丝绸中的隐喻都多方位地展现了丝绸的文化价值和意蕴。丝绸作为一种文化隐喻为中华民族所公认,并用它向外传达信息,说明了丝绸文化已具备了民族性,是一个绝好的国家符号。

3 丝绸的符号特征

3.1 符号的意义和价值

在《人论》中,卡西尔敏锐地指出:“人不再生活在一个单纯的物理宇宙之中,而是生活在一个符号宇宙之中,语言、神话、艺术和宗教则是这个符号宇宙的各部分,它们是组成符号之网的不同丝线,是人类经验的交织之网。人类在思想和经验之中取得的一切进步都使这个符号之网更为精巧和牢固。人不再能直接地面对实在,他不可能仿佛是面对面地直观实在了。人的符号活动能力进展多少,物理实在似乎也就相应地退却多少。在某种意义上说,人是在不断地与自身打交道而不是在应付事物本身。他是如此地使自己被包围在语言的形式、艺术的想象、神话的符号及宗教的仪式之中,以至于除非凭借这些人为媒介物的中介,他就不可能看见或认识任何东西。人在理论领域中的这种状况同样也表现在实践领域中,即使在实践领域,人也并不生活在一个铁板事实的世界之中,并不是根据他的直接需要和意愿而生活,而是生活在想象的激情之中,生活在希望与恐惧、幻觉与醒悟、空想与梦境之中[3]。”据此,卡西尔对人的本质给出了全新的定义:人是会创造符号和使用符号的动物,人类文化产生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符号化的过程。

符号的创造、运用,在人类文化传播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充当了心灵沟通的桥梁、文化交融的媒介。在人类全部生产交往和文明进程中,主客体通过思想、实体与符号之间的联系,产生出巨大的“文化生产力”。丝绸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的文化符号,它活跃在漫长的民族生活的语言、神话、艺术和宗教中,是中华民族生存智慧、生活经验的交织之网,是一个巨大的符号系统。深刻解读其符号意义对于提高丝绸文化的生产力意义巨大。

中国的丝绸衣被天下,成为中华文明最重要的一个符号,一个文化基因。因此,2001年首次在中国上海举办的APEC会议的闭幕式上,20位国家元首身穿中式的丝绸服装出现时,引起了全场一致的赞叹,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在悠扬的乐曲中,再现了2 000多年前丝绸之路的商队和地图,上千名水手手持黄色巨桨,组成巨大船队,再现郑和下西洋的盛况。丝路、四大发明、汉字和戏曲一起演绎了中华“灿烂文明”的诗篇。丝绸,这个古老的传统文化符号又重吐芳华,再现辉煌。在这些重大的国际盛会上,丝绸无疑成了一个举世瞩目的民族国家符号。

鲍德里亚在解读现代消费行为时,扩展了马克思的商品二价值论,在商品的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之外,提出了商品符号价值。商品的符号意义具有两方面:一是市场营销意义的符号,即商品的品牌;二是社会学意义上的符号,即商品的社会象征性。丝绸作为一种商品,其商品的社会象征性是毋庸置疑的。自古以来,丝绸服饰就是身份地位的象征。丝绸服饰具有典雅雍容、华美高贵的美,这一特征为古今中外的成功人士所看重,丝绸服饰成为其显示身份地位的文化符号。据中国新闻网报道[4]:英国王子威廉和凯特的皇室世纪婚礼举行,远在中国的浙江也为英国皇室婚礼送去了礼物和祝福。一群来自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学生和浙江理工大学的学生,共同参与了这个世纪婚礼的礼品由湖州某知名纺企制作的一套纯白的丝绸床上用品馈赠仪式。据悉,馈赠仪式结束后,礼品送达英国大使馆,转交英国皇室。丝绸见证了威廉和凯特的这一皇室世纪婚礼并为之锦上添花。

丝绸还是中国人审美理想的标志符号。丝绸本身和附丽于它的服饰、艺术品,都具有一种柔和、优雅、飘逸的美。丝绸服装雍容典雅,潇洒舒意,被誉为“东方艺术之花”。丝绸服饰具有“随物赋形”的特征,更能体现人体之美。轻盈飘逸的丝绸服饰,使穿者倍添风韵,真可谓既华贵又潇洒。这即是闻一多所说东方的韵雅的美,遂成为中国艺术精神的一种原型意象。同时,丝绸之美的强大感染力通过丝绸之路的西传,“以美的产品使世界和人得以美丽”,也使中国人的审美理想得以传播风行天下。

3.2 丝绸的符号学意义

丝绸之所以能成为民族国家符号、社会身份符号、艺术符号和中国人审美理想的标志符号,是因为丝绸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且具有无限的意义增殖性。

从嫘祖到今天,在5 000年悠久的历史长河里,丝绸和人们的精神世界血肉相连、是人类的图腾信仰,是人类文明的基因之一。丝绸作为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符号,是经过时间洗涤之后沉淀下来的种族记忆或集体无意识,是潜藏在每一个中国人心底深处的超个人的内容。作为原型意象,这些思想、情感、信仰、理念可以随时随地地浮现出来,其浮现常常会将人们不易察觉的各种意象叠加在一起,使本来毫无联系的内容即被抑制的和被遗忘的心理素材有序地关联在一起,它的存在为丝绸文化的生产力提供了不竭的能量。

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早在1970年出版的《未来的冲击》一书中即提出:“我们正从满足物质需求的制度迅速过渡到创造一种与满足心理需求相联系的经济[5]。”这种新的经济形态,会有更多的经济力量转向满足消费者对美和气派、个人爱好和感官享受等方面变化无常、五花八门和因人而异的需要。制造部门将投入更大的财力、物力有意识地设计心理优势和心理满足。商品生产的心理成分将占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托夫勒所说的“对美和气派、个人爱好和感官享受等方面变化无常、五花八门和因人而异的需要”,即是对物质产品中文化含量的要求。例如产品的外观设计、包装、品牌,以及产品所传达的品位、观念、感情、故事等,即追求产品的观念价值。可以说,当今社会,消费不再是解决温饱问题的手段,而是已经逐渐成为某种文化宣言,一种能够表达个人价值观的方法。显然,人的这种理性的审美需要不是一般的物质产品所能满足的,这种消费是精神层面的消费,需要涵育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或能激发起消费者心理呼应的精神性的产品来满足。

4 结 语

丝绸文化创意就是要利用丰裕厚重的丝绸文化资源,为丝绸产品和服务注入文化要素——观念、感情和品位等因素——以激活潜藏在消费者集体无意识中的心理素材,通过隐喻和符号为消费者提供与众不同的既熟稔亲切又新奇陌生的体验,从而提高产品与服务的观念价值。如果本文对丝绸的文化隐喻和符号的解读能为丝绸文化资源的开发略尽绵薄,于愿足也。

[1]贾祖璋.鸟与文学[M].上海:上海书店,1982:2-3.

[2]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M].上海:三联书店,1988:64-65.

[3]卡西尔.人论[M].甘阳,译.北京:西苑出版社,2003:44-45.

[4]李飞云,俞萧.中国丝绸走进英国王室婚礼 50万元床品赠伉俪[EB/OL].(2011-04-29)[2011-05-30].http://www.chinanews.com/cj/2011/04-29/3009120.shtml.

[5]托夫勒.未来的冲击[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6:189.

Cultural metaphor and symbolic characteristics of silk

ZHANG Jian-hong

(School of Culture Communication, Zhejiang Sci-Tech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18, China)

Silk culture in China is a highly conceptual and symbolic metaphor system. In ancient Chinese myths and legends, folk customs, ritual system, literature and art, aesthetic awareness, the cultural metaphor of silk is in fact ubiquitous. The reason why silk can be viewed as the national symbol, social identity symbol, art symbol as well as Chinese aesthetic ideal symbol, is that the silk culture is longstanding and profound, and is of infinite significance of proliferation.

Silk; Cultural metaphor; Symbol characteristic; Culture productivity

K892.2

B

1001-7003(2011)09-0050-04

2011-05-30;

2011-06-16

杭州市发展研究中心丝绸与文化生产力研究项目(102261-J)

张建宏(1954― ),男,教授,主要从事文化研究。

猜你喜欢
丝绸隐喻符号
学符号,比多少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符号的由来
遥望“丝绸路”
路上丝绸
变符号
丝绸情调
图的有效符号边控制数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