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兆祥 朱海滨
(翔宇教育集团宝应中学 江苏 宝应 225800)
江苏省在2005年实施新课程改革,全省更换教材。高中化学新教材在栏目设置上有很大的突破。在新教材中,“节”这一层次下的内容除文本内容外,设置了诸如“活动与探究”、“交流与讨论”、“观察与思考”、“你知道吗”、“问题解决”、“信息提示”、“拓宽视野”和“资料卡”等大量的新栏目,并在“章”这一层次设置了“回顾与总结”等栏目。“交流与讨论”是新教材所突出的栏目之一,以教材《化学必修1》(苏教版)第一专题为例,本专题共三个单元,在教材中6处设置了“交流与讨论”栏目,共提出了9个供学生思考与讨论的问题 (以 “简答”、“填表”和“列举”等形式呈现问题)。这些内容的设置不仅大大丰富了教材的内容和视野,同时为学生提供了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积极实践的机会,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供了有效的条件。下面以教材中专题一为例,谈谈对该栏目的认识。
编者语:“交流与讨论”设置了一系列的问题情景,引导同学们展开讨论,为充分表现大家的聪明才智和丰富的想象力提供机会。但仅此一句,远不能概括此栏目的功能作用,笔者认为“交流与讨论”栏目有以下功能。
现代学习论指出,学习需要感知,但感知并不是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在于问题。因为只有问题,才能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望,促使学生深入探究和思考。“交流与讨论”栏目根据这一理论,在各个学习环节中,设置若干个问题,通过问题设置来创设问题情境,指出了学习的目标和方向,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交流与讨论”栏目设置强调学生自行思考,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积极实践的机会,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供有效条件。而且栏目强调通过让学生将自己的所思、所想与同伴进行交流与讨论,不仅为学生提供一个自我表现的机会,激励学生不断进取,同时又促使学生对自己的所思所想作出反思和评价,如反思自己的思想是否正确?是否全面?有哪些不足之处?不足在哪里?如何改进等。而且还引导学生在交流讨论与反思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学习行为作出调整、改进和完善。因此,“交流与讨论”栏目很好地“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进行自我反思评价”。
“交流与讨论”的设置总是为解决某学习问题,而且要求学生相互交流与讨论,因此这些问题不仅很好地巩固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并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和训练思维,同时给学生提供体验与实践、合作与交流等机会。所以“交流与讨论”栏目能够有侧重和全面地体现学生知识与技能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认真分析“交流与讨论”栏目的内容,从教材编写的角度分析可以发现,设置“交流与讨论”栏目的意图主要有三类:
第一类:引出将要学习的新课题。这类“交流与讨论”栏目一般安排在新的知识学习前面,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先接触一些问题,通过对问题的思考、讨论与交流,引出或揭示将要学习的课题。
例 1:交流与讨论(P3)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会接触到下列物质:
空气 乙醇 硫酸铵 铜 碘酒 碘 氢气 石墨 食盐水
请你将上述物质进行分类,并说明分类的依据。将你的分类结果与同学交流讨论。
该栏目安排在“物质的分类及转化”学习之前。面对该栏目,同学们立即知道将要学习的任务;而且学生通过对本栏目的练习、讨论与交流,不仅明确对物质进行分类的依据,而且通过对物质分类依据的总结归纳,为物质的转化学习奠定基础。
第二类:深化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这类“交流与讨论”栏目一般安排在知识学习之中。栏目通过设置问题,围绕与所学内容及相关问题展开深入的交流与讨论,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同时使问题的解决更加完善,使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
例 2:(P16)
请根据要求设计分离和提纯下列物质的实验方案,并将你的方案与同学交流与讨论。
已知氢氧化镁难溶于水,硫酸钡既难溶于水又难溶于酸,碳酸钡难溶于水,但可溶于盐酸。现有含硫酸钠、氯化镁和泥沙等杂质的粗食盐,请设计实验方案,由粗食盐提纯氯化钠。
该题是对离子除杂知识的一个深化,因为在离子除杂时,不仅要考虑采用什么试剂,而且还有考虑“所加试剂的先后顺序、试剂用量,以及试剂过量后如何处理等”。通过本问题的交流与讨论,相信学生对除杂应该遵循的原则(要求)能够有更进一步的认识,超越初中化学关于除杂的实验要求。
第三类:归纳总结所学的内容。这类“交流与讨论”栏目一般安排在知识学习之后。要求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和新学得的知识,归纳总结所学的内容,使知识系统化、规律化。
例3:交流与讨论(P28)
在通常情况下,稀有气体由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达到稳定结构,很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镁原子和氧原子形成的过程中原子核外电子的变化情况如图(图略)所示,观察图,将Mg2+、O2-的核外电子排布与氖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进行比较,从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该栏目安排在 “原子结构”内容学习之后。很明显,安排这一内容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明确元素的性质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有关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反应后微粒的核外电子排布一般具有8电子稳定结构。
新教材“交流与讨论”栏目,不仅呈现了学习内容(以问题形式呈现),而且指明了学习方式(采用交流与讨论的方式),并希望学生通过指定的学习方式解决提出的问题,从而掌握知识、体验学习过程的方法和情感体验。从学习历程来看,所经历的过程绝对不是简单的从“问题→思考→交流→结论和体验”的单向线性过程,而应该是多向、循环、立体的过程。“交流与讨论”学习的第一阶段是思考栏目提出的问题,这阶段强调学生自主思考。如果不能顺利解决问题,则需要重复该过程,直至问题解决;然后进入第二阶段:与小组同学交流,这一阶段要求学生将自己得到的结论和形成的观点与其他同学交流、讨论。通过交流后,如果达成共识,则顺利完成“获取结论和体验”的最终阶段;如果不能达成共识,将产生新的问题,进入新一轮的“交流与讨论”,直至达成新的共识。不论在“交流”还是获得“结论与体验”阶段,学生都将根据自己的思考和与同伴交流的情况进行自我反思,反思自己的思想是否正确?是否全面?有哪些不足之处?不足在哪里?如何改进等,并在此基础上对自己的学习行为作出调整、改进和完善。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积极组织、指导学生开展思考和交流,引导学生多动脑、动口,引导学生参与到交流与讨论之中,才能切切实实地发挥栏目应有的作用。相反,如果老师直接把答案呈现给学生,这无疑是浪费学生宝贵的思维素材,失去栏目设置应有的功能。这就要求教学过程中发挥好教师的“引导”的作用。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的“引导”的作用主要表现为要做到“铺路搭桥、收放结合、及时反馈”。
基于学生本身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和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学生的主体性不够成熟。因此,教师要作好“铺路搭桥”工作。“铺路搭桥”,不仅要在知识上做好铺垫,而且在情感上也要做好铺垫。知识上的铺垫主要体现在:首先,要不断地教给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法、概括与归纳的方法、比较与联想的方法等,让学生掌握有效的交流与讨论的原则与方法,促使学生有效地交流与讨论;其次,对一些综合性强、难度或者跨度较大的问题,必须作好层层分解,使问题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得学生能够入手思考讨论;第三,帮助学生揭示所思考与讨论的问题和已学知识以及已有经验之间的内在联系,加深对讨论内容的认识、理解和掌握,提高思考、讨论与交流的质量。而情感上的铺垫,主要是创设宽松的“交流与讨论”的情境。教学过程中,教师以与学生同样的好奇、同样的兴趣、同样的激情,融入学生中间参与“交流与讨论”,让学生以开放的心态将思维发动起来,动脑、动手并动口,大胆地发表见解、与人交流、探讨。
首先要强调的是“放”,即在教学过程中,要给足时间和空间,放手让学生进行自行思考(根据栏目提出的问题去思考)、主动交流(在思考的基础上表达与交流)和深入反思(在交流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反思)。因为不论是思考、还是交流、直至最后阶段的反思,其行为主体都是学生,谁也无法替代学生去完成。因此,只有充分放手,给予时空保证,才能充分发挥栏目的教学功能。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够因为学生得出的结论不一定正确、全面、思考和交流的效率不高就采用包办代替。其次就是要“收”。教学过程中绝对不能因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放手不管,而应有针对地“收”。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高中学生特别是高一刚进校的学生,由于其主体性不够成熟,思考往往成为胡思乱想、交流讨论也变成信口开河、人云亦云,无法实现“交流与思考”对指定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与讨论,并得到自己初步的结论、形成自己的观点,然后用自己的观点与其他同学进行讨论,由此形成新的观点、更为全面的结论和方法的功能,因此有针对地“收”。所谓“收”,不是包办替代,而是采用有效的方法使学生紧扣“交流与讨论”栏目的要求、紧紧围绕所提出的问题指导学生开展交流与讨论。如何有效地“收”呢?就是要求老师针对学生交流与讨论的情况,采用正面引导、反面强化、正反对比的方式,对所谈论的内容作必要的强调和补充,使学生的交流与讨论活动能突出“交流与讨论”栏目的主题内容,有的放矢,提高交流与讨论的效率。
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问题的综合程度,经过学生自身努力和小组共同探讨所得到的结论可能是正确的,但不一定是最优化的;也可能涉及部分内容,但不够完整、全面;甚至可能答案是错误的、或者表达欠科学性和条理性。这就要求对“交流与讨论”的结果及时予以反馈。教学时,教师要以“参与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交流与讨论”活动中,及时认真观察并听取学生活动的表现和内容。对活动过程中观察到的好的现象、有独到的见解等,给予充分肯定、表扬与鼓励;而活动中不好的表现、错误的答案要及时予以纠正;对不完善的内容要及时予以补充等。从而做到肯定正确、纠正错误、完善答案等功效。上述工作可由任课教师完成,也可以由学生代表、小组代表在教师的指导与协助下进行。
[1] 王祖浩,吴星.化学必修1[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