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吉文
(睢宁县邱集中学江苏睢宁221200)
农村中学化学实验现状分析与对策
王吉文
(睢宁县邱集中学江苏睢宁221200)
农村中学实验现状:学校重视不够,对实验室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实验室教学工作不能正常开展;教师思想认识不到位,过分注重理论教学,把做实验变成讲实验,使得实验教学偏离了应有的方向,功能被严重削弱。解决对策: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加大投入,思想上重视,行动上落实,充分认识化学实验的教学功能。
实验现状;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今天,实验与探究既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更是化学课程学习的重要内容。2010年江苏举行了第一次理、化、生实验操作技能考查,学生须在实验室动手操作完成;这给实验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根据考查情况来看,结果不尽人意,特别是农村中学,很多实验基本操作,学生不能正确完成。这不能不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学校领导忽视实验室工作,对实验室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对实验教学工作很少过问,只是成为应付检查的“填表领导”,造成实验室工作“说说重要,做做次要,花钱不要”的现状。忽视常规教学设备的添加,仪器老化,药品失效,仪器损坏后不能及时补充,特别是常用仪器,如烧杯、试管﹑温度计、分液漏斗等易碎玻璃仪器及相关的器材缺乏,导致实验室教学工作不能正常开展,无法实施学生分组实验和部分演示实验。
农村中学实行封闭式的实验室管理,除教师取器材和做实验这段时间以外,实验室一直是“铁将军”把门,学生进入实验室的机会少之又少,有限的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利用。实验室一般没有专职实验员,造成管理瘫痪,管理人的职责就是拿拿钥匙,开开门,上级检查造材料还得老师忙,教师所开的演示实验及学生分组实验都需要教师自己准备,所以教师在教学负担较重的情况下,不愿做分组实验,有的甚至连演示实验也不愿准备,把做实验变成讲实验。
1.轻实验,重理论,忽略学生的主体性
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不管采用什么方式,什么方法,也不管教学过程是否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只要出分数,你就是一位好老师。在这种背景下,许多教师认为教的目的就是应付考试,过分注重理论教学和习题练习,使得实验教学偏离了应有的方向,功能被严重削弱。教师习惯于一本书﹑一支粉笔﹑一节课的形式,常常是“黑板上画实验、课堂上听实验、考试前背实验﹑操作考查前突击补实验”。教师只注重讲授而轻视实验操作,轻视实验技能的培养;有的虽然做了,但目的不明确,只是走过场,流于形式,为实验而实验;学生对实验过程无动于衷,只看不动,使实验教学成了可有可无的点缀。
2.重结果轻过程,探究意识不足
有的教师虽然让学生动手,但从实验设计的原理到仪器﹑药品、装置等进行全程的“协助”,使学生的探究性实验变成教师的“另类”演示。在教学中,教师总是千方百计引导学生按照教材所述或教师“期望”的现象进行观察,对一些成功率不高的实验,学生观察到一些意外,教师却视而不见或有意搪塞,如在做“二氧化碳熄灭蜡烛火焰”的实验时,出现两支蜡烛的火焰由高到低依次熄灭的现象,学生产生疑问,但教师却搪塞说:“两支蜡烛的火焰应该由低到高依次熄灭”。既不解释原因,也不引导学生做进一步探究。这些方式忽视了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只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与新课标的要求背道而驰,不利于学生的动手能力、交流合作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其实,实验中出现的“异常”是很好的资源,如果因势利导和学生一起分析原因,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收到更好的效果。
怎样做才能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呢?
我结合自己所在学校的条件,有以下想法:
(1)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加大投入,确保实验教学顺利开展。
实验教学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工程,要搞好实验教学,首先是主管部门要转变思想。①提高学校领导的思想认识。学校领导应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高度来看待加强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切实保证对实验教学的投入,提高对实验室管理的认识,不再把它当作可有可无,只是用来应付检查的“花架子”。②加强实验教师队伍建设,配足配齐实辅人员;对其进行业务培训,通过组织培训班、观摩课等活动,提高教师的实验水平。实验员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良好的实验操作技能,要具有竭力为教学服务的精神。③保证实验经费的落实,将实验室建设、仪器配置及使用情况纳入督导、考核范畴,借助督导和考核的东风,吹绿实验教学园地;用装备保证教学,满足新课程实验教学要求。
(2)更新理念,提高教师的实验意识。
第一,更新理念,思想上重视,行动上落实,充分认识实验的教学功能。
在抓好实验教学管理的同时,教师更要对实验提高认识,真正理解实验在化学教学当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在实验教学中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沪教版教材共9章31节内容,与化学实验相关的有26节,占84%,教材编写非常重视实验教学,增加了探究性实验,减少了验证性实验,融入了化学学科的研究方法,引入了真实的、充满魅力的化学问题,将教学过程与问题解决联系起来。教材对实验要求大大提高,不仅要求学生学会基本操作,而且要求学生能够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同时在形式上更加灵活,体现了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特点。因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多动脑﹑多动手,在“做中学”,亲身感受化学的魅力,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力避纸上实验。
第二,实验方式多样化,积极开展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①新教材实验部分没有明确区分学生实验与演示实验,这给教师的课堂教学打开了巨大而又灵活的空间。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设置相应的实验方式。
课堂实验让给学生做。对于难度不大的实验,放手给学生来演示,既可以训练学生的操作能力,又可以调节课堂气氛,一旦操作错误,改正后记得牢,可以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我常用的做法是,学了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后,教材中的演示实验让学生轮流做,促使学生课前要认真预习教材中的内容,在实验过程中,全班同学都在进行监督,并随时指出其中的错误操作,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特别是平时实验马虎的学生,几次之后,毛手毛脚的习惯就改掉了许多。而对一些实验非常认真的同学,课堂上演示的机会少一些,为了保护他们的积极性,我就“聘请”他们做我的“小实验员”,这可是一举多得的好法,既克服了学校没有专职实验员的麻烦,又充分发挥这部分学生的优势。我大胆将他们领进准备室,只要没有危险的实验就由他们来准备,结果他们干的既快又好,而且通过准备实验,他们对实验也有了预先了解和学习的过程,热情也更高了,形成了良性循环。
②恰当地运用探究式实验教学,使化学教学更有启发性。在教学“二氧化碳”一节时,我预先让学生自备一瓶汽水,并准备好了其他的实验仪器。开始实验,学生打开瓶盖,汇报观察到的现象:有气泡冒出,发出丝丝响声,泡沫溢出瓶口等。这些现象说明什么问题?引导学生从现象到本质的思考。然后,让学生喝掉一些,用已有的仪器设计收集一瓶气体。有的学生用向上排气法,有的用向下排气法,有的拿着集气瓶不知所措(个别提醒一下),1分钟后,把收集的气体倒入燃有高低不一蜡烛的烧杯中(操作按书本P43);通过实验现象,学生讨论加争论后得出结论。最后,用适宜的方法收集两试管气体,并试验气体的其他性质。在验证CO2的溶解性时,一个同学设计了这样的一个实验,把汽水瓶中的汽水倒掉,装了半瓶水,然后用吸管向瓶内快速而不断地吹气,在他认为可以的时候,只见他迅速的拧紧瓶盖,使劲振荡,瓶子很明显的瘪了下去,他高兴地举起了双手欢呼着,班级顿时响起了一片掌声。这节课虽然我没有完成计划内的任务,但我觉得很兴奋,我的支持满足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学生探究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因此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实验为先导,寓教学于兴趣之中,以实验为媒介,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探究习惯。在实验时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让学生去思考、讨论,充分挖掘实验在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上的潜在教学功能。
③实验内容生活化。新教材中许多实验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教师可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从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攫取相关的化学知识,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化学知识的探究,体验探究的全过程。如家庭小实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可巩固和运用课堂所学知识,又能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可让学生利用家庭的废药瓶、管、罐等作简易实验装置,做一些趣味性的小实验,还可以组织学生对生活中的化学问题进行探究,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感受到科学和日常生活的关系。例如,对于“用pH试纸测定食醋、肥皂水、矿泉水、鲜牛奶、石灰水、雨水、洗发剂等液体的pH值,判断各种液体的酸碱性。”这一实验,在课堂上演示,学生看不清楚现象。通过发放一些pH试纸让学生回家测定常见液体的酸碱度,学生不但体会到书本知识的学有所用,更能体验到通过亲自动手实验得出结论而产生的愉悦感觉,从而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信心,还可能从此播下终生从事化学研究的“火种”。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对于学习紧张的初三学生来讲是极具诱惑力的;既能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轻松一下,又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巩固许多化学知识。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教学少了实验就像是无源之水,缺乏灵性和活力;而实验教学又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在教学中会不断涌现新问题.作为农村中学教师的我们只有不断加强对新课标的学习和研究,更新理念,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使化学实验走出误区,真正走向科学探究,使课堂更加精彩,才能真正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
1008-0546(2011)03-0068-02
G632.41
B
10.3969/j.issn.1008-0546.2011.0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