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治疗耳鸣的临床研究进展*

2011-04-13 10:18:33苏同生审校黄丽萍陕西省中医医院针灸科西安710003
陕西中医 2011年7期
关键词:配穴神经性电针

苏同生 审校 黄丽萍 陕西省中医医院针灸科(西安 710003)

耳鸣是耳科三大难症耳鸣、耳聋、眩晕之一,近几年陆续有电针(电刺激)或和其他方法结合治疗耳鸣的报道,本文就电针治疗耳鸣的概况和未来研究工作思路做一分析:

中医药治疗耳鸣有传统优势,用中医药治疗耳鸣的文献有数百篇之多[1][2],其中包括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穴位注射等等,占到全部中文耳鸣文献的 1/2甚至 2/3。我们从中国知网(cnki)以“耳鸣”和“电针”“电”为关键词,查到 8篇相关文献,仅有一篇是关于单纯电针疗法治疗耳鸣的临床研究报道[3]:是王氏等在辨证取穴基础上采用电针疗法治疗神经性耳鸣、耳聋 70例,作者所纳患者均为门诊患者,共 105例。按就诊顺序以 2∶ 1的比例将患者随机分组。电针治疗组 70例 ,主穴取患侧率谷、听宫、翳风,均用 1.5寸 30号毫针直刺,平补平泻,使针感向耳道扩散,待得气后,在率谷、听宫穴针尾连接 G-6805Ⅱ型电针仪,采用连续波,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度。根据辨证选取配穴:气血亏虚补气海、足三里;气不足补肾俞、命门;气滞血瘀取合谷、三阴交,平补平泻;肝肾阴虚、肝胆火旺补太溪,泻行间、丘墟;痰湿郁结泻丰隆。配穴均采用提插捻转补泻法。每次留针 30min。每周针刺 3次,10次为 1个疗程,一般连续治疗1~ 3个疗程。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不使用电针仪。取穴及补泻手法、治疗时间同治疗组。结果两组疗效比较 [例 (%)]治疗组有效率 85.71%,而对照组为 62.86%,两组比较,χ2=7.13,P<0.01;而且治疗组治疗 1个疗程与治疗 2、3个疗程比较,χ2=10.41,P<0.01作者认为获得较好疗效的因素是穴位的选取:率谷、听宫、翳风三主穴分别属于循行于耳部的足少阳胆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同用可达到舒调耳部经络之气、加强局部血运的效果。电针可使留针时的局部刺激量增加,具有类似持续运针的刺激效应。率谷穴位于大脑皮层第Ⅰ听区(颞叶的颞横回)的体表反映区 ,电针该穴,可使神经感受器被动引发兴奋,发出生物电向听觉中枢传递,促进听觉传导路径恢复正常功能。另外,在电脉冲刺激下 ,穴位的局部肌肉被动收缩,能加强耳部血液循环,促进耳部组织的新陈代谢,有利于耳蜗神经元功能的修复,从而使耳鸣减轻或消失。同时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根据耳鸣的不同证型,辨证选穴进行治疗。

其余文献均为电针结合其他疗法治疗耳鸣的临床报道:①结合艾灸治疗:李氏[4],治疗组采用雷火灸治疗结束后,用 0.35 mm×40mm毫针刺耳门、听宫、听会、完骨、翳风、率谷(耳周穴位每两天交替,每天取 3穴),远端取支沟、中渚,每两天交替,每天取一穴。以上穴位刺入后均缓慢提插捻转使患者有较明显酸麻胀重感。再在耳周选两穴,针尾接 G6805-Ⅱ型电针仪,采用疏密波,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度,留针 30 min。每天 1次,10 d为 1个疗程,治疗 3~ 5个疗程 ,疗程之间可间隙 3~ 5d。 对照组采用单纯采用电针治疗,方法及治疗时间同治疗组,两组疗效比较:单纯电针组总有效率为 84.4%;而雷火灸和电针结合组总有效率达 91.1%,且其痊愈率(17.8/11.1)、显效率(46.7/35.5)也显著高于单纯电针组。说明艾灸配合电针治疗感音神经性耳鸣可以使疗效进一步提高。②结合穴位注射:有三篇,2004年杜氏[5]观察了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性耳鸣的临床疗效:将 71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41例和对照组 30例,治疗组采用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 30d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5.1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7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性耳鸣优于单纯西药治疗;2007年杨氏[6]以主穴为头针晕听区、听宫、听会、耳门、翳风、耳根。 每次选 3~ 4穴 ,交替使用,取患侧。配穴外关、中渚,取双侧。风热加风池;肝火上扰加太冲;痰热郁结加丰隆;肾精亏损加太溪;脾胃虚弱加足三里。以上均为双侧穴位交替使用。操作方法取 30号毫针,主穴常规消毒后进针 0.5~ 1寸,手法宜轻,免伤局部血管,提插捻转至得气有酸胀感,接上海产 G6805治疗仪,取连续波,频率为160次/分左右,刺激强度以病人耐受为限。配穴进针得气有酸胀感后留针。每次 15~ 20min。实证加用维生素 B1和维生素 B12穴位注射双侧风池穴,虚证加用艾条温和灸双侧肾俞穴。治疗每日 1次,每 10次为 1疗程,疗程间休息 3日。共治疗 90例耳鸣患者,结果总有效率达 88.9%。2009年杨氏[7]在治疗组以局部配合远端取穴为原则。主穴:耳门、听宫、听会、百会、耳根、翳风、中渚、外关、侠溪。配穴:肾虚加太溪、关元、气海。肝火上炎加太冲,;痰湿加丰隆、阴陵泉。手法:耳周取穴多以直刺缓慢进针约 1~ 1.2寸,针感向内耳放散为度,,每次取 2~ 3穴,以上各穴交替使用。肢体穴位以直刺进针约 1~ 1.2寸,以酸胀抽的针感沿经向上放散为度。电针:一般带 1组线:①耳门和听会为一组;②听宫和翳风或耳根穴为一组;两组交替使用。使用连续波在患者能耐受的情况下,以肉眼不见面部肌肉抽动为度。每日针刺治疗 1次,留针 30min,电针 15min,6d1个小疗程 ,休息1d,2个小疗程为 1个大疗程,大疗程间隔 3d。一般治疗 2个大疗,治疗组并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按中医本科五版教材《针灸治疗学》(上海科技出版社,石学敏主编)中耳鸣耳聋病的常规取穴给予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 34例 ,总有效率 88.2%。对照组 34例,总有效率 68.0%。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χ2=4.19,P<0.05;治愈率对比χ2=10.8,P<0.01。纵观如上3篇电针治疗基础上加用穴位注射治疗;无论用西药还是常规针刺对照作比较,总有效率均有所提高,但之间缺乏可比性。雷氏[8]采用电针加背部走罐治疗神经性耳鸣,电针组分虚实证取穴,实证取翳风、听会、中渚、侠溪、太冲、丘墟、丰隆等 ,虚证取翳风、听会、肾俞、关元、太溪、足三里。操作步骤:患者取卧位,穴位常规消毒后,取 0.38 mm×40 mm毫针先针患侧听会 ,张口取穴,直刺 0.5~ 1寸,至耳部及周围有酸胀感,可行轻微提插,忌手法过重、针刺过深;再刺患侧翳风,直刺 0.5~ 1寸 ,行提插捻转至耳部有酸胀感。其余主配穴均取双侧,毫针刺入得气后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 ,然后用 G6805-Ⅱ型电针治疗仪连接,选用疏密波,刺激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宜,留针 30 min。每天 1次,15次为 1疗程,疗程间隔 3~ 5d。电针加拔罐组:电针取穴及操作与电针组相同,在电针治疗后在背部督脉和膀胱经走罐(不分证型)。结果 108例均来自门诊患者,电针组 40例,电针加拔罐组 68例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电针加拔罐组的痊愈率比电针组提高了 6个百分点,但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刘氏等进行了电针结合超激光照射[9]治疗耳鸣临床观察,治疗组选取听宫、听会、翳风、完骨为主穴,率谷、风池、四神聪、外关、太冲、侠溪、三阴交、足三里为配穴。以毫针快速破皮进针,听会穴张口略向内上方斜刺 0.5~0.8寸,翳风穴向内上方徐徐刺入 0.5~ 1.0寸,使局部有酸麻胀感并向周围扩散为得气。针刺得气后主穴接 G6805电针仪,通以脉冲电流,选用连续波,频率 0.8Hz,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或见患侧面部表情肌微有抽动即可。对于配穴,属于虚证者用提插捻转补法,实证用泻法,留针 30min,每 10min行针 1次,配合超激光照射法。对照组单纯用电针治疗。上述治疗每日 1次,10次为 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 3~ 5d。共治疗 3个疗程。治疗期间停用任何药物及其他治疗。结果表明,治疗组电针配合超激光照射法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电针法。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 73.53%,病程越短,疗效越佳;听力损失程度越轻 ,治疗效果越理想。对于病程较短(小于 1月)或病情轻者效果较佳,总有效率分别为 92.31%和 96.00%,这可能与病例的听神经受损处于早期可逆阶段有关;对于病程较长者(1月~ 3月)疗效达到 70.83%,病情中、重度者疗效分别为 70.83%、47.37%。其中有多例曾经药物治疗无效者,全部病例没有不适反应。此外尚有电针结合 ESFN(小脑顶核仿生电刺激)[10]治疗的报道。

电刺激治疗:从基础到临床,国内电刺激治疗耳鸣研究与国外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国外研究比较深入和细致,如日本松岛纯一[11]开展的两种电疗法,经鼓膜法抑制耳鸣和植入式耳鸣抑制器治疗耳鸣,经鼓膜的电疗法采用 4%盐酸利多卡因进行鼓膜局部麻醉后,从鼓膜切开孔在耳蜗的骨壁上放置顶端园形银铱电极,在耳后放置心电图用的皿状电极作为负极,通常刺激电频率为 1000Hz的正弦波。对于想在家中治疗患者,需经手术在耳蜗内放置植入式耳鸣抑制器,试验者用同一强度做实验时,达到最佳耳鸣抑制效果是低频率;但如用相同强度的条件,最重要的是患者对电刺激是否有反应。而刺激频率无关紧要。最好刺激的波形是正弦波。作者观察并分析了电刺激取效的影响因素:治疗前的耳鸣频率和耳鸣强度与耳鸣改善程度无关,即使耳鸣强度小,不一定获得较好的疗效。甚至耳鸣患病时间和患者的年龄与改善程度之间也无相关性;对初次电治疗无反应的患者,其后的疗效也不佳预测结论认为:疗效就是对最初的治疗是否有反应。从临床研究结果看,治疗的间隔越短,抑制耳鸣越有效;对耳鸣患者 1次电治疗,耳鸣消失的时间,可以从几小时到几天。其后可再现耳鸣。这种治疗效果,治疗间隔越短越显著。如使用植入式耳鸣抑制器,每天进行数次,耳鸣可全天消失。门诊的治疗,一般虽然每月 1次,但大约 20%的患者耳鸣变轻;当耳鸣完全消失时,不仅是被治疗耳,对侧耳听觉也可得到改善。能够清楚地听到声音并易理解。此时进行纯音听力检查几乎无变化。因语音清晰度检查有所改善,提示不仅是内耳。听觉中枢的功能也有所改善。观察到治疗时如受到精神应激,则电治疗的无效性增高;在电治疗中,当耳鸣被充分抑制时,常有困倦感。治疗时间长或使用植入式耳鸣抑制器的患者能诱发睡眠。觉醒时,耳鸣消失和感到精神爽快。电治疗可改善患者耳鸣和睡眠质量 ,反过来治疗也能促进熟睡,改善情绪,耳鸣也随之减轻。作者认为电疗法与噪音负荷法相比:电治疗可使副交感神经系统转为优势,如用电治疗抑制耳鸣,则见指尖的血流增加,这提示治疗使副交感神经转为优势,此时患者也感到爽快、轻松。噪音负荷法抑制耳鸣的时间在数分以内非常短。同时该法因噪音的不适,而不能激活副交感神经机能。这种方法即使抑制了耳鸣,患者也感到不舒服,效果不佳,最后作者提出:电治疗法可不引起声音感觉,但能抑制耳鸣,感到舒适。如想充分获得抑制耳鸣效果,不能单纯抑制耳鸣,还须充分地激活副交感神经机能。由此才能产生明显地抑制耳鸣效果。此外,为了增强抑制耳鸣作用,必须考虑到对脑干网状结构、大脑边缘系统的作用。

电针是在针刺得气的基础上,通过毫针在腧穴上接通适宜的电流以刺激穴位,防治疾病的一种疗法。电针以针和电两种刺激形式相结合作用于人体,以期能提高疗效;未来国内电针治疗耳鸣临床研究,应在统一疾病诊断、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基础上,以优化电针穴位处方配伍、电刺激方法(确认应该用哪一种刺激 波形 ,如上 文献[3]、[6,7]和[9,10]用连续 波;[4]和[8]用疏密波;治疗时间间隔和疗程等)和通过国际公认的疗效评价标准进行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并将国内外电疗法治疗耳鸣的经验结合起来,避免低水平重复、和结果只是提示性的、无疾病(将耳鸣和耳聋混在一起)和疾病病期、病情分层的临床研究[12~ 15]。

[1] 王洪田,翟所强,韩东一,等.对我国耳鸣治疗文献的循证医学评价[J].中华耳科学杂志,2007,5(3):249-252.

[2] 李 辉,李 明.国内耳鸣临床研究文献的质量评价[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08,16(3):232-234.

[3] 王 兵,刘家瑛.电针治疗神经性耳鸣、耳聋 70例[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5,12(3):68-69.

[4] 李 漾,杨 华,张 丽,郑德采.艾灸配合电针治疗感音神经性耳鸣疗效观察 [J].上海针灸杂志,2010,29(8):521-522.

[5] 雷秋慧.电针加背部走罐治疗神经性耳鸣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08,27(4):29.

[6] 杜建华 ,张 颖,陈体伟.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性耳鸣 41例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04,25(1):27.

[7] 杨 青,朱文红.电针配合穴位注射及温和灸治疗耳鸣 90例 [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07,28(7):34.

[8] 杨改琴,张莉君.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耳鸣耳聋 68例 [J].陕西中医,2009,30(7):882-883.

[9] 刘金芝 ,鞠琰莉,欧阳多利.电针配合超激光照射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耳鸣的临床研究[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6,26(2):48-49.

[10] 杨来福 ,和青松.电针结合 ESFN治疗耳鸣 69例临床观察[J].医学信息内◦外科版,2009,22(11):1004-1005.

[11] 肖洪万等译,松岛纯一.综合临床,43(2):409,1994.

[12] 王洪田耳鸣的诊断治疗新进展[J].实用医学杂志2005,21(2):114-116.

[13] 刘 蓬.耳鸣的中医辨证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03,11(2):103-104.

[14] 王洪田,余力生,刘 蓬,等.耳鸣的诊断与治疗[J].临床耳鼻咽喉头预外科杂志,2010,24(1):35-38.

[15] 王洪田,余力生,李 明,等.耳鸣的诊断与治疗(二)[J].临床耳鼻咽喉头预外科杂志 ,2010,24(3):32-134.

猜你喜欢
配穴神经性电针
彭顺林对神经性耳鸣耳聋的治疗经验
《针灸大成》歌赋之对穴配伍规律研究❋
电针改善脑卒中患者膝过伸的效果
聚焦超声治疗神经性皮炎的效果观察
杨金斗松筋点动配穴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经验
环球中医药(2015年4期)2015-02-27 15:02:00
低频电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30例
电针“远心”穴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疗效观察
“对位配穴”的临床应用规律
马铃薯片缓解带状疱疹神经性疼痛30例
电针配合高压氧治疗神经性耳鸣27例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