痞满系脾胃疾病中常见病证之一。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增高。祖国医学在该病的治疗上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集三十余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出痞满以脾胃气虚、脾胃虚寒居多,因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关系密切,治疗上采用辨证辨病相结合,并药理用药、专药专用,可以取得较好效果。
本病的临床特点是:心下痞塞,但满不痛,按之柔软无物。《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有云:“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指出痞满的发生与食滞中阻有关,是由于暴饮暴食,恣食生冷,食谷不化,阻滞胃脘,痞塞不通所致。[1]痞满大致可以包括西医学中的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胃下垂、消化不良症、胃肠功能紊乱等疾病。临床点滴体会为痞满多以脾胃气虚、脾胃虚寒居多,因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关系密切,治疗上采用辩证辨病相结合,并药理用药、专药专用,可以取得较好效果。关于国内研究进展情况:危北海认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率及胃粘膜变化与证型密切相关。邪盛者幽门螺杆菌阳性率增高,正虚者阳性率偏低;胃粘膜若红白相间以白为主,多属脾胃虚弱;若苍白、水肿、肠上皮化生、非典型增生多属脾胃虚寒;若分泌量少,呈现龟裂样改变,多属胃阴亏损。他明确提出,中医应当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国外研究:1990年悉尼系统突出提出了幽门螺杆菌在胃炎中所起的作用。1994年美国提出大多数常见胃炎疾病均由幽门螺杆菌所造成,对慢性胃病治疗应给抗幽门螺杆菌药物治疗。日本学者崎田根据胃粘膜对染色体的反应和肠上皮化生的有无,将类似于痞满之慢性萎缩性胃炎重新进行了分型,对治疗产生重大影响。
脾胃同居中焦,脾主升清,胃主降浊,清升浊降,则气机调畅。发生痞满的基本病机为中焦气机不利,升降失职。痞满的主要病变在脾胃。痞满有虚实之分、寒热之别。实痞多因外邪由表入里,留恋中焦;或饮食无度致食积阻滞;或情志失和,气机郁结;或痰湿内阻,气滞不畅。使中宫壅塞,不得宣通,气机升降失常则成实痞。虚痞多因素体虚弱,脾胃不运。或过用克伐之剂损伤脾胃。使脾失健运,胃纳呆滞,气机不畅,中焦失和而成。两者互为因果,相互转化,或虚实相兼,或寒热错杂。常见证型:实证有:邪热内结、饮食停滞、痰湿内阻、肝郁气滞。虚证有:脾胃虚弱。兼证有:寒热错杂、虚实相兼。中医根据各型不同特点辩证施治。其治法,龚廷贤《寿世保元》主张“调中,补气血,消痞清热,攻补兼施。”[2]《杂病源流犀烛◦肿胀源流》:“痞满,脾病也。本由脾气虚,及气郁不能运行,心下痞塞 (月真)满,故有中气不足、不能运化而成者,有食积而成者,有痰结而成者,有湿热太甚而成者。虚则补其中气,宜调中益气汤;实则消食,宜资生丸;豁痰宜豁痰汤;除湿宜二陈汤加猪苓、泽泻;有湿热清热,宜当归拈痛汤而消导之,亦不可用峻剂,致伤元气。”[3]西医治疗用抗菌素、助消化药及促进胃排空剂等治疗。[4]
中药对痞满的治疗已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普遍得出中医优于西医的结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点滴体会为:
只要达到脾升胃降,中焦气机通畅就能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实痞须疏理、勿忘扶正。应以祛邪为主,邪去正自安。同时应掌握分寸,不宜过峻,以平和为妥。还要注意,实痞常伴见不同程度的脾胃虚损现象,所以一般在应用调理气机、化痰消积,疏肝化瘀时佐以顾护脾胃之品如参、术之类等。
补益法成为痞满的常用治法,正确使用健脾益气、温中和胃、滋阴诸法成为治疗痞满的关键虚痞应调补,宜参以疏导。临床多有痰湿、食滞、湿阻、气郁兼挟,故加用少量化痰或消积或理气或化瘀等芳香、灵动之品不可忽视。一般化痰常选半夏、陈皮;消食常选山楂、神曲;理气配用香附、枳壳;清热投以连翘、竹叶;化湿乃用茯苓、苍术,最终达到补而不滞中宫,和而不伤气阴的目的。
对癌前病变肠上皮化生及重度不典型增生者,加用活血化瘀药物如水蛭、乌梢蛇治疗;对幽门螺杆菌(HP)阳性者加用具有抑制作用的黄连、大黄、乌梅、丹参治疗,可以明显提高疗效。教训方面:一是遇见痞满,容易出现不审其因,未辨虚实,妄行克伐。往往药后略轻,须臾又复其状,还认为药轻病重,又倍加其量,更伤脾胃之气。二是若十去其六,应中病即止,切忌太过,误下伤中。要防止补益时用大队温补滋腻之品。一般补气用党参、黄芪、白术、山药为宜,滋阴用沙参、玉竹、石斛、麦冬为佳。
综上所述,前人有关痞满症候、病因病机,辨治理论和实践研究都为后世进一步研究本病奠定了基础。但因当时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前人的认识亦不乏缺陷之处。如前人因受《伤寒论》的影响较深,在脾胃虚弱方面多认为阳气不足,而忽视了阴津不足,在补益脾胃治痞满时很少提到养脾胃之阴的治法。此外,前人从血瘀论治痞满的论述亦很少,从现代微观辨证的方法去分析慢性胃炎,尤其是萎缩性胃炎合并胃粘膜非典型增生和肠上皮化生等癌前病变,当属于中医学的血瘀证,用活血祛瘀法治疗既可改善痞满证侯,也可逆转癌前病变。因此,随着科学的进步和发展,对痞满的辨证论治亦应不断探索和创新,以提高治疗痞满的临床疗效。
参考资料
[1] 张仲景.伤寒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07.
[2] 龚廷贤.寿世保元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65.
[3] 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72.
[4] 李乾构.中医胃肠病学 [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