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大以来党对社会整合的认识与探索

2011-04-13 09:58涂小雨
关键词:总体布局小康社会特色

涂小雨

(河南省委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河南郑州 450002)

十六大以来党对社会整合的认识与探索

涂小雨

(河南省委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河南郑州 450002)

十六大以来,改革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和压力,中国共产党社会整合面临新的困难和问题。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国情,以促进社会和谐为总目标推进社会整合,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促进社会和谐,以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推动科学发展,有效地实现了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地增长和社会政治稳定的社会整合目标。

社会整合;社会和谐;科学发展;党的建设

党的十六大以来,改革开放逐渐进入一个新阶段,社会转型的速度也不断加快,继续推进改革开放、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努力开创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遇到一系列的风险和挑战。这表明,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发展进入关键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社会整合也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层次。从国际上来看,我们面临的是一个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国际安全挑战不断增多,各种国际力量不断分化组合,国内发展与国际环境的关联度不断增强,维护和平的国际环境的压力不断增大。从国内看,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压力前所未有。党的十七大在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深刻认识和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的重要思想,并从八个方面对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行了系统阐述。这些新的阶段性特征一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具体表现,另一方面也对中国共产党实现有效的社会整合提出了新挑战和新要求。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站在历史的高度和时代的前沿,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和人民的新期待,不断探索新时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思路,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提出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重大战略思想,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进行了改革开放以来卓有成效的社会整合。从目标层次上看,这次社会整合以促进社会和谐为根本依归;从手段上看,这次社会整合以科学发展观为根本指导和统领;从效果上来看,这次社会整合有力地化解了新时期产生的社会矛盾,促进了社会和谐,推动了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不断满足人民新期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总目标推进社会整合

社会安定、人民幸福、国家富强一直是中国共产党人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和执政理想。社会安定、人民幸福、国家富强归结起来就是社会整体的和谐,既包括社会关系的和谐,也包括国家政治生活的和谐、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和谐以及外部发展环境的和谐。中国共产党人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社会的面貌和中国人民生活的面貌,为实现整体社会和谐的理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执政以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展了大规模的全面社会主义建设,对走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不懈探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中国今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基础,稳定了社会秩序,巩固了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了一整套相对完备的社会管理体制,有效地实现了社会整合。虽然有过失败的教训、惨痛的损失,但是毋庸置疑,这个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适合自己道路方面进行了可贵尝试,获取了宝贵经验,是今后发展的宝贵财富,其中的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永远记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巨大的政治勇气、理论勇气以及高超的政治技巧,团结带领全国人民走上了一条充满希望和活力的改革开放新道路,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大力推进改革,扩大开放,中国社会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社会和谐局面初步显现,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境界。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提升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动摇,积极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使中国的发展走上了快车道,内政、外交、国防等各项工作都上了一个新台阶,保持了长期社会政治稳定和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增长,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促进社会和谐的执政理想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有力地把改革开放事业全面推向了21世纪。实践充分证明,促进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一以贯之的奋斗目标和执政导向,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离这个目标更近了,更重要的是,经过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探索,已经积累了许多促进社会和谐的宝贵经验,建立了一系列促进社会和谐的保障机制和政策措施,使社会主义的吸引力、中国共产党的感召力以及中国特色发展道路的影响力大大增强。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对和谐社会理念以及促进社会和谐意义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对不断化解社会矛盾、创造和谐因素、促进社会和谐有序也提出了一系列的新思想、新创见。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社会和谐的命题,并且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强调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不断促进社会和谐。探索没有止境,中国共产党人追求和谐的执政理想也在探索中不断升华。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审议并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首次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完整命题,并将它列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提高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要求全党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从这次《决议》来看,其侧重点在于把促进社会和谐作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从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角度来强调通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来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这表明我们党对和谐社会的认识又加深了一层。2005年胡锦涛同志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六个方面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和内容,也是促进社会和谐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这表明,我们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的理解更加具体,操作性更强,指向更明确。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并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从社会根本属性的角度来界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决定》强调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这意味着我们党不是仅仅从理念层次、特征层次来认识社会和谐,而是把社会和谐提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表明了我们党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即社会主义不仅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而且要实现以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的社会和谐。《决定》同时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强调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来认识这个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实现社会和谐的重大战略举措,这就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更加清晰、具体,导向更加明确。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相对于其他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更具有宏观性、全局性和引领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是我们党和国家在本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是本世纪头20年党和国家工作的全局所在,也是我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步走战略第三步的关键和基础性的一步。其基本特征是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全体人民都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具体目标是基本实现工业化,力争使GDP在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人均超过3 000美元,达到当时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实现对不均衡、低水平小康社会的超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我们党在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全面性目标的背景下提出来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一个逻辑框架,其具体内涵是指: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进程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两者各有侧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长期战略任务的谋划,侧重于全局;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长期战略任务的一个具体目标,表现出阶段性。首先,“总体布局”是实现“小康全局”目标的重要前提。党的十六大确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就逐渐由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三位一体”发展为包括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目标的重要前提。只有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高度出发,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整体性框架,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努力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才能保证全面小康社会全局任务的实现。其次,“小康全局”是落实“总体布局”的必然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落实要靠实践的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阶段性反映,正是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一个实践平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动态过程,还要在实践中不断作出新的调整、修正和概括。这就要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鲜实践中,不断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指导新实践,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具体落实,并且为“四位一体”总体布局不断注入新内容,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的良性互动。而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目标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都要服务和服从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局。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提出,正是呼应了富强、文明、民主、和谐“四位一体”的奋斗目标。经济建设提供物质基础,政治建设提供政治保障,文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社会建设提供有利的社会环境和条件。只有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出发,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过程的长期战略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本世纪头2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目标,必须服从和服务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局。同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的一个阶段性成果。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促进社会和谐

科学发展观作为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思想,是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思想和党中央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社会建设思想的继承、丰富和发展,也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和深入贯彻落实的重大战略思想。从这个意义上讲,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指针和统领。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是我们党不懈追求的,尤其是十六大以来特别强调和重视的执政目标,是贯穿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过程的一个长时段目标,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的鲜明特征。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两者之间,一个相当于手段和实践路径,一个相当于目标和发展方向,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坚持科学发展是促进社会和谐的根本路径,科学发展观是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目标的统领。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只有深刻领会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化解各种矛盾和冲突,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之所以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来促进社会和谐,是因为科学发展观是一个统合性的命题,它内在地蕴涵了十六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在科学发展观提出以及不断深化的过程中,人们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也有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命题。这次会议还提出了关于“五个统筹”的基本要求。当时,理论界和广大人民群众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集中于经济发展方面,认为科学发展观是对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一种价值诉求。随后,从2004年开始,科学发展观逐渐被定位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指导方针”、“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另外,在领导人讲话、党的文件、媒体宣传及专家学者的理论文章中都把科学发展观与党的指导思想并列起来,并几乎成为一个固定的程式。一般的固定表述是这样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因此,在十七大召开之前,人们普遍认为,科学发展观无疑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我们党必须高举的一面旗帜。可是,党的十七大报告并没有明确界定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思想和旗帜,这就引起了人们的困惑和猜测。还有一点就是,十七大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命题,并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毫无疑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当然是我们全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那么,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科学发展观,应该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样,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否则,就会在逻辑上产生矛盾。但是,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并没有明确指出这一点。因此,怎样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定位,怎样把握科学发展观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定位,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先后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加强共产党员先进性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建设和谐世界十大理论创新成果。其中,尤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为突出,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和宏观性特征。并且,党的十七大报告把实现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定位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两个基本要求。2005年以来,围绕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两者的定位,学术界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逐渐在这个问题上取得了共识,即科学发展观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的总要求和指导方针,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具体目标。两者并不是简单的并列关系。这就需要对十六大以来的十大理论创新成果进行统合。因为这不仅是理论表述的需要,更是突出十六大以来党的理论成果的需要,必须用简明的表述来概括十六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因而需要有一个统合性、整体性的概念。相对其他八大理论成果,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两者确实具有宏观性的特征。但是仔细分析可以看出,科学发展观更具有理论的抽象性与实践发展的现实性的高度结合特征。科学发展观是党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念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于发展理念的丰富和发展。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到科学发展观,有一个明显的继承、递进和超越。主义、思想、理论、观念,在某种意义上,是处在一个平行的层次上的。而和谐社会的概念相对而言,更侧重于宏观性、抽象性与目标性。尽管社会有大社会小社会之分,但是社会与主义、思想、理论明显不是一个层次上的概念范畴。并且,关于社会的发展,关于和谐社会的构建,都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进行的。因此,用科学发展观这一概念来概括党的十六大以来的理论创新更为合适。

党的十七大报告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到 2020 年的奋斗目标”[1]1。把科学发展、社会和谐与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并列起来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这在党的代表大会报告甚至在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而科学发展又和社会和谐一起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坚持科学发展,就必须促进社会和谐,促进社会和谐,同时也要坚持科学发展。十七大报告还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深刻论述了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内在辩证关系,报告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1]17。从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来看,其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几个方面都与社会和谐的促进息息相关。首先,和谐的促进要以发展为前提和基础。没有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福利的增进,就不可能有可以充分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求的物质基础;其次,以人为本是社会和谐的关键。以人为本把人的重要性提升到了发展目标的层次,一切发展都是为了人的尊严和价值的实现、人的需求和期望的满足,一切以人为目的而不是相反。社会和谐首先是人的和谐,是人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得到充分尊重和个性自由发展的空间,最终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达到社会整体和谐的目标。第三,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要求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基本要求。一个和谐的社会必然是一个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和谐社会需要人们共建共享。共建共享的内容包括经济发展成果、政治发展成果、文化发展成果、社会发展成果及生态环境的成果,每一个成果的获得及共享都要求坚持全面而不是片面的发展、协调而不是僵化的发展、可持续而不是仅仅为了经济建设就不顾环境、资源的破坏的发展。统筹兼顾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根本方法,也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手段。社会和谐的目标包括许多中观和微观的内容,既有各种不同利益之间的冲突、长远发展与现实发展之间的矛盾,也有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平衡、不同社会阶层发展诉求的博弈等。要想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各方,关切所有利益诉求,平衡所有发展期待,凝聚所有发展共识,最终实现社会整体和谐的目标。

三、以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为依托推动科学发展

紧紧抓住执政兴国这个第一要务,牢牢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不断推进党的建设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工作创新和方法创新,使党的建设不断适应党的事业的发展和要求,是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基本思路。推动科学发展,关键在党。能否有效地推动科学发展,关键在党能否把握时代发展潮流,坚持用时代发展的要求审视自己,立足现实国情、党情、民情及世情,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活力,把党的建设的新成果融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与推动科学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使党的事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我们党正在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的继承和发展,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国家富强伟大事业的继承和发展。”[1]56因此,一定要把推动科学发展放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执政使命的高度来认识,与时俱进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始终在应对各种风险考验中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只有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才能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可靠的政治和组织保障。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治党始终坚强有力,治国必会正确有效,一直是我们党明确提出的关于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要思想。邓小平说过:“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2]因为在中国,只有共产党才有资格犯大错误,造成的影响也最大。[3]所以严格治党从来就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要落实在党执政的全过程的。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执政到现在,执政地位之所以能一直保持,是因为只有中国共产党而没有其他政党或政治力量能给最广大人民群众带来实现美好生活的希望。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都焕然一新。执政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都切身体会到了生活的巨大变化和中国国力、国际威望的快速提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社会活力逐渐迸发,社会和谐目标更加接近,这一切归根结底一句话,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推动科学发展的结果。

以推动科学发展为目标来加强党的自身建设,要求党的工作重心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中心任务来进行,所有决策的制定和执行都要服从和服务于科学发展这个中心任务。十六大以来,在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更加强调科学发展观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指导,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坚定不移地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继续推向前进。这突出表现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党的先进性、培养干部和人才队伍、加强党内民主、加强基层党组织以及反腐倡廉建设等方面,丰富了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着力推动了党的自身建设,有效地推动了党的战斗力、号召力、凝聚力和免疫力的提升,反映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表明了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思路更加清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信心更加坚定。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的重大战略思想,并在党的十七大对党的建设作了总体部署,使党的建设总体布局日益清晰。这就是:把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个以“一条主线、五个重点”为主要内容的总体部署,把“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作为党的建设总目标,进一步为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把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贯穿于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之中,凸显了这两大建设对其他建设的统领作用;分别提出党的“五大建设”各自的重点,使党的建设的着力点更加明确;重申“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进一步明确“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这就使党的建设总体部署内容更全面、结构更严整、操作性更强。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和总体部署,是我们党从实践和理论上探索和创新党的建设的重大成果。我们可以从目标建设、根本建设和具体建设三个层面来理解和把握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从目标建设的层次上来说,党的建设的总体目标是要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从根本建设的层次上说,党的建设包括两大根本建设,即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从具体建设的层次上说,党的建设包括五项具体建设: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

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和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中,胡锦涛代表党中央对党执政55年和60年的基本经验进行了总结。十六届四中全会审议并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执政55年来的基本经验是:“第一,必须坚持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第二,必须坚持推进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增强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第三,必须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第四,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第五,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第六,必须坚持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4]十七届四中全会审议并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执政60年来的基本经验是:“第一,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水平;第二,坚持把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同推进党领导的伟大事业紧密结合起来,保证党始终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第三,坚持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保证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第四,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第五,坚持改革创新,增强党的生机活力;第六,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提高管党治党水平。”[5]从这两次执政经验的总结中可以看出,十六大以来的9年时间内,我们党就对执政经验进行了两次深刻总结,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也充分表明了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自身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科学发展观作为十六大以来的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向纵深发展的根本保证,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理论指针,全党要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要求,站在完成党执政兴国使命的高度,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体现到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来,落实到引领中国发展进步、更好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使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科学发展提供可靠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80.

[3]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70.

[4]胡锦涛.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4-7.

[5]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9.

A849 < class="emphasis_bold">文献标识码:A

A

1007-8444(2011)04-0425-06

2011-05-15

涂小雨(1976-),男,河南南阳人,讲师,法学博士,主要从事执政理论研究。

责任编辑:张 超

猜你喜欢
总体布局小康社会特色
特色种植促增收
《 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中医的特色
城市新区综合管廊总体布局研究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凝聚三秦巾帼力量 决胜全面小康社会
完美的特色党建
为小康社会提供健康保障
大同梦想与小康社会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