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秀
患者,女,27岁。 因发热、胸闷、心悸5 d,加重7 h,以“重症心肌炎、心功能Ⅳ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于2009-12-24收入笔者所在科。查体:体温36.5℃,脉搏52次/min,呼吸25次/min,血压140/70 mmHg(1 mmHg=0.133 kPa)。 意识清楚,急性病容,端坐呼吸。心电图示:三度AVB,室性逸博心率;X线胸片示:右下肺炎性改变;心肌酶谱示:乳酸脱氢酶519 U/L,肌酸激霉670 U/L,肌酸激酶同工酶102 U/L,谷草转氨酶267 U/L,a-羟丁酸脱氢酶640 U/L;心肌钙蛋0.141 Ug/L;白细胞23.2×109/L。临床诊断:暴发性心肌炎,急性左心衰,三度AVB。即予病危、一级护理,持续心电监护,鼻导管持续吸氧,治疗以纠正心衰,抗心律失常,改善心肌代谢,加强抗病毒,抗感染措施,全身营养支持并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为主。住院16 d后,无异常症状及体征,各种生化指标和心肌酶谱均恢复正常出院。
护理措施:①病情观察: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持续实施心电监护,监测生命体征,尤其是心率、心律、呼吸、血压、心电图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进行详细的护理记录,为医疗提供依据;②心衰的抢救与护理:首选利尿剂和血管扩张剂,酌情使用ACE抑制剂;给予速尿注射液静脉注射,硝普钠静脉滴注,小剂量的卡托普利口服以纠正心衰;此患者出现心力衰竭,护士立即予半卧位,高流量吸氧,氧气用乙醇湿化,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保持呼吸道通畅;观察患者意识、瞳孔、生命体征、氧饱和度、出入量等变化,正确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及强心、利尿药,控制输液速度,监测中心静脉压,指导抗休克治疗。观察心衰缓解的状况,呼吸困难是否减轻,发绀有无缓解、肺部的罗音有无改善;同时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注意监测临床生化指标和血气指标,防止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严格记录出入量,严格掌握输液速度,使用输液泵控速补液;③心律失常的抢救和护理:密切心电监护,配合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此患者为恶性心律失常,必须在最短时间内使其得到控制,护士应准备好各种抢救仪器和药品,将除颤仪、人工呼吸机、吸引装置、氧气装置、气管插管、切开包等所需物品放在适当位置,以防因器械不到位而丧失或延误抢救时机,并预先将导电糊均匀涂在电极板上,发生室颤立即给予非同步电除颤;因患者持续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入抢救室行心电图检查过程中出现心室颤动,呼吸心搏骤停,30 s内即给予电击除颤1次,同时胸外心脏按压,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等抢救治疗,除颤3次后转为窦性心律,整个过程用时4 min;④心源性休克的抢救与护理:用果糖、大剂量维生素C、极化液营养心肌、扩血管及纠正心律失常的药物纠正休克;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本患者安装心脏临时起搏器,为患者的后期治疗奠定了基础;应确保起搏器位置固定,运转正常,加强感染防护措施以防止切口局部感染及感染性心内膜炎;⑤卧床与休息:卧床休息是减轻心脏负荷的最好方法,也是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的重要治疗措施;一般来说,急性期伴有白细胞计数增高、心肌酶谱增高及严重的心律失常,应卧床休息3个月以上;本例患者在病情稳定,心衰的症状完全消失,各种实验室检查(尤其是心肌酶学和肌钙蛋白)均恢复正常之后,便由静卧改为静坐,继而换为床旁活动,增加室内活动量,未引起任何并发症;⑥心理护理:针对本患者出现恐惧、焦虑易导致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使呼吸困难加重,医护人员在抢救时应保持镇静,操作熟练,忙而不乱,使患者产生信任与安全感,减轻思想负担,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⑦营养支持:鼓励患者进食高热量、高蛋白、多维生素和富含维生素C、易消化的食物,如:线面、香蕉、苹果及新鲜的蔬菜等;采取少量多餐,避免过饱而增加心脏负担,诱发心力衰竭;强调低盐饮食,防止水在体内潴留,导致浮肿和心脏负担加重。保持大便通畅,嘱咐患者排便勿用力或屏气。严禁烟酒和刺激性食物,如:浓茶、咖啡、辣椒等。
暴发性病毒性心肌炎起病急、变化快、病情危重、预后凶险,是心肌炎的危重形式,临床发病急,转归快,预后凶险。常由于广泛心肌急性损伤、缺血、坏死,导致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阿斯综合征甚至猝死等。严密的病情观察和有效地抢救措施,加上护士熟练的操作技能、扎实的专业知识、以及及时全面的护理观察,是抢救成功和减少并发症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