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秋儿,许 波
近年来,随着我国围生医学的发展,合并多种疾病的危重早产儿的生存率不断提高。由于危重早产儿并发多种疾病,营养消耗增大,加之胃肠道功能不成熟,造成了喂养困难,常因能量供给不足、营养不良而延缓了生长发育及病情的恢复。为了改善危重早产儿的生存质量及预后,2008-03~2010-10笔者所在科采用早期微量喂养的办法,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03~2010-10笔者所在医院儿科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收治的危重早产儿64例,其中,男36例,女28例;胎龄(33.15±2.51)周,出生体质量(1.63±0.31)kg,入院日龄30 min至5 d。 入院第一诊断为缺氧缺血性脑病6例,新生儿肺炎32例,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5例,硬肿症3例,败血症6例,呼吸暂停1例,肺透明膜变3例,呼吸衰竭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试验组34例,两组在性别、胎龄、出生体重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 (P>0.05)。
1.2 方法 两组入院后均给予暖箱保暖、吸氧、抗感染、肌肉注射维生素K1、防治脑水肿、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常规治疗,NRDS患者给予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呼吸衰竭患者应用CPAP或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对照组入院后立即给予胃肠外营养(TPN),将“全合一”营养液用输液泵在24 h内经外周静脉匀速输入。3~5 d病情稳定后经口或胃管给予母乳或早产儿配方奶2 ml/kg·次,1次/2 h,视病情逐渐增加奶量,直至由TPN过渡到完全胃肠道营养。试验组出生当日在静脉营养的基础上加用微量喂养:喂养量从0.5~2 ml,1次/6 h开始,同时按照早产儿胎龄、日龄、体重、疾病及监测指标逐日计算胃肠外营养液的配方,并根据耐受情况逐渐增加奶量和浓度、缩短喂养的间隔时间。两组每天记录摄入的热卡、液体量以及肠道营养达418.4 kJ/kg·d的时间;监测患者体重、奶量、血糖、腹围及大小便情况;经皮检测胆红素变化;每周检测血常规、肝肾功能及电解质。对比分析体重变化、达到足量喂养的时间以及喂养不耐受、低血糖、高胆红素血症、NEC的发生率。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t检验。
两组患者均顺利恢复,无病死,且均未出现NEC。试验组发生低血糖9例次,对照组发生11例次,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0.771,P>0.05)。 试验组恢复出生体重时间和达足量喂养时间分别为(9.1±3.6)、(8.0±3.2)d,对照组分别为(13.3±3.4)、(11.7±3.8)d,试验组均明显早于对照组(t=4.780、4.228,P<0.05)。试验组发生喂养不耐受 5例次(14.7%)、呼吸暂停6例次 (17.6%)、便秘2例次(5.9%);对照组发生喂养不耐受14例次(46.7%),呼吸暂停13例次(43.3%),便秘9例次(30%)。试验组喂养不耐受、呼吸暂停、便秘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7.799、5.038、6.513,P<0.05)。 试验组胆红素浓度(154.8±32.9) μmol/L,对照组(223.5±31.7) μmol/L,两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t=8.479,P<0.05),对照组明显高于试验组。
TPN一直被认为是早产儿在胎儿时期经由胎盘获得营养的一种合理延续,但其忽略了被吞咽羊水的营养和促进胃肠道发育的作用。由于肠道缺少刺激,使小肠黏膜的组织结构发生了改变,增加了细菌易位、败血症的风险,而且延缓了足量肠内喂养的进程[1]。TPN不仅不利于早产儿胃肠道功能的恢复,且易出现胆汁淤积、黄染等并发症[2]。而肠内喂养兼有直接营养和间接促进肠内激素分泌的作用[3],对维持消化道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是必需的,所以尽早行肠内营养对危重早产儿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但由于早产儿胃肠道的动力、免疫、分泌及消化吸收功能极不成熟,胃肠喂养不易耐受[2],易出现腹胀、呕吐、胃潴留等症状,故选择适宜的喂养方式极为重要。
早期微量喂养不仅可以促进胃肠道运动及代谢功能的成熟,而且可以促进肠道黏膜上皮细胞的发育,增加黏膜IgA的分泌,提高肠道黏膜酶的分泌及活性,从而增强肠道的免疫力及消化功能。Park等[1]发现:TPN与部分静脉营养(partial parenteral nutrition,PPN)相比,小肠的重量、黏膜表面积及黏膜乳糖酶和蔗糖酶的活性减少50%。所以早期微量喂养可以提高从肠外营养过渡到经口喂养的成功率。
早期微量喂养不仅有助于提高早产儿喂养的耐受性,增强小肠的功能,使早产儿更快获得体重增长,并减少住院天数[4],还能促进肠道的蠕动和粪便排泄,减少了胆红素的肠肝循环,从而增加胆红素的排泄,减少黄疸的发生,而且早期喂养并不增加NEC的发生率[4-6],甚至可以减少NEC的发生[7]。本研究中所有患者均未出现NEC,而早期微量喂养组恢复出生体重时间、达到足量喂养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反映胃肠排空能力的指标便秘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低等亦验证了上述观点。早期微量喂养组呼吸暂停发生率较低,考虑与微量喂养时吞咽动作增加了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有关。本文结果提示:早期微量喂养提高了危重早产儿的整体营养状况,促进了病情的恢复,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因而值得推广。
[1]Park YK,Monaco MM,Donovan SM.Delivery of 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via umbilical cathelerization:development of a piglet model to investigate therapies to improve gastrointestinal structure and enzyme activity during TPN[J].Biol Neonate,1998,73(5):295-305.
[2]李晓东,田 青,何中倩,等.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21(19):1340-1341.
[3]龙 浪,张彩霞,欧添英,等.部分胃肠外营养在早产儿、低体重儿的应用和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1):21-23.
[4]William W,Hay Jr.Strategies for feeding the preterm infant[J].Neonatology,2008,94(4):245-254.
[5]Bombell S,McGuire W.Early trophic feeding for 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J].Cochrance Detabase Syst Rev,2009(3):CDOO 504.
[6]Parish A,Bhatia J.Feeding strategies in the ELBW infant[J].J Perinatol.2008,28(suppl):S18-S20.
[7]Patole S,de Klerk N.Impact of standardised feeding regimens on incidence of neonatal necrotising enterocolitis: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observational studies[J].Arch Dis Child Fetal Neonatal Ed,2005,90(2):F147-F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