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 杨,陈经伟,汤 诚,宫 蔷
(遵义市遵义医院,贵州遵义563002)
白内障和青光眼均有较高的致盲率。临床治疗中发现,在青光眼治疗中往往会造成白内障的加重,而在白内障的膨胀期和过熟期也很易继发青光眼。对于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治疗传统采用分别手术治疗的方法,但很难达到较为理想的疗效[1]。2007年6月~2010年12月,我们分别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观察组)与囊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对照组)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共88例(88眼)。现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比较这两种联合术式的临床疗效。
1.1 临床资料 两组88例(88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均因药物治疗效果欠佳而行手术治疗。观察组48 例中,男20例,女28 例,年龄(70.3 ±11.6)岁;急、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分别为27、21例。术前视力:光感~0.3;晶状体核硬度:Ⅱ、Ⅲ、Ⅳ级核者分别为11、21、16例;房角检查因角膜水肿看不清或粘连均>3/4;晶状体浑浊情况:皮质性29例,核性8例,后囊下性6例,混合性5例;眼压(49±10.6)mm-Hg,散光度为(0.67 ±0.52)D。病程1 ~3 a,合并高血压15例,糖尿病12例,冠心病17例。对照组40例中,男19例,女21 例,年龄(70.1 ±10.8)岁;急、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分别为29、11例。术前视力:光感~0.3;晶状体核硬度:Ⅱ、Ⅲ、Ⅳ级核者分别为12、18、10例;术前房角检查因角膜水肿看不清或粘连均>3/4;晶状体浑浊情况:皮质性27例,核性6例,后囊下性4例,混合性3例;眼压(48±11.8)mmHg,散光度为(0.69 ±0.50)D。病程1 ~3 a,合并高血压12例,糖尿病10例,冠心病15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等资料比较,P均>0.05。
1.2 手术方法 观察组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2],对照组采用囊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3]。术后术眼常规滴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房水浑浊3度以上或渗出者,球旁注射地塞米松2 mg,美多丽散瞳。术后7 d内每天行视力、裂隙灯、眼底检查,术后第 1、3、7 天测眼压,1、3、6 个月复查。
1.3 疗效判定标准 视力提高0.1或以上者为视力提高,提高0.1以下者为视力不变,下降0.1或以上者为视力下降。以术后1个月时的眼压结果作为判断手术疗效的标准,治愈:眼压≤21 mmHg;有效:需局部用药控制眼压≤21 mmHg;失败:用药后眼压>21 mmHg。以治愈和有效例数计算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PEMS3.1统计软件。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α =0.05。
2.1 两组术后视力变化 观察组视力提高41例(85.4%),视力不变 7 眼(14.6%);对照组分别为34(85.0%)、6 例(15.0%);两组视力提高患者数比较,P>0.05。均无视力下降者。
2.2 两组眼压及滤过泡情况 观察组失访7例、对照组5例(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41例中,治愈35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6%;对照组 35 例中,分别为 27、7、1 例和97.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两组术后早期均为弥漫扁平滤过泡,其中观察组缺如型21例,弥漫扁平型14例,微小囊泡型2例,包囊型4例;对照组分别为18、12、2、3 例(P >0.05)。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 两组术后1 d角膜内皮均有不同程度的水肿,术后1周内均恢复透明,未发现角膜内皮功能失代偿者。术后1周内,观察组出现人工晶状体偏位2例、睫状体脉络膜脱离2例、前房炎症反应4例、瞳孔区晶体表面成形性纤维蛋白3 例,对照组分别2、3、4、3 例(P >0.05),经对症处理,均在2周内恢复正常。术后3个月,观察组散光度为(0.72 ±0.64)D,与术前近似(P >0.05);对照组为(0.97±0.66)D,明显高于术前及观察组术后(P 分别 <0.05、0.01)。
目前,白内障、青光眼的联合手术逐渐被用于临床。由于术后角膜散光情况是影响视力恢复的主要原因,所以详细了解白内障手术前、后角膜散光情况的变化,对白内障手术效果的评价具有重要意义[4]。术后出现角膜散光的主要原因在于手术造成角膜形态的改变,而这种改变主要与手术切口及缝线等因素有关[5]。有文献[6]报道切口长度与术后角膜散光度大小成正比。本观察结果显示,这两种联合术式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疗效均好,但术后3个月对照组平均散光度较术前和观察组术后明显增高,对患者视力的恢复造成一定的影响。
联合手术相对于传统的分开手术复杂,尤其对于高眼压、眼部条件较差的患者,熟练、准确、轻柔的手术操作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为避免常规手术中出现的眼压突然下降引起眼底血管破裂,在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中应先在角膜缘3点处作一辅助切口,放出少量房水,达到缓慢降低眼压的效果。特别注意对角膜内皮的保护,青光眼患者前房较浅,术中前房较难维持,选择远离角膜的原位晶状体超声乳化非常重要,应绝对避免前房中超声乳化,否则极易导致内皮功能失代偿。
超声乳化晶状体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已被公认为是治疗白内障的最佳方法,但在大部分基层医院,因医疗条件差、对患者经济条件要求相对较高,难以开展该术式。
综上所述,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最佳方法。
[1]方腾,李秋明,舒华娥,等.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房角粘连分离术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J].临床眼科杂志,2010,18(5):413-415.
[2]丁晓艳.联合手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临床观察[J].临床眼科杂志,2009,17(3):232-233.
[3]龚海燕.两种不同三联手术方法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效果比较[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7):122-123.
[4]张琦,盛耀华,李增琦.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角膜散光的变化[J].中华眼科杂志,2000,36(6):452-454.
[5]高婧,黄旭东,姜雅琴.白内障术后角膜散光的相关因素[J].滨州医学院学报,2010,33(4):290-293.
[6]张磊,贝明珍,曹晓滨.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出术后角膜散光变化的研究[J].国际眼科杂志,2010,10(12):2363-2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