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志超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 图文信息中心,湖南 长沙 410100)
数字化教学资源借助计算机或计算机网络进行传播和呈现,打破了学习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学习方式向开放式、交互式、自主式和探究式转变,起到了提高学习效率的作用。高职院校已建或在建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问题,分散、独立建设的特征明显,建设途径也比较单一,如何更好地建设一个优质、高效的数字化教学资源系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数字化教学资源,是指一切能为教学活动服务的资源经过数字化处理后,可在计算机或计算机网络上进行传播和呈现的信息资源的总和,它包括人、财、物的数字化。[1]数字化教学资源可以分两类,一类是显性教学资源,另一类为隐性教学资源。显性教学资源可以符号化,具有明确的表征形式,按照《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可以分为媒体素材、试题库、试卷、课件与网络课件、案例、文献资料、常见问题解答、资源目录索引、网络课题九大类。隐性教学资源不便进行符号化,不具有明确的表征形式,存在人与人的交流之中,它包含经验、技巧、方法等。[2]“人”的数字化主要体现为对参与教学活动的人员进行数字化,为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和管理及隐性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利用服务。“物”的数字化表现为显性教学资源建设和支撑环境。“财”的数字化主要是指为“人”和“物”的数字化,以及数字化教学资源系统的建设和运行所提供的经费支持。
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经费资源也较为缺乏。高职院校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应该要有大合作、大共享的理念,建设途径主要有自主建设、购买资源、交换资源和行业、协会牵头建设四种。[3]首先,自主建设。组织教学团队(教研室)和信息技术专业人员自主开发,收集、整理教师手中分散零乱的教学资源,如教案、课件、试题和辅助教学资料等,将校本教材、实训指导书进行电子化,突出特色和重点,开发个性化的教学资源。学校要以立项的方式进行鼓励和资助,并聘请行业专家对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进行指导和评价。其次,购买资源。根据教学和科研活动的需要向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机构购买优质资源,如出版社、杂志社、期刊社、资源网站等。再次,交换资源。用本校自主建设资源与其它资源建设方进行等质等量的交换,交换对象主要是同类院校,这也是合作开发的一种方式。最后,行业、协会牵头建设。由行业、协会牵头组织成员(单位)参与建设,建设成果及所产生效益,由参与成员(单位)共享。成员(单位)具有很强的共性,开发出的教学资源通用性好,可共享程度高。
高职院校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要能保证资源内容的有用性和可用性;要能不断适应就业市场对岗位能力培养的要求;能实现最大程度的共享,避免“信息(资源)孤岛”的产生;要能方便移植,实现效益的最大化。在建设过程中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首先,科学性原则。保证教学资源的科学性、准确性,具有教育的作用,不存在错误理论观点,甚至要避免错别字的出现。[4]其次,标准化原则。资源建设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规范进行,以便实现最大范围的校际共享,做到跨平台、跨系统使用,提高资源搜索的速度和准确性。再次,持续建设的原则。教学资源的建设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要根据就业市场对岗位能力培养的要求,及时调整和更新教学资源的内容,补充新知识、新问题、新技术、新方法,以便更好地做到“教学与实践零距离,毕业与上岗零过渡”。最后,开放性原则。教学资源应具有最大的开放性,为更多的人提供服务,以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数字化教学资源中心(库)建设是指资源的内容方面,包括显性教学资源和隐性教学资源以及资源评价。资源中心建设以专业为组织单位,以课程为建设单位,以项目立项为驱动,以精品课程建设为抓手,以教学团队(教研室)为研发主力。在内容的选取上,要能体现高职教育的双重特征,符合专业所对应的岗位和岗位群对能力培养的要求;在结构组织和表现形式上要考虑学习者的学习能力、接受方式和兴趣偏好。
显性教学资源。按照《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中的分类进行建设。要重视从真实岗位中收集案例(项目)和常见问题解答,这样有助于学生提前熟悉岗位,以及加强媒体素材收集和整理工作。试题库的建设要为每道题添加详细的元数据信息(用于描述试题,如题型、分值、难度系数等),为系统随机抽题组卷提供依据。数字化教学资源的表现形式最好是视频、音频、图片、动画类,便于本层次学生接受。
隐性教学资源。隐性教学资源主要存在于交互式学习中,教师与学生的交互,学生与学生的交互、教师与教师的交互。交互式学习既是隐性教学资源的提供过程,又是获取过程,可以分为在线式和离线式,系统内和系统外。在线式主要通过即时通讯系统、博客、BBS等工具来实现,离线式主要通过E-mail和留言板来完成。系统内是指在本系统内就能完成交互式学习,系统外是指借助第三方的软件或平台来实现交互。平台建设是基础,回答响应是核心,要求能有教师定时定人对这些线上和线下的问题进行实时或限时处理。
资源评价。数字化教学资源中心建设需要一个合理的评价体系,用来评价、鉴定资源建设的好坏,并根据评价的反馈意见,不断充实完善资源内容。评价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行业专家的认可度,主要考察内容科学性、正确性、结构的合理性以及内容是否贴近岗位;另一方面是使用者的评价,教师和学生根据可用性去评价。
1. 管理平台建设。管理平台包括资源内容管理、用户管理、计费管理、故障管理、信息安全审核管理、系统参数管理,以及数字化教学资源信息门户管理这七个核心管理模块,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扩展。高职院校应该合作研发包含七个核心管理模块的通用管理平台,以达到降低开发成本的目的。
资源内容管理模块用于发布、更新、删除、移动教学资源,实现对教学资源的分类管理和结构化管理,同一课程不同资源按照学习的层进关系进行顺序存放,结构化的管理可以用树形结构体现。用户管理模块用来实现用户信息和安全密码管理,用户权限管理等。计费管理负责对数字化教学资源的付费使用进行管理,包括充值、资费标准设置、资费扣除和统计等功能。故障管理用于收集和处理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错误信息。信息安全审核管理用于对上传信息的合法性进行审核,通过审核的资源或信息才能公开,特别是要严格管理交互式学习模块,将不相关、不合法的信息过滤出去。资源信息门户管理是一个网站后台管理系统,用于管理数字化资源信息门户。系统参数管理模块负责教学资源的结构化定义和模块的划分,资源管理平台的参数设置,以及用户界面的管理等,是整个系统的控制中心和决策中心。
2. 应用平台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中心(库)和数字化教学资源管理平台的建设是基础,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应用为核心。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是我们进行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评价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成效的根本依据和标准。因此,建设一个友好、便捷的应用平台尤为重要。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平台建设应包括资源信息门户、个人学习门户(中心)、人才(教师)中心、搜索模块、交互式学习模块和测试(考核)模块这六个核心模块的内容,也可根据需要进行扩展。
资源信息门户是整个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入口,动态显示资源建设进程,及时发布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更新信息,为使用者提供一个友好用户界面和统一的使用方法,起着目录索引的作用,方便用户查找和使用教学资源。个人学习门户(中心)主要包括对个人信息和资金账户的管理、历史记录、收藏夹、信箱和问答中心。人才(教师)中心主要用于显性教学资源的发布,以及为隐性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支撑。隐式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一个动态过程,需要教师长期持续参与。课程负责人或负责小组成员除了负责对显性教学资源进行发布、修改、补充和更新之外,还要审核学习者或普通教师推荐的教学资源。人才中心也包括了个人信息和资金账户的管理、历史记录、收藏夹、信箱和问答中心,还有教师的绩效管理。这里的问题中心用于管理学习者的提问与所给的解答(主要用于离线式交互学习)。搜索模块要能让用户快速、准确地找到所需资源,能实现基于关键字的查找和全文检索,支持模糊查找、代理搜索(离线搜索)等功能,并能提供对资源的在线浏览和高速下载服务。代理搜索可以作为一项收费服务,由需求者发出搜索请求,其他用户或管理员根据条件代为搜索,并将搜索到的资源地址发送到请求者的信箱之中。交互式学习模块可以是BBS主题论坛、博客,以及利用问答中心进行广播式或点对点式的提问。BBS主题论坛、博客支持先审后发功能,以确保信息的安全性。同时,还可以引入第三方交互平台用于支持交互式学习。测试模块可分为在线测试和离线测试。在线测试主要是客观题(选择题)的测试,根据教学目标和考核要求自动从试题库中随机抽题组卷,提交后由系统自动评分,并立刻给出测试成绩。离线式测试主要是主观题(操作题)测试,从题库中抽题组卷后,需将试卷下载到本地计算机,完成的测试文件通过测试模块上传给考评员,考评员评阅后(人工评阅),再把测试成绩发送至个人信箱。
优质、高效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高职院校在人力、财力和物力有限的情况下,教学资源的建设应该突出重点专业和重点课程,大力进行合作开发,自建资源所占的比例不宜过大。资源建设必须严格执行标准化和规范化,推行资源共建共享,实现效益最大化。建设者需转变思想观念,树立开放、合作的思想,在大力建设显性教学资源的同时,也要重视隐性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参考文献]
[1] 蔺素珍. 高校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总体思路和方法[J]. 山西科技,2005(2).
[2] 于桦楠. 基于网络环境的职业技术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研究[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3] 姜敏凤. 高职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共享机制的研究[J]. 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13).
[4] 刘红菊. 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探析[J]. 情报探索,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