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卵泡排卵的中西医治疗概况

2011-04-13 07:55:34杜华伟审校曹佩霞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210046
陕西中医 2011年6期
关键词:罗米芬障碍性不孕症

杜华伟 审校 曹佩霞 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 210046)

小卵泡排卵即优势卵泡未发育成熟就已排卵,文献定义小卵泡的定义是三个径线平均值小于 14mm~18mm不等,属于排卵障碍的一种,是不明原因性不孕症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不明原因不孕患者中占了 65%[1],在不孕症患者中占 16.7%[2]。在临床中常引起月经不调、甚至闭经、不孕症、先兆流产等。

1 西医治疗 西医治疗以药物促排卵为主,促排卵药物可通过增加内源性或外源性的促性腺激素来调控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活动,促使卵泡发育成熟,从而达到排卵的目的。临床促排卵较常用的是克罗米芬(CC)、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 G)。

1.1 克罗米芬(CC)是公认的诱发排卵的首选药物,它能与内源性雌激素争夺受体,减弱雌激素对下丘脑的反馈抑制作用,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的释放频率增加 ,进而使垂体释放 FSH、LH,FSH促使卵泡发育成熟,同时雌二醇水平上升引起正反馈作用,促成中枢释放大量 GnRH,垂体释放FSH和 LH,形成 LH/FSH峰 ,诱发排卵,其排卵率为 80%[6]。黎平等[4]对五种促排卵方法治疗小卵泡排卵做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使用克罗米芬较单用来曲唑或 HM G更利于卵泡的充分发育;克罗米芬联合应用 HMG则利于提高妊娠率,降低流产率。

1.2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主要应用于诱发排卵和维持黄体功能,其药理作用类似 LH,在卵母细胞的最后成熟阶段特别是核的成熟和排卵的过程需要 LH峰激发时,使用 HCG模拟 LH峰,以诱发排卵[3]。

1.3 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 G)主要的成分是 FSH及LH,FSH在卵泡发生过程中对卵泡的募集和生长有增强作用,可刺激卵泡的生长和成熟,促进颗粒细胞内的芳香化酶的活性,使雄激素转化为雌激素,增加雌激素的水平和促进子宫内膜的增殖,是不孕症患者诱发排卵或超排卵治疗中的一种常用且重要的药物[5]。FSH、LH协同作用,刺激卵泡生长发育,并促进卵泡和卵母细胞的最后成熟、触发排卵、促进黄体的形成和维持黄体的功能[3]。李冬梅等[6]应用阿拉瑞林联合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治疗小卵泡排卵,结果显示阿拉瑞林联合 HM G治疗小卵泡排卵临床效果显著,可提高妊娠率,但周期取消率、卵巢过度刺激综合症(OHSS)发生率、多胎率亦相应增加。宋氏[7]提出,对 HMG150U耐药,反应差的病例,可使用 HM G150、300 U交替治疗。

2 中医治疗

2.1 中药治疗 2.1.1 补肾调周法金季玲[8]用补肾调周法治疗排卵障碍不孕,总有效率 86.59%。经后期滋肾养血,佐以助阳;经间期补肾活血行气;经前以温补肾阳;月经期:月经量少者,以活血行气为主;月经量多 ,经期延长者 ,以补肾固冲止血为法。常用药:当归、生熟地、白芍、制首乌、制黄精、枸杞子、女贞子、麦冬、仙灵脾、鹿角霜 (片 )、紫河车、紫石英、菟丝子、巴戟天、续断、补骨脂、肉从蓉、丹参、泽兰、香附等。王迪华[9]用温肾养血调周法治疗胞宫虚寒型卵泡发育不良 56例,总有效率为 89.3%。药物组成:当归、山茱萸、枸杞子、沙苑子、菟丝子、仙茅、淫羊藿、熟地黄、女贞子。月经周期第 12~ 16日加皂角刺、丹参、桃仁、黄芪以活血化瘀,促进成熟卵泡排出;第17日至月经来潮加用巴戟天、覆盆子、熟地黄、续断。经期停服。3个月经周期为 1个疗程。

2.1.2 补肾益气法谭新开[10]等运用中医补肾益气法治疗 110例卵泡发育不良患者,观察 2~ 3个月经周期,有效率87.27%。结论:补肾益气法对卵泡发育具有明显的促卵泡发育优势,并随疗程的延续,疗效愈佳。药物组成:仙灵脾、巴戟天、肉苁蓉、覆盆子、杜仲、枸杞、补骨脂、熟地、山茱萸、太子参、菟丝子、炙黄芪、怀山药、鹿角霜、河车粉。

2.1.3 温督填任法王幸儿[11]运用温督填任法治疗卵泡发育不良 56例,总有效率为 89.3%。方药组成:紫石英、淫羊霍、仙茅、巴戟天、淡苁蓉、葫芦巴、当归、鹿角片、阿胶、龟版、藏红花(代茶)、肉桂末(分冲)、紫河车粉(睡前吞)。于经净后日 1剂,服至月经来潮。其中经净后 5~ 7d,去龟版、红花,加花椒、炮姜、太子参、煨升麻。 3个月为 1个疗程。卵泡监测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1)。

2.2 针灸疗法 董纪翠[12]对 26例卵泡发育不良患者进行 103个周期电针治疗。穴选关元、中极、子宫、归来、三阴交,施补法,得气后连接电麻仪,强度、频率输出 2~ 3档,每次 30 min,每日 1次直至优势卵泡排出。治疗后卵巢动脉血流动力学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优势,从而改善卵巢血供,促进卵泡的发育。

黄进淑[13]对 46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进行艾灸治疗,艾灸关元、子宫、三阴交、肾俞、肝俞、脾俞、丰隆等穴,每日或隔日 1次,有效 35例 ,有效率 76.08%。患者治疗后监测卵泡发育情况,结果有成熟卵泡发育,并见卵泡消失 24例;后穹窿探及低回声区显示卵泡已排出 9例,卵泡最大者 31mm,最小者21 mm,平均 24 mm。可以认为艾灸对小卵泡排卵不孕症患者有肯定的疗效。

2.3 中药结合针灸疗法 彭如六[14]等运用益生散配合针灸治疗卵泡发育不良 200例,结果促卵发育显效 144例,有效23例,有效率 83.5%。益生散组成:菟丝子、紫河车各 3g,艾叶2g,全当归 0.5g,研末空腹服,日 2次 ,经期停服,针灸选关元、气海、肾俞、归来、子宫、三阴交穴 ,于月经第 11、12、13天以平补法针刺加艾灸 ,每次 30min,3个月经周期为 1个疗程。于海波等[15]对 60例无排卵患者进行针刺配合补肾调冲中药治疗,治疗后排卵率达 74.8%,卵泡及子宫内膜生长发育的比较显示治疗后比治疗前显著增加。

2.4 经验方 李凤阳[16]以六二五合方(主药:熟地黄、山茱萸、山药、牡丹皮、泽泻、茯苓、仙茅、仙灵脾、女贞子、枸杞子,旱莲草、覆盆子、五味子、车前子、菟丝子 )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60例 ,治愈率为 75%,总有效率为 91%。岳雯[17]研究表明 ,六味地黄丸能够使卵巢颗粒细胞增殖、促进卵泡发育。

3 中西医结合治疗 王红波[18]采用促排卵汤(紫石英、仙灵脾、当归、白芍、益母草、柴胡等)联合克罗米芬治疗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症 60例,有效率 96.66%。李文玲[19]以养精种玉汤结合氯米芬、戊酸雌二醇 (补佳乐)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 60例,总有效率 86.6%。养精种玉汤主方:当归、熟地、山药、山茱萸,加杜仲、菟丝子。

4 结 语 有研究[20]表明,西药促排卵易引起诸多不良反应,如卵巢过度刺激综合症、自然流产、多胎妊娠、胎儿畸形、卵巢肿瘤等,而中药治疗周期较长、缺乏统一的客观的治疗规范。上文中可以看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卵泡效果最好,有王氏[21]研究表明,小剂量阿斯匹林能增加氯米芬(CC)诱导排卵后的子宫血流灌注,从而改善 CC诱导排卵后所引起的子宫内膜发育不良,改善子宫内膜容受状态,可提高妊娠率。李冰[22]等研究表明,应用丙氨瑞林能有效控制排卵前的 LH,不使 LH高峰提前出现,从而减少小卵泡排卵的发生。综上所述,我们很有必要进行各种药物和治疗方法的互补,尽量减少药物副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1] 刘文杰.B超监测卵泡发育对原因不明不孕的临床意义 [J].南华大学学报 (医学版),2005,33(3):382-383.

[2] 沈 浣,戴兆亨,田 莉,等.小卵泡排卵不孕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妊娠结局 [J].中国妇产科临床,2001,2(1):31-33.

[3] 唐 军.医学超声在妇产科领域中的应用[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04,5(2):83-84.

[4] 陈玉莲.排卵障碍性疾病中医证型分布研究[J].广州中医药,2007,5:12.

[5] 黎 平,阮晓红,郭江华,等.五种方法治疗小卵泡排卵的分析比较[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6,29(11):27-29,31.

[6] 庄广伦.现代辅助生育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09-110.

[7] 李冬梅,芦雅苹,钟 倩,等.阿拉瑞林联合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治疗小卵泡排卵的疗效观察[J].安徽医药,2008,12(6):543-544.

[8] 宋坚红,张令浩,程忠平.不同促排卵方法治疗不孕症成功 47例分析 [J].中国综合临床,2004,20(8):743-744.

[9] 金季玲.补肾调周治疗排卵障碍不孕 82例 [J].辽宁中医药杂志,1996,23(11):505.

[10] 王迪华.温肾养血法治疗卵泡发育不良 56例 [J].河北中医,2004,26(10):742-743.

[11] 谭新开,马金娟.补肾益气法治疗卵泡发育不良 110例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药导报,2002,8(6):332-333.

[12] 王幸儿,温督填任法治疗卵泡发育不良 56例 [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7,21(4):15.

[13] 董纪翠.电针治疗卵泡发育不良临床观察 [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7,14(9):68-69.

[14] 黄进淑.艾灸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 46例临床观察 [J].中医药导报,2006,12(9):54-55.

[15] 彭如六,刘常升,胡晓荣.益生散配合针灸治疗卵泡发育不良、排卵障碍 200例[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4,4(4):34.

[16] 于海波,许爽君,曹雪梅,等.针药配合诱发排卵的临床观察 [J].针灸临床杂志 ,2008,24(4):24-25.

[17] 李凤阳,安向荣,李 孟.六二五合方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 60例[J].陕西中医,2009,30(11):1457.

[18] 岳 雯.六味地黄丸对排卵障碍性不孕卵巢颗粒细胞核仁组成区蛋白的影响[J].陕西中医,2009,30(9):1253-1254.

[19] 王红波,罗江孝.促排卵汤联合克罗米芬治疗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症 60例 [J].陕西中医,2008,29(11):1446-1447.

[20] 李文玲,党 荣.中西医结合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60例 [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9,32(4):38-39.

[21] 韩晓兵,曹缵孙.应用促排卵药物的安全性[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8,24(8):456-457.

[22] 王 婕,赵丽萍,戚其玮,等.在促排卵治疗中小剂量阿斯林对子宫内膜的影响[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6,(5):296-297.

[23] 李 冰,苏念军,王 芳,等.丙氨瑞林在诱导排卵中的应用 [J].生殖与避孕 ,2009,29(1):55-58.

猜你喜欢
罗米芬障碍性不孕症
克罗米芬、来曲唑和二甲双胍对PCOS患者促排卵效果和妊娠结局的网状Meta分析
雌,孕激素联合克罗米芬,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合并不孕的临床疗效分析
母牛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及防治
假排卵与不孕症
猪繁殖障碍性病毒病鉴别诊断及综合防控
猪业科学(2018年8期)2018-09-28 01:28:04
克罗米芬联合尿促性素对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促排卵效果及其对妊娠的影响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92例
西部中医药(2014年6期)2014-03-11 16:07:47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50例
氯米芬结合热敏点灸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32例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66例治疗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