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晓华 咸阳市渭河发电有限公司职工医院 (咸阳 712085)
自 2009年 12月至 2010年 12月 ,采用活血清热法治疗心绞痛 45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 45例为门诊病人,其中男 26例,女 19例;最小年龄 34岁,最大年龄 72岁;病史最长13年,最短 2年,平均病史 7.5年。其中陈旧性心肌梗塞 18例,高血脂 12例。
治疗方法 四妙勇安汤加味组成:酒当归、酒丹参各 30g,金银花、玄参各 15g,太子参 10g,毛冬青(干品为 30g)20g,白芍 10g,黄连 8g,细辛 3g,甘草 10g。加减:冠心病心力衰竭气虚者加黄芪、人参、麦冬、五味子、附子;血瘀甚者加冠心 2号或桃仁、红花、水蛭;病毒性心肌炎加板蓝根、草和车;心律不齐者合甘草、小麦、大枣或百合知母汤;痰盛者加绞股蓝、半夏、陈皮、茯苓、白术。 水煎服,日 1剂,早晚各服药 1次
疗效标准 遵照 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确定本治疗的疗效标准。显效: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心电图恢复至“大致正常”或“正常”;有效:症状减轻,发作次数减少,间歇期延长,心电图缺血改善;无效:主要症状及心电图无改变。
治疗结果 本组 45例,胸痛、胸闷、气短均消失32例,基本消失 9例,4例无改变。其中 24例心电图恢复正常,17例大致正常,4例同前(服药期间感冒,缩短服药时间),4个疗程后全部正常。总有效率 91.1%。
典型病例 李某,男,58岁,干部。曾因陈旧性心肌梗塞多次住院治疗,病史 10年。服药前胸闷气短,心前区疼痛,剧烈活动后头晕欲吐,舌质暗红有瘀斑,面色青紫,苍白,脉弦细涩。 心电图检查:II、III、avf导联S-T段水平下移> 0.1mV,V4、V5、V6导联 T波低平呈正双向。辨证为:胸痹,心阳不振并气滞血瘀。治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解痉止痛。原方施 5剂,饭后面色青紫消失,10剂胸闷心痛好转,连服 30剂心电图正常。观察 1年无反复。
讨 论 中医理论认为:心主血脉。心阳不足,可因气滞血瘀使心脉不通,发为“胸痹”。西医病理学认为,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血管内膜的炎症、缺氧,细菌毒素以及免疫性损害和皮下胶原裸露,是形成心血管腔内血栓的重要条件。此外,血流缓慢、不规则、高血脂也是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虽然血栓形成是机体的一种防御措施,但也是阻滞血管,形成血栓循环障碍的主要原因。血栓除阻滞血管导致心肌缺血、水肿、出现坏死外,在其未机化前,可部分或全部脱落成为栓子进而引起栓塞。机化中其内含细菌则可通过扩散、蔓延,引起组织炎症、梗死或栓塞囊肿。血管的阻塞可引起机体的缺氧,使机体组织代谢中的自由基形成,从而加重细胞损伤,导致细胞变性坏死。心绞痛的发生就是在心肌缺氧情况下,心肌内积聚过多的酸性代谢产物和生物活性物质,刺激心肌内痛觉神经末梢所致。此外,由于缺氧引起的心输出量增加、心律加快等还会使心肌能耗增加、组织过热、疲劳加剧。生理上冠状血管密集,病理上血流不畅和瘀阻(使心肌内血流速度增加,能耗加大)产生的过多热量及代谢产物无法排散,加剧了心肌的过热,有毒物质聚集和细菌的繁殖。
以上分析不难看出,在冠心病的发展过程中,自始至终伴随着心肌炎症和热毒的产生,而炎症、热、毒反过来加剧了血瘀的形成,使心肌缺血缺氧加剧。随着时间的延续,病情的发展,这种趋势又愈演愈烈之势。此外,中药在活血化瘀治疗中有加快血流速度,在溶栓中又有化学变化发生,这些均会导致大量热及毒素产生。应用四妙勇安汤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为治疗要点,正是顺应了冠心病的病理规律,散热解毒,致瘀条件缓解,症状自会减轻。脉扩瘀化,血、氧供应日渐充足,心肌功能必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