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献周 山东省淄博市第八人民医院心理科 (淄博 255026)
近年来笔者采用自拟龙牡地黄汤联合佐匹克隆治疗失眠取得了较好的临出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观察病例共 60例,均系来自 2010年1月至 2010年 12月我院门诊患者,其中男 23例,女37例,年龄在 17~ 70岁,平均年龄 (37.8± 12.3)岁。病程最短者 1个月,最长者 32年,平均病程(1.23±17.5)年。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评分均 6分,平均(17.8± 5.6)分。
诊断标准 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 3版[1](CCMD-3)中失眠症诊断标准:几乎以睡眠障碍为惟一的症状,具有失眠和极度关注失眠结果的优势观念。主要表现形式有:①睡眠潜伏期延长:入睡时间超过 30 min;②睡眠维持障碍:夜间觉醒次数≥2次或凌晨早醒;③睡眠质量下降:睡眠浅、多梦;④总睡眠时间缩短:通常少于 6h;⑤日间残留效应:次晨感到头昏、精神不振、醒后不适感、嗜睡、乏力等。对睡眠数量、质量的不满引起明显的苦恼或社会功能受损。每周至少发生 3次,并持续 1个月以上。
中医辨证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2]辨为心胆气虚、心脾两虚、肝火扰心、阴虚火旺证。
排除标准 排除严重躯体疾病及精神障碍等导致的继发性失眠。
治疗方法 基本方药物组成:龙骨、牡蛎、熟地黄各 30g,酸枣仁 15g,党参 20g,柏子仁、五味子、炙甘草各 12g。肝郁者加柴胡、醋香附、合欢皮;肝郁化火加郁金、栀子;肝阳偏亢者加磁石、珍珠母;精血亏虚加制何首乌、龙眼肉;心肾阴虚加麦门冬、枸杞子;痰湿者加远志、石菖蒲。患者在服用上述中药的同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短期应用佐匹克隆(天津华津制药厂生产,国药准字 H20010680)3~ 5d,3.75~ 7.5mg/d,睡前口服。 同时配合心理治疗,进行睡眠卫生指导。观察疗程 2周。
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结合临床制定。治愈:睡眠正常,伴有症状全部消失;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评分 4分。显效:睡眠时间显著延长,伴有症状明显改善,对睡眠质量基本满意;采用 AIS对治疗前后评分比较减分率≥50%。有效:睡眠时间延长,伴有症状改善;AIS评分减分率≥25%。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变,AIS评分减分率25%或评分仍 6分者。
治疗结果 临床效果治愈 32例,显效 18例,有效 8例,无效 2例;治愈率 53.33%,有效率 96.67。
不良反应 观察病例 60例中除 3例出现恶心、胃脘部不适,2例出现口干、头晕,1例出现腹泻外,余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讨 论 失眠症中医称为“不寐”、“不得眠”等。早在《内经》称为“卧不安”、“目不瞑”。《灵枢◦大惑论》详细论述了“目不瞑”的病机,认为“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明确指出了阳盛于外,阴虚于内,阳不能入于阴而不寐。正常的睡眠,依赖于人体的阴平阳秘,气血充足,脏腑调和,心血得静,阳能入于阴。中医学认为,不寐是由阳不入阴所引起,脏腑机能紊乱,气血亏虚,阴阳失调,阴盛而阳不濡导致不能获得正常睡眠。病位在心,与肝胆脾肾关系密切。关于不寐的治疗,明◦张介宾《景岳全书◦杂证谟》[4]指出“不寐证虽病由不一,然惟知邪正二字则尽之矣。盖寐本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其所以不安者,一由邪气之扰,一由营气之不足耳。有邪者多实证,无邪者皆虚证。”明确提出了以虚实作为辩证的纲领。以笔者临床所见,大多数失眠患者,尤其是慢性长期失眠患者,多以虚证或虚实挟杂者多见,证属本虚标实。临床多见化源不足,心脾两虚,心神失养;阴虚火旺,心肾不交,阴不敛阳,虚火扰神;禀赋不足,心胆气虚,心神不安等证型。不寐的治疗以辨虚实为纲,辨脏腑病位为目,治疗上以补虚泻实、调整阴阳为原则。龙牡地黄汤中龙骨甘涩性平,牡蛎咸涩微寒,平肝潜阳,镇心安神,二者均为重镇安神的要药,相须为用有协同作用。酸枣仁、柏子仁均为养心安神要药,相须为用,也是临床常用的药对。党参甘平益气,熟地黄甘微温,补血生精、益髓,气血双补以治其本。五味子酸甘温,入心、肾经,能收敛浮越之心神,甘草为使,益气和中,调和诸药。全方重镇安神与养心安神并用,气血双补,补敛结合,紧切病机,标本兼治。现代药理研究亦证明上述诸药均能调节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明确的镇静催眠作用。联合佐匹克隆短期使用可迅速起效,提高患者依从性,同时又避免了因药物过度使用所引起的不良反应。龙牡地黄汤能有效改善失眠者的主观不适症状,缩短睡眠潜伏期,减少夜间觉醒次数,延长睡眠时间。
[1] 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 [M].第三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18-119.
[2] 失眠定义、诊断及药物治疗共识专家组.失眠定义、诊断及药物治疗专家共识(草案)[S].中华神经科杂志,2006,39(2):141-143.
[3] 张介宾.景岳全书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417-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