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巧兰 姬乃萍 西安市高陵县医院(高陵 710200)
肝硬化并腹水是临床常见病,是一种或多种原因长期或反复作用造成的慢性肝实质损害后的一种疾病。肝硬化属于中医学“胁痛”、“黄疸”、“积聚”、“鼓胀”、“肝积”等范畴。病因主要与肝、脾、肾等有关,而肝硬化并腹水是各型肝硬化中晚期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大量腹水时患者痛苦不堪,加之腹水时腹压增加,肝脏血液灌注减少,引起肾脏功能障碍,使腹水更加严重,故此时腹水是首要解决的问题。在临床实践中,我们用补气健脾法治疗肝硬化并腹水共 42例,结果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 42例肝硬化并腹水病人均为综合内科住院患者。其中男性 31例,女性 11例;年龄最大 57岁 ,最小 30岁;年龄 30~ 40岁 11例 ,41~ 50岁23例,50岁以上 8例;首次出现腹水者 5例,腹水反复发作 3次以上者 20例;合并黄疸者 11例,并全身浮肿者 5例;病程最短者月余,最长者 11年。
诊断标准 全部病例均经过肝功能检查、腹部“B”超检查,中医辨证属鼓胀气血水互结所致。症状:腹胀如鼓,面色灰青,舌红苔白,脉弦滑。
治疗方法 主要药物:黄芪、茯苓各 20g,白术、党参各 15g,猪苓 10g,丹参 30g。若腹水量较大可加大腹皮、白茅根;腹水顽固不退者,除上述药物加益母草、马鞭草;若有黄疸者加茵陈、金钱草;两胁胀痛者加木香、川楝子。每日 1剂,水煎 200mL,早晚分服。
疗效标准及结果 其中有 28例患者服药 1剂即尿量增加,腹胀明显减轻;35例患者,5d即腹水减去大半,10d腹水完全消退,占观察人数的 38.1%;无效 1例,其中 5例患者 10d内腹水有不同程度减轻。治疗 1月后复查肝功,好转者 30例,其中谷丙转氨酶下降者25例,黄疸指数下降者 10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比值下降者两例,血白蛋白值较前上升者 5例。
典型病例 刘某,男,28岁。2008年元月 27日入院。患者腹胀两月余,曾在第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确诊为肝硬化并腹水,中西药门诊治疗,腹胀未减。后又在当地某肝病诊所服中药三十余剂,无效。现腹胀大如鼓,双下肢重度水肿,气短不能平卧。入院时“B”超检查示:大量腹水;肝功能示:TB32umol/L,SLT60U,T T T3U;入院后给中药:黄芪、白茅根各 30g,白术、猪苓各 15g,茯苓、丹参各 20g,大腹皮 10g,服药 1剂即尿量增加,腹水大减,1周后完全消失,减少利尿药用量,1月后复查肝功:TB<17U,ALT30U。患者如同常人出院。
讨 论 肝硬化并腹水,祖国医学归“腹胀”范围,认为是肝脾受损,气血水互结所致。故治疗时多配以活血化瘀药物,而临床腹水的治疗相当重要,机体内水液的代谢要靠气的宣发肃降以及气的推动作用来进行,而肝硬化多为慢性肝病迁延而成,病程较长,多为虚症。脾脏在水液代谢中也起着主导作用,加之肝与脾有着特殊的生理病理关系,古人也有“治肝当先实脾”之说,故治疗肝硬化并腹水时要抓住气虚、脾虚这一主要矛盾,才去补气健脾的治疗措施,来达到利水目的,而一味的追求利水则难以达到目的,临床上特别注意利水不可过快,以免损伤脾胃之气。
况且,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补气药具有调节免疫、升高白蛋白的作用,能改善肝功能,维持有效血容量,从而对抗血液分布异常,有效血循环量减少和肾脏灌注不足这一引起腹水的主要原因,这就更证明了补气药在治疗肝硬化并腹水时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