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野中国元素冶掀起野中国风冶
——让爱国之花在初中化学课堂绽放

2011-04-13 06:24
化学教与学 2011年10期
关键词:爱国化学世界

沈 慧

(江苏省泰州市渔行实验学校江苏泰州225300)

挖掘野中国元素冶掀起野中国风冶
——让爱国之花在初中化学课堂绽放

沈 慧

(江苏省泰州市渔行实验学校江苏泰州225300)

在化学教学中,必须紧密结合教学内容,采取正确的方法,卓有成效的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让学生投身于社会主义的建设之中。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是化学教师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无旁贷的责任。

中国元素;中国风;爱国;挖掘;化学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一首《青花瓷》风靡大江南北,成为“中国风”在国内兴起的最好见证,尤其2008年北京奥运会让中国站在世界的聚焦点上,中国元素的运用将得到世界的关注,全世界都迎来“中国风”,这充分反映了我们国家的强大,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自豪。其实在我们的初中化学教材中存在很多“中国元素”,作为初中化学教师,我们应该懂得如何挖掘这些“中国元素”,借助这股“中国风”,让爱国之花在我们化学课堂上绽放。下面我就目前我们使用的沪教版初中化学教材,粗浅的谈谈如何在化学课堂上挖掘“中国元素”掀起“中国风”。

中国元素一:中国在化学史上的贡献要要要陶冶学生的爱国之情

我国是文明古国,有着光辉灿烂的古代科学文化,我国古代人民对化学的贡献不仅仅局限于“四大发明”,迄于明代前期,世界上重要的发明和重大科技成就大约有300项,其中中国文明约有175项,占57%。在化学、化工领域,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许多世界第一,对人类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中国古代在铜、钢铁、金、银、锡、铅、锌、汞等金属的冶炼方面均居于世界前列,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和使用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国家。此外,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还发明了瓷器、青铜器、漆器等的制造技术和水法炼铜方法,在酒和醋的酿造、食盐和天然染料的利用等方面也处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在讲空气成分的发现时可以告诉学生,世界上第一个发现氧气的人是公元800年我国唐朝的茅华,他比教材上所讲的英国的普利斯特里(1774年)和瑞典的舍勒(1773年)发现氧气约早1000年。通过这些有关内容的教学和教育,可以陶冶学生的爱国之情,使学生感到我们中华民族不仅是勤劳勇敢的,而且也是智慧的民族。

中国元素二:新中国的化学成就要要要坚定学生的爱国信念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化学工作者奋力拼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分别于1965年和1981年在世界上第一个用化学方法合成了具有生命力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及与天然转移核糖核酸有相同化学结构和生物活性的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它标志着我国在人工合成大分子方面处于世界先进行列。截止于2005年,我国已经有20余种主要石油化工产品的产量居世界前列,其中,化肥、合成氨、纯碱、硫酸、染料、磷矿、合成纤维、胶鞋等产量居世界第一,农药、烧碱、轮胎等产量分别居世界第二,原油加工、乙烯、涂料等居世界第三,原油、合纤单体、合成橡胶、合成树脂等生产能力和产量都居世界前列。近年来,我国科学家在超导体、导电聚合物、晶体生长技术和纳米材料等研究领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有关这方面的“中国元素”极其丰富,只要在适当时候,结合有关教材,简要地介绍给学生,不仅能鼓舞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更能坚定学生的爱国信念。

中国元素三:中国化学家的优秀事迹要要要为学生树立爱国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中国化学家的崇高形象能产生感召青年学生的强大魅力。结合相对原子质量的教学,可介绍我国著名化学家张青莲,张青莲教授1983年当选为国际原子量委员会委员,在1991年张青莲用同位素质谱法测得铟元素的精确原子量114.818±0.003为国际原子量表增加了一个新数字,这是国际上第一次采用中国测定的原子量数据作为标准数据。人们认为这不仅说明中国人的科学水平有国际竞争能力,更重要的是为中国人民长了志气。1993年精确测定了锑的相对原子质量,1995年精确测定了铈、铕的相对原子质量,并被审定为取代旧值的新标准。

结合纯碱的教学,可介绍我国制碱的先驱者——侯德榜。在英国卜内门公司垄断国际市场,对外封锁技术,企图将中国制碱工业扼杀于摇篮之中时,1921年10月在美国刚刚获得博士学位的侯德榜满怀报国之志回国创业,1926年6月在塘沽碱厂生产出纯度为99%的“红三角”牌纯碱并于当年荣获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金奖。其产品不但畅销国内,而且远销日本及东南亚各国,为中国民族化学工业产品赢得了市场和声誉。在抗日战争期间,研究条件十分艰苦,侯德榜在传统的苏尔维法的基础上创造出了制碱新法——“联合制碱法”,大大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降低了成本,1941年,这种新工艺被命名为“侯氏制碱法”。

中国元素四:中国著名的历史人物事件要要要激发学生爱国之志

在第五章第四节《石灰石的利用》教学中我们可以穿插这样这样几个场景,在本节课的引入时,我们可以借用明代著名爱国诗人于谦十二岁时所写的《石灰吟》,“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对于这首诗很多学生都有一定的认识,知道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所以在本节课开始就激发学生的爱国之志。在讲解石灰石的烧制时,我们可以通过视频或者图片介绍圆明园,它是我国劳动人民用血汗修建的皇家园林,其中收藏了许多精美的珍宝、图书和艺术杰作。修建圆明园时使用大量的汉白玉。1860年8月,英法联军攻入北京,他们在园内大肆抢掠、破坏,到处放火,熊熊大火烧毁了所有的亭台阁楼。此情此景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之志。而在讲解生石灰的性质时,我们可以通过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把学生的爱国之志推到高潮。这样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不光让学生学到化学知识,更加能激发他们的爱国之志,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多挖掘这样的历史人物事件。

中国元素五:中国丰富的资源要要要扬起爱国自豪之情

在化学教学中可有意识地宣传祖国地大物博,矿产资源丰富,让学生在头脑中树立一个富饶、美好的祖国形象。如学习《酸、碱、盐的应用》时,可以介绍我国丰富的食盐资源——我国不但有丰富的海盐,而且有丰富的井盐、湖盐和岩盐。全世界海盐产量5000万吨,其中我国生产1300多万吨,居世界第一。早在3000多年前,我国就采用海水煮盐了,是世界上制盐最早的国家。学习煤和石油工业时,介绍我国丰富的煤炭、石油资源—仅山西省的煤炭储量就占世界煤炭储量的四分之一,我国已建成大庆、大港、胜利、辽河、吉林等大油田,甩掉了石油工业落后的帽子。结合元素化合物的教学可向学生介绍,迄今,中国已发现矿产168种,其中探明储量的有151种,有30多种矿产的探明储量居世界前列,居世界第一位的有钨、锡、铋、锑、钒、钛等10余种;居世界前五位的有铁、煤、铅、锌、汞等20余种。

通过挖掘教材中这些“中国元素”,掀起这股“中国风”,在化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陶冶学生的爱国情操,使学生树立振兴中华的远大抱负,使这股“中国风”越刮越大,吹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让我们的国家站在民族之林、世界之巅。

1008-0546(2011)10-0054-02

G632.41

B

10.3969/j.issn.1008-0546.2011.10.027

猜你喜欢
爱国化学世界
爱国拥军矢志不渝 扶危济困不遗余力
感爱国事,承爱国志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爱国是心中唱不完的歌
奇妙的化学
我爱你和世界一样大
彩世界
奇妙的化学
奇妙有趣的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