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秀梅
(山西省古交市中心医院儿科,山西古交030200)
过敏性紫癜是较为常见的系统性血管炎之一,多发于儿童时期,但亦可见于成人,病变主要累及全身小血管。临床以成批出现的、双下肢为主、对称性分布的紫斑或瘀点为主要特点,皮损严重时亦可发展到腰背臀部乃至上肢,可并发内脏出血、腹痛、关节痛及肾炎,部分病例最终演变为肾功能衰竭。其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西药仍无特效治疗,主要以对症、激素及环磷酰胺等免疫抑制剂治疗为主,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迁延难愈,治疗棘手。我院于2007年6月-2010年9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32例,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60例病例均为来自我院2007年6月-2010年9月门诊的过敏性紫癜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实验室检查提示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均正常,白细胞计数≥10.0×109/L者32例,正常者28例。对照组28例,其中男16例,女12例,年龄2岁~11岁;皮肤型17例,关节型8例,腹型2例,肾型1例。治疗组32例,其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2岁~12岁;皮肤型19例,关节型7例,腹型4例,肾型2例。按中医辨证分为风热伤络型和气不摄血型,其中风热伤络型10例,表现为起病急,全身皮肤紫癜散发,以下肢及臀部居多,呈对称分布,色泽鲜红,或伴有发热、尿血、便血等,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气不摄血型22例,表现为病程迁延,紫癜反复出现,瘀点、瘀斑颜色淡紫,常伴有鼻衄、齿衄,神疲乏力,面色苍白,脉细无力。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参照1990年颁布的《血液病诊断及治疗标准》,过敏体质或有较肯定的过敏原引发,具有下述临床表现:①前驱症状:在紫癜发生前1 w~3 w有低热、上呼吸道感染及全身不适等症状;②有典型的皮肤紫癜及相应皮损;③病程中可有腹痛或关节疼痛,伴肾脏受累,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功能及凝血时间正常,有肉眼或电镜下血尿、蛋白尿。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血管炎。
对照组给予10%维生素C 100 mg/kg,每日1次缓慢注射,葡萄糖酸钙10 mL,每日1次缓慢注射。对于严重反复出现的皮肤紫癜或有关节肿痛、腹痛者加用泼尼松1 mg/(kg·d)口服。同时给予一般治疗,包括暂停动物蛋白类食物,限制活动量及抗感染。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医辨证施治,风热伤络型治以疏风散邪、清热凉血,药物组成:金银花、连翘、栀子、黄芩、赤芍、紫草、丹皮、生地、玄参、当归各10 g,薄荷、防风、甘草各6 g;气不摄血型治以健脾益气摄血,药物组成:党参、白术、茯苓、甘草、黄芪、当归、生姜、大枣、阿胶、仙鹤草各10 g。阴虚者加知母12 g,鳖甲6 g。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疗程均为4 w。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过敏性紫癜中医诊断疗效标准判定[1]。治愈:紫癜消退,全身症状消失,实验室指标恢复正常。好转:紫癜基本消退,全身症状明显减轻,实验室指标明显改善。无效:紫癜、全身症状及实验室指标均无变化或进展。
对照组经治疗后治愈12例(42.86%),有效10例(35.71%),无效6例(21.43%),总有效率为80%;治疗组经治疗后治愈20例(62.5%),有效10例(31.25%),无效2例(6.25%),总有效率为93.75%。两组病例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风热伤络型治愈7例,治愈率70%,气不摄血型治愈12例,治愈率55%,可见中西医结合治疗风热伤络型的治愈率略高于气不摄血型的治愈率。
李某,男,6岁,于2009年4月28日就诊,1 w前,下肢尤其踝关节周围出现红斑,呈对称性分布,色泽鲜红,压之不褪色,伴有关节肿痛,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实验室检查血小板正常,出、凝血时间正常,血块收缩及毛细血管脆性试验(-),尿常规、便常规均未见异常,便潜血(-)。诊断为过敏性紫癜,给予维生素C、葡萄糖酸钙、西咪替丁、泼尼松治疗的同时,口服自拟中药。药物组成:金银花、连翘、紫草、玄参、生地、赤芍、当归、栀子、黄芩各10 g,薄荷、甘草各6 g。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服药7 d,症状明显好转,效不更方,继服20 d,诸症均消失,随访6个月未复发。
紫癜(HSP)是一种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近年来发病率有增高趋势,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该病与下列因素有关:①细菌、病毒、寄生虫感染;②特异体质对食物中动物蛋白过敏;③药物因素如青霉素、红霉素、磺胺类、解热镇痛药类;④其他诱发因素如寒凉刺激、花粉吸入、外伤、昆虫叮咬、预防接种等,使血管发生炎症性改变[2]。西药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主要给予抗组胺、抗感染、激素及对症治疗,但难于控制复发,而且长期应用副作用较高。
过敏性紫癜根据临床症状可归属于中医学“血证”、“葡萄疫”、“肌衄”等范畴,因为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外感时令之邪,易从火化,蕴郁皮毛肌肉之间,风热与气血相搏,热伤血络,迫血妄行,溢于脉外,渗于皮下,发为紫癜。若小儿禀赋不足,或疾病迁延,日久耗气伤血,统摄失权,血不循经而溢于脉外,可致紫癜反复发作。方中金银花、连翘、薄荷、栀子、黄芩、防风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玄参、赤芍、紫草、生地、当归清热凉血养血,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疏风散邪、清热凉血之功效;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合为四君健脾益气摄血,黄芪、当归补气生血,生姜、大枣调和脾胃,阿胶、仙鹤草养血和血止血,诸药合用,共奏健脾益气生血之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黄芪具有明显的促进免疫活性作用,可增强单核巨噬细胞活性,在促进体细胞、自然杀伤细胞释放免疫活性物质,诱生干扰素、白细胞介素等方面表现出多种生物活性[3-4],从而为黄芪治疗过敏性紫癜提供了理论依据。黄芩具有抑制炎症、改善血管通透性等作用。当归可抑制肾上腺素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纠正HSP高凝状态。
本病在治疗过程中应避免劳累,预防感冒,禁食可能引起过敏的食物和药物,遇到病情反复的时候查找病因,消除它们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使皮疹、关节肿胀、尿血等症状迅速缓解,从而减轻患者痛苦,达到控制病情、缩短病程、减少肾脏损害的目的,且可避免激素的不良反应。通过临床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标本兼顾,相辅相成,治愈率高,复发率低,在临床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2.
[2]李田华,郑华玲.儿童过敏性紫癜108例临床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04,33(10):895.
[3]程国珍.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临床疗效观察[J].时珍国医国药,2010,21(7):1824.
[4]梁华平,张艳,耿波.黄芪多糖对烧伤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1994,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