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探讨

2011-04-13 05:33:11孟春萍陈燕杰
兽医导刊 2011年5期
关键词:黄痢白痢周龄

孟春萍,陈燕杰

(河南农业大学,河南郑州 450002)

仔猪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探讨

孟春萍,陈燕杰

(河南农业大学,河南郑州 450002)

猪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的总称。包括仔猪初生后1周内所发生的仔猪黄痢,2~3周龄发生的仔猪白痢和6~15周龄发生的仔猪水肿病。

一 诊断方法

(一)仔猪黄痢 又名初生仔猪大肠杆菌病,是初生仔猪(1周内)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的疾病。以剧烈腹泻,排黄色、水样、含未消化乳的粪便,肛门松弛、捕捉时会因挣扎或鸣叫而增加腹压,常由肛门排出稀粪,呈水样喷出。病程稍长,很快消瘦、脱水,最后因衰竭昏迷迅速死亡为特征,病程短、病死率高。

病理变化剖检可见胃膨胀,胃内充满酸臭凝乳块,胃黏膜红肿;肠内有多量黄色液状内容物和气体,肠黏膜呈急性卡他性炎症,以十二指肠最严重,空肠和回肠次之,结肠较轻。心、肝、肾有变性,有时有出血点。

(二)仔猪白痢 是2~3周龄哺乳期内仔猪常见的一种肠道传染病。主要症状是突然腹泻,无呕吐,以排白色或灰白色、带有腥臭味、浆糊状稀粪便,被毛粗乱为特征,病久者消瘦、脱水,生长发育受阻。如果不及时治疗,下痢症状加剧,肛门周围、尾及后肢被粪便污染。仔猪白痢又称迟发性大肠杆菌病,以严冬、炎热及阴雨连绵季节较多,气候骤变、饲养管理的卫生条件不良可使发病率上升。发病率高但死亡率低,一般可治愈。

病理变化剖检可见肠内有不等量的食糜和气体,肠黏膜充血、出血,肠壁变薄。

(三)仔猪水肿病 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断奶后幼猪的一种肠毒血症。主要发生于7~10周龄的断奶仔猪。特征是突然发病、精神沉郁,食欲废绝或口流白沫,头部水肿、共济失调、惊厥、麻痹死亡,心跳急速,呼吸初期快而浅,后期慢而深,病猪步态不稳,四肢无力,共济失调,有时转圈,静卧时肌肉震颤,不时抽搐,四肢划动如游泳状,动时表现敏感,呻吟嘶哑,呜叫,继而前肢或后肢麻痹,不能站立,体温无明显变化。

病理变化剖检可见各组织发生水肿,内脏以胃壁、肠系膜、肠系膜淋巴结及眼睑、面部以及颌下淋巴结水肿为显著特征。胃内常充盈食物,黏膜潮红,有时出血。胃底区黏膜下有透明带血的胶冻样水肿浸润物,使黏膜层和肌层分离,发病率低但病死率高,多发于6~15周龄仔猪。轻症病例呈现局部水肿,结肠的肠系膜呈透明胶冻样水肿。眼睑和面部浮肿,皮下积聚水肿液或透明的胶冻样浸润物,颌下淋巴结肿胀,切面多汁有时出血。

尤其是冬春季节,无论是温度还是湿度,都变化频繁,仔猪更容易感染大肠杆菌病。在此,笔者就仔猪大肠杆菌病的预防和治疗做一下探讨。

二 预防措施

(一)适时免疫 防治大肠杆菌病的首要问题是搞好免疫工作,免疫的对象是母猪。目前,预防大肠杆菌病常用的疫苗有K88、K99、987P疫苗和K88、K99双价基因工程苗。K88、K99双价基因工程苗使用较广泛。按其说明书要求在母猪临产前20~30 d注射一次大肠杆菌三价苗即可。但在实际防疫工作中,发现免疫两次比免疫一次效果要好。即在母猪临产前35~40 d免疫一次,临产前15~20 d再加强免疫一次。这样做可有效提高母乳的抗体水平,使仔猪在母猪体内获得被动免疫,控制黄痢、白痢等大肠杆菌病的发生。

(二)做好母猪产前补硒和仔猪的补铁与补硒工作 单纯依靠注射疫苗免疫是不够的,平时要供给母猪全价饲料。在母猪产前l周注射亚硒酸钠维生素E注射液10 ml,提高母乳的含硒量。仔猪出生3日龄时,注射牲血素1 ml(含铁25 mg,钴l mg、硒1 mg),第十天再补牲血素2 ml,对减少大肠杆菌病的发生有很好的作用。

(三)严格消毒 平时坚持每两个月对圈舍用质量分数为2%的火碱溶液进行一次大消毒。母猪进产房前要用质量分数为2%的火碱溶液对产房进行彻底消毒。母猪进产房时,再用体积分数为0.5%的过氧乙酸溶液对母猪猪体进行喷雾消毒。母猪临产前还要用质量分数为0.1%的高锰酸钾溶液擦拭母猪的乳房臀部及会阴部位,同时挤去乳头中的奶水几滴,以清除乳头内的病菌。

(四)新生仔猪要加强饲养管理

仔猪出生后,要擦干被毛,固定乳头,让其及时吃到初乳。然后灌服庆大霉素等抗菌药物,庆大霉素每头给1万IU,每天2次,连用3 d。断乳后不要立即更换饲料,留到原圈舍饲养一周后再进保育圈,一周后再逐渐更换饲料。另外,冬春两季气温变化较大,采取一定措施保持圈舍小气候的相对稳定,在保证空气流通的前提下,做好保温工作,能明显减少本病的发生。

(五)降低湿度保持猪舍干燥 一般猪场保温工作都容易做到,但是猪舍的湿度总是容易被忽视,湿度问题要比温度问题更为重要。不要每天用清水冲刷地面,以免湿度过大。为了防疫需要,冬季每周冲洗一次就足够了,并要保持良好的通风,降低猪舍湿度。

三 治疗方法

(一)母仔同治提高大肠杆菌病的治疗效果 母猪产前1~2 d,给母猪口服或注射抗菌药物,对预防仔猪发生黄痢和白痢也很重要;仔猪发病早期给母猪使用抗菌药物,可起到辅助治疗作用,采取母仔同时用药的方法比单纯仔猪用药效果更好。所用的药物最好用长效抗菌药,如磺胺嘧啶钠等注射液;口服药物可选氟哌酸、诺氟沙星、恩诺沙星,也可使用庆大霉素等,可以根据病情选择2~3种药物联合使用,比使用一种药物效果更好。

(二)对于已发病的仔猪黄痢要尽早治疗 仔猪黄痢由于本病的病程短,发病后来不及治疗,但如在窝内发现1头病猪后,应立即对全窝仔猪进行预防性治疗,可减少损失。

治疗方法参考如下:

1.口服土霉素。每次服50~500 mg,每天3次,连服3 d。或者口服5%氟哌酸粉:每千克体重10 mg,每天2次,连用3 d。

2.用0.5%痢菌净,0.5 ml/kg,肌肉注射,每天一次,连用3 d。或者用2.5%恩诺沙星,0.2 ml/kg,每天一次,连用3 d。或者每头肌肉注射黄连素2~5 ml,每日2次,连用2~3 d。或者注射磺胺嘧啶钠注射液2~5 ml,每日2次,肌肉注射,连用3 d。均有很好的疗效。

3.后海穴注射穿心莲2 ml,严重者隔日再注射一次。

4.有脱水迹象的,用5%葡萄糖生理盐水500 ml,维生素C注射液50 mg,地塞米松25 mg,5%恩诺沙星l0 ml,0.1%阿托品5 ml,每头腹腔注射上述混合液30~50 m1,每天2次。第2天见轻者,阿托品改为2.5 m1,如果还不见轻者,阿托品改为7.5 ml,连用3 d。

(三)仔猪白痢早期诊断、及时治疗 仔猪白痢的治疗可参照仔猪黄痢治疗方法。

另有如下方法可供参考:

1.抗菌素类。土霉素l g、糖水60 ml,兑成溶液,每次内服3 m1,每天2次,连服2~3 d。用此药之前,最好投以硫酸镁2~5 g,以排除腐败发酵的肠内容物。

2.中药类—白龙散。白头翁末2份、龙胆末l份,混合内服,每天3次,每次3 g,痊愈为止。

(四)仔猪水肿病治疗 可参照仔猪白痢病的治疗,病初采用亚硒酸钠维生素E及时对症治疗,对本病有一定疗效。

1.发现有临床症状的病猪时,在饲料中加入盐类泻剂,比如:体重20 kg左右的猪,每天用硫酸钠或硫酸镁20 g、大黄末6 g,混入饲料内,分2次内服。2 d后,用土霉素按病猪每千克体重40 mg内服,每天1次,连续5 d。

2.病猪先给盐类泻药(药量用法同上),2 d后,体重15 kg左右的病猪,用5%可溶性氟哌酸粉4 g、碳酸氢钠4 g,分2次混入饲料内喂服,每日2次,连喂3 d。

3.按每千克体重5 mg环丙沙星给药,加50%葡萄糖20 ml,混合静脉注射,同时肌肉注射亚硒酸钠维生素E1 ml,每天2次,连用3 d。

总之,在仔猪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方面,要遵循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这样才能最大可能的提高养殖的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黄痢白痢周龄
渝州白鹅剩余采食量测定及其与饲料利用效率相关性状的相关分析
申鸿七彩雉血液生化指标和肌内脂肪含量的测定及其相关性分析
特产研究(2021年6期)2021-12-08 03:16:38
仔猪黄痢的流行病学、临床特点、鉴别诊断和防控措施
仔猪黄痢及其防治
猪业科学(2021年3期)2021-05-21 02:05:52
宁都黄公鸡睾丸质量与不同周龄第二性征的回归与主成分分析
仔猪黄痢的防治探讨
鸡白痢的防控
广东饲料(2016年6期)2016-12-01 03:43:30
雏鸡白痢的诊断与防治
兽医导刊(2016年12期)2016-05-17 03:51:26
哺乳仔猪黄痢的防治
兽医导刊(2016年6期)2016-05-17 03:50:50
一起仔猪黄白痢的治疗与预防
兽医导刊(2016年6期)2016-05-17 03:5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