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守红,李金岭,李玉彬,岳玉甫,谭景库
(1.黑龙江省双城畜牧兽医局,黑龙江双城150100;2.黑龙江畜牧兽医职业学院,黑龙江双城150111;3.黑龙江省双城双龙动物诊所,黑龙江双城 150111;4.黑龙江省铁路兽医卫生处绥化段,黑龙江绥化 152054;5.黑龙江格跃玛蓝十字兽医诊断中心,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BVD/MD)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引起牛的一种重要疫病。该病毒属于黄病毒科(Flaviviridae),瘟病毒属(Pestivirus)。在分类上与猪瘟病毒(CSFV)和边界病毒(BDV)在同一属,同源性较高,抗原性有交叉。病毒可感染牛、羊、猪等多种家畜,尤以牛为主。感染牛可表现为多种临床症状,如肺炎、腹泻、流产、出血性综合征急性感染及持续性感染等。该病分布广泛,世界上大多数养牛国家都存在,给养牛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BVD/MD呈世界性分布,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初由国外引进绵羊、奶牛和冻精中分离出该病毒。近年来,大批地从外国引进种牛,使许多地区传入本病。因此,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BVDV具有较大的变异性,根据病毒的基因组差异及其在细胞培养方面的生物学特性的不同,将BVDV分为BVDV1和BVDV2两个型。
BVD/MD通常感染牛,各种年龄的牛都可感染,但主要是3~18月龄的幼牛。本病全年可以发生,多见于冬季和春季。
因其感染后形成病毒血症,因此病畜的眼、鼻、唾液等分泌物,粪便、尿等排泄物以及精液、血液均可含毒,可通过直接或间接传播。BVDV可以穿过胎盘感染,特别是怀孕早期。BVDV血清抗体阴性的母牛一旦感染,常常通过胎盘而使胎儿产生免疫抑制,引起持续性病毒血症,如果小牛正常产出,病毒血症能持续地带入成年期,这种牛临床貌似健康,血清中又无保护性抗体,但体内始终带毒,是牛群中最危险的传染源。
在致病方面,BVDV1和BVDV2均可表现出轻微临床或亚临床感染。
早在1946年,美国纽约州就有BVD的报道,但是直到20世纪50年代初才分离到第一株病毒确定为BVDV,1994年,美国和加拿大首次从出现病毒血征的病牛中分离到毒性较强的BVDV,通过分子手段分析基因组5'UTR,证实其属于另外一个基因型即BVDV2,流行病学分析表明,BVDV1流行更为普遍,更多的引起牛的肺炎性死亡。然而各个基因型的亚型间在血清学反应没有显著的差异,这可能是由于基因亚型分型是根据不编码病毒抗原的5´UTR分析得出。我国缺少对该病的系统研究,目前的基因分型还不太清楚,就目前已有的研究资料来看,我国在1984年首次从流产胎儿中分离到一株BVDV,即CC-184,1995年从疑似猪瘟的猪体内分离到另外一株BVDV即通常的ZM-95,这两个毒株都属于BVDV1型;上个世纪90年代初,美国和加拿大首次证实了BVDV2的存在,该病毒引起牛急性出血性综合征,死亡率高达25%,远远高于以前由于BVDV1引起的死亡率。近些年来,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该基因型的报道。
BVDV2强毒引起的牛只死亡在50%~60%,其临床症状往往比较严重,比如高热、腹泻、白细胞减少、甚至死亡,而弱毒感染的临床症状比较轻微。BVDV可引起牛的繁殖障碍疾病,其比例逐渐增大。怀孕牛在怀孕150 d前感染非致细胞病变型牛病毒性腹泻(NCP)病毒时,胎儿容易发生流产、死产等,正常产下的胎儿易产生持续性感染,持续性感染牛本身没有临床症状,而且终身带毒、排毒,感染病毒能逃避宿主的免疫反应,如细胞凋亡、产生干扰素等,在体内低水平复制。持续性感染动物是疫病传播最为重要的病原之一,因此防止病毒的持续性感染是疫病防控的主要环节。
从生物型角度看,两个生物型都能引起牛发病,但其流行程度不尽相同。譬如引起毒血征的病原为NCP型BVDV2,与BVDV1相比,BVDV2能够引起严重的病毒血征,然而根据病毒株的毒力、致病性和基因分型表明,BVDV2表现出不同的差异性,由此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或者轻微,或者出现严重的病毒血征。
疫病的防控围绕根除和控制展开,根除是从某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完全消灭病毒;控制是有病毒的存在,但是通过多种手段使疫情处于可控范围,造成的经济损失降到最低。根据各国国情和经济实力的不同,动物疫病防制措施也不尽相同。
BVD是养牛业重要疫病之一,临床症状多样化,其防控措施主要有两个,一是鉴别和扑杀持续性感染动物,另外就是疫苗免疫接种。综合应用上述措施是控制和最终消灭该病的重要保证,应根据国家的经济状况和养牛业发展水平,制定不同的防疫对策。在不发达国家主要采用疫苗接种的方式来防控该病;发达国家则采用第一种方法,欧洲某些国家通过鉴别和扑杀持续性感染动物成功地消灭了该病,有的国家正在实施疫病根除计划,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疫苗用于BVD防制已有30多年的历史,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实践表明,疫苗的合理应用能够有效减少疫病发生,降低经济损失。截至到目前,还没有一种标准化的商业疫苗,美国批准上市的商业疫苗达100多种。目前,最为有效的疫苗是灭活疫苗和弱毒疫苗,灭活疫苗对怀孕牛安全,但是其免疫期短,较弱毒疫苗制造成本昂贵,而弱毒疫苗免疫期长,却可能对怀孕牛不安全,因此,如何正确使用这两种疫苗有效防控该病是人们面临的问题之一。
早期的疫苗研制主要是预防该病的急性死亡感染,以减少临床感染,降低经济损失为目的,然而,后来人们发现,并不是每头感染牛都导致急性病例,只有持续性感染的牛才能导致致死性黏膜病,因此,防制持续性感染是当时防制重点。1994年,美国和加拿大发生了牛的致死性疾病,最后确诊的病原是BVDV2,而并不是传统的BVDV1,使人们重新认识到该病毒的复杂性,于是随后的疫苗研制的主导思想是既防止持续性感染又防制急性感染。由于病毒感染造成牛的免疫抑制、免疫力降低导致的多病原混合感染病例时有发生,因此,包含多种病毒抗原的多联疫苗是目前疫苗研制的主要趋势。目前,已有的商业化疫苗包括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牛副流感3型和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等组分。
从病毒的根除目的来看,简单的利用疫苗防控该病的临床症状远远不够,检疫和清除持续性感染牛是防控该病的中心环节,怀孕牛在90 d前感染BVDV往往导致牛的死产和木乃伊胎,不被人们重视和注意,110 d前感染BVDV,产下的牛犊可能是持续性感染,检测方法是在血液中分离病毒,也可以利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皮肤组织的病毒粒子,持续性感染动物一般没有血清特异性抗体,3月龄前存在母源抗体,能够检测出抗体。年龄较大的持续性感染动物由于疫苗免疫或自然感染其他与持续性感染病毒抗原性不同的病毒,会检测出低水平的抗体滴度,持续性感染动物的确诊需要经过2次复检,一般间隔3周进行。因此,在管理上注意牛的严格隔离检疫,种公牛精液检测BVDV阴性方可配种,母牛在怀孕前也应该检测BVDV是否是血清阴性。
持续性感染动物可导致发生致死性的黏膜病,而且感染动物没有临床表现,但可以向外排毒,是疫病传播的重要来源,因此,鉴别并扑杀持续性感染动物是减少经济损失乃至根除疫病的重要措施。
流行病学研究是疫病防控及疫苗研制的基础。流行病学监测应贯穿于整个疫病防控过程中,包括疫情监测和免疫水平监测。疫情监测包括病毒的血清型、流行范围及致病力的强弱等,为追溯疫源、了解本地区疫情动态提供数据,为疫病的防制提供科学依据。因此,必须保证疫情监测和报告的时效性和主动性,保证疑似病例及时送往专业实验室进行诊断。目前,世界上许多养牛业发达国家都建立了该病的流行病学资料。
我国尚未对该病进行深入研究,其流行病学资料也不完全,其防制未引起有关部门重视,未纳入国家疫病防控体系中。尽管有些单位对该病进行了一些研究,但未形成该病的研究体系。没有商品化疫苗投入使用,有资料表明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对BVD的防制有较为理想的效果,然而,其防制机理有待研究,尚不能与国家防控体系相融合,难以推广应用。因此,尽早研制和生产用于BVD防控的疫苗产品,是防控和最终消灭BVD所必需的。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