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 宏
(安徽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安徽 芜湖 241000)
中国共产党基层党建模式:转型与重构
严 宏
(安徽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安徽 芜湖 241000)
近90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了以单位为载体,以政党为本位,以传达党的文件为主要活动内容的基层党建模式。这种党建模式对革命的胜利和建设取得成就起到了组织保障作用。但是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这种党建模式也越来越显示出它的不适应性,主要表现在以单位为载体不适应现代社会党员的流动性,以政党为本位不适应现代社会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以传达党的文件为主要活动内容不适应现代社会党员思想的活跃性等方面,必须对之进行转型和重构,建立服务型基层党建模式。
中国共产党;基层党建模式;传统;服务
自1921年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就采取一系列做法和措施来加强自身的基层组织建设。在近90年的历史中,这些做法和措施形成一个模式。与当今世界上绝大多数执政党不同的是,中国共产党在体制外产生,通过暴力革命途径执掌政权,并领导建设。在这一过程中,经历了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转型,随之基层党建模式也应该转型,但是由于基层党建模式一旦形成,它就具有较强的惰性,并不会随着政党本身的转型而转型,最终导致执政党也很难实现完全转型,基层党建工作的效果也大打折扣。因此,探讨基层党建模式的转型与重构是必要的。
传统基层党建模式的生成与把基层组织建设成为一个为武装夺取政权战斗堡垒的目标分不开。在列宁和俄共(布)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重视基层党建工作的开展。1922年7月中共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党章就对基层组织作了规定:“各农村各工厂各铁路各矿山各兵营各学校等机关及附近,凡有党员三人至五人均得成立一组,每组公推一人为组长。”[1]而对基层党建模式影响较大的是1927年毛泽东的“三湾改编”。毛泽东在三湾改编中把“支部建在连上”,保证了党对军队的领导。同时在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也重视在地方开展基层党建工作,特别是农村。在土地革命战争初期,湘赣边界的党支部恢复和发展较快,在边界全盛时期,共有200余个支部。同时,中共中央在给湘东特委的信中明确规定:“支部的组织应以乡作为单位,不应当数乡联合组织支部;区委的组织以区苏维埃为范围,成立区委。”[2]184在各级苏维埃政权机关和群众机关中,单独或联合建立支部。在苏区的国营企业中,也单独建立支部。抗日战争时期基层党建工作的开展一般采取的是自上而下的方式,即先建立区委或县委等地方组织,再由这些地方组织负责建立基层组织。彭真指出:“党的领导机关,可以先建立县工委、区工委。一个区委一般领导十五至二十五个支部,不宜过多,多了领导不过来。”[3]19
当然也由通过党员个人活动和工作团的方式领导建立中共基层组织。彭真指出,在积极分子培训班“里面发展党员,把党员即刻加以初步训练,再派回原地工作并发展党组织。工作团亦可在村中直接发展党员,建立党组织”[3]19。不管以上哪一种形式,中共基层组织的建立总是“自上而下多于自下而上”[3]20。彭真总结的中共基层党建模式也被推广到其他根据地,如在泰西抗日根据地,各县成立了工作团,大批干部分头到各乡、村向群众进行抗日宣传,建立自卫队、农会、青救会、妇救会、儿童团等群众组织。工作团首先协助县委建立区、乡两级党组织,吸收符合条件的积极分子入党,建立村党支部[4]。在1945年党的七大上,刘少奇指出:“党的基础组织,按照生产单位、工作单位来建立,这是我们党的一个组织原则。这个原则,使我们党的组织基础放在社会组织的细胞中。”[5]
虽然在1949年10月之后,党才开始在全国执政,但是之前的几年里,党也在老解放区局部执政。在这些老解放区,党进行土地改革。土地改革不仅改变土地所有制,即把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转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也是对农村社会的一次改造。随着土地改革的进行,出现一些党支部及其在党领导下的社会组织,如民兵组织、妇联、农会等,党对农村的控制取代传统社会组织和宗族对农村的控制。虽然新中国成立之初,在一些地区农村,宗族仍有较大影响,但是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党通过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对社会进行彻底整合。中国农村长期以来是家族和宗族作为社会的整合力量,土地改革后,党员也是作为个体劳动者存在,而在社会主义改造中,共产党以阶级动员的方式建立农业合作社和手工业合作社,在其中建立党小组,这样以执政党的整合代替传统的家族和宗族的整合。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则是实现了公有制一统天下的局面,同苏联一样,社会被改造成一个个单位,执政党控制了单位就控制了社会。在长期基层党建的实践中,以单位为载体,以政党为本位,以传达党的文件为主要活动内容的基层党建模式得以形成。
不可否认,传统基层党建模式为建立一个坚强的战斗堡垒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进而为革命的胜利和建设取得成就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不过传统基层党建模式毕竟生成于战争环境和计划经济时期,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转型,这种党建模式也越来越显示出它的不适应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单位为载体不适应现代社会党员的流动性
在计划经济时期,单位成为中国共产党整合社会的主要载体。在一元化的领导体制下,中国共产党直接控制国家政权,政府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个隶属部门,这样就出现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现象。国家控制单位实质上演变成执政党控制单位。执政党控制所有社会资源,在社会中处于绝对的领导地位,也形成对单位的领导和控制,单位控制着成员所需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活动的资源。离开单位,一个人将一无所有,因此单位对成员有绝对优势,形成对成员的领导与控制。这样就生成了如下的一种逻辑关系:执政党控制单位,单位控制个人,进而执政党控制个人。执政党控制单位的途径有多种,其中最重要的一种就是在单位中建立基层组织,代表执政党的意志,贯彻执政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这样单位就成为执政党控制个人的主要载体。同时由于单位制囊括了所有社会成员,因此整个社会几乎是静止的,社会流动性较小。
在社会主义市场条件下,传统单位制开始解体,出现了大量相对独立于执政党和政府的组织,如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政府不再垄断所有社会资源,单位也不是社会成员获取资源的唯一途径。一些社会成员开始脱离单位,他们可以自由地选择工作单位和地点,其中一些是党员。这样就形成了以固定单位为载体开展党建工作与党员的流动性之间的尖锐矛盾。因此开展基层党建工作,有必要对工作载体进行变革与创新。
(二)以政党为本位不适应现代社会利益主体的多元化
基层组织是执政党与社会联系的纽带,因此基层党组织不可避免带有执政党与社会的双重特性,即政治性和社会性。但是在传统基层党建模式下,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性色彩较浓,而社会性则比较淡,这主要是源于执政党与社会的关系。中国共产党不仅一党长期执政,而且也长期领导社会。在执政条件下,这种领导方式主要是通过政治权力,而不是政党权威来实现的,因此中国共产党用权力吸引社会、改造社会,使社会政党化,整个社会按照政党的意愿,以政党为榜样塑造起来,社会失去了自主性,完全依附于政党。因此在政党与社会的关系中,政党是本位,基层党组织是政党的传声器,而不是社会意志的代表者。
但是改革开放以来,在政党、国家和社会相对分离的情况下,政党和国家不是社会获取利益的唯一渠道,并且社会利益也出现高度分化,在全国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各个社会群体和组织存在各自不同的具体利益。在这种情况下,每个阶层和利益群体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总是要维护自身的利益。如果政党在开展基层党建工作中仍然单纯地以自身为本位,而不考虑它们的具体利益,这种的基层党建模式引起不了一些社会成员的共鸣,会影响党建工作的成效。
(三)以传达党的文件为主要活动内容不适应现代社会党员思想的活跃性
以传达党的文件为主要活动内容是与《中国共产党章程》对基层党组织规定的任务分不开的。中共五大以来规定的支部任务的两个核心内容本质上并未改变,一个要在群众中宣传党的主张,扩大党的影响,另一个是吸收和教育党员。1928年党的六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中规定支部任务是,“用有计划的共产主义的宣传和鼓动,在无党的工农群众中,实行党的口号与决议,使工农站到党方面来”,“征收和教育新党员,散布党的出版物,在党员及无党工农中进行文化和政治教育的工作”。在1956年召开党的八大上通过的党章,对基层组织任务的规定也没有本质上的变化,“在群众中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实行党的主张和上级组织的各种决议”,“组织党员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学习党的经验和政策,提高党员的思想水平和政治水平”。党章为何要规定基层组织承担这样任务?一个重要因素是中共党员的成分主要是由工农群众构成的,这两个阶级的成员大多不识字,不能完全自觉领会马克思主义和党的经验与政策,因此基层组织必须担负教育的重任,教育的内容大多来自党的文件,因为党的文件包括了马克思主义和党的一系列政策、主张与纲领。毫无疑问,开展基层党建工作,就是要传达党的声音,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使社会接受党的领导。如何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简单地读读报纸和文件还是其他?简单的读报纸,这种方式比较单一、枯燥,显然这种活动内容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基层党建工作。现代社会中的党员思想比较活跃,而枯燥的学习内容是无法激起他们学习和贯彻党的精神的热情的。同时由于不少党员工作方式的流动性,这种集中学习的方式也不适应他们的工作方式,因此这种活动内容无法适应党员的实际情况,必须进行变革。
显然,以政党为本位、以单位为依托、以传达党的文件为主要内容的传统基层党建模式已无法适应社会对基层党建工作的要求,必须进行转型和重构,问题是应该构建一个什么样的基层党建模式。笔者认为,应该构建一个服务型基层党建模式,之所以提出服务型基层党建模式是基于以下几点考虑:一是党的十七大新党章对基层组织原有职能的扩充,增加了“服务”的职能。二是在开展基层党建工作实践中,一些东部地区的基层组织已逐渐形成了服务型党建模式,如“2003年,中共浦东新区委员会在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中引入了服务的理念,通过服务基层组织、服务党员、服务群众,激发基层党组织的活力,发挥党员的主体作用”[6]。三是随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日益增强,社会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无行政依托的组织,党对这类组织“不可能再用传统的手段和方式体现自己的领导作用,而必须以新的形象,即服务的姿态进行活动”[7]。因而笔者认为构建服务型基层党建模式是必要的,具体来说,就是要树立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方式,扩大服务覆盖面,拓宽服务渠道。
首先,树立服务意识。在开展党建工作过程中,党组织应该为本地区、本地单位人民群众服务。从党派界别来划分,一个地区和单位的群众可分为普通党员、民主党派成员和非党群众。因此在开展基层党建过程中,党组织不仅要为中共党员服务,也要为民主党派成员和非党群众服务。由于现代社会民众面临的压力较大,组织必须以服务精神给为本地区、本单位人民群众减压而不是增负。现在为什么有些地区和单位的党员觉得党组织不仅没有起到减压的作用,反而觉得参加党组织活动是一种负担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党组织没有树立服务意识,集中表现在,在看待自身与党员的关系上,不少党组织认为党员应该服从组织,这是民主集中制的重要内容,但是很少有党组织认为党组织应该为党员服务。在转型时期,随着利益的分化,不少党员是相对独立的利益主体,每个党员为党的目标奋斗的同时,也要维护自己的利益,因而不能要求党员一味地服从组织,组织也要关心、爱护和服务党员,实现党组织与党员二者互动,使党员对党组织具有较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因此,在开展基层党建过程中,党组织树立服务意识是必要的。
其次,创新服务方式。考虑到现在社会中党员的流动性较大,笔者认为,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创新服务方式,推进基层党建工作的信息化。2009年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要推进基层党建工作的信息化”。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深远的影响。网络和手机的广泛运用使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作的开展突破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使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信息化成为可能。笔者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基层党建工作的信息化。首先,要建立党建网站。党建网站的内容应该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党的基本理论,即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二是关于中国共产党的新闻报道,包括领导人的活动、全党的一些重要活动、本地区和本单位党组织的活动;三是一些时事热点问题,这部分内容设立讨论区,可以对一些热点问题展开思想交锋,使新社会组织党员对一些重大问题有正确的认识。其次,建立网络党组织。考虑到现代社会一些党员的流动性较强,很少参加组织活动,不利于教育与管理,可以建立一个网络党组织。网络党组织使组织生活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可通过手机短信、QQ群、网上留言板和电子邮箱等方式与那些流动党员联系,让他们持续不断接受党组织的教育与管理,增强党性观念。同时,利用网络的交互性特点,组织支部成员,不管是流动党员还是非流动党员进行党内活动,包括讨论、汇报、民主评议,乃至组织的民主选举等。第三,建立党务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应由党员的基本信息管理、基层组织建设基本情况、党员及党内活动的统计与分析、数据交换传输以及党内文件的查询等多个相互联系的系统组成,应该包括党务工作的日常管理、统计分析、信息传输等多种功能的党务管理信息系统。
再次,扩大服务覆盖面。在传统基层党建模式中,党组织与党员的关系主要涉及政治和思想方面,党组织所关心的是政治立场是否坚定,是否拥护党的领导,是否信仰共产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对其他方面如生活、工作特别是个人心理方面则关心相对较少,因为1978年之前中国的社会是一个政治社会,政治身份和政治立场特别重要,同时在传统单位中,个人的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单位都统统包下来,党员的工作和生活压力相对较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渐从一个政治社会转型为一个经济社会,党员和工作单位的关系不像传统单位那样是依附与被依附关系,不少党员相对独立于工作单位。许多党员也要为工作和生计奔波,特别是一些“两新”组织的党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工作压力更大。面对这种新的情况,有的学者指出,基层党组织的功能要从以前的组织动员转变为社会关怀,“社会关怀包括方方面面,有精神关怀(思想工作)、利益关怀(弱势关怀)、政治关怀(参与自治)、生活关怀(参与社会生活)等”[8]。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2009年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再次指出,要“从思想、工作、生活上关心党员,做好党员服务工作,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在上述三种关怀中,笔者认为,工作关怀、生活关怀是前提和基础,因为这些关怀关系到党员个体的切身利益,但是目前党组织对党员的思想关怀较多,工作、生活关怀较少,因此必须坚决纠正党内关怀不均衡现象,扩大党内关怀的覆盖面。
最后,拓宽服务渠道。党组织不仅要从思想、工作、生活和心理上关怀党员,也要为一些党员,特别是一些新社会阶层党员,拓宽政治参与的渠道,使他们拥有更多参政议政的机会。在计划经济时期,单位与党员的利益捆绑在一起,单位作为一个整体组织(实际上是单位主要负责人)参与政治。今天,由于现代公民意识的增强和利益的分化,党员作为一个独立个体参与政治意识较强,特别是一些新社会阶层(如“两新”组织)的党员,他们有自己的利益。利益与政治息息相关,他们渴望直接参与政治。就当下中国而言,“两新”组织从业人员个体直接政治参与的制度化途径有选举、加入政党(包括中共和民主党派)、当选各级人大代表和当选各级政协委员等。理论上,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两新”组织从业人员政治参与的最佳途径。因此,中国共产党要推荐一些优秀的“两新”组织党员当选各级人大代表和各级政协委员。
[1]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59-60.
[2]中共中央文件选集:4[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184.
[3]彭真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4]中共山东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山东抗日根据地[M].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9:29.
[5]中国共产党党章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6]顾燕峰.三服务:社会变革中的基层党建创新[J].上海党史与党建,2009(7).
[7]高新民.论党的基层组织的功能转换[J].理论学刊,2003(4).
[8]林尚立.从基层组织开掘党建资源[J].探索与争鸣,2002(7).
[责任编辑孙景峰]
D262
A
1000-2359(2011)01-0072-04
严宏(1981-),男,安徽繁昌人,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讲师,法学博士,主要从事中共党史党建研究。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F07-08D32)
2010-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