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瑛,李子建,刘元东
全军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自2009-06正式启动,各医疗卫生机构均接入军事综合信息网,并由专人负责管理本单位疫情日(零)报告,实现了传染病疫情的实时显示和反馈,标志着我军疾病预防控制水平迈向一个新台阶。疫情直报管理人员的素质决定着整个疾病监测系统的灵敏度和时效性,直接影响疫情网络直报工作的质量。为了解当前疫情网络直报工作状况,并为进一步提高疾病监测工作水平提供依据,笔者对某部医疗卫生机构疫情网络直报工作人员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1.1 调查对象 某部医疗卫生机构中从事传染病疫情直报的工作人员。
1.2 调查内容 包括疫情直报工作人员的年龄、学历、专业、职称、工作部门及专兼职等内容。
1.3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并将调查内容逐项录入计算机,进行统计分析。
2.1 一般情况 共调查疫情直报工作人员118人。男94人占79.66%,女24人占20.34%;其中部队医院17人,部队基层医疗机构101人,分别占总人数的14.41%和85.59%。
2.2 年龄构成情况 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人员平均年龄34岁,≤30岁者占 34.75%(41/118),31~39岁占 50.85%(60/118),40~49岁 占 11.86%(14/118),>50岁 者 占 2.54%(3/118)。
2.3 学历情况 各疫情直报工作人员中,中专占4.24%(5/118),大专占42.37%(50/118),本科占49.15%(58/118),研究生学历占4.24(5/118),疫情直报人员学历以大专和本科为主。
2.4 专业情况 从人员专业构成,预防医学专业占6.78%(8/118),临床医学专业占74.58%(88/118),护理专业占8.47%(10/118),其它专业(包括检验、放射、影像、兽医)占10.17%(12/118)。
2.5 职称情况 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人员专业技术职称以中级居多,占47.46%(56/118),初级占36.44%(43/118),高级占5.08%(6/118),无职称者占11.02%(13/118)。
2.6 从事疫情报告时间情况 从事疫情报告工作时间以1~4年所占比例最高,为68.64%(81/118)。工作时间在5~10年者占21.19%(25/118),>10年者所占比例最小,为10.17%(12/118)。
2.7 专兼职情况 调查中发现,专职进行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的人员较少,仅占4.24%(5/118),多数人员为兼职从事疫情网络直报工作。
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是疾病预防与控制的重要手段,是预防与控制传染病的基础,疫情信息报告管理人员承担着疫情报告的初步审核、把关任务,其业务水平、工作能力、敬业精神直接影响着疫情报告的工作质量[1]。近年来,各级对疫情报告管理工作越来越重视,各单位疫情报告硬件设施有了质的改善,为整个疾病监测工作提供了较好的平台,但决定整项工作质量的人员素质还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此项工作的发展。
3.1 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人员数量不足,使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质量受到一定影响 疫情直报单位中,大多数是1个单位只配备了1名疫情直报人员,一旦出现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人员因病或因事不能正常工作时,该单位的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就会受到影响,有的单位甚至会陷于瘫痪状态[2]。建议各级疾控机构和医疗卫生机构都必须配备2名以上的专(兼)职人员,并制定相关规范,从制度上保证网络直报全天候正常运行的工作要求。
3.2 专业结构不合理 专业构成情况显示,疫情报告工作人员中临床医学专业占了近3/4,预防医学专业仅占6.78%,与地方疫情网络直报人员相比,部队疫情直报人员预防医学专业所占比例明显偏低(地方预防医学专业人员平均占30%左右)[3],这种专业构成上差别,势必影响到一些人员对传染病疫情的敏感程度,从而影响疫情网络直报的工作质量。
3.3 疫情报告人员兼职过多 一些单位对疫情网络直报工作重视程度不够,绝大多数单位尤其是基层部队疫情直报人员均为兼职,这样导致相关网报人员忙于其他工作时,往往造成疫情的漏报和迟报,大大影响整个疾病监测系统的灵敏性和高效性。此外,由于是兼职,人员流动较为频繁,工作交接多有疏漏[4],不利于保持疫情网络直报工作的连续性。建议减少现有疫情直报人员所兼职的其它工作数量,尤其是减少与疾病防控无关的工作,最好由专职人员进行疫情直报工作。
3.4 专业技术比例不均衡 高级职称所占比例最小,仅占5.08%。无职称人员为8.47%,仍占一定比例。建议吸取一些预防医学专业人员和高职称的人员从事疫情报告管理工作,减少其它专业、低职称和无职称人员的数量,不断优化结构,提高疫情直报工作人员队伍整体素质。
3.5 工作技能和责任心有待提高 调查显示,近70%的人员从事疫情报告工作不足5年,工作技能相对较低,工作经验不足,制约着疾病监测工作质量的提高。疫情网络直报工作要求相关人员有着较强的工作责任心,熟悉各种传染病的发生特点和流行规律,掌握疫情报告的工作规程,并能够熟练操作计算机进行疫情网络直报。建议建立长效培训和考核机制,相关部门根据工作需要,定期举行疫情网络直报专项培训班,组织直报人员学习《中国人民解放军传染病防治条例》和《疫情网络直报工作规范》等,不断强化直报工作人员的责任心,通过进行操作技能培训,提高疫情报告工作能力,建立疫情报告通报和奖惩机制,并从制度上减少人员的流动,最大限度地调动起疫情网络直报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提高疾病监测工作质量。
[1]杨 刚,吴良乔.十堰市疫情信息报告管理人员状况调查[J].职业与健康,2005,1(10):1586-1587.
[2]刘凌云.荆门市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人员现状调查[J].公共卫生与预防.2007,18(6):73-74.
[3]余要勇.安阳市医疗机构疫情管理人员基本情况现况调查[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08,19(1):39-40.
[4]黄 飚,王丽娜,张未寒,等.基层传染病预防控制人员基本情况调查[J].中国卫生工程学,2005,14(6):350-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