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致静脉炎的预防

2011-04-13 04:59:55胡君莉魏秀秀
实用医药杂志 2011年7期
关键词:索状机械性静脉炎

胡君莉,魏秀秀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由贵要静脉、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管,直达上腔静脉中下1/3处的深静脉导管置入术。因其操作简单、安全,无须局麻,留置时间长,避免了经传统的插入途径(锁骨下静脉或颈内静脉)置管可能出现的气胸、血胸、空气栓塞等严重并发症,为患者提供了一条安全可靠的无痛性治疗途径,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是PICC穿刺后导管对静脉内膜、静脉瓣易造成物理性损伤,常导致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因此,降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减轻PICC患者的痛苦已是临床护理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重点和难关。PICC后7~10 d是机械性静脉炎的好发期。机械性静脉炎是由于导管对血管壁的摩擦、撞击作用,造成血管的痉挛和血管内膜的损伤,激惹静脉壁发生静脉炎症反应所致。根据其临床表现采用美国护理学会(INS)静脉输液静脉炎程序的判断标准进行分级。Ⅰ级:穿刺点疼痛,红和(或)肿,静脉无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Ⅱ级:穿刺点疼痛,红和(或)肿,静脉有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Ⅲ级:穿刺点疼痛,红和(或)肿,静脉有条索状改变,可触及硬结。机械性静脉炎重在及早预防,才能减少患者痛苦,减轻经济负担,延长置管时间。自2010-02以来,笔者所在科采取主动预防措施,于置管当天使用静脉炎贴沿血管走行贴于穿刺点上方2 cm处,或用喜辽妥静脉炎膏沿血管走行涂抹并用50%硫酸镁湿热敷3次/d,交替使用,持续10 d,大大降低了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获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猜你喜欢
索状机械性静脉炎
二维联合三维超声在中晚孕期宫腔内条索状回声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黄秋园山水画课徒稿(二十六)
老年教育(2022年9期)2022-11-15 09:48:36
中药涂擦联合TDP治疗静脉炎的临床观察
界线类偏瘤型麻风一例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中成药(2018年6期)2018-07-11 03:01:08
机械性眼球外伤100例临床分析
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含金量
心理护理对机械性眼外伤患者围术期负性情绪的影响
聚维酮碘治疗药物性静脉炎1例报告
丙泊酚对机械性刺激作用脑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