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治疗突发性耳聋30例

2011-04-13 04:06:30陈夏燕
上海针灸杂志 2011年7期
关键词:耳门风池耳鼻喉科

陈夏燕



针刺治疗突发性耳聋30例

陈夏燕

(诸暨市中医院,浙江 311800)

针刺疗法;电针;耳聋

突发性耳聋又名突发性聋或暴聋,即在无耳鸣耳聋的情况下,原因不明的突然瞬间发生耳聋耳鸣,即感音神经性聋,是耳鼻喉科临床常见的急症之一。患者听力一般在数分钟、数小时或数日内下降至最低点,可伴有眩晕或感冒。近年来,此病有逐渐增加趋势,多累及单耳,也可双耳同时出现,以40~60岁发病率高。临床治疗多以综合用药为主,但疗效不肯定。笔者在近3年来采用针刺治疗本病30例,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30例突发性耳聋均为我院门诊或耳鼻喉科住院患者,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最小11岁,最大70岁;病程最短8 d,最长2个月;单耳25例,双耳5例。所有患者发病前均无耳鸣耳聋,无明显的中耳炎病史,无明确的外伤或肿瘤,经耳鼻喉科诊断为感音神经性耳聋,主诉在瞬间或数小时内发生严重耳聋,少数伴有眩晕或感冒。

2 治疗方法

取听会、听宫、耳门、风池、翳风、中渚、侠溪穴。肝胆火盛加支沟、太冲、丘墟;外感风邪加外关、合谷、曲池;气血亏虚加足三里、肾俞、关元。患者取仰卧位,穴位皮肤常规消毒后,采用0.25 mm×40 mm一次性毫针,针刺耳门、听会、听宫时令患者张口,垂直进针1寸,不提插捻转,要求针感到达耳中,以针下沉紧为度。其余穴位均以常规得气为度,根据辨证采用或补或泻,或补泻兼施手法。其中风池、翳风选1穴,听宫、听会、耳门选1穴,接G-6805电针仪,选用连续波,以局部肌肉轻轻收缩为度,留针30 min。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之间休息3 d,治疗2个疗程后判定疗效。

3 治疗效果

3.1 疗效标准

根据中华医学会耳鼻喉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制定的突发性耳聋疗效分级。

痊愈 0.25~4 KHz各频率听阈恢复正常或达健耳水平,或达此次患病前水平。

显效 上述频率平均听力提高30 dB。

有效 上述频率平均听力提高15~30 dB。

无效 上述频率平均听力改善不足15 dB。

3.2 治疗结果

30例患者经治疗后痊愈7例,显效11例,有效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0%。

4 讨论

突发性耳聋的病因研究尚未得出确定的结论,其发生的病理生理机制仍在探索之中,多数认为与病毒感染,内耳供血障碍有关。中医学认为突发性耳聋的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把本病发生责于肝胆火盛,肾精亏虚,脾胃虚弱或外感风邪,本症标在表,而本是脏腑失调所致。诸因皆可致气血瘀滞,经脉不畅,窍络痹阻而失于濡养,耳窍不聪,出现耳聋耳鸣。由《灵枢·经脉》篇可知十二经脉中有五条经脉与耳有联系,其中手太阳经与手、足少阳经皆“入耳中”,足阳明经和足太阳经“过耳前”或“至耳上角”,同时耳周围有丰富的血管神经。耳为肾之窍,为肾所主,又与其他脏腑有着广泛联系,因此五脏六腑,十二经脉之气血失调皆可导致耳聋耳鸣。笔者采用针灸治疗本病可明显提高听力,风池、翳风、耳门、听宫、听会穴的皮下分布有椎动脉、颞浅动脉、颞浅静脉、耳颞动脉、面神经、耳大动脉等解剖结构,针刺这些穴位有利于改善耳部血液循环,使用电针通过颈部肌肉规律的收缩,使血流加速,改善内耳供血,改善耳蜗病变及耳蜗神经蜗后病变,促进神经细胞再生修复和传导。同时针灸时必须气至病所,对于本病起关键作用,通过辨证配穴,或补或泻,或补泻兼施,则可从整体上调整脏腑经络功能,使五脏精气旺盛,经络气血畅达,耳得脏腑气血充养,则听力得以恢复或提高。

2011-01-13

1005-0957(2011)07-0489-01

R246.81

B

10.3969/j.issn.1005-0957.2011.07.489

陈夏燕(1969 - ),女,副主任医师

猜你喜欢
耳门风池耳鼻喉科
川芎茶调散治疗耳鼻喉科疾病举隅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内容简介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内容简介
你得了“晕屏症”吗?
感冒露苗头 速按迎香、风池和大椎穴
三种经典题型带你玩转勾股定理
眨眼
墨风池诗词选
中国诗歌(2015年4期)2015-07-07 00:44:09
风池穴风池一穴锁头颅 内风外风一并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