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教育理论期刊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1-04-13 02:59胡国强
关键词:刊物期刊理论

胡国强

(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湖南 长沙 41000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理论期刊发展很快,据笔者了解,全国教育理论期刊已达1000多种,每年出刊文章一百多万篇。多年来,这些杂志成为教育教学乃至各级教育行政管理不可或缺的内力之一。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理论期刊的阵痛已经开始,尤其随着新旧交递带来的人心浮躁、体制不全等诸多因素的干扰,有些教育理论期刊的功能日渐迷失,没有生产出多少能成为国家顶尖级的理论指导和决策参考的精品。探析这种“迷失”现象的因由,给出回归与彰显的对策,是当前教育理论期刊健康发展的重要任务。

一、教育理论期刊“迷失”现状

(一)地位摇移。在整个教育运行表上,有些教育理论期刊一直没有一个刻度清晰的位置,在众多机构中处于“孤岛”状态,上下“短路”,左右无靠,“人自为战”,在所在单位的地位、待遇等,因地而异,因人而异,随机性很大,没有一个规范的“说法”。这在过去按部就班的环境中,其教育功能尚可得到一定程度的伸张,而在当前“一塘活水”的氛围里,其教育功能则难发挥。

(二)渠道阻隔。作为学术传媒,教育理论期刊教育功能的发挥首先得让媒体面对受众。当前高校教育理论期刊的发行渠道就患有严重的“先天性堵塞”,发行形式多是“自理”;即便是号称“公开发行”的学报,实际上仅为“公开”而未“发行”,大多拿来作校际或单位之间的“赠阅”、“交流”。至于校内,除了单位存档和作者备底外,其余芸芸众生很不有人阅读。面尚未谋,何谈功能?

(三)质量参差。无论是刊载文稿的含金量,还是刊物的编排技术,各家教育理论期刊的质量都存在很大差距。达到较高水平、让人一见便眼睛发亮、暗暗叫好者有之;“既无大味,也无败味”,让人如同嚼蜡者有之;尚在“初级阶段”、粗陋得让人在心里直叫“惭愧”而不忍卒读者亦多有之。常道是“心动不如行动”,刊物质量若是让人淡心、痛心乃至恶心,焉能令人为之心动而随之行动?

(四)评价错杂。教育理论期刊界一直没有一个权威评价机制。因此,评论队伍和评价工作是一个非常薄弱的环节,有影响的评价文章甚少,有些期刊,常年看不到对该刊物或对发表的文章的评论;已有的一些“评奖”、“评比”、“核心期刊”、“国家级”之类的评估,也很不规范,或金钱交易,或相互抬捧,或暗箱操作,虚虚实实,玄玄乎乎,水分甚多。如有一家高教期刊在一次省级评奖中,周围几家高校均获名次而唯其名落孙山,但旋即却赫然添列“全国百强”,让人啼笑皆非。至于“核心”、“国家级”等,更是令人心头疑云密布,颇有小圈子贴大标签之嫌。至于有的“报刊文摘”、“复印资料”(除《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权威杂志以外),并非权威机构认真遴选之后所编,不过是一些工作人员就手头能找到的刊物,按选题和篇幅随选一些拼凑成册,供人参考而已。这个底细已逐渐为人所知,这些“报刊文摘”、“复印资料”的身价也因此一落千丈。这类游戏严重扭曲了刊物形象,挫伤了读者热情,消蚀了教育功能。

二、教育理论期刊“迷失”根由剖析

(一)办刊理念的偏颇。一是“摆设”说。认为教育理论期刊是可有可无的软指标,办好办差无所谓,不过是图一个“你有我有大家有”。其教育功能大可不必认真理会。二是“无用”说。认为教育理论期刊一无社会效益(其实是看走了眼),二是经济效益(其实是算错了帐)。至于其教育功能,更没有想到那一层。三是“亏损”说。办刊要花钱,有公开刊号的,还能收点“版面费”;没有公开刊号的,则有出无进,血本无归。三是认识错位。这集中表现在管理无序上。有些刊号管理部门不顾客观实际一味地推行“一地一刊”政策,将许多教育理论期刊长期关在门外,人为地造成对学术成果的歧视,对刊物内涵的歪曲,对办刊人员的不公正,干扰了教育理论期刊的健康发展,有些期刊机构网络的“经纬”起迄均在期刊社或编辑部内,刊物动作全部环节(包括发行)都是“内部循环”,没有伸向基层单位与阅读者的“触角”,形成一种人为的隔离。

(二)学术腐败的侵蚀。教育理论期刊属学术类刊物,当是一片学术净土。然而,由于抵挡不住周边的诱惑和把握不住自身的品位,终至“净土”不净,不少学术净地浸染了学术腐败的污垢。

一是办刊宗旨被异化。教育理论期刊应是进行学术研讨与交流的园地。但为数不少的教育理论期刊似乎忘了这一层,错把“园地”当“码头”,热衷于发挥其“码头”效应——编织“关系网”,互发“人情稿”,收取“版面费”,营造“小圈子”……“码头”味道可谓足矣,而“园地”本色已所剩无几。尤其是一些杂志借教职员工评定职称的心理,不管质量好坏,只要交纳版面费,就大开方便之门,有的所谓核心期刊一篇文章要收几千甚至上万元。更为惊讶的是,一些面向专业的期刊也和基础教育、幼儿教育攀上了亲戚。有的只有五六个印张,但为了多敛财,私自增加版面,多的达200多页。这种行为,还影响到其它行办杂志,也大肆开通教育理论专栏专版,有的甚至拿出60%的版面开辟“教育理论”,和正规的教育理论期刊抢饭碗、抢作者、抢发行。更有甚者,一篇文章收费达10000元以上,真是让人目不暇接,仿佛掉进了“教育理论”的汪洋大海。笔者认为,发表论文不应是教职员工评定职称的唯一的途径。核心期刊制度也是这些年来人为设计的一大弊病。这完全是仿计划经济观念而来的,除了增加学术界腐败外,没有其他真正的好处。实在要搞,也要规范管理。巴西原教育部长面对当时巴西教育问题曾痛心疾首地说过:“我们的教育体制有病,而且得的是很严重的癌症,应该动大手术。”当前,我们的教育理论期刊是不是也得了一种什么病呢?“教育功能”实在踪影难觅。

二是刊风变味。一些理论期刊把主要精力放在巧钻营、拉关系、用金钱开路、做表面功夫上;有的为了获得名次,公然弄虚作假,欺上瞒下,惜重金收买和贿赂相关专家或“评委”;一些小有权力(如选载权、投票权、引荐权之类)的“委”字号(评委、编委、主委)们在受用免费“考察”(其实是正宗旅游)、免费“活动”(其实是高档消费)的同时,许下了“免费”的承诺,编办活动成了生意买卖。此风起处,编辑人员被剔除了工作责任和职业信念,陷在质量竞争和技术创新双双失重的泥淖里。

三是刊序混乱。变味的刊风扰乱了正常的办刊秩序,“三审制度”为“关系稿”撞击得伤痕累累;刊物的印刷则凭厂家的亲疏和回扣的多少而定,甚至连刊物的发行,或为邮资频增而须寄不寄,或因激情锐减而当发不发……凡此种种,刊将不刊,遑论教育功能!

(三)编辑技术的滑坡。不少教育理论期刊早已省略了编辑计划的制订和选题策划的实施,代之以守株待兔、有啥编啥的“休闲式”作法;也有一些是认真进行版式策划和划版付印的,但更多的刊物是让印刷者去随意安排,尽管时下正推开的电子版付印方式也许能保证文章的基本格式,但文章格式毕竟不等于刊物版式,这样的刊物自然就难免“会议材料”、“内部刊物”的痕印。校对的粗疏也使得教育理论期刊上的错误时有所见,有时错得令读者难堪。尤其有些编辑水平低下,杂志的“作者语言”、“编者语言”、“读者语言”的设计主次不清、头重脚轻,就是封面语言、版式语言、字体语言也一成不变,一副“面孔”,清一色服装,呆板、枯燥,无法冲击读者的阅读心理。进而说到刊物个性的提炼、风格的体现、特色的形成等,可以“揭短”的地方就更多了。而这些无一不在或明或暗地抵消教育理论期刊的教育功能。

三、教育理论期刊彰显教育功能的对策

在教育国际化潮流日见汹涌、新型人才培养任务日见繁重、教育创新形势日见紧迫的今天,教育理论期刊教育功能如何走出“迷失”误区,是摆在教育界和期刊界面前的严峻课题。我国教育理论期刊彰显教育功能的对策多多,择要言之。

(一)确立办刊理念。无论教育界还是期刊界,都要正确认识教育理论期刊在教育中不可替代的“三参”作用:教育改革的参谋部,学校发展的参考书,教育科研的参与者。尤其是各级领导要将这一理念浸透于思想中,落实到计划里,外化在行动上,使教育理论期刊的教育功能重新靓丽教育的风景线。

(二)端正刊品刊风。办期刊应该严谨、科学,讲究质量,有自己独立的品格和特色,按期刊规律发展自己的事业。要摒弃急功近利的投机心态,尤其要尊重期刊、重视期刊。对期刊不要搞弄虚作假,要摆正期刊位置,珍惜期刊价值。一是规范办刊行为。首先要规范编辑流程,如计划制订、选题安排、收稿、选稿、审稿、定稿、校稿以及刊物发行等,所有编辑工作环节都要有切实可行的、符合规范的运行制度,并严格照章办事;其次要规范编辑技术,严格执行《中国学术期刊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等国家统一编排标准,从封面、目录到文题、署名、摘要、关键词、小标题、参考文献乃至标点符号,均按统一格式进行,不走样,不变通。二是量化办刊指标。除了编稿与校稿任务的分配外,其余如刊物发行、信息反馈等工作均应量化到人。编稿和校稿任务还可加深层量化。比如编稿,可细化为优稿比例若干、编辑错误限度若干、教育功能信息反馈份量若干等;校稿则可划定校对错误的底线等。三是加强纪律监督。编辑部可制订“刊风守则”,对编务工作来个“几准几不准”,如:不准发“人情稿”、不准违反编辑程序、不准超标准接待等,界限清楚,旗帜鲜明。上级部门则建立相应的有效监督机制,对刊物编办环节进行全程关注,对用稿中的不正之风及时处理。

(三)找准期刊定位。市场经济、信息时代、科学发展,对教育理论期刊带来了新的机遇,目前主要是定好自己的位子。

——市场定位。市场定位是指从现有的期刊格局中发现期刊品种的空白点,努力使自己的期刊去填补这个空白,以求期刊的生存和发展。

——读者定位。要研究读者心理和需求,明确期刊的实际读者对象,对读者进行细分,以力求期刊的发展。

——服务定位。要想使读者在我国众多的期刊中选中自己的期刊,办刊人的服务定位一定要准确。以力求读者、作者的信誉。

——风格定位。主要做到两点:一是保持期刊内容的个性魅力,突出特点,强化个性;二是保持期刊的鲜明特色,主要包括封面装帧,版式设计,字体变化,文章长短,使读者在获得内容满足的同时得到视觉愉快和审美享受。以力求期刊的特色。

——品牌定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谁能创造出高质量的品牌,谁就能占领市场成为赢家。树立卓越的品牌形象是教育理论期刊跳出同质化危机,形成自己个性特色的一种举措,以力求期刊的最高目标——品牌。

(四)优化生态环境。这里指的是涉及教育理论期刊生存发展、教育理论期刊教育功能回归彰显的显性与隐性的周边环境,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位子。明确教育理论期刊编办部门的“坐标”,把教育理论期刊纳入教育机构链,彻底消除长期以来或多或少存在的对教育理论期刊部门与人员的漠视,让教育理论期刊底气实足地把教育功能的春雨洒遍教育战线。二是票子。把教育理论期刊开支列入教育科研收支计划,拨足经费,专款专用,保证其出版与发行的正常运转。教育理论期刊开支计划中须有彰显教育功能的专门子项,项目与经费配套,活动与效果挂勾。三是房子。不仅要有专门的办公室,以便处理日常编务和进行编辑活动,杜绝“游击战”及“租界”现象,而且还须考虑彰显教育功能的活动场地,诸如相应的研讨、座谈、联谊、成果展览、资料保存等。四是班子。按期刊出版规模配齐专业编辑班子,建立功能齐全的编辑部。坚决摒弃把教育理论期刊视为“照顾岗”、“休闲岗”的作法。要对这个“班子”给予相应的关爱,再不要把老弱病残或退休离岗及拿不得笔的人员充数编辑队伍。要做到搞不得科研的不要;写不得文章的不要;编不得稿件的不要;管理、市场、社交能力较差的也不要。班子中要有负责教育功能彰显工作的专员。五是路子。各级领导要为教育理论期刊的发展壮大搭桥铺路,尤其是关涉教育理论期刊教育功能彰显的,要心中有轮廓,规划有项目,工作有安排,行动有效果。

(五)提高编辑素质。把编辑技术的各个环节纳入岗位责任制并加以监督考核。各级业务领导部门对教育理论期刊亦应关怀,比如:及时组织编辑技术培训班,定期开展编辑技术观摩检查等。在对教育理论期刊的常规“清理”、“整顿”中,应考虑编辑技术方面的权重。有关横向联络组织(如各级期刊研究会)更应来个重心转移,把关注点集中在编辑技术的辅导、检查和督促上,如每届年会或讲习班就可突出一、两项编辑技术主题,组织相应论文与讲座,开展专题讨论与现场评比。要认真执行国家人事部和新闻出版总署于2001年8月下发的《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暂行规定》,凡从事责任编辑者,应取得出版专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

(六)健全评估机制。评估机制直接关系到评价质量和激励效果,在教育理论期刊教育功能“彰显”战役中是一个必须攻克的制高点。针对当前实际,我国教育理论期刊评估机制的健全主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首先,建立评估机构。评估机构应具有代表性、公正性和权威性,宜单线贯穿而不要多头并存。各省市可以省市新闻出版局和教育科研院所为依托,全国可以新闻出版总署或教育理论期刊研究会为依托,构建自上而下的有效机构,其评估动作和标准须规范从事,其评估结果各方(包括政府)要予以认可。同时,厉行评估打假,对一些诸如“重点”、“百强”之类的杂牌评估,要认真清理,弄虚作假的要坚决取缔,情况严重的要严加追究。其次,健全评估标准。制订熔科学性、通用性、权威性于一炉的全国上下一以贯之的评估指标,包括评估项目、记分方法、评级份额等,其中尤要注意体现教育理论期刊教育功能的彰显情况,可将这作成一个子项目系统,里面再分若干细项。最后,坚持阳光操作。评估活动坚持公开、公正、公平原则,对评估过程中的不正之风实行一票否决制,评估对象马上“退场”,相关评委立即“下课”,情况严重者按相关法纪论处。

(七)打造彰显体系。教育理论期刊教育功能的彰显既需要相应的外部环境,也须有理想的动作体系。这一体系包括:

1. 硬化指标。教育理论期刊教育功能的彰显并非“软指标”,而是渗透在编辑工作每一环节之中的重要成分,如选题计划的着意倾斜、稿件内容“主旋律”的突出、校对错谬负面影响的控制、读者效应的驾驭、刊物影响的扩张等,无一不蕴含着教育功能的彰显契机。对此,要实行刚性管理,把这些或隐或现的成份硬化为可圈可点的指标,落实到人,并与奖金、晋职升级等待遇挂钩,让教育理论期刊教育功能的彰显具有不息不止的内驱力与张力。

2. 疏通渠道。主要是指发行渠道。教育理论期刊基本上是“三条腿”走路,这里须得修好四条“绿色通道”:一是校外单位,需要设置一个“联络图”,包括相关的领导机关、兄弟院校、研究部门、学者专家等,按时“接头”;二是重点教师,这需要掌握一个“花名册”。比如一所高校教师数以千计,教育理论期刊不可能人手一册,须据其阅读兴趣、专业方向、年龄层次、写作能力等,均匀布局,重点散发;三是学生代表(这主要是指研究生),需要构建一个“局域网”。要走出“学生、学报两不粘”的误区,或按年级、班级,或按社团、小组,及时发放刊物……鉴于学生的有识之作并不见得比教师平庸之作的刊登价值低,教育理论期刊亦应改变将学生稿件一概拒之门外的极端做法,开辟专栏,用一定的篇幅发表学生佳作;四是邮发并举,强强合作。利用邮局渠道参加书展,布置摊点,寄发订单,广泛进行各种宣传。这样纵横沟通,让教育理论期刊教育功能的经纬布满校园。

3. 开展活动。教育理论期刊教育功能的彰显在一定程度上有赖于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如定期用多种形式推介刊物内容、组织课题研讨会、开展专业讨论、举办专题讲座、邀集作(读)者座谈、举行主题笔会、进行问卷调查乃至实施网上咨询等,之前周密计划,之间认真运作,之后注意总结。每次活动当围绕一个主题,策划一些“点子”,吸引一批成员,取得一定效果。

4. 坚持“跟踪”。教育理论期刊教育功能彰显体系有一个很容易被忽略的重要环节——跟踪。实践证明,无论是指标的硬化、渠道的疏通、成果的推广,还是活动的开展,都得跟踪:指标是否达到,需要跟踪核实;渠道是否畅通,需要跟踪查验;成果是否转化,需要跟踪调查;活动效果如何,需要跟踪测评。没有跟踪环节,就会龙头蛇尾,不了了之。

猜你喜欢
刊物期刊理论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刊物贺词
期刊问答
系列刊物介绍
行业刊物介绍(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