曙光林场森林资源现状及动态对比分析报告

2011-04-12 21:04王刚
关键词:熟林有林地幼龄林

王刚

(黑龙江省林业监测规划院,哈尔滨 150001)

1 自然地理概况

1.1 地理位置及面积

曙光林场位于庆安县城东北部60km处,铁力市北15km处。南以依吉密河与铁力市分界,北与新立林场接壤,东与铁力林业局毗邻,西与兴山林场相依。地理坐标为东经127°51′20″~128°13′30″、北纬47°4′~47°12′。

1.2 地貌

曙光林场地处小兴安岭南坡余脉,丘陵漫岗地形,地势东北高,西南低,海拔高度193~331m,最高山为东北的双宝山,海拔高度331m。最低为西南部的依吉密河谷地带,海拔高度193m。林场北部为丘陵漫岗,地势起伏绵延,坡度在3°~7°之间,南部为沟谷地带,地势平坦,坡度在1°~3°间,为依吉密河冲击平原。

1.3 气候

曙光林场气候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天风大,夏天温热多雨,秋天降温快,来霜早,冬天寒冷,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温度1.7℃,年平均降雨量550~700mm左右,降雨多集中在6—8月份。全年日照时数2 477~2 573h,有效积温2 200~2 800℃。全年无霜期110~120d。

2 森林资源现状及特点

2.1 森林资源现状

2.1.1 各类土地面积

(1)全场经营总面积为19 297hm2。其中:用材林林种区面积2 084hm2,防护林林种区面积17 213hm2,分别占全场经营总面积的10.8%和89.2%。

(2)在经营面积中:林地面积18 964hm2,占经营总面积的98.3%;非林地面积333hm2,占经营面积的1.7%。

(3)在林业用地中,有林地面积为10 718hm2,占林业用地面积的56.5%;疏林地面积为2hm2,占林业用地面积的0.1%;其他灌木林地面积为65hm2,占林业用地面积的0.3%;未成林造林地面积为148hm2,占林业用地面积的0.7%;无立木林地面积为2 036hm2,占林业用地面积的10.7%;宜林地为9hm2,占林业用地面积的0.1%;辅助生产用地面积为5 986hm2,占林业用地面积的31.6%。

(4)在有林地中,纯林面积2 208hm2,占有林地的20.6%;混交林面积8 510hm2,占有林地的79.4%。

2.1.2 森林及林木蓄积

(1)经本次调查,全场活立木总蓄积为1 114 554m3。在活立木总蓄积中,有林地蓄积为1 106 474m3,占活立木总蓄积的99.3%;散生木蓄积为1 377m3,占活立木总蓄积的0.1%;四旁树蓄积为6 649m3,占活立木总蓄积的0.6%。

(2)在有林地蓄积中,纯林面积为2 208hm2,蓄积为295 219m3,分别占有林地面积、蓄积的20.6%和26.7%;混交林面积为8 510hm2,蓄积为811 255m3,分别占有林地面积、蓄积的79.4%和73.3%。

(3)按林种区分布,防护林林种区活立木蓄积为1 002 086m3,用材林林种区活立木蓄积为112 468m3,分别占活立木总蓄积的89.1%和10.9%。

2.1.3 林种结构

该场有防护林和用材林两个林种区,面积分别为17 213hm2、2 084hm2,各占经营总面积的89.2%、10.8%。

防护林、用材林两个林种的活立木总蓄积分别为1 002 086m3、112 468m3,各占林场活立木总蓄积的89.1%、10.9%。

(1)防护林。

①地类面积结构。防护林林种总面积17 213hm2,占该场经营总面积的89.2%。其中林地面积16 916hm2,占防护林总经营面积的98.3%;非林地297hm2,占防护林总面积的1.7%。

在防护林地中,有林地面积9 590hm2,疏林地2hm2,灌木林地65hm2,未成林地158hm2,无立木林地1 722hm2,辅助生产林地5 389hm2。

②二级林种及龄组结构。本场防护林二级林种全部为水源涵养林。

(2)用材林。

用材林面积792hm2,蓄积69 363m3,分别占有林地面积、蓄积的7.4%和6.3%。

2.1.4 各龄组结构

有林地面积蓄积按龄组分布幼龄林面积为606hm2,蓄积为37 713m3,分别占有林地面积、蓄积的5.7%和3.4%;中龄林面积为4 095hm2,蓄积为390 513m3,分别占有林地面积、蓄积的38.2%和35.3%;近熟林面积为3 123hm2,蓄积为320 236m3,分别占有林地面积、蓄积的29.1%和28.9%;成熟林面积为2 766hm2,蓄积为344 739m3,分别占有林地面积、蓄积的25.8%和31.2%;过熟林面积为128hm2,蓄积为13 273m3,分别占有林地面积、蓄积的1.2%和1.2%。

2.1.5 优势树种(组)结构

全场优势树种(组)面积、蓄积所占比重最大的为软阔叶混交林,面积为7 704hm2,蓄积为692 445m3分别占有林地1.4%和1.2%。其次是人工落叶松林,面积为1 940hm2,蓄积为271 420m3,分别占有林地面积蓄积的18.1%和24.5%。

从以上可以看出,本场天然林的比重大,优势树种(组)以软阔叶混交林为主,人工林面积蓄积的比重小。

(1)天然林。

①全场天然林面积为8 035hm2,占有林地面积的75%;蓄积719 460m3,占有林地蓄积的65%。其中纯林面积180hm2,蓄积13 964m3,占天然林面积、蓄积的2.2%和1.9%;混交林面积7 855hm2,蓄积705 496m3,占天然林面积、蓄积的97.8%和98.1%。

②面积按龄组分布:中龄林面积最大3 125hm2,占天然林面积的38.9%;其次为近熟林,面积2 376hm2,占天然林面积的29.6%;成熟林面积2 223hm2,占天然林面积的27.7%;幼龄林面积183hm2,占天然林面积的2.3%;过熟林面积128hm2,占天然林面积的1.6%。

③蓄积按龄组分布:中龄林蓄积最大268 724m3,占天然林蓄积的37.4%;其次为成熟林,蓄积223 360m3,占天然林蓄积的31.0%;近熟林蓄积198 890m3,占天然林蓄积的27.6%;过熟林蓄积13 273m3,占天然林蓄积的1.8%;幼龄林蓄积15 213m3,占天然林蓄积的2.1%。

④面积、蓄积按优势树种分布:以软阔叶混交林面积、蓄积最大,面积7 704hm2,蓄积692 445m3,分别占天然林面积、蓄积的95.9%和96.2%;其次为白桦林,面积171hm2,蓄积13 076m3,分别占天然林面积、蓄积的2.1%和1.8%;针阔混交林面积151hm2,蓄积13 051m3,分别占天然林面积、蓄积的1.9%和1.8%;山杨林和椴树林所占面积、蓄积比例均不足0.1%。

(2)人工林。

①全场人工林面积为2 683hm2,占有林地面积的25%;蓄积387 014m3,占有林地蓄积的35%。其中纯林面积2 028hm2,蓄积281 255m3,占人工林面积、蓄积的75.6%和72.7%;混交林面积655hm2,蓄积105 759m3,占人工林面积、蓄积的24.4%和27.3%。

②面积按龄组分布:以中龄林面积为最多,面积970hm2,占人工林面积的36.2%;近熟林面积747hm2,占人工林面积的27.8%;成熟林面积543hm2,占人工林面积的20.2%;幼龄林面积423hm2,占人工林面积的15.8%。

③蓄积按龄组分布:以中龄林蓄积为最多121 789m3,占人工林蓄积的31.5%;近熟林蓄积121 346m3,占人工林蓄积的31.4%;幼龄林蓄积22 500m3,占人工林蓄积的5.8%;成熟林蓄积121 379m3,占人工林蓄积的31.4%。

④面积、蓄积按优势树种分布:以落叶松林面积、蓄积为最多,面积1 940hm2,蓄积271 420m3,占人工林面积、蓄积的72.3%和70.1%;其次为针阔叶混交林面积655hm2,蓄积105 759m3,占人工林面积、蓄积的24.4%和27.3%;樟子松林面积53hm2,蓄积8 455m3,占人工林面积、蓄积的2.0%和2.2%;针叶混交林面积51hm2,蓄积9 141m3,占人工林面积、蓄积的1.9%和2.4%。

(3)疏林地。

本场有2hm2疏林地。疏林地中全部为防护林,森林类别全部为重点生态公益林。

(4)灌木林。

全场灌木林全部为其他灌木林,面积65hm2。全部为天然灌木林。

按优势树种分布:全部为其他灌木面积。

按密度级分布:全部为“疏”。

(5)未成林造林地。

本场有未成林造林地148hm2,全部为防护林,森林类别为重点生态公益林。

(6)宜林地。

本场有宜林地9hm2,全部为商品林面积。

2.1.6 森林经营措施

在经营面积中,需要人工造林的土地面积153hm2,其中防护林区139hm2,用材林区14hm2;有100hm2未成林造林地需要抚育管理;需要管护的土地面积15 413hm2;需要进行林分改造的土地面积221hm2;需要抚育伐作业的面积1 111hm2,其中天然林911hm2,人工林200hm2;需要主伐的面积840hm2。

2.1.7 森林覆被率及绿化率

林业局经营范围内森林覆被率为52.86%。林木绿化率53.27%。

2.2 森林资源特点

2.2.1 各类土地面积特点

(1)在经营面积中,林地面积占绝对优势,占总经营面积的98.3%。

(2)在林地面积中,有林地面积所占比例较大,森林覆被率达到52.86%。

(3)天然林面积多,人工林面积少。

2.2.2 森林资源蓄积特点

(1)各龄组蓄积结构。按蓄积结构,幼、中、近、成、过比例为1∶10.4∶8.5∶9.1∶0.4,可见该场林木蓄积集中在中龄林和成熟林。

(2)各龄组单位蓄积量。全场有林地平均每公顷蓄积103.2m3。其中幼龄林平均每公顷蓄积62.2m3,中龄林平均每公顷蓄积95.4m3,近熟林平均每公顷蓄积102.5m3,成熟林平均每公顷蓄积124.6m3,过熟林平均每公顷蓄积103.7m3。

(3)优势树种结构。本场天然林的比重大,优势树种(组)以软阔叶混交林为主,人工林面积蓄积的比重小。

(4)森林资源特点。天然林的比重大,人工林比重小,天然林珍贵树种较少,人工林的树种单一,有林地的面积和蓄积集中在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

2.2.3 副产资源特点

(1)储量大,产量小。经济效益不稳。

(2)广布种类多,特有种类少。

(3)原生态环境生长少。

3 森林资源动态分析

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分析是采用调查技术标准一致的两期资料,在相同的可比范围内,通过对两次调查期间各土地类型、面积、蓄积、资源、龄组的变化,进行科学分析,找出变化原因,对经营效果做出综合评价,预测森林资源发展变化趋势,为科学经营管理森林资源提供依据。

3.1 动态分析资料

本次森林资源动态分析资料是1995年曙光林场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成果数据与2009年曙光林场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成果数据。经认证,两期调查成果资料技术标准一致,具有可比性。

3.2 可比范围

在前期调查资料的经营总面积20 756hm2和本期经营总面积为19 297hm2范围内。本期扣除175hm2沼泽地不参与动态比较分析,经调整可比面积为19 122hm2。间隔期为14a。

3.3 资源动态变化

3.3.1 各地类面积变化

在可比范围内森林面积略有增加,森林覆被率由50.4%提高到52.86%,增加了2.46个百分点。

(1)林地面积减少了62hm2;非林地增加了62hm2。

(2)林地面积中,有林地面积增加了1 166hm2,疏林地面积增加了2hm2,灌木林地增加了65hm2,未成林造林地减少276hm2,辅助生产用地增加1 675hm2,宜林地减少2 080hm2,沼泽地积减少2 549hm2。

有林地面积的增加主要是未成林造林地抚育成林、沼泽地和荒山荒地生长郁闭地类转变而来的,灌木林地的增加主要是由于未利用地转变的。森林覆被率增加2.466%。2006年重点生态公益林国家补偿面积为8 531hm2,现在面积为9 516hm2,增加了985hm2。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原来区划的其他地类变为有林地。

3.3.2 各类蓄积变化

可比范围内活立木总蓄积由1995年的646 434m3增加到2009年的1 114 554m3,增加了468 120m3。其中,有林地蓄积增加了460 040m3,散生木蓄积增加8 026m3,疏林地地蓄积增加了54m3。

3.3.3 各龄组面积蓄积变化

(1)林分按龄组面积动态变化。

合理的森林龄组结构是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基础,是森林资源永续利用的基本条件。通过14年的经营,各龄组面积变化如下:幼龄林面积减少2 688hm2;中龄林面积增加了834hm2;近熟林面积增加2 341hm2;成熟林面积增加408hm2;过熟林面积增加185hm2。森林龄组的结构变化不是很大,但朝着合理方向发展。按照森林经理收获调整的原理,要实现森林资源的永续利用,以林场为单位合理的森林面积龄组结构是: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过熟林各占四分之一。1995年的龄组面积结构是: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过熟林=1∶1.1∶0.3∶0.6∶0.1。全场现实的面积龄组结构是: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过熟林=1∶6.8∶5.2∶4.6∶0.2。经过10年的生产经营活动,面积龄组结构比例虽然不尽合理,只有通过合理的经营才能保证森林的可持续发展。

(2)林分按龄组蓄积动态变化。

有林地蓄积由1995年的646 434m3增加到2009年的1 106 474m3,14年间增加了460 040m3,单位蓄积由1995年的67.7m3增加到到了103.2m3。各龄组蓄积变化如下:幼龄林蓄积减少15 824m3,中龄林蓄积增加110 156m3,近熟林蓄积增加221 776m3,成熟林蓄积增加145 729m3,过熟林蓄积减少1 797m3。按照可持续经营,合理的森林蓄积龄组结构是: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过熟林=0.5∶1.5∶3∶5。1995年各龄组蓄积结构是:1∶5.2∶1.8∶3.7∶0.3,2009年各龄组蓄积结构是:1∶10.4∶8.5∶9.1∶0.4。通过14年的生产活动,各龄组结构调整还不尽合理,在今后的生产经营活动中,要以保护森林生态效益为重点,科学合理地管护经营森林,只有这样才能把龄组的结构调整到理想的状态,有利于实现森林的永续利用和可持经营。

3.4 森林资源消长变化

(1)计算指标。

间隔期n=14;

前期活立木总蓄积:M前=64 6434m3;

本期活立木总蓄积:M后=1 114 554m3;

前期综合生长率:P前=5.67%;

本期综合生长率:P后=5.21%;

间隔期综合枯损率:P枯=0.51%;

P前、P后根据利用两次调查样地材料和《黑龙江省市县林区主要树种材积生长率表》计算得出;

P枯利用《黑龙江省市县林区各山系材积消长率表》计算得出。

(2)间隔期综合指标计算。

①生长指标。

年综合生长率:P综=[(M前×P前+M后×P后)/(M前+M后)]×100%

=[(646434×5.67%+1114554×5.21%)/(646434+1114554)]×100%=5.38%

年均净增率:P净=W净/[(M前+M后)/2]×100%=468120÷[(646434+1114554)÷2]×100%=53.2%

年均总生长量:W年均=[(M前+M后)/2]×P综=[(646434+1114554)÷2]×4.9%=47371m3

年均净增量:W年均净增=(M后-M前)÷n=468120÷14=33437m3

②消耗指标。

年均采伐量:W年均采伐=8882m3

年均枯损量:W年均枯=[(M前+M后)/2]×P枯=[(646434+1114554)÷2]×0.51%=4491m3

年均非正常消耗量:W非=W年均-W年均枯-W年均净增-W年均采伐=47371-4491-33437-8882=561m3

③正常消耗与非正常消耗比例。

W年均采伐∶W非=561m3∶13373m3=1∶0.1

3.5 经营效果评价

曙光林场在14年的经营活动中,特别是2006年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助工程实施方案》以来,在林政防火方面严抓死守,广泛宣传《森林法》,在群众中形成了人人护林、人人防火的意识,森林火灾和乱砍滥伐的现象得到遏制,极大地保护了森林资源,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使有林地的面积和蓄积都有所增长。有林地面积增加1 166hm2,森林覆被率增加2.46%,龄级结构朝着合理的方向发展,野生动物生存环境大为改善,珍稀濒危动物和植被资源数量有所增加,生物多样性不断丰富。

随着各项产业和多种经营的投产,改变了林业产业结构,单一的木材生产被取代,部门经济稳定发展,从而实现了建立一个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目标。

生态环境建设呈良性发展,水土流失得到基本控制。为农业提供了增产稳产的可靠保障。空气得到净化,小气候得到改善,各种自然灾害明显减弱。通过管护资金的注入,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增加了人均收入,提高了人们生活水平。另外,生态环境的改善,使得风调雨顺,粮食丰收,渔、牧业兴旺,经济快速发展。

猜你喜欢
熟林有林地幼龄林
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国营新华林场有林地资源分析
宁安市国有林场有林地林分因子调查分析
新林林业局不同郁闭度下用材林资源分析
不同发育阶段日本落叶松人工林枯落物层微生物群落特征*
汤原县林业局用材林面积特点的思考
粤北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下土壤层及枯落物层持水能力研究
林业发展中的幼龄抚育对策探讨
林业幼龄林抚育现状与管理措施
北安市缸窑林场资源现状
中幼龄林抚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