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 中 亚
(南京师范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南京 210046)
价值选择对人类社会非常重要,通过无数次的选择人类从猿变成人并创造了现实社会,又因为人的活动具有价值的本质特征,因此我们说,人类的历史就是人类价值选择的历史。正如马克思所讲:“历史并不是把人当做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1]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人类新的生存方式——网络社会也随之产生。在网络中,交织、渗透不同国家、民族文化特性于其中的多元的价值观念有了迅速和面对面接触的可能,多元化的价值观也发生了直接碰撞和冲突。而个人在网络中隐匿自己现实生活中的真实身份或通常的行为方式,以另外一种或多种身份或行为方式与人交往时,人的多重本质、本性就可能在网络中得到更为充分的展示。在人的本性得到更为充分的解放,以及一系列基于网络社会之上的、所独具的相关行为和观念方面的价值矛盾和价值冲突日趋激烈的情况下,人们顺利完成价值选择的难度就大大增加了。在这种实际情况下,如何才能保障价值选择的顺利进行呢?这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问题。
网络社会是纷繁复杂的,面临越来越激烈的价值冲突,价值选择和最终目标的实现难度也在不断地增加,究其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点。
价值选择是指主体依据一定的价值标准对不同的具体的价值目标权衡利弊后的直接取舍,即主体根据需要,在价值观念的引导下,对自身行为方向的选择。它是在确定了某一价值标准之后,再根据这一标准作出现实的行为选择[2]。然而,网络社会的价值状况发生了许多变化,这些变化引发了激烈的价值冲突,造成了价值选择的困难。主要表现为:(1)价值标准和价值目标的相对正确。价值标准是选择是否正确的关键,而价值目标则是社会规律与主体需要的结合点。网络中,个体人的力量非常微小,无法感知自己有没有能力对自身行为负责,也无法准确地确定正确的价值标准和价值目标,价值标准和价值目标都成为相对的正确。(2)价值认知、价值评价等价值行为的失范。由于网络主体的民族、国家、角色等因素的不同,对同一件事情的价值评价和价值认知可能有很大不同,网络社会变化多端的新环境,网络中非常迅捷的升级和换代的速度,所有这些不可避免地引起价值认知和评价等的失范。(3)价值选择监督机制的弱化。在现实社会中,价值监督主要是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的联合来实现。而网络的交往是间接、符号化的,交往主体的身份的隐匿性,价值的监督只能靠个人的内心信念来维系,社会舆论、传统习惯等调控措施在这里就很难起作用。
价值选择的过程是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价值选择以追求最佳、实现人性的完善和社会的和谐为最终目标,向善是其本质的要求。人的本质中善的一面与价值选择目标是相一致的,也能促进价值选择的顺利完成,反之则相反。然而,人生活在各种各样的复杂的社会关系中,“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人受到不同的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制约。同时,人又“不是力求停留在某种已经变成的东西上,而是处在变易的绝对运动之中”[4]。人性在实际生活中呈现出不断变化的状态,既不断表现为善的一面,又不断表现出恶的一面。人在现实社会中虽然有趋恶的可能,受到各种规范的调控,价值选择总体上呈现一种向善性并与价值选择的目标相吻合。事实也确实如此,现实的人在网络社会中时,个性得到更大限度释放之后,原本在现实社会受到约束的恶的可能便更有条件得以释放,这直接成为网络社会价值选择更加困难的根源。
由于网络社会的特性、人的本质以及种种因素的影响,虽然网络社会要顺利完成价值选择仍存在不少困难,但找准原因,采取正确的措施后,同样可以保证价值选择的顺利完成。
由谁完成价值选择,是网络社会价值选择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因为价值选择是主体对客体的选择。网络社会以现实社会为存在基础,是根据对有关现实事物的认识而进行的数字模拟。但它又不是“除了在计算机中所想象的形式外,实际上并不存在的东西”[5]。还是现实社会的延伸,以更自由的形式演化着现实世界的诸多问题。网络社会不等同于“虚拟世界”,真正意义上的“虚拟世界”是没有人参与的网络空间;网络社会是由作为“社会关系总和”的人与由纯粹机器联系在一起的网络有机融合后形成的有人参与其中的网络空间。由此可见,网络社会的主体及网络社会价值选择的主体不是虚拟的主体,而是以虚拟面貌出现的现实的人。
主体的选择能力是网络社会价值选择能否顺利进行的基础。选择能力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主体的道德水准。网络社会中,价值选择主体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和多种机会与选择,尤其是面对网络社会复杂的价值冲突时,能否具备良好的道德水准,走向道德自律,对克服各种因素的干扰,顺利完成价值选择显得非常重要。因为只有具备了一定的道德水平的人,才可能有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对于价值标准才能有正确的理解、合理的把握,才会对真善美等价值选择的最终目标有初步的价值认知。二是主体理性选择的水平。价值认知是价值选择的逻辑前提,在更为自由的网络社会中理智地作出抉择,不仅需要选择者有深厚的道德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也需要有理性的精神和较强的理性选择的能力。面对纷至沓来的各种信息,选择者需要进行认真的清理筛选、分析综合,进行正确的认知,敢于和善于运用自己的理性,确定正确的价值标准和价值目标,作出正确的抉择。所以选择者的理性精神、准确的分析推理能力、冷静的思考能力,是经过必要的推理和准确的判断,顺利完成价值选择的必要条件。
加强监督管理,是网络社会价值选择能否顺利进行的保障。在网络社会中,要顺利完成价值选择,仅凭个人的良好品德和道德自律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借助外在的约束力,使选择主体在内在道德信念的约束与法规的强制力较好结合的基础上,杜绝网络价值行为失范,共同维护网络社会的秩序,完成价值选择。为此,网络监督既可以通过建立并完善网络法规对人们的网络行为进行威慑和惩戒,对价值选择的行为进行约束和规范。也可以利用网络技术手段,如防火墙等,从技术上防范不道德行为的发生,监督和约束人们在网络中的行为,防止不利于价值选择行为的产生。
至此,我们可以知道,网络社会价值选择的结果要在现实空间中体现,网络社会中的种种状况和问题,也或多或少地回到现实社会中来反映或接受考验。因此,顺利地完成网络社会价值选择的原则,就需要从现实的人入手,兼顾虚拟与现实、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之间的差别与联系,遵照以下几个原则进行。
网络社会的发展进一步唤醒了人们的自主意识和个体价值意识。在处理个体与群体、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时,个人利益得到更多的尊重和保护,个人的价值和意识也得到更多的展现。在这个过程中,也有些人由此而忽视他人的利益,甚至容易出现主张以个人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但这并不应该成为网络社会人们普遍的价值追求。网络社会人在价值选择过程中同样要服从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相结合的原则,做到既能服从他人的利益和社会的价值,又理直气壮地追求个人价值,在这种结合之后选择才有可能合理。
理想是指向未来的,只是一种可能的东西。但理想又是同奋斗目标相联系的有实现可能性的想象。网络社会中,人有了更多创设、“实现”自己理想的场所,原本在现实生活中无法看到和感觉到的东西在虚拟的世界中都似乎有了实现的可能,网络社会给人提供了一个充分发挥自己想象力的机会和空间。然而,网络社会毕竟是一个虚拟社会,它里面发生的事情,如果要真正发挥作用,最终还是要回到现实生活中才能产生效果。网络社会中的人如果看不到这一点,就会在理想和现实之间、虚拟与现实之间产生矛盾和冲突。网络社会的价值选择,需要在对理想价值和现实价值的结合中进行,才能取得好效果。
在人们的实践活动和其他所有活动过程中,自始至终都渗透和伴随着理性与非理性因素的作用。在现实的生活中,从事价值选择的主体,一般是在理性支配下所进行的活动。然而,这种活动又离不开价值主体的诸如兴趣、爱好、嗜好等非理性因素的作用。在一定意义上讲,一定的价值选择是在主体的理性与非理性的作用下既矛盾又统一的结果。网络社会的产生和发展,为人选择过程中非理性的发展提供更多的便利条件,但是,作为价值选择而言,虚拟离不开现实,网络社会离不开现实社会,网络社会的价值选择一定要始终坚持理性选择和非理性选择相结合的原则。
价值选择作为价值主体自主的选择,价值主体需要有选择的自由。在网络社会中,如果把网络社会的价值选择说成人们想选择什么就选择什么,似乎在网络社会和现实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可以随便进行选择,就会导致对必然性的否定,把网络社会和人类历史的发展看做人任意选择的结果,这无疑是错误的。作为网络社会的价值主体要增强自律,学会和勇于承担责任,对自己选择有可能导致的结果,要能真正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来。作为网络社会来说,也要建立社会赏罚机制,对价值选择进行调控,做到功则赏,过则罚,唯有这样才能使网络社会价值主体的选择过程减少选择的随意性,为价值选择的合理、顺利进行创造良好的条件[6]。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18~119.
[2]徐玲.价值取向本质之究[J].探索,2000,(2).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8.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86.
[5]个人计算机及因特网词典[K].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364.
[6]何建华.道德选择论[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7]潘正云,彭水生.论价值选择[J].浙江大学学报,1994,(4).
[8]高清海.价值选择的实质是对人的本质之选择[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5,(3).
[9]关洁.价值选择: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1,(5).
[10]刘天杰.试论网络时代的价值冲突[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05,(2).
[11]王君琦.价值选择的合理性及其检验[J].郑州大学学报,2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