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磊 林敏娟
(塔里木大学 a.教务处;b.植物科学学院,新疆 阿拉尔 843300)
《农业推广学》是专门研究农业推广理论和方法,并指导农业推广实践的一门多学科交叉的边缘性科学。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开展农业推广工作能力,能有效地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农业科技,应用于农业生产,推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我校开设《农业推广学》课程作为农学和园艺专业必修课已很多年,但目前的课堂教学仍存在教学内容专业针对性不强,教学方法较为单一,教学手段相对落后等问题,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为了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完成高质量的教学任务,笔者以我校园艺专业《农业推广学》教学为例,针对《农业推广学》教学的主要问题进行初步改革和探索,旨在为提高《农业推广学》课程的课堂教学效果提供参考。
教材是教学的主要工具,教材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学生能力的培养。我们从不同时期的多种教材版本出发,筛选出适用于不同规格人才培养和专业发展需要的教材。对于包括农学、园艺等农科专业来说,结合本专业的特点及对学生培养目标的要求,课程讲授内容应该系统、丰富一些,讲授程度也应更深一些,因此我们以王慧军主编的2002年的第1版《农业推广学》教材为主,重在实用全面。在对以往各版本教材进行钻研吃透的基础上,着重对教材内容进行精选和优化,删去陈旧、重复及繁琐的部分,除了要求学生理解掌握一般的原理和理论,如沟通原理、创新扩散原理及科技成果转化原理、推广的模式、方式及方法等以外,还要求学生理解并掌握诸如农业推广试验与示范、农业推广经营服务等内容。另外课程由本专业教师担任,可以更好地结合本专业的特点,教学中所举的案例也应体现专业特点,侧重培养、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强调的是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技能。
对于《农业推广学》课程而言,除了常用的理论讲解法外,提问式、案例式、讨论式教学法的效果比较理想。教学中可通过提问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创新采用的过程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几种形式就可以采用提问式教学法。在这一点上要注意,提问的问题要有针对性,提问的角度可以多样化。
教师可以针对某一教学内容,组织学生积极思考、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独立分析思考问题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例如农业推广方法的综合应用与方法选择的内容可以采用讨论式教学法。也可以针对某些比较热门的问题让学生查阅资料,然后展开讨论,比如我国农业推广体系的现存问题。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对于农业技术的引进与推广很重视,身边有很多技术推广成功的例子,教师可以布置作业,让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到周边团场寻找农业技术推广的例子,让学生了解政府推广机构的设置和运作情况以及开展新品种、新技术试验和现场示范运作过程,分析推广成功与失败的原因,使他们亲身感受现实推广活动与理论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差别。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现代社会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近年来采用多媒体技术来辅助课堂教学正在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多媒体教学因其交互性、直观性、趣味性、形象性的特点而受到越来越多的教师的青睐。
园艺专业的《农业推广学》课程包括绪论、农业创新扩散原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民行为改变原理、农业推广教育与培训、农业推广组织与人员管理、农业推广方式与方法、农业推广试验与示范、农业推广项目管理、农业推广信息服务、农业推广工作评价十一章的内容,而课时只有30学时,要想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难度较大,而用多媒体则很容易解决这个问题。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不但能够按时完成教学任务,而且增大了课堂信息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我校现已具备进行《农业推广学》多媒体教学的条件。学校有相当数量的多媒体教室,并配备有相应的教学设施及设备,只要任课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精心设计科学新颖的内容,一定会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1]朱翠林.提高《农业推广学》课程课堂教学效果之我见[J].文化教育,2006,35(1):189~190.
[2]傅雪琳.增强《农业推广学》课程实践功能的教学改革探索[J].农业教育研究,2010,(2):13~15.
[3]黄鹏.《农业推广学》重点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社科纵横,2009,24(11):130~132.
[4]余海兵,刘正,王波.依托“三下乡”平台推进《农业推广学》课程教学改革[J].交流平台,2010,(6):152~154.
[5]吴一平,晋洪涛,唐华仓.高等农林院校本科生管理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初探[J].高等农业教育,2002,(4):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