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类生存方式的历史演变及其特征
——兼论当代中国人的生存方式

2011-04-12 17:29
关键词:人类生产生活

朱 莉

(徐州师范大学 法政学院, 江苏 徐州 221116)

论人类生存方式的历史演变及其特征
——兼论当代中国人的生存方式

朱 莉

(徐州师范大学 法政学院, 江苏 徐州 221116)

人类生存方式是随着生产方式的变革而发展的一个动态的历史进程。总体上看,它经历了由原始社会以类似动物本能的采集和猎取的生存方式,到农业社会以耕作或养殖为主的自然经济的生存方式,到工业社会以机器代替手工劳动的工业化的生存方式,再到后工业社会以知识为基础的生存方式。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是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三种生存方式并存。

生存方式;历史演变;特征;当代中国

在工业社会之前,由于生产能力低下,人们必须把绝大部分时间用于生产生活资料以维持生存,人们的生存活动主要是以生产劳动为中心而展开的,因而人们的生存方式主要就是生产劳动。在工业社会,由于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人们创造财富已经不仅仅在于维持生存,而且将闲暇提上日程;这时虽然人们从事生活资料生产的时间逐渐减少,但是大部分人工作的主要目的还是限于谋生,工作在人们的生存时空中仍占很大的比重,因而人们的生存方式主要还是由工作方式决定的。在现代社会,由于科学技术发达和生产力提高,工作在人们的生存时空中所占比重不断下降,工作方式也多样化,甚至生活方式可与工作方式分离,生存方式变得多样化了。

一、生存方式的基本含义

所谓生存方式是指一切生命的存在方式,然而不同种类生命的存在方式是根本不同的。动物只能以一种本能的活动方式去适应自然界,通过满足其生理需要而实现其生命的延续。人作为自然界的产物﹑自然界的一部分,其生存依赖于自然界所提供的各种资源,也就是说,人同动物一样都要受制于自然界,要依赖自然界而生存。但是人与动物又不同,人是有意识并能主动地进行创造性活动的生命生存,正如恩格斯所说:“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单纯地以自己的存在来使自然界改变;而人则通过他所做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这便是人同其他动物的最后的本质的区别。”[1]正由于人类能动地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才使人类从只具有自然属性的动物群体中分离出来,把人类提升为具有社会属性的动物。所以我们只有从人类的实践活动中才能认识和把握其生存方式及其特征。

人类为了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目的,必须要进行对自然界物质产品的生产实践活动,但是人类从事物质产品的生产实践活动又是为了满足日益丰富的生活需要,如果没有生活需要,也就谈不上物质产品的生产。可见,互为手段与目的是二者的主要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的生存活动就是生产和生活互构的活动。因而人的生存方式从本质上说,就是人们在物质生产和社会生活中如何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及在此基础上的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问题。人的生存方式就是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统一体。

生产方式是人们运用生产资料进行生产以保证自己所必需的物质资料的谋得方式。生活方式是人们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制约下和价值观指导下参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全部活动形式的总和,既包括人们为获取生活资料所从事的一切活动,也包括人们在精神领域所从事的一切活动。因而可以从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来认识和把握生存方式。从物质层面来看,人的生存方式包括我们日常说的衣食住行等;从精神层面来看,人的生存方式包括世界观、思维方式和精神追求等。在生存方式内部,一般的说,生产方式又决定着生活方式。

人类生存方式是历史地发展变化着的。从人类实践水平的历史发展来看,人类社会经历了从早期原始社会到农业社会,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从工业社会到现在迎来了高速发展的后工业社会,人类的生存方式发生了巨大变革。我们可以把人类的生存方式大体上分为:原始社会的生存方式、农业社会的生存方式、工业社会的生存方式、后工业社会的生存方式几种类型。

二、工业及其以前社会人类生存方式的历史演变及其特征

(一)原始社会的生存方式。

在原始社会时期,由于技术非常落后和生产工具非常简陋,人们只能本能地依赖自然界生存,直接从自然界中获取维持生存的食物。这时人们以类似动物本能的采集和猎取动物的生存方式存在,生存活动的最大目的仅仅是为了维持自己肉体生命的存在。

在生产方式上,由于科学技术尚处于萌芽状态,人们使用的大多是打磨粗糙的石器工具,人们只能本能地依赖自然界生存,通过采集果实、捕鱼、打猎等生产活动直接从自然界中获取已有的食物维持生存。随着季节的变化,食物的种类也不同,也正是这种大自然的恩赐,使人类得以在季节的更替中年复一年地生存下去。为了解决生存危机,原始人只有不断地迁移到有食物的地方进行新一轮的采集劳动。人们居无定所,四处觅食。由于生产力水平相当落后和当时恶劣的自然环境,以及个体力量的微弱,人们不得不以群体活动的方式进行生产实践和抵御野兽等外来的侵袭而生存。

在生活方式上,就物质层面上看,原始人的食物主要是植物的果实、茎叶、块根以及鱼类、昆虫、兽类等。在很长时间里,原始人是赤身露体的,后来有了衣服也只是利用某些自然物如树皮、植物叶片、兽皮和鸟类羽毛等“制作”,以御寒和保护身体。居住的是天然的山洞和树洞,没有任何交通工具,原始人只能长期以双脚徒步行走。就精神层面上看,在原始社会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生产力极其低下,人类只能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发展着。人类对自然界中的许多现象无法理解,他们害怕自然力,把自然界视为某种神秘的超自然力量的化身,由此产生对自然的敬畏和膜拜,祈求大自然的恩赐和保护。正像马克思在谈到古代人类和自然界的关系时所指出的:“自然界起初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有无限威力的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们对立的,人们同它的关系完全像动物同它的关系一样,人们就像牲畜一样服从它的权力,因而,这是对自然界的一种纯粹动物式的意识(自然宗教)。”[2]这时候人类只能依附和屈从于威力强大的自然,人类完全由自然来支配,人类是自然的奴隶,因而原始人初步形成图腾崇拜和自然宗教,在非常狭小的生活空间中进行着简单的、混沌的一体化精神活动。

(二)农业社会的生存方式。

人类生存方式是在与自然斗争的物质生产实践和生活实践中历史地变化和发展着的。随着人们在物质生产实践和生活实践中经验知识的积累,科学技术开始产生并逐渐形成,到了原始社会末期的新石器时代,人类因为使用新石器工具而进入主动利用自然资源生产食物即原始的农业和畜牧业时期。随着金属冶炼技术的发展,铜、铁等金属工具开始使用,人类的劳动工具得到了根本的改进,极大地改善了旧石器时代人们那种非常艰辛的劳动条件,极大地加快了农业的发展,增加了剩余产品的积累,食物有了保障和改善,可以定居下来生活。村落的集镇化、城市化开始出现,人类社会从游牧不定的生活转为比较稳定的定居生活。随之而来的是农业、畜牧业、手工业的逐渐分离,人类进入了农业社会时代。“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为人类开辟了新的衣食来源,大大改善了物质生活,从而结束了人类向自然界纯粹掠夺的原始的劳动方式,从此,人类的生存方式摆脱了原始的落后状态,进入了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新的历史阶段。”[3]

在生产方式上,农业社会广大农民以个体家庭内部的协作劳动为主,依附于土地,靠人力和畜力,利用耕犁、铁锹、金属镰刀、木耙等生产工具在土地上年复一年地重复着繁重的农业生产劳动;以根据自然界季节变化的规律栽培种植植物,并畜养繁殖动物等方式来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生活资料包括农产品和大部分手工制品,不与社会进行商品交换。

在生活方式上,就物质层面上看,大部分人的衣服是家庭手工纺织的普通的麻、棉为主的面料而且必须是统治阶级所允许的。大部分人的食物是以谷类为主,广大农民在他们的土地附近以血缘、地缘聚集成为村落,他们的住房主要是用土木、石块建造而成,同时兼有生产和生活功能的住所。“游牧民族是由农业社会开始出现的一种独特的社会存在,是以游牧为主要生活方式的民族,基本处于靠天养草和靠天养畜的状态。”[4]游牧民族的住所是帐篷和蒙古包。交通工具十分落后,只有畜拉人抬的车轿和低速的水载风推的帆船等。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接受教育,可以通过写信联系,大部分人的通讯方式是托人捎带口信。就精神层面上看,在农业社会,由于人们取得生活资料主要靠自己生产,而不与社会进行劳动产品交换,因此这种生产方式决定人与人之间彼此隔离,加上交通非常不便,人们的活动只能局限在狭小的地域和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关系之中。由于社会的技术落后,知识变化很慢,再加上社会交往范围狭小和陈规陋习的束缚,人们易于墨守成规,安于现状,技艺的学习只需要通过父母、师傅言传身教就够了,一旦掌握了某种技艺便可终生受用,不存在接受教育的问题。人们过着平静、保守、凝固、重复、生活水平低下的日子。独具思维能力的人类随着知识的增长和经验的积累已经改造自然并驱使自然为人的利益服务,如我们的先民用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除去森林,播种谷物和饲养牲畜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自然生态平衡,但是尚未超出生态有机体的界限。这时,人是适应、受制于自然。相对于工业社会来说,农业社会的生产力水平低下、科技的不够发达和人本身的不发展以及阶级压迫的存在,广大人民群众盲目地敬畏、信仰、崇拜社会力量和自然力量。于是各种宗教思想、迷信活动渗入各种生活活动之中。

因此在农业社会,生产就是生活,生活的主要内容就是维持生存的生产。生产和生活处于混沌同一之中。“我们常用‘男耕女织’来描述小农经济的生活方式,其实这既是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也是他们的生活方式。”[5]

(三)工业社会的生存方式。

18世纪中期,一场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为标志的工业革命首先从英国开始,然后逐渐蔓延到世界各地,人类的生产力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指出的那样:“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机器的采用,电报的使用,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过去哪一个世纪能够料想到有这样的生产力潜伏在社会劳动里呢?”[6]人类的实践能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工业迅速发展的需要使越来越多的农业人口从田间和家庭涌向城市,大量的人口被压缩到拥挤的城市中,从而加速了城市化进程,同时,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带来生产关系和社会结构的大变化,给人类生存的各个方面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冲击了农业社会生存方式的一切特征,小商人、手工业者和农民成为工业社会的无产者,他们在工厂里开始了高水平的相互依赖的劳动,一些大商人成为资本家。于是,工业社会的生产方式取代了农业社会的生产方式。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表现在:

在工作方式上,生产规模化并进行科学管理。工业生产中利用的是机械动力装置的机器,它们不会自动控制和调节,缺乏灵活性,因此需要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进行监控和操作,这就决定了机器化的生产必须把成千上万的工人集中到工厂里,接受过特殊技能训练的劳动者以流水线作业的方式按照一个固定的模式大规模生产出单一品种的产品。在提高效率的同时,又使人的生命存在无可奈何地成为机器的附属品。“市场是工业生产的生活条件,在工业大量生产的前提下,市场不仅为生产提供前提条件,而且它是联系生产(供给)与消费(需求)的纽带,通过市场可以大大缩短商品流通的时间,所以大规模的工业生产必须为自己创造市场,夺取市场。市场必然伴随着工业化一同发展。”[7]8在信息瞬息万变的市场中,必须考虑时间因素。

在工业生产的过程中,资本家投入十分庞大的人力、物力与财力,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与发展,必须运用先进的科学管理手段对生产销售的全过程进行规划、协调、控制与指挥,并采取一些措施来激励职工提高劳动生产率。

在生活方式上,就物质层面上看,工业革命把科技推向了一个更高的水平,机器效率大大提高,每天生产出千百万种相同的产品如食品、服饰、家用电器等,大大改善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人们的衣服除了棉麻、丝质外,还有化纤、尼龙等化学工业产品。人们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服装,没有等级差别。人们的食物以谷类为主,更注重营养和饮食结构的合理。劳动场所和住宅分离,人们大都生活在拥挤的城市,住在钢筋水泥结构的高楼大厦里。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陆续发明了电话、电报等通讯工具和汽车、火车、飞机、轮船等交通工具。就精神层面上看,由于交通工具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开拓,人们的交往范围逐渐扩大,不仅超出了地域的限制,而且超出国与国之间的限制,从而冲击了农业社会墨守成规的保守和愚昧、迷信的思想,生活视野越来越开阔,也增强了人们的进取精神、时间观念和竞争意识。由于大机器生产要求劳动者掌握较高的操作技术,因而需要社会进行大规模的文化教育和培训;由于人们在生产流水线上重复一种动作,所以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一旦完成足够的学业,教育过程便结束,不存在终身教育的问题。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破解了原来神秘的自然界现象,人们开始从对自然界的依附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存在,人类的自我意识开始确立并逐渐膨胀,人类中心主义的观念得以确立并逐渐强化,人类开始对自然界任意地改造和无限制地索取,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界好像要在人类面前俯首称臣。人们沉溺于巨大的物质享受的同时,也给自然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森林锐减、土地沙漠化、一些稀有的物种消失、资源面临枯竭等一系列严重问题,给人类生存带来空前危机。

在传统工业社会阶段,由于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人们从事生产活动的时间逐渐减少,发达的工业生产使商品供给非常充足,人们进入了不只是为谋取生活资料而生产的阶段,于是生活方式从生产方式中分离出来,生活方式成为一个专门的领域。这是人类社会的历史进步。工厂大机器生产制度导致了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步化,工业生产尽可能多的物质产品以追逐利润的最大化,“人把原来人对自然的直接的依赖性生存,转化为人对物质产品的直接依赖性生存上”[8],因而整个社会的生活方式是物化和扭曲的。“由此导致个体的机械压抑和类的空前解放,物的依赖及能力的极端片面发展成为工业时期人的存在方式的最主要的特征和矛盾。”[9]47

三、后工业社会的生存方式及其特征

20世纪40—50年代,主要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正当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都处于工业化不同发展阶段的时候,在人类历史上又出现了以核能、电子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等为主要标志的科学技术革命。1959年,美国未来学家丹尼尔·贝尔首次提出人类进入“后工业社会”,对“后工业社会”这个概念进行了阐发,并断言“社会已经从产品生产的阶段过渡到了服务性社会的阶段”[9]47。有的学者把这一社会又称为“信息社会”、“网络社会”或“知识社会”等。在这样的阶段,人类实践能力飞速发展,人的生存方式越来越远离物质生产过程,人类生存方式发生了质的变革,表现在:

在工作方式上,后工业时代的工作方式既延续了过去的劳动方式,又出现了新的特点和形式:与以往的时代相比,后工业时代对劳动者的综合素质的要求更高,劳动者不仅要具有一定的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更要具有智力和知识,而且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掌握最新的信息。信息业成为社会的主导产业,变革了传统工业社会的生产方式;信息技术改进了传统工业的大批量生产方式,不仅使得企业按个人的需求生产,产品多样、灵活、质量高,能及时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而且改变了传统工业的劳动工具,改变了劳动的性质和内容,同时劳动的具体方式、劳动场所和劳动时间也发生了变化,未来的人们不需要在固定的、有形的场所工作,人们可以在流动的、无形的场所,如度假胜地、汽车上、轮船上、家里等,在信息高速公路达到的任何地方随心所欲地利用计算机工作,大大提高了产品的技术含量。越来越多的人从事服务业,如“1920—1980年美国向信息化转变时期,工业就业人数在绝对数上仍然大量增长,但在相对数上则趋于下降,而服务业的就业人数开始以更快的比例上升。据统计,从1947—1968年,服务业就业人数增长约60%,而制造业就业人数的增长不到10%”[7]211。

在生活方式上,就物质层面上看,由于现代科技大幅度地提高和培养了劳动者的素质,人们在穿着方面追求个性化的要求,如根据各个顾客的要求,计算机可以设计出适当的模型,自动控制和调节随时改变机器的行为模式;生产多型号的、小批量的、质地好的服饰,使得人们更加追求时尚、独具个性的风格,充分展现个人的魅力。科技的发明给人们提供越来越丰富多样、美味、营养、科学、方便的食物。人们追求宽敞舒适的住房,一些富豪已有独具特色的豪华别墅,甚至出现了智能住房。高科技时代,交通工具十分发达,飞机的各种性能越来越多,速度越来越快。地面上有四通八达的公路和铁路网,磁悬高速列车早已投入使用,水面上有各式各样的船舶、快艇和高速气垫船。就精神层面上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衣食住行的基本生活费用的支出所占比重逐渐降低,对于精神生活和服务方面的支出所占的比重逐渐增大。通讯卫星、光导纤维等通讯技术的发达与普及,使人们生活在地球村里,打破了传统的时空观念,人们与外界乃至整个世界联系更为紧密,广泛而又频繁的间接交往成为人们生活的主旋律。越来越多的人外出旅游。人类社会知识更新的速度很快,我们必须终身学习。在高科技时代,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更多追求的是经济效益,或与业缘相关联的交往活动,人际交往中感情色彩淡化,功利性增强,使得人们在感情上产生了“隔离感”、“疏远感”和“孤独感”。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人们不再固执于统治、征服自然,自然的生态价值、审美价值凸现,人们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进理想。工业社会生活的统一模式逐渐消失,人们的主观能动性更强,人们的选择性更广泛。于是,人们的职业多样化、追求多样化、个人自我价值实现多样化,人们的生存方式多样化。

四、当代中国人生存方式及其特征

人类生存方式的历史演进就是人类社会从野蛮时代到文明社会直至到现代社会变迁的历史,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相互斗争不断进化的历史,是人们的物质生产实践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历史。虽然人类生存方式在人类的发展史上呈历时态相继演进,但是它们的区别是相对的。新的生存方式产生后,旧的生存方式并不自行消亡,相反它会以新的形势继续存在,呈现新旧生存方式共存的局面,如农业社会也有原始社会的生存方式,工业社会也有农业社会的生存方式,后工业社会也有农业社会的生存方式和工业社会的生存方式。只是在不同的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生存方式有所不同。这一点在当代中国社会表现得极为明显。

中国的经济改革是从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的并行过程,因而在我国现阶段,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生存方式并存。根据改革30年来的利益损益,我们对社会人员进行分类,将现阶段中国社会成员分为四个利益群体,即农业劳动者群体、城市里的从业者群体、管理者群体以及其他人员组成群体①。农业劳动者群体通过经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分给的土地,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并依靠农业取得收入作为生活主要来源。城市里的从业者主要包括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工人、私营企业的工人、三资企业的工人、个体工商户以及商业服务人员等。管理者群体主要包括政府管理者和企业管理者。政府管理者指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中,行使行政职权的领导干部。企业管理者包括私营企业主、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管理人员、三资企业的管理人员等。其他人员组成的群体包括流动性很强的庞大农民工群体、失业者、残疾人等。本文主要描述农业劳动者群体、城市里的从业者群体以及管理者群体的生存方式及其特征。

(一)农业劳动者群体的生存方式。

我国是一个以农业小生产为主体历史悠久的国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整体的生存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传统自给自足的、以家庭为单位的生存方式开始向现代农业生存方式转化。但是在现代社会中,传统农业社会的生存方式仍然在一些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地区存在着,现代生存方式影响着他们的传统生存方式。

在生产方式上,农民以土地为中心进行农业生产劳动。他们以一家一户的小规模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以个体家庭内部的协作劳动为主,以土地为中心,依靠人力并加入现代化的生产要素如化肥、农药、机械等进行生产劳动,他们生产的目的仍以满足自身需求为主。分散的生产方式使农民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意识和能力很差。农闲季节,有的根据家庭的实际情况和市场的变化从事一些副业获取收入;有的农民可以去附近的工厂做工或者把工厂里的活儿带回家去做,然后按照劳动量获取报酬。

在生活方式上,就物质层面上看,农民饮食消费的支出比重明显上升,食品的自足性降低,但是营养水平和结构不合理。人们的衣着消费已经不是起初的蔽体遮羞,御寒保暖,而是美化生活的重要内容,农业劳动者的衣着消费支出比重逐步提高,而且衣着由以前的数量少、手工制作,向一季多衣、成衣化方向转变。农民把大部分的积蓄用于改建、扩建、重建房屋,农民居住在宽敞明亮的屋里,有的已经住上了楼房。自行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已经进入寻常百姓家。就精神层面上看,在当代乡村社会,人们之间的交往已经打破了传统的血缘、地缘基础上的关系,而更多的是实现某种物质利益、经济价值的交往。在许多地方还依然存在一些落后的文化活动,甚至盛行,如赌博、迷信活动等。虽然如今农民的家庭收入逐渐增长,但收入的不稳定致使他们平时的消费具有很强的节俭性和谨慎性。农民在节日和婚丧嫁娶时舍得大手大脚地花钱,其中炫耀和攀比的成分非常大,很多农民宁可节衣缩食,也要脸面风光,这给农民的生活带来了压力。农村接触外界信息主要是通过电视和广播等,电视等大众媒介大肆渲染丰饶的物质商品,激发消费者的欲望、宣扬消费价值,冲击并瓦解农民的俭朴的消费观念。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科技的飞速发展,许多现代社会的要素已经渗入到农民的生产和生活中,给他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新变化。尽管如此,他们仍然以土地为中心进行生产劳动,他们的生存方式只是发生了量的变化,但是并没有发生质的变化。

(二)城市从业者的生存方式。

我国目前实行每周工作5天、每天工作8小时的40小时工时制,但在一些三资企业、民营企业等企业部门工作的从业者,加班、超时劳动的情况非常普遍。

在工作方式上,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从业者从事第二产业即制造业的劳动。大机器的制造业把生产过程分成若干个独立操作的部分,能够完成相应操作的半熟练工人以流水线的作业方式按照一个固定的模式大规模生产出同一种产品。城市从业者要在大工厂、大企业里工作,必须遵守非常严格的作息制度和劳动纪律,为了协同一致,许多工厂甚至严格规定工人每分钟必须完成一定数量的工作,才能使生产过程正常运转,他们成为“单向度的人”。

在生活方式上,就物质层面上看:在饮食上,他们已经从吃饱转向吃好,并注重食物的营养搭配与膳食结构的合理。人们的衣着由以前的数量少、颜色与款式单一、档次低向数量多、五彩缤纷与款式新颖、中高档方向转变,而且是美化生活的重要内容。由于房价过高,严重超出城市从业者的购买能力,大部分从业者买不起住房,只能住在面积狭小的旧房里,还存在许多无房的住户。大部分从业者乘公交车、地铁、行驶摩托车或自行车去上班。就精神层面上看: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体制的不完善,部分城市从业者的经济利益受到损害,并正在承受出乎意料的压力,实际生活水平下降,而且市场经济的发展突出了物质利益的地位,因此他们的主体意识日益觉醒和发展,实现个人物质利益的愿望明显,不喜欢空洞的说教,而且通过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媒体宣传,他们更加重视物质利益,讲究实惠,价值取向大多停留在干活挣钱的层面,人们之间的交往实用主义、功利主义色彩明显。

对于大部分城市从业者来说,他们的职业劳动仅仅是强制性的谋生手段,下班回到家后可以享受闲暇的生活,因此他们的生存方式是典型的工业社会的生存方式。

(三)管理者的生存方式。

在当今世界信息化和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从事传统制造业工作的人数开始减少,部分工人由直接操作生产过程生产产品转向信息管理,个人生存方式由体力支出转向以脑力劳动支出为主,进行社会组织和管理。

在工作方式上,他们工作主要内容是进行社会组织和管理。政府管理者既要执行上级路线、方针、政策,同时又要根据本组织的实际情况作出决策,协调各部门人事关系,利用信息化使工作能顺利、高效完成,将执行工作情况上报有关部门和领导,全面提高人民群众服务的水平和质量。而企业管理者与其发展最初阶段相比,他们已不直接参与生产过程,他们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利用信息化组织经营管理,从事打通各个环节、疏通进货与销售的渠道,进行业缘交往的活动。

在生活方式上,就物质层面上看,在饮食方面,他们讲究营养、健康与品位,其中有少数官员出入高档酒店利用公款大吃大喝,有些私营企业老板吃一顿饭要花上万元。他们的服饰是体现个性、时尚与新潮、面料质地较好的名牌。企业管理者比政府管理者拥有更强的经济实力,因而他们有高档的住房与名牌汽车。就精神层面上看,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社会转型期,政府管理者不仅处在新旧两种价值观的矛盾中,而且面临着权力、地位和利益的考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他们在不同程度上克服了保守意识和僵化的观念,增强了服务意识、公仆意识、效率意识以及科学决策意识,等等。与此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有少数干部为了获得经济利益与升职,片面追求GDP的增长。与企业管理者相比,巨大的工资落差使部分政府官员心理失衡,经不起如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诱惑,不钻研国家的方针政策,不能辨别是非,没有坚定的立场,利用手中的权力,不择手段地聚敛财富;还有的人欣赏和追求庸俗的、低级趣味的娱乐活动等。

企业管理者的目标是追求利润。有些人不纯粹以追求金钱为唯一目标,他们还有更高的精神追求即创办事业。他们生活简朴,把资金用于改善经营条件,扩大生产规模,热心社会捐助,为社会多作贡献。还有少数私营企业主从事生产经营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赢得利润,他们通过广泛的功利性社会交往采用各种合法的或非法的手段获得高额的利润。同时,他们的消费标准已远远高出我国现阶段居民的平均消费水平,他们生活奢侈、讲究排场,出入各种娱乐场所,等等。

五、结束语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社会转型期,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的生存方式同时并存,由于原有物质利益结构的分化、解组、重新整合和新的物质利益结构的形成,社会群体利益多元化,因而人们的生存理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不同生存理念的群体对物质利益和其他要求是不同的,这必然会产生许多社会问题和矛盾,对这些我们应有清醒的认识。

注 释:

① 这种分类是初步的、大概的,甚至有部分的交叉,也没有包括所有的社会成员,但并不构成对当代中国人的主要生存方式分析的曲解。另外,那些从事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学研究的群体,包括学生和退休的老龄群体等,其生存方式有其特殊性,限于篇幅,不在此文论述。

[1]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0.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5.

[3] 金锦姬.试论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与生存方式的统一[J].延边大学学报,2000(3):17.

[4] 胡乔木,姜椿芳,梅益,等.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

[5] 王雅林.人类生活方式的前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13.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67.

[7] 黄顺基.新科技革命与中国现代化[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

[8] 王荣江.自然界的“优先地位”:遮蔽与重现[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2).

[9] [美]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C911

A

1007-8444(2011)02-0190-07

2010-11-20

朱莉(1979-),女,江苏宿迁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责任编辑:王荣江

猜你喜欢
人类生产生活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用旧的生产新的!
人类第一杀手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