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研究】
主持人语:黑格尔认为,助成民族精神的产生的那种自然的联系,就是地理的基础。历史的真正舞台是温带,主要是北温带。这一说法带有某些程度的欧洲中心论。事实上,不同地区的民族创造了各具特色的文明,并成为全人类文化宝库的一部分。但地理环境对人类的活动确实具有较大的影响,这一点值得我们思考。黑格尔将地理环境分为三类:高地、平原和海岸区域,不同的地理环境对人类的生活产生了不同的影响,进而形成不同的地域文化。因此,我们非常欣喜地看到,地域文化研究已成为国内外学界关注的热点。
对中国的地域特性,R.H.Tawney在上世纪30年代有过宏论,他认为,中国不同的地域具有不同的特征。研究中国时,应该把中国和整个欧洲作比较,而不应把中国和某一个欧洲国家进行对比。以往视为中国经济生活独特标志的传统,实际上不是中国特有的征状,而是欧洲和中国在一个文明阶段所共有的。中国内部同样如此,一些落后地区的现象,发达地区自然曾经经历过。
即以江苏内部不同地域在历史上的变化而言,非常复杂。简言之,在中国4 000年历史长河中,近1 000年来较为落后的淮安、徐州、海州等苏北地区,曾领先(或并不落后)过3 000年;而唐以前尚落后的江南地区(主要指苏、松、常、镇、太),明清以来一直是中国最发达的地区。魏晋、甚至唐以前,苏北是富饶的鱼米之乡。唐宋文人涉及淮地的诗词,稻是其经常描写的风物之一。朱庆馀《送淮阴丁明府》:“鸟声淮浪静,雨色稻苗深。”刘禹锡《送李中丞赴楚州》:“万顷水田连郭秀,四时烟月映淮清”。白居易《早发楚城驿》:“荷塘翻露气,稻垄泻泉声。”李嘉祐《白田西忆楚州使君弟》:“鱼网平铺荷叶,鹭鸶闲步稻苗。”许浑《淮阴阻风寄呈楚州韦中丞》:“刘伶台下稻花晚,韩信庙前枫叶秋。”苏轼《再过泗上二首》:“黄柑紫蟹见江海,红稻白鱼饱儿女。”刘子寰《醉蓬莱》称:“淮海维阳,物华天产,未觉输京洛。”这验证了民谚:“走千走万,比不上淮河两岸。”但宋以后,有“苏湖熟,天下足”美誉的江南地区,似乎成了鱼米之乡的专称。明清至民国年间,苏北是公认的不产稻米地区。
可以说,江苏南北地域变迁是“乾坤大挪移”式的,对这一变迁的深入研究必将产生令人神往的成果。这也是本栏目“地域文化研究”设立的主旨。我的南大同仁,多年来一直默默耕耘,不求闻达于学界,只求探究历史之本相。略感欣慰的是,在范金民、胡阿祥教授的主持下,我们几位“散兵游勇”申请到了一项国家社会科学招标课题,我们谨借这个栏目先将我们前期的一些成果陆续发表出来,我们更祈求方家向这个栏目赐稿,并对我们的研究和其他工作提出批评。
主持人:马俊亚,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