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双向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模型的构建

2011-04-12 11:36马荣贵
山东社会科学 2011年8期
关键词:指标体系要素创新能力

马荣贵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河南郑州450000)

动态双向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模型的构建

马荣贵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河南郑州450000)

国内外关于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评价指标研究、评价方法研究和区域评价实证研究等三方面。但是,就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体系而言,基本上还是静态、单一的反映各创新要素的现状,缺乏能够动态、双向、可持续反映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变化状况的指标体系,在评价过程中只能对某一时间点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评价,数据量少、评价指标各自孤立,难以全面、连续、合理的评价一个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也不能很好地反映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要素间的互动关系,评价效果及评价价值受到很大的局限。通过重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模型,实现对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进行动态、双向、可循环评价,以促进区域科技创新的可持续发展。

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模型;重构;创新能力

一、引言与文献综述

从国内外关于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研究来看,学者们在评价指标研究、评价方法研究和区域评价实证研究等三方面取得较多的成就。

(一)评价指标研究

国内学者对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主要是根据区域科技创新系统的内涵、创新主体要素来设计评价指标体系的。罗守贵(2000)等人认为,从区域创新系统的内涵来看,区域科技创新不仅仅是企业的技术创新,还应该包括企业的组织创新和区域内的管理创新及制度创新。①罗守贵、甑峰:《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研究》,《南京经济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因而,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应该包括政府的科技创新政策与管理水平、区域经济发展实力、通讯等信息化水平、科技资源及其潜力、高等教育水平及其潜力、企业技术与组织创新能力等。依据政府、大学及企业等创新主体的能力构成,他们设计了分别反映这些能力的具体指标,并以江苏省为例,对区域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

也有学者们在设计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时,不断挑战原有的创新要素评价方法,从科技投入出发分析相应产出,进而分析其创新效率,评价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任胜钢(2006)等人认为,某一个特定区域的创新能力,实质上是在一定创新环境条件下,区域内各个创新主体创新投入与产出的水平。②任胜钢:《区域创新系统内涵研究框架探讨》,《软科学》2006年第4期。创新投入主要是政府对创新环境的投入,同时也包含企业的资金和人力投入,具体包括基础设施投入、资金和研发人员投入等;创新产出主要是科研机构和企业,具体包括大学与科研机构知识创造能力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基于投入与产出两个方面,他们构建了对国内各省市、自治区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的指标体系。

(二)评价方法研究

研究者们采用了多种评价方法对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如唐炎钊、方旋、邹珊刚(2001)运用灰色综合评估方法对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展开评价,并将该方法运用到对广东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实证分析中。③唐炎钊、方旋、刘春仁、邹珊刚:《对区域科技创新理论的探讨》,《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第9期。唐炎钊(2004)提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应用于广东省科技创新能力的综合分析;①唐炎钊:《地方软科学研究项目进展评估流程和评估方法研究》,《厦门科技》2004年第6期。张克英等(2005)利用聚类分析、灰色系统理论与客观赋权法结合,评价区域科技创新能力;②张克英:《多种综合评价方法在科技创新评价指标分析中的应用》,《科技管理研究》2005年第11期。毕亮亮(2008)基于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模型,对长三角城市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评价。③毕亮亮:《长三角城市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及“区域科技创新圈”的构建——基于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模型的初探》,《经济地理》2008年第6期。杨大楷、冯体一(2008)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长江三角洲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长江三角洲区域二省一市的科技创新在产出能力、投入能力、配置能力、支撑能力、管理能力等方面各有优劣。李柏洲、苏屹(2009)利用粗糙集法,对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进行属性约简,然后引入熵模型建立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模型。

(三)区域评价实证研究

目前,在我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中,已开展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的有8个。

东部地区有广东、福建、山东和江苏四省。唐炎钊(2001)运用灰色综合评价及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参考了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以及有关竞争力、科技实力指标体系等,把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分解为知识创新能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知识流动、创新资源、科技创新环境、技术创新绩效等六个方面26项指标,对广东省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并选取北京、上海、四川、陕西、甘肃、江苏、浙江、山东、广东等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有关数据为例,对广东省科技创新能力进行比较分析。孙敏霞(2008)采用灰色综合评价方法,提出了以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为核心,以科技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科技活动投入、科技活动产出以及科技进步基础为四角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钻石模型”,并以此模型为框架,进一步设计适合福建特点的三级共计10个指标的评价体系。朱孔来、王忠辉(2008)认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由该区域的知识创造能力、知识流动能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创新产出能力、创新环境、创新投入等六方面要素构成,并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判断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由六大要素、25个指标构成的区域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综合评价方法对山东各市的创新能力进行了实际评价和比较分析。王芳(2009)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江苏省三大区域的13个地级市的科技创新能力,从技术创新环境、技术创新投入、企业技术创新、创新经济绩效等四个方面选取24个指标,结合科学性、合理性、系统性、整体性、实证可行性等原则,设计出适合江苏省各地市实际情况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科技创新能力做了定量评价,并通过苏南和苏中、苏北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的对比,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中部地区有安徽和湖北两省。韩刚(2009)运用综合评价因子分析法,从知识创造能力、知识获取能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创新环境、创新经济绩效等五个方面20个指标对安徽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评价。胡琴(2003)把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分为3个层次26项指标,包括科技进步基础、科技活动投入、科技活动产出和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并根据该指标体系,选取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湖南、河南、甘肃等8个省市作为比较对象,将湖北省2000年的科技创新能力与8省市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比较。

西部地区有陕西和新疆两省区。冯套柱、李小锋(2008)在对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本质、内涵理解的基础上,建立了陕西省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构建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陕西省三大区域的10个地级市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定量评价,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张淳、赵利新(2006)根据《2002年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专门就新疆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评价,以期全面了解和把握新疆科技发展状况和创新能力的不足之处,以提高新疆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

(四)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存在的问题

综上所述,学术界正在尝试采用不同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对不同区域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评价。从学者们建立的各种评价体系上看,绝大部分都是从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出发,基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选择各有特色和偏重的评价指标,要素虽然不同,指标也有差异,但都较为合理的反映了某一时间点上某一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静态状况。纵观目前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体系,基本上还是静态、单一的反映各创新要素的现状,缺乏一种能够动态、双向、可持续反映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变化状况的指标体系,且在评价过程中只能对某一时间点(如:年)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评价,数据量少、评价指标各自孤立,难以全面、连续、合理的评价一个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也不能很好地反映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要素间的互动关系,评价效果及评价价值受到很大的局限。从学者们采用的评价方法上看,在对不同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方法的选择上尚未形成比较一致的意见,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及因子分析方法的较多,且大多采用单一方法进行评价。从学者们对不同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来看,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都在开展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说明科技创新已在全国普遍引起地方政府和学者们的重视,但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思路、方法都相类似,大都是将本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与全国或部分省份进行比较研究,这种比较研究实际上是一种验证性研究和重复性研究,缺乏创新。

二、重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模型的必要性

(一)弥补原有评价体系缺陷的需要

国内外学者对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研究已有很多,也建立了一些较为完整的指标体系来衡量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但普遍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以静态分析为主。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中的相关指标大都采用某一年度的数据进行分析,即评价结果反应的是静态的时点状况,而一个地区科技创新能力是创新要素多年的积累而形成的,因而评价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应结合区域科技创新发展来进行动态评价。二是指标间相互独立,缺乏联系。评价指标各自孤立,不能很好的反映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要素间的互动关系。如罗守贵(2000)等人从区域创新系统的结构要素、主体要素及其功能出发,从区域综合实力、教育资源与潜力、科学技术资源与潜力、企业创新实力、信息条件、区域政策与管理水平等6个方面对区域创新能力进行分析,这六个要素在评价时各自独立,分别反映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一个方面,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对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则无法分析。其他学者在从区域创新系统的投入和产出、区域创新系统中的网络创新等对区域创新能力进行评价时,同样存在此类问题。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是以企业、科研院所(含大学)、地方政府和中介服务机构为创新的主要单元,通过区域创新单元的互相作用,推动该地区以市场为基础的知识和人才流动、技术扩散和产业群活动,使区域内的广大企业不断采用新工艺,研发新产品,并取得巨大的投资回报,从而促使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模型相关要素指标间不能相互独立,缺乏联系,而需要很好的反映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要素间的互动关系。

(二)适应区域科技创新不断发展的需要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具有不确定性和可拓展性。视角不同,分析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也不同,且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影响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某些因素就变得模糊,特别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科技创新内涵的丰富,影响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要素及要素内部也在发生变化。

1.不确定性决定了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具有差异性。到目前为止,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仍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但评价指标是可以借鉴的。如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组每年度发表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则借鉴洛桑国际管理学院对竞争力的研究,将区域创新能力界定为“一个地区将知识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新服务的能力”,并侧重于科技产出角度,从企业创新、创新环境、创新效益、知识创造、知识流动等方面,对中国各省区的区域创新能力进行评价。

2.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可拓展性决定了评价指标要随着区域科技创新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和完善。评价的角度变化了,评价的时间变化了,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也要随之发生变化。如任胜钢(2006)认为,区域创新能力是某一个特定区域各个创新主体在一定创新环境条件下创新投入与产出的水平,并从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包括大学与科研机构创新能力、企业创新能力)和创新环境(包括基础设施、需求状况、金融环境、劳动力素质)两个方面构建了区域评价指标体系,对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

三、动态双向可循环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模型的构建

基于投入产出视角,构建包括创新环境、创新投入、创新绩效三个要素的评价指标体系。创新环境和创新投入是区域科技创新的基础,创新绩效是区域创新能力强弱的直接体现,在衡量创新绩效中考虑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设置了经济绩效和发展绩效两个二级指标,从创新的经济效益和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两个方面来反映区域创新能力水平。

(一)模型构建说明

从投入产出角度看,区域创新能力就是某一特定区域的各创新主体在一定创新环境和创新投入条件下的创新绩效的高低。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主体有政府、企业、高校、中介组织等,他们通过营造创新环境,增加创新投入,提升创新绩效,最终形成具有竞争力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因此,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是创新主体相互作用所形成的要素间的优化配置。这里的要素可以划分为三大类:创新环境要素(政策环境,经济环境,科技环境,信息环境、教育环境),创新投入要素(政府科技投入、企业科技投入)和创新绩效要素(经济绩效、发展绩效)。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形成依赖于创新系统内环境、投入和绩效的良性循环,良性循环的基础是与创新相关的各个创新主体之间的相互合作与协调。这一过程中,政府的作用十分重要,政府对科研开发的重视和投入程度,对区域内企业的支持和政策引导,间接影响着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高低。一个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强弱最终体现在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技术创新能力上,企业作为科技创新主体,充分利用外部创新环境,逐步成为技术创新、创新应用和创新投入的主体,不断提升创新绩效。大学和研究机构作为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形成的知识源头,一方面要为企业提供技术供给,另一方面为企业培训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二)模型的构建

基于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可拓展性,从投入产出视角,重视科技创新环境要素,反映区域创新主体和要素的关联性出发,构建反映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创新环境——创新投入——创新绩效三要素的动态双向可循环评价模型,以动态、可持续的对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评价。该模型由四个部分组成:科技创新投入、科技创新环境、科技创新绩效和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其中,科技创新投入、科技创新环境、科技创新绩效是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三要素。科技创新投入主要由政府科技创新投入和企业科技创新投入组成。企业是区域科技创新的核心,企业对科技创新投入的多少,会直接影响科技创新的绩效,同时会影响科技创新环境;而政府是区域科技创新的主体之一,政府科技创新投入的多少,会影响科技创新环境,继而间接影响科技创新绩效。该模型中,由科技创新投入,科技创新环境和科技创新绩效组成了一个动态双向的循环系统:在内循环中,科技创新投入的增加直接带动科技创新绩效的提升,科技创新绩效的提升又改善了科技创新环境,科技创新环境的改善,为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奠定了人力、物力和财力基础;在外循环中,科技创新绩效的提升为进一步增加科技创新投入奠定了物质基础,科技创新投入的增加对于改善科技创新环境有利,科技创新环境的改善同时也提升了科技创新绩效。由科技创新投入、科技创新环境和科技创新绩效所组成的双向动态可循环模型的最终目标是不断地增加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因此,该系统模型不是一个静止的模型,而是一个随着时间变化而动态循环、螺旋上升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模型。在这个过程中,科技创新环境、科技创新投入与科技创新绩效协同作用,共同推动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动态提升。

(三)模型的特征与功能

1.一个复杂的多元非线性模型。

本文认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是一个复杂的多元非线性模型。在这个模型中,有众多要素推动科技创新能力不断上升和加强,通过三个主要要素,即科技创新投入、科技创新环境和科技创新绩效,动态双向可循环的推动科技创新能力螺旋式上升和发展,其中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中介机构和政府等组织是这三个要素的主体。图中绩效表示科技创新绩效,投入表示科技创新投入,政策表示科技创新政策。

2.一个开放的模型。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它需要和外界的人才、资金、物质、技术和信息等创新资源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作为区域科技创新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的这些创新资源,如果能够得到区域创新系统的调动和有效吸收,则能够对区域创新系统内的创新要素和创新环境起到充实、完善和改造的作用,营造出更加适合区域创新的条件。

3.一个综合的系统。

作为一个能力系统,它不是某一单项能力所能概括的,而是若干项能力要素的综合和集成。本文提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组成要素为科技创新投入、科技创新环境和科技创新绩效等三要素,而这三要素将在彼此协同和相互作用中共同促进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因此,该模型中的双向动态就是对创新三要素关系的描述,而可循环则是对三要素促进创新能力可持续性发展的描述。

(责任编辑:栾晓平luanxiaoping@163.com)

F204

A

1003-4145[2011]08-0132-04

2011-03-11

马荣贵(1965—),男,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

猜你喜欢
指标体系要素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也谈做人的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