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共产党发展理论的历史演进过程

2011-04-12 09:41孙焱杰
关键词:领导集体生产力建设

孙焱杰

(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论中国共产党发展理论的历史演进过程

孙焱杰

(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中国共产党的发展理论是一个形成、发展、创新与完善的演进过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发展理论的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发展理论的发展、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发展理论的创新、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发展理论的完善,表明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发展理论既一脉相承又传承与创新。

中国共产党;发展理论;历史演进

从上世纪50年代中叶起,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就开始了发展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发展理论的一脉相承又传承与创新。

一、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发展理论的形成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取得了多方面的积极成果。

第一,在社会发展目标上,强调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性。1953年12月,毛泽东在修改审定《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中,初步形成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1956年9月,党的八大把建设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作为党的任务写进党章。在1964年底召开的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周恩来正式向全国人民公布了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我们一定要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四个现代化发展目标的提出,相对于工业化来讲无疑是一大进步,这是一个更加全面、更加完整的目标。第二,在社会发展动力上,强调基本矛盾的作用。由于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毛泽东冲破斯大林关于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状况完全适应”的形而上学观点,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不过社会主义社会的这些矛盾,同旧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罢了。”[1]214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里,进一步明确社会主义基本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他指出:“没有矛盾就没有运动。社会总是运动发展的。在社会主义时代,矛盾仍然是社会运动发展的动力。”[2]133在中共八大上,毛泽东提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的矛盾。这就为中国发展指明了方向和道路。第三,在社会发展模式上,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经济建设中,毛泽东虽曾提出“以苏为鉴”,认为对苏联的经验要做到有所学、有所不学,对的就学、不对的就不学。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前后,在《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中,毛泽东也对社会主义发展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是最终没能突破苏联模式,又回到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发展模式,导致社会主义实践遭到了挫折和损失。第四,在社会发展战略上,确定了两步走战略步骤。1955年3月,毛泽东在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上指出:“在我们这样一个大国里面,情况是复杂的,国民经济原来又很落后,要建成社会主义社会,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我们可能经过三个五年计划建成社会主义社会,但要建成一个强大的高度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国家,就需要有几十年的艰苦努力,比如说,要有五十年的时间,即本世纪的整个下半世纪。”在1962年“七千人大会”上,针对“大跃进”的经验教训毛泽东指出:“中国的人口多、底子薄,经济落后,要使生产力很大地发展起来,要赶上和超过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没有一百多年的时间,我看是不行的。……我劝同志们宁肯把困难想得多一点,因而把时间设想得长一点。”[2]3021963年9月,中央工作会议在讨论国民经济发展的长远规划时,提出了两步走的发展步骤。第一步,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经济走在世界前列。然而,毛泽东从尽快改变中国落后面貌的愿望出发,在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犯了急性病和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错误。正如邓小平指出的:“毛泽东同志的错误在于违反了他自己正确的东西。”[3]298尽管如此,社会主义各项事业还是取得了很大进展,为我国进行现代化建设打下了物质基础。

二、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发展理论的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正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正反两方面的实践经验,对中国共产党的发展理论作了重大的调整和发展。

第一,关于发展的地位,突出发展是硬道理。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筹划的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目标,并纠正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认定发展才是硬道理。[4]377邓小平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主题的论断。发展是全人类的时代主题,对中国这样“人口多、底子薄”的发展中大国,显得更为重要。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中国能不能顶住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压力,坚持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关键就看能不能争取较快的增长速度,实现我们的发展战略。邓小平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提到最多的是发展问题。中国的发展不只是经济问题,而且是政治问题;中国的发展不只是中国人民摆脱贫困的需要,也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需要。[5]第二,关于发展的中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任务很多,不能顾此失彼,但发展的核心内容是发展经济。[5]经济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政治、文化和社会得以发展的前提。邓小平强调说:“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但是说到最后,还是要把经济建设当作中心。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3]250发展,当然包括政治和社会的全面发展,邓小平强调两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要克服“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1979年,他就指出:“我们要在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3]208第三,关于发展的动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邓小平认为,改革“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4]368“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4]370只有改革才能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才能把生产力从僵化的社会体制下解放出来,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邓小平强调说:“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4]370改革要求开放,开放也是改革。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为了加快发展,还要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而且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第四,关于评判发展的标准,突出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三个有利于”。“文革”结束不久,邓小平就指出,“我们要想一想,我们给人民究竟做了多少事情呢?我们一定要根据现在的有利条件加速发展生产力,使人民的物质生活好一些,使人民的文化生活、精神面貌好一些”。[3]1281992年中国改革开放关键性历史阶段,邓小平旗帜鲜明地提出:“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4]372“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对生产力标准的深化和发展,是邓小平反复思考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结论。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的发展观,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从阶级斗争转到经济建设上来,把人民的实际利益和要求愿望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判断标准,从而使我国社会从畸形发展转到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和进步上来。这是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的一次历史性进步。

三、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发展理论的创新

从1989年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到2002年党的十六大这13年,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领导改革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中进一步创新了发展理论,深化了对发展问题的规律性认识。

第一,提出“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6]538以发展统率一切工作,这是创新发展理论的精髓,将我们党对发展重要性的认识推向一个新阶段。发展战略意义的升华,把发展上升到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的高度。江泽民指出,我们党“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6]538是我们党能否获得执政合法性,实现长期执政的关键所在。“发展是第一要务”既强调了发展的重要性,又突出了发展的紧迫性。因此,在经济领域,要创造发展条件,抓住发展机遇,更好地实现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在政治领域,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增强党的战斗力,建设一支既有号召力、又有远大发展前途的执政党。在思想领域,冲破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革除一切影响发展的陈规陋俗,解放思想,锐意进取。第二,创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拓发展的新局面。江泽民执政时期,我国发展最突出的创新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理论基础上,1992年6月,江泽民指出:“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实现社会经济高度发达不可逾越的阶段。”[7]198同年10月,党的十四大正式确定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从此,把市场机制引入经济生活,给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增添了生机和活力,对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第三,强调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推动我国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我们正面临着科技革命的大好时机。中国发展惟一的选择就是必须走自主创新之路,建设创新型国家。江泽民指出:“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速全社会的科技进步,关键是要加强和不断推进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技创新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越来越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如果不能创新,一个民族就难以兴盛,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8]392我们必须通过自主创新,建立创新型国家,创造、发明、发现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并运用到实际生产中去,才能实现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第四,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人民的幸福安康作为施政的基本准则,这是集大成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发展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一直是江泽民为核心的领导集体思考的重要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我们党一定要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积极履行人民赋予的各项职责,坚持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利益。在此基础上,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与时俱进地认识发展的目的和社会主义的本质,提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9]179的新论断,从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上进一步丰富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理论。

四、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发展理论的完善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党的文件中首次集中阐述的科学发展观,标志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认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第一,科学发展观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发展理论,成为这一世界观和发展理论在中国的最新形式。科学发展观自觉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考察研究人类、世界以及中国的发展问题,从而达到对发展真正科学的认识。马克思早就指出,社会是一个有机体,人类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因此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科学发展观正是在汲取世界各国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从人民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从事物的普遍联系和相互影响,去考察我国的发展问题,正确地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发展理论,是我国建设和发展必须遵循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指导原则。第二,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是第一要义,统筹是发展的最佳状态。目前,我国正经历着有史以来影响最为深远的全方位、多元化、立体式的社会转型,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坚持不懈地谋求发展。科学发展观把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提出来,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新经验的总结。在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基础上,党的十七大又提出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因此,科学发展观要求各种力量、各种因素和各个方面都能够实现协调和平衡,使发展状况更加和谐,发展过程更加稳定,发展成果更加丰硕。第三,在发展路径和方式的选择上,坚持实现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发展的全面性要求我们在发展目标、动力和检验标准上坚持全面性观点,任何只突出其一而忽视其余的发展都不利于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因为经济的共同富裕、政治的高度民主、文化的高度文明都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我们所处的时代是矛盾凸显的时代,旧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仍未退去,新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还很幼弱,远不能对社会发挥约束效能,这就需要我们精心策划,理顺关系,统筹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要求我们既注重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关注对环境的呵护与反哺;既注重眼前利益和当代发展,也关注长远利益和未来发展;既注重发展的民族性与国别性,也关注发展的世界性与全球性。第四,在发展目标上,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它第一次在我国真正突破了人性、人道主义禁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对以往人学思想的错误观点进行了批判,把对人的认识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以人为本就是以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坚持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就是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的理论在今天中国的生动体现,也是我党始终代表中国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的具体贯彻和执行。科学发展观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刻回答了当代中国为什么要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的时代性课题,是指引21世纪中国科学发展的伟大旗帜。

[1] 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2] 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3]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 孙焱杰.论邓小平对科学发展观的历史性贡献[J].理论界,2010,(9).

[6] 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7] 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8] 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9] 江泽民.论“三个代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D635.1

A

1672-0040(2011)05-0026-04

2011-06-29

孙焱杰(1968—),女,黑龙江讷河人,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经济学硕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责任编辑 郑东)

猜你喜欢
领导集体生产力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党的“三代领导集体”维护祖国统一的思想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
展望2014:推动科技创新转化为第一生产力
凡事就怕做到极致 一个词的生产力
论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伟大历史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