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王环
(山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淄博255049)
农村居民消费制约因素研究
张静,王环
(山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淄博255049)
扩大内需是我国当前和今后很长时期保持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启动巨大的农村消费市场是扩大内需的关键,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对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着重要意义。文章着重从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水平较低、消费倾向偏冷、生活消费结构存在优化空间等方面分析了农村居民消费的现状,指出了影响当前农村消费的主要制约因素,提出了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改善消费环境等对策建议。
农村消费;制约因素;解决路径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战略,必须充分挖掘我国内需的巨大潜力,着力破解制约扩大内需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局面。目前,作为占全国总人口比重57%的农村居民,是中国最大和最有潜力的消费群体,农村消费市场对国内需求的巨大拉动作用一旦启动,将会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扩大我国农民消费需求,不仅有助于统筹城乡发展、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机制的转变,而且能加快实现我国消费结构升级,从而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同时,更有利于促进农民之间、城乡居民之间和谐相处,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十一五期间,在国家各项强农惠农的政策措施下,农村居民收入整体增速加快,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消费水平也呈现较强增势。但是相对于城镇居民而言,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仍然较低。农村居民消费率从1983年最高点的32.3%下降到2007年的9.1%,24年间下降了约23个百分点;在居民消费总额中,农村居民消费所占比重从1978年的62.1%下降到2007年的25.6%,29年中下降了近37个百分点。[1]20当前,农村居民的消费现状主要有以下表现。
近几年,国家为扩大内需、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出台了一系列刺激政策,取得了一定效果。然而,广大的农村消费市场受诸多因素影响启动较慢,消费不足、发展滞后问题突出。不论是绝对量还是增长速度,我国农村居民生活消费均低于城镇居民。2008年,农村居民年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661元,比1978年增加了3545多元,年均增长12.2%。但是,不论是绝对量还是增长速度,农村居民消费都偏低。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1243元,比1978年增加了10932元,年均增长12.7%。目前,我国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水平落后城镇居民至少10年以上,并且城乡居民生活消费水平之间的差距一直处于扩大状态。城乡居民生活消费支出比从1978年的2.68∶1扩大到2008年的3.07∶1,也就是说,目前城镇居民一个人的消费相当于3个农村居民的消费。[2]212-213
居民消费倾向这个指标是消费者行为中消费意愿强弱的最终反映。其指标是居民人均支出与人均收入的比值来计算。[3]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村居民消费的倾向虽然有所调整,但仍然表现出偏冷。其原因:一是与农村居民对未来预期收入的信心不足有关;二是与农村居民保守稳健的消费观念有密切的联系,大部分农村居民仍然崇尚节俭,重视储蓄,恪守适度保守消费的观念;三是我国农村的保障体系不够完善,导致农村居民有钱不敢花,进行预防性储蓄,这些因素最终抑制了农村居民的消费热情。
十一五期间,农村地区消费品零售额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年均下降1个百分点以上。1978年,农村地区(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为1053亿元,2008年达到34753亿元,年均增加1000多亿元。[2]213而农村地区消费品零售额在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的比重由1978年的67.6%,下降为2008年的32.0%。这较少的零售额比重与农村较多的人口极不相称,农村居民消费不足,致使农村商品市场疲软,进而制约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内生增长。
农村居民消费在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通讯等方面的支出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但相对于城镇居民来说,仍然偏低,存在优化空间。例如,我国农村居民食品支出仍然主要集中在高热量的谷物上,高蛋白和高脂肪的食品比重偏低,膳食结构有较大的调整空间;衣着消费2010年虽然增加到264元,但仍然较低,根据2008年的数据,农村居民人均衣着消费支出为212元,不足城镇居民的20%;发展型、享受型消费所占的比重相对较低。因而农村居民的生活消费结构仍可进一步调整,进行优化升级。
统计显示,2010年中国农民人均纯收入5919元,比上年增长14.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9%;中国城镇居民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9元,增长11.3%,实际增长7.8%,城乡居民收入比例为3.23∶1。虽然这次是自98年以来农村居民收入实际增速第一次超过城镇,但是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相比,差距甚大。导致农村居民收入偏低的原因:一是农产品产量受到自然、水利设施、技术等方面的影响,部分地区存在减产现象;二是粮价波动的影响;三是农村居民自身文化素质过低,致使工资性收入不高;四是财政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比重偏小,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民收入的提高。
1.社会保障不健全。城镇居民除了最低生活保障以外,还有基本养老保险、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工商保险等至少5种保险,但是大多数农村居民只有最低生活保障、新型合作医疗、社会养老保险。其中医疗保障问题凸显,部分地区农民仍存在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国家对农村卫生投入不足、卫生资源分配不均,城市拥有70%的卫生资源,而广大农村只拥有30%的卫生资源,农村居民人均卫生费用不足城市居民的1/4,全国还有2/3的农村地区没有开展门诊统筹,2009年新农合筹资水平只有每人每年113元。农村卫生资源的匮乏致使部分农村存在卫生医疗服务条件差、技术水平低、治疗手段落后等问题。2.保障人数少、水平低。与城镇居民相比,农村居民参加社会保障的人数非常少。以2007年为例,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人数为5172万人,占全国乡村人口的比重只有7.1%,而同期城镇居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达到20137万人,占城镇总人口的比重为33.9%,高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27个百分点。[2]215-216另外农村的社会保障水平较低,尤其是在经济不发达的西部地区,有一些农村居民甚至处在贫困线边缘。从国家和社区提供的养老金状况来看,农村居民社会养老金供给人均不足200元,与城镇居民的保障水平差距非常大。3.养老保障设施落后。我国老年人口基数发展速度非常快,使我国步入了老龄化国家的行列。2009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为12.5%,据全国老龄办分析,这是历史上老年人口比重增幅最大的一年。老年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对我国的养老保障体系和养老设施建设及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农村地区的养老设施相对落后,约1/3的乡镇没有敬老院,有些地方即使建设了养老院,服务设施也达不到要求,这与农村日益凸显的老龄化现象严重不符,使得人们通过储蓄来积累资金以备年老时使用,从而影响了农村居民的即期消费。
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显示,2006年末,全国未实施集中供水的镇还有28%,其中中部地区比重更高,达35%;全国近1/3乡镇没有综合市场,3/4乡镇没有专业市场;全国近20%的乡镇没有完成农村电网改造,2%的自然村没有通电;17%的自然村没有通公路,30%的村在3公里之内没有车站或码头;80%多的乡镇没有体育场馆、影剧院。[2]216自来水和电网等基础设施的不配套限制了洗衣机、冰箱等家用电器的使用。另外农村市场流通网络不健全,市场秩序差,农村集市比较松散,经营、竞争等没有合理的管理体制,假冒伪劣商品在农村市场屡见不鲜,使得农村居民在耐用消费品的购买上表现出心有余悸,这些因素严重抑制了农村居民的消费欲望。
我国的消费信贷市场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展至今仍然不健全,尤其是农村信贷市场,存在着农村居民融资难、制度不健全、覆盖范围小等不足,其中贷款难问题尤为突出,具体表现在:一方面,农村居民居住的分散性特点使农村金融机构为农村居民提供金融服务的成本上升,从而导致农村金融服务的供给不足;另一方面,农村居民贷款时难以提供抵押,金融机构因风险原因不愿意向农村居民提供贷款。[4]这些因素导致暂时缺乏资金的农村居民想申请贷款却得不到批准,即期消费需求得不到满足。
消费观念影响人们的消费偏好,而消费偏好又会进一步影响人们的消费行为。目前,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观念仍然比较保守落后,理财方式以储蓄为主,较少将资金投入到金融资产或实物资产方面以获得财政性收入。农村居民一生中的消费主要集中在婚丧嫁娶、建房、子女上学等方面,而一年中的大项消费又主要集中在重大节日,这使得长期积累一次性大量消费。这种落后的理财观念和消费方式逐渐成为制约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思想障碍,不利于我国农村消费市场强大支付能力的形成。
1.粮食增收,粮价保障,提高家庭经营性收入。在粮食增收方面,政府要继续加大农业投入,增强农业发展基础,提高粮食产量。诸如:开工建设一批以改造中低产田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基础工程,装备一批节水、节地的现代农业设施,推广一批新的高产品种;[2]217另外要立足转方式调结构的总体任务和各地区农业发展实际,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科学规划农产品生产布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和农业科技创新力度,因地制宜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全面推进科技兴农。在粮价保障方面,政府应努力健全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稳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稳健发展大宗农产品期货市场,从而规避价格波动所带来的风险;完善应对价格异常波动的应急体系,建立农产品价格调整基金。通过这些措施来保证农产品的价格,确保农村居民稳定增收。2.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高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据统计,我国有4.8亿农村劳动力,按照我国现有耕地和经济技术发展水平测算,农村大约只需要1.5亿劳动力,其中2亿多是剩余劳动力。目前我国农民工数量在1亿左右,还有1亿左右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待转移。[5]这1亿左右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有助于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途径有:一是拓宽在城农民工的就业渠道;二是发展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来吸纳剩余劳动力;三是政府通过给予政策和资金等各方面的支持来鼓励回乡民工自主创业。另外,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还有赖于农村居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因此要加速农村文化教育,改革和发展基础教育,尤其是成人教育和技能教育,开发农村的人力资源,让农村人力资本具有一技之长,快速就业,获得工资性收入。3.提高农村居民的财政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2009年我国农村居民的财政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所占比重为11%,相对较低,所以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必须努力提高两者在农村居民收入中的比重。财产性收入实际上是从金融资产和实物资产中获得的资本性收入(具体形式包括股息、利息、租金等)。[6]转移性收入主要是政府转移性收入。为提高这两部分收入要鼓励农村居民将积累起来的财富用于购买实物资产或金融资产而获得资本要素收入。因此,政府应出台相应政策予以保障,同时要调整市、县、乡三级财政支出结构,改进财政管理方式,继续加大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支出比重,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和领域。全面落实农业税全免、粮食直补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初步建立起农村公共财政体制框架。[7]
一方面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增加农民的安全感,使其降低预防性储蓄,使农村居民老有所养,解决后顾之忧,从而激发农村居民的即期消费欲望。二是进一步强化和规范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加大农村医疗投入,建立政府对农村基本医疗保障资金投入的动态增长机制,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提高卫生工作者的技能和服务质量,使农村居民彻底摆脱小病不用看,大病看不起的状态。三是政府要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完善贫困地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免费政策,制止教育乱收费现象,进一步完善对家庭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减轻农民家庭的教育支出负担。四是建立健全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档案资料,监督和强化各级政府的服务职能,加强对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的监督力度。
一方面,各级政府要加大对供水供电、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加大农村综合市场建设力度,提升农村乡镇商品市场建设的质量,在硬件上为农村居民消费提供便利服务,减少农村居民消费的障碍。同时加强农村消费服务体系建设,着力培育农产品市场主体,鼓励农村经纪人、私营企业、大中型流通企业进入农村商品流通领域,积极发展专业合作社、产销协会等多种类型的农产品流通合作经济组织,努力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8]另一方面,要严格整顿和规范农村市场秩序,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商品,通过电视、报纸、广播等媒介向农民群众宣传鉴别商品真伪和维护自身权益的知识,净化农村消费环境。
我国发展农村消费信贷市场,完善消费信贷体系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根据不同的消费品为消费者设计不同的贷款种类。这主要依据不同地区农村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消费品的市场价格、农村居民的消费偏好等,灵活的设计消费信贷办法,如不同的首付金额、不同的利率、不同的还款期限等。第二,加大对相关企业及商品零售商的信贷支持力度,确保他们在向农村居民提供信贷消费的同时可以正常经营运转。第三,建立健全农村居民个人信用制度体系,建立个人信用查询和评估系统,减少信贷风险,引导金融机构对农村居民实施信贷消费。[2]219另外,可考虑通过扩大集体资产产权抵押贷款范围等手段来拓宽农村小额信贷覆盖面,完善乡镇企业贷款担保机制,积极探索授信贷款。[9]第四,政府要加强对农村消费信贷市场的监管,杜绝诸如非法“高利贷”等民间借贷市场侵害农村居民利益的现象发生。要制定相关的政策对民间借贷市场进行规范管理,对借贷额度、利率、手续办理等方面加强监督和管理。
一方面要加强对农村居民的教育,打破他们以往的小农意识,帮助他们形成一种健康、文明、科学的绿色消费理念。鼓励农村居民消费者在经济发展带来收入增加的同时,要适当地扩大消费,除了满足自身衣、食、住、行等物质方面的需求外,也要关注精神文化生活,增加科技、教育、娱乐、旅游等方面的投入,同时要让农村居民对贷款消费有正确的认识。另外一方面要提高农业生产的社会化程度,努力增强农村居民的市场化观念,使其减少自给性消费。在农村生产劳动等领域扩大分工,从而增加农村居民的现金消费等等。
[1] 迟福林,殷仲义主编.中国农村改革新起点——基于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城乡一体化[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2]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等.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08~2009)[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3] 姜惠芬.扩大我国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对经济的拉动潜力探讨[J].消费经济,2008,(6).
[4] 周宗社.促进农村居民消费问题的探讨[D].重庆:西南大学,2007.
[5] 赵茜.我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D].广州:暨南大学,2010.
[6] 赵双.城乡居民消费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以四川为例[D].雅安:四川农业大学,2009.
[7] 王环,白云.借鉴日本经验,发展我国县域经济[J].宏观经济管理,2010,(6).
[8] 程凯,瞿艳平.论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J].江汉论坛,2011,(4).
[9] 许进杰.制约我国农村消费需求的因素和对策[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5.
F126
A
1672-0040(2011)05-0013-04
2011-06-15
本文系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后发地区发展县域经济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研究”(10CJGJ1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张静(1987—),女,山东泰安人,山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责任编辑 杨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