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素娟
(宿迁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江苏 宿迁 223800)
古诗之美,美在意境,意境之产生,在于虚实相生。“虚与实,是中国美学思想的重要范畴之一。”[1]所谓“实”,是指对客观对象的描写或反映;所谓“虚”,是指包含在描写对象中的情感、意味。虚实相生是古典诗词营造意境的基本手段。在古诗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虚实相生这一古代诗人创作诗歌时习见的艺术技巧,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体悟意境、理解作品,提高古诗阅读与鉴赏能力。
在古人的诗歌创作实践中,虚与实作为一对范畴,总是相对而言,相依而生。要让学生理解什么是虚实相生,首先要让他们了解有哪些常见的虚实关系范畴。在梳理研究的基础上,笔者认为虚实关系主要有以下四对:
情与景是古诗当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对美学范畴。古代诗人处理情与景这一对范畴时,通常是情为虚,景为实。如孟浩然的《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小舟、烟渚、夕阳、旷野、树木、江水、月亮等都是实景,而“新愁”则是虚写,尽管眼前之景足以引发诗人万千愁绪,但诗人究竟愁什么?却需要读者结合其身世与经历认真揣摩。这类作品在虚实关系的处理上,都是实写景而虚写情,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水乳难分。
古代诗人在处理人物与景物的关系时,通常是“景实而人虚”。如王维的《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声。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只闻人声,不见其人,人物皆为虚写,而“深林”、“青苔”等景物则为实写,人景相依,境界高远。
在今昔这一对范畴中,通常是今为实,昔为虚。如王维《杂诗》:“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前两句抒写当前情景:诗人他乡遇故知,热切地询问故乡情况,是实写。后两句则是诗人对同乡离家之前景象的猜想,是虚写。诗作今昔交错,虚实互寓,构成了诗歌隽永的意境。
在现实与想象这一对范畴中,现实为实,想象为虚。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上联从实处着笔,是作者所处的现实时空,下联为诗人想象,是虚拟时空,为虚写。虚实互相辉映,营造出独特的诗歌意境。
古诗中虚实结合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常见组合方式有以下三种。
高明的诗人绝不会为了写景而写景,常常要借景抒情,或借景(事、物)传达意趣,这就是以实隐虚。即古人追求的“含不尽之意于言外”。如贾岛的《访隐者不遇》,诗歌似乎只是叙述了一个简单的生活片段,访客与童子之间的对白浅显而直白,但是这首诗的妙处绝不在故事本身,而是故事背后隐藏的情趣,这与国画中“留白”的技巧十分相似。透过简单的故事(实),感悟诗歌简朴而隽永的情趣(虚),方得本诗之真谛。
感情、思想、意趣、哲理,等等,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的东西,恰恰是诗歌的“内核”。诗歌要表情达意,不能像政论文章那样说教,必须靠形象说话,因此往往要化虚为实,即用具体的、可见可感的实实在在的景物来表达抽象的思想感情。如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汪伦与诗人之间的真挚情谊是抽象的,但是这首诗的独到之处是李白运用虚实相生的手法,用具体可感的“桃花潭水”作比,使读者可以透过潭水形象去体味诗人与汪伦之间的情谊。这样就化抽象的情谊(虚)为具体的形象(实),这样,友情便有了“深度”——比千尺之深的潭水还深。
同一首诗中,既借景抒情,又直抒胸臆,或景、物、情、理等复杂交错,即为虚实交融。如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首句实写,第二句实中有虚,“黄河”是实景,而“入海流”是作者的想象,并非眼前实景。三、四句,以虚为主,虚中含实。抒写人生“理趣”,至于“更上一层楼”后会见到什么景象,则是诗人留给读者的想象空间。
虚实相生,是创造诗歌意境的最基本的方法,没有虚实之间的和谐组合,就没有诗歌意境。意境是作者创造的结果,也是读者参与再创造的结晶。“描写诗中虚实相生的‘实境’完全是为了诱发读者的想象,引发实境之外‘生发无穷’的虚境,从而形成一首诗的整个浑融一体的独特意境。”[2]诗人将他所体验的生活及审美体验通过诗歌展现在读者面前,而读者在阅读欣赏诗歌时,可能产生的丰富的美感联想是对诗歌生命力的一种再生性延续。因此,了解虚实相生手法的根本目的是引导学生在阅读欣赏古诗过程中,整体感知诗作意境,积极参与审美再创造。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应该准确把握诗歌意境要素中“虚”与“实”的关系:“实”即诗人对生活具体而真实的描绘,“虚”是作者留给读者联想与想象的空间,这个空间是留给学生的创造空间,需要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提前设计与准备。教师在设计诗歌教学时,应该给学生参与诗歌审美再创造留下足够的空间。一首优秀的诗歌,其意境具有不可复制的独创性,如何利用教材,引导学生理解每首古诗的“创意”,并在阅读与欣赏的过程中,调动学生的想象、参与到审美再创造中来,应该成为诗歌教学备课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调动各种手段与方法,让学生在学习古诗时“入情入境”。
1) 由象入境。“象”即意象,是组成诗歌的基本“原件”。抓住诗歌中心意象,有助于学生理解诗歌意境。如教学李白《静夜思》,可以指导学生找出“月光”这一主要意象,引导学生理清“月”、“夜”、“思”之间的关联,进而追寻作者夜不能寐的原因,最后引发学生对李白思乡内容的开放型联想,完成审美再创造。
2) 由景入境。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是读者整体感知诗歌意境的媒介。从实景出发,体悟景物背后隐藏的情趣,是读诗的基本套路。如教学《送孟浩然之广陵》,可以紧扣“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两句寓情于景的佳句,启发学生想象并口头描摹目送客船远去的诗人形象,让学生体味诗歌浓浓的离情别意。
3) 由情入境。情感是诗歌创作的原动力,也是诗歌创作的核心,更是诗歌教学必须紧抓的命脉。由情入境,是诗歌教学的一条捷径。如: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以欢快风趣的语言和精巧独特的构思,传达出诗人发自内心的喜悦之情。教师可以抓住“长恨春归无觅处”之“恨”与诗人内心之“喜”之间的对立,理清诗人感情脉络,并重点解决“春归何处”和“喜从何来”两大问题,感悟诗人情感世界与大自然之间的内在关系,体会诗作流露的“伤春惜时”的文人情怀。
值得注意的是,不论采取何种路径,诗歌教学都要正确处理“课前预设”与“课中生成”的关系,预留的空间要用好、用足,同时要对学生在课堂上随机生成的思想“火花”给予充分的肯定。切忌教师包办代替,越俎代庖。尊重学生的创造与想象,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美好独特的意境,在审美再创造中体验读诗的乐趣,不断提高古诗阅读与欣赏水平。
参考文献:
[1] 李元洛.诗美学[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87:216.
[2] 李文庆.论诗词意境营构的虚实相生[J].中华诗词,2008(1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