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KAB 创业教育促进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2011-04-12 04:24:46马秀叶王晓晨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毕业生院校高职

□马秀叶,王晓晨

(1.阳泉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阳泉 045000;2.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山西 太原 030027)

大学生就业情况关系到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已成为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关注的焦点问题。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论述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时,指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 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这一论点的提出对日益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市场来说无疑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而要让大学生创业,必须先要让他们了解创业的相关知识,激发他们的创业热情。《大学生KAB创业基础》课程将“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理念,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精神,使大学生不仅仅是就业岗位的占据者,而且是就业岗位的创造者” 作为重点开展教育,通过本课程学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大学生创业与就业能力。

一、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高校连续几年的扩招,使中国高等教育迅速迈入大众化,使更多的学生有机会进入大学学习。来自教育部的数据显示,200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413万,2007年达到495万,2008年达到559万,2009年达到611万,2010年超过630万。但与此同时,高校的连续扩招,造成了高校毕业生高存量、高膨胀,使得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和难度也越来越大。

(一)大学生就业由“精英”走向“大众”,毕业就失业现象严重

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大学生不再是人才“精英”,不再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宠儿”,高校学生的就业方式发生了极大变化—从“包当干部”到“双向选择”再到“自主择业”。在这种情况下,大学毕业生就要积极迎接新的挑战,公平地参与社会竞争。但在现实中,一方面由于用人单位用人门槛仍然居高不下,高职生面临“歧视”;另一方面高职毕业生择业时不综合考虑社会就业大环境和个人条件,盲目求高求大,以致造成高职学生毕业后几年内失业人数较多,失业率有时甚至高于社会平均失业率。

(二)需求结构性失衡矛盾突出,高职生就业难上加难

近年来,虽然社会各界对毕业生的需求从总体上看,供求基本平衡,但仍然在学科专业、学历层次、地区、院校、用人单位及性别之间存在突出的失衡问题。计算机、电子、通讯、土建、机械、自动化等学科专业毕业生需求旺盛。而法学、哲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社会需求较少;社会对毕业生学历层次要求较高,研究生以上学历供不应求,高职、高专生供大于求,造成高职生就业难上加难。

(三)社会对毕业生素质要求提高,高职生就业相对有压力

就业的竞争实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已从“数量型”转为“质量型”。单位用人不再固守“用人所学与学有所用”的观点,而是逐步形成了“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用人新模式。因为只要综合素质高,专业知识可以到企业进行有针对性地培养。从近年众多用人单位的招聘条件来看,看重的综合素质包括:较高的政治身心素质和高尚的道德、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踏实肯干和吃苦耐劳的创业精神、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宽广的知识面、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及工作经历、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团队精神等等。因此,综合素质高的毕业生受到青睐,就业面宽,机会多,选择机会大;而招生门槛较低的高职类毕业生就出现了“就业难,难就业”的现象。

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技能型、操作性、实用性人才的高等职业教育,通过开展大学生KAB创业教育来引导大学生解决就业难题、缓解就业矛盾,无疑是一种有效的途径,也是践行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具体表现。

二、大学生KAB创业教育

(一)大学生KAB创业教育的含义

Know About Business (以下简称KAB)创业教育项目是国际劳工组织创设的一个世界性的公益性项目,旨在对发展中国家的广大就业需求者进行创业意识、创业方法和创业技能的基础性培训工作。该项目自2005年8月起在中国实施,是共青团中央根据创新创业的时代要求,服务青年就业创业的现实需要,与国际劳工组织合作推广的青年创业教育项目。其核心内容是国际劳工组织为培养大中学生的创业意识和能力而研发推广的创业教育课程。

(二)大学生KAB创业基础的课程内容

《大学生KAB创业基础》课程是大学生KAB创业教育项目的成果之一。该课程力图对中国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观念进行科学指导,培养他们的创业意识,帮助他们正确认识企业在社会中的作用和自我雇用,了解创办和经营企业的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从而提升他们的创业能力和就业能力。 该课程以国际劳工组织编写的英文教材为蓝本,根据中国国情进行了本土化改编。授课内容分为8个模块,依次为:模块1:什么是企业;模块2:为什么要发扬创业精神;模块3:什么样的人能成为创业者;模块4:如何成为创业者;模块5:如何找到一个好的企业想法;模块6:如何组建一家企业;模块7:如何经营一家企业;模块8:创业准备:商业计划书。授课过程中,通过测量工具和团队游戏帮助学生了解创业者基本特征和所需素质以及从产生商业想法、写出商业计划书、组建一个企业直到运营的企业发展、运作的基本过程。

(三)大学生KAB创业基础的教育理念

1.务实的项目定位。“大学生KAB创业教育”项目的定位是创业启蒙教育,其中有三个重点、四个目标。三个重点,即创业意识培养、创业知识了解、创业过程体验。四个目标,即培养创业意识,鼓励大学生把创业作为职业选择;让大学生正确认识企业在社会中的作用; 给大学生提供创办和经营小企业所需的知识以及技能培训;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让他们能够在中小企业以及缺乏正规就业培训的环境下获得一份体面的工作。KAB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大学生的交流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KAB课堂教学可以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自信心,并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贯穿创新的基础在于平等、自信和突破传统思维习惯的理念。

2.科学的教育架构。KAB 课程的教育架构包括企业家参与、学生实习、大学与企业的关系、企业家的视野、体验式教学方式、学科间交流活动等内容,确立了企业与社会互动、教师与学生互动、教师的教学与实际创业过程互动、学生的理论学习与模拟创业实践互动、师生与企业家互动、书本学习与社会学习互动等共同形成的一个完整的教育架构。

3.严格的教师选拔培训。KAB 课程的教师要经过初级和高级两轮培训,且至少完成一个班级的教学周期,才能取得KAB课程的教师资格证书。KAB课程的教师重点在青年教师中选拔,在考虑他们基本理论功底的同时,还要注重他们的企业创办和管理实际经历。学校还注重从创业者中聘请校外创业导师,使该课程真正做到学校与社会的联通、课堂教学与实际创业的有机结合。

三、KAB创业基础教育与高职院校教育的有机结合,鼓励高职生创业,缓解就业压力

创业教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教育的“第三本护照”,被赋予了与学术教育、职业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指出:“在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积极鼓励高校学生自主创业,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可见,高职院校开展KAB创业教育有两个现实目标:一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二是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

KAB创业教育的先进教学理念能够更好的满足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需求,而高职教育本身也存在多种优势,支持KAB创业教育在高职院校的发展,培养学生创业意识,提高学生创业能力,使学生创业构想成为现实。

(一)高职院校本身的教育优势和资源优势,促进KAB创业教育的实践教学

高职院校的教育在某种程度上而言,就是就业教育,它培养的是处于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注重职业技能和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由于它突出实践性教学,坚持能力本位,因此,具有开展创业教育所需要的基础条件。高职院校目前都在寻求走产学结合道路,他们建立了丰富的校内外实验、实训场所和基地,探索建立产学紧密合作的运行机制,使产学相长。校内外的实验、实训场所和基地,又都可以用来支持KAB创业教育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们明白,创业不只是社会精英分子的特权,高职院校本身就有创业的优势资源,作为高职院校的学生应及时把握机会,充分利用这一优势,为自己今后的道路寻找另一个突破口。

(二)通过KAB创业教育,引导有自主创业意识的学生作自我分析和评价

虽然创业是就业的另一条美好途径,走自主创业的道路可能会有很大的发展机遇,甚至可以创造辉煌的人生价值,可以彻底打破学生“等(等待就业)、靠(靠关系)、要(向家长要钱)”的消极思想,但不可否认的是,每个人的性格、气质、知识、能力等各方面都存在差异,并非人人都适合创业。因此,高职院校通过KAB创业教育科学的教学环节设计,告诉学生:什么是企业,创办企业需要哪些基本素质,具体有什么要求等等,引导学生做好自我分析,认清自身的性格特点,衡量自己是否适合创办企业。一个完整的KAB创业教育教学过程完成后,一旦学生有了创业意识,并且初步确定自身适合走自主创业道路之后,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使之产生初步创业设想。

(三)通过KAB创业教育,指导学生将创业构想逐步变成现实

通过KAB创业教育环节让学生完成自我分析和评价,有了初步的创业设想后,指导学生展开调研活动,评估自己设计的企业:主要的目标客户群定位是什么,在哪里能够找到客户;了解竞争对手的情况;确定市场营销计划并预测销售量。在整个调研的过程中,学习信息的搜集、整理及综合应用的方法,培养对信息的敏感性与理解利用能力。在通过调研得到预计的销售量后,学生们需要考虑实现销售业绩的方法和途径,怎样组织和管理企业的人员。这就需要他们去主动深入地学习经营管理、政策法规、金融财务、公共交际等知识,锻炼包括计划决策、认识管理、市场营销、生产运作、财务管理等传统能力以及把握商机、创建团队、沟通合作、高效融资等创业的必备能力。通过KAB创业教育课程的特定情景模拟练习,引导学生系统、细致地罗列出其创建过程中可能碰到的难题,独立寻求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并给予评析、指导,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最后,通过先前诸多步骤的模拟练习之后,指导学生把在各步骤中对企业的各项分析和思考结果填入《创业计划书》中,科学合理地形成自己的创业计划,同时,通过制定创业计划,引导学生参加国家和省市的创业计划大赛,初步衡量自己的创业计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实践性,并鼓励他们在毕业后将之付诸实施。

总之,按照十七大关于“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的要求,高职院校可以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与教学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深入企业、市场参观考察,进一步拓宽思路,开阔眼界,加强感性认识,深化理性认识。KAB创业基础教育通过与高职教育的有机结合,可以促使大学生转变思想,激发创业意识,提升创业能力,从被动地等待工作岗位转化为主动地创造工作岗位,从而一定程度地缓解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参考文献:

[1] 于琳琳,曹宇飞,刘亚栋.高职生就业环境和就业形势分析[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6).

[2] 徐伟. 职业型大学生核心就业力分析和培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3).

[3] 李玉鸿,朱立宏,艾健.转变观念 完善机制 强化培训 推进大学生创业就业[J]. 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

[4] 张项民.KAB对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启示[J].河南教育,2010,(2).

猜你喜欢
毕业生院校高职
9岁的高中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意林(2020年15期)2020-08-28 11:10:24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活力(2019年21期)2019-04-01 12:18:24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最“叛逆”的毕业生
创业家(2015年4期)2015-02-27 07:53:13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教育与职业(2014年4期)2014-01-19 09:08:24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