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的标志 民族的精神
——黎族传统服饰美学价值浅析

2011-04-11 22:32陈立浩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黎族款式纹饰

陈立浩

(琼州学院人文社科学院,海南 五指山 572200)

民族的标志 民族的精神
——黎族传统服饰美学价值浅析

陈立浩

(琼州学院人文社科学院,海南 五指山 572200)

本文从创美能力、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美化及彰显人的精神与风彩等层面论述黎族传统服饰的美学价值。

黎族传统服饰;美学价值;探析

在特定的场合,服饰往往成为一个民族的标志。服饰作为一种实用艺术产品,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服饰特色,透过它可以观照一个民族审美意识的强弱,创美能力的大小,以及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黎族传统服饰展示民族的创美能力,赞美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彰显人的精神与丰彩,具有不容低估的美学价值,本文对此试作论析。

一、黎族传统服饰凸显人的创美能力

纵观我国56个民族,各族人民都居住在特定的生态环境,他们从顺应、适应环境,到合理利用生态环境的自然资源,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推动本民族社会历史的发展,表现出民族的创美能力。

人类告别了动物之后,就开始了自己独特的历史。随着人类历史的进程,人类逐渐显现出人的本质力量,具有了人的独特的创造能力。而人类对美的创造,经历了由无意识到有意识、由自发到自觉的发展过程。人类在社会实践中,若以创造审美价值为目的,将人的本质力量外化为物态化形式的产品,是在人类从事创美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个民族的传统服饰,则是透视一个民族创美能力的一扇窗口。这里,不妨结合相关民族的传统服饰文化,加以比较分析。

(一)赫哲人的传统服饰。我国东北的赫哲族,其传统的古朴艳丽的鱼皮服著称于世。赫哲人世居美丽富饶的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一带,长期从事渔业、狩业和农业生产,而渔业更是他们的特色产业。每年春季到来,江河解冻,赫哲人就开始了繁忙的捕鱼和制鱼皮的紧张劳动。这里鱼的产量大,鱼皮资源十分丰富,而鱼皮又具有耐磨、保暖、不透水和不挂霜的特点,这类材料常被赫哲人采用传统的工艺制成生产所需要的手套、腰带、围裙、绑腿、各种口袋和“靰鞡”(鱼皮鞋)等。更为独特的是,赫哲人还善于揉制鱼皮,制作衣裤。赫哲人男女都习惯穿鱼皮长衫,女式的鱼皮长衫形似旗袍,其整体是上实下虚,贴身部分紧窄,凸显女性形体的曲线美。而下身及底摆呈扇形,行动时微有波动感,给人一种动静有序、线条清晰的美感。这是赫哲人在认识和把握鱼皮这类物质对象的质地、特性及其相关规律后,运用传统的制皮工艺,将意念中的艺术构思外化为物态化形式的服饰美,它是赫哲人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美实践的结果。

(二)台湾高山族人的传统服饰。在祖国宝岛台湾,岛上高山族的传统服饰也独具特色。台湾有阿美、排湾、泰雅、赛夏、布农、曹、雅美、鲁凯、奥南、平埔等10个少数民族部族,人们平日所说的台湾高山族,是岛上10个部族的总称。高山族人除了善长打猎外,还特别喜欢捕鱼。出海下河捕鱼,是他们经常性的生产劳动。由于海边盛产贝壳,高山族人便利用这种材料,制作贝珠衣。高山族的传统服饰,尤以贝珠衣最具有代表性。贝珠衣是用贝壳或小圆形有孔的珠料为基本材料,用麻线将它们串起来,按横线排列缝在衣服上,一件贝珠衣需要上万颗贝珠。贝珠衣的选色和造型,各部族又各有所好,自显特色。比如泰雅人的贝珠衣多用白色,通通是整齐的横向排列,显得格外的纯洁、耀眼。排湾人的贝珠衣,则以橙、黄、绿色为其基调,其做工精细,且有人像图案缀于贝衣之上。各部族制作贝珠衣虽然各有不同,但却显示一种共同的特点,这就是台湾高山族人在创美实践中所追求的多样化的色彩,讲究服饰的明丽华美。

(三)海南黎族的传统服饰。黎族传统服饰最为世人称赞。众所周知,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首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表明黎族织锦已慕名于世,成为世界的宝贵财富,而黎族传统服饰则是织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黎族织锦中份量极重,地位显赫。黎族织锦产生于海南黎乡,首先是得益于独特的生态环境,这里有着极好的地质和气候条件,是多种植物种属地带,特别是海岛棉生长的极佳地域。对此,司徒尚纪在《海南岛历史上土地开发研究》一书中曾作过这样的概述:“海南岛在北回归线以南约400公里,距今大约1.8亿年的地质时代晚三叠纪以前,属地台区。至中更新世北海组(70万年前)的地质地层中含有极为丰富的植物种属,其中,孢粉子占34.5%,木本花占41.7%,草木花粉占23.69%,孢粉组合计有苏铁科、叠科、番荔枝科、无患子科、山巩科、棕榈科、夹竹桃科等,还有松属、柳属、栎属等等,反映出当时热带森林——草原的植被景观。”①参见司徒尚纪:《海南岛历史上土地开发研究》,海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据黎族学者研究,黎族传统服饰的用料,全是就地取材。其中,植物纤维材料以海岛棉为主;纺织的着色染料,其原材料同样来源于自然,采用相关植物的叶片、花卉,以及相关林木的树皮或根快,经过加工成各种植物颜料,将纺织用料染成绚丽而斑斓的各种色彩;使用的“踞织腰机”(简称腰机),其构成的主要部件,如滕腰带、腰力棍、拉经棍、木刀、竹纬线针、整绒梳等,均是取之于自然,是用自然界的相关材料制作而成的。黎族人民在认识和把握了上述物质材料的性质、属性及其规律之后,借助这些物质材料,运用传统的纺织技能技巧,将自己的审美意念外化为物态化形式的服饰,这就是地地道道、土生土长的黎族品牌的民族传统服饰。精美的黎族传统服饰,凝聚了黎族人民的才智,具有鲜明的民族的特色,展示出黎族人民的创美能力。

二、黎族传统服饰是对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的美化

人类的社会实践证明:哪里有人的生活,哪里就会有美的创造活动。黎族传统服饰的问世,就是彼时黎族人民践行美的创造活动的成果。高尔基曾说:“照天性来说,人都是艺术家。他无论在什么地方,总是希望把‘美’带到他的生活中去。”②高尔基:《论“渺小的”人及其伟大的工作》、《文学论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黎族广大劳动妇女,她们就是高尔基所说的“艺术家”。她们感受现实生活中无比丰富的美,以自己灵巧的双手,织绣出绚丽的传统服饰,把这样的“美”带到人们的生活中去,让社会生活变得更美化。因此,从美学层面讲,黎族传统服饰是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的美化。

(一)生产劳动的美化。在生产劳动中,人、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等,是其构成的主要要素。黎族五大方言区的传统服饰,对构成生产劳动几大要素都有精美的纹锦加以美化。而人作为生产劳动的主体,自然是黎族传统服饰着力美化的对象。黎族传统服饰,其染织绣构图体现以人为本的宗旨。黎族传统服饰纹饰种类繁多,五彩缤纷,而人物纹饰是其中的主体纹饰,人物纹是所有黎锦或传统服饰的主题纹饰和中心纹饰,即母体纹饰。黎族广大妇女在生产劳动中,目睹自身或他人在劳动中自由创造能力的表现,他们创造了众多的劳动产品,这些大大小小的劳动产品,都是人的勤劳、勇敢和聪明才干的劳动成果,打上了人的意志的印记,是对人的本质力量的一种确认。在年复一年的生产劳动中,广大黎族妇女通过劳动产品,感受到劳动的产品既能为人的生活提供所需要的物质用品,又实实在在地体现出人的自由创造能力,是对人的自我肯定。它就象一面明镜,照射出人的本质力量。从哲学、美学的角度讲,黎族织锦或传统服饰,突出人纹图案,其实质就是美化生产劳动的主体——人的本质力量。但从黎族人民的信仰看,他们信仰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等,所以,黎族织锦或传统服饰凸显人纹图样,也表示黎族后人对祖先的崇拜和怀念的深情。这方面的相关问题,笔者在探析黎族织锦美的形态一文作过论述③参见《琼州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于此只是提及,不再赘述。

黎族先民经历了漫长的采集、渔猎生活之后,逐步走向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生产,再从原始社会进入阶级社会,从事小农经济生产。不同历史阶段的生产工具和劳动场景等,在黎族织锦或传统服饰都有相应的纹饰,对相应的生产工具和劳动场面、情景给予形象的美化。比如筒裙纹样的人纹和动物纹饰图、筒裙纹样的植物纹饰图、筒裙纹样的鲤鱼纹饰图、农耕用具纹样图、筒裙纹样牧归图、筒裙纹样奔鹿图、筒裙纹样赛牛图、筒裙纹样——人勤牧兴图,以及各类农耕和丰收喜悦的纹样图,它们都从不同的视角,对本民族不同历史阶级的生产工具、劳动场景和劳动成果等,将其形态织绣于织锦或传统服饰,对它们给予生动的美化。④本文提到的织锦纹饰图案参见王学萍主编《黎族传统文化》,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

(二)日常生活的美化。广大黎族妇女在黎锦或传统服饰织绣的各类纹饰图,可以说都来自于日常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她们在自己的生活环境,抬头望:蓝天白云;目举远眺:青山绿水;侧耳细听:百鸟合鸣;迎面朴来:阵阵花香;春夏秋冬:瓜果飘香,四季常青。如此纯净的自然生态,如此美好的生活环境,怎能不叫织绣的黎族妇女深感自豪而动情呢?她们有感于家乡姿态奇异的群山,长流不息的江河,热带雨林的自然风光,更有感于大自然对黎家人的厚爱和无私的恩赐,创造了美好的黎族家园。所以,广大的黎族妇女胸怀甜美之情,舞动灵巧双手,穿针引线,织绣出山水、花草、百鸟、果木等各式纹饰图样,将其美好的生活环境尽情美化。

黎族人民的生活丰富多彩,人们劳动在田间地里,时有悠扬歌声传来;节日庆典,歌声如潮,人流似海;修建新宅,乡亲四邻,彼皮相助;娶亲嫁女,全村出动,寨上歌舞不停,家里喜气洋洋……。如此甜美的生活,在黎族织锦或传统服饰都有生动形象的反映。比如双面绣纹样衣背的丰收欢乐图、筒裙纹样——青春幸福图、“三月三”节日庆典纹样图、筒裙纹样云母平安图、筒裙纹样吉祥如意图等,这些不同的纹饰图,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黎族人民多彩的生活内容,以织锦独特的纹饰图样,产生了巨大的美化日常生活的艺术魅力。

三、黎族传统服饰彰显人的精神与风彩

黎族的传统服饰,色彩鲜艳靓丽、纹饰图样多姿多彩,款式独特,工艺精良,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黎族传统的民族服饰,从一个侧面表现出黎族人民对美的欣赏和追求,颇能彰显人的精神与风采。

(一)独特的用色,彰显人的精神与风采。黎族传统服饰以黑色为基调,配以红、黄、绿、白,这“五色”在黎族地区为人们所共认,所以素来有“五色斑斓”的美称。“五色”的原料以山上野生的相关植物或自种的花草为主,其次是以相关的动物血和矿物质为原料。而染色的工艺,全是土制的方法,可谓黎族人民的首创。这方面的内容,我们已在《浅议黎族传统织锦纹饰图的造型美》①参见陈兰《浅议黎族传统织锦纹锦图的造型美》、《琼州学院院报》2010年第6期。一文有所概述。这种自主制作的土色土香的染料,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稚真的审美格调。黎族传统服饰以自制的染料着色,这本身就凸显了民族的特色。黎族人民身着富有民族特色的民族服饰,自然别有一番风采,表现出黎族人民的精神风貌。

黎族传统服饰的独特用色,还表现在用色的手法方面。对比用色,是黎族传统织锦常用的法则之一,前文提到的《浅析黎族传统织锦纹锦图的造型美》一文,对此已有论述,这里行文从略。在这里,我们着重谈谈黎族传统服饰用色调和的特点。一般来说,两个色彩或两个以上的一组色彩,为满足心理与视觉生理的需求,而相互产生秩序、统一与和谐的氛围,这种用色之法,被称为调和。黎族传统服饰纹饰图样,处处可见用色调和的特点。比如杞方言地区的妇女筒裙纹样植物纹饰图,图面以红色为基调,铺作底色,配以黑、黄、绿、白、紫,6个色彩调和互补,组成长形横向的植物纹饰图,然后将它们横向重复排列,整个图而的色彩显得浓烈、鲜艳,图面的组合大方有序,统一和谐。黎族妇女身着这样的筒裙,人的精神为之大振,人的风采也为之彰显。又如哈方言地区妇女身着筒裙纹样几何图,该纹饰图面以黑色为底色,配以红、横、绿、白、紫,多色组合的一幅幅长形纹饰图重复横向排列,整个图面色彩浓重,组合规正有序、和谐统一,这般衣着衬托出人的端庄沉稳,高雅不俗的风韵。

黎族传统服饰的丰富色彩,是民族服饰审美文化的生动体现,是人们描绘五彩缤纷现实生活的需要,当然也是人自身张扬欲望实现的自然选择。自古以来,人类就有追求美、展示美的要求和愿望。黎族的传统服饰,特别是妇女的头巾、上衣及筒裙,不仅色彩多样,而且还有其它一些色泽亮丽的物件相配,有的嵌入云母片、明片和金银箔,有的缀以串珠、贝壳、铜线和五彩流苏等。这样的服饰,可以说是五光十色,光彩照人,黎族妇女穿戴在身,人的情绪高昂,精神亢奋,焕发出靓丽的风采。

(二)独特的款式,彰显人的精神和风采。黎族传统服饰款式多样,各具特色。以部落而论,各部落均有自己的识别款式;以方言地区而论各方言的服饰款式也有区别,特别是妇女的服饰款式区别更为明显。就是在同一方言地区,不同年龄阶段的人(老、中、青)各有不同的衣着款式,不同身份的更有其特殊的服饰,如峒长、道公和娘母等,都有符合自己身份的穿戴款式。至于婚丧娶嫁,穿着显然有别,结婚是靓丽的婚服,丧葬是素色的孝服。人们对服装款式,十分看重,非常讲究,所以民间有“宁穿破,不穿错”的说法。这话正一语道破黎族传统服饰的独特之处,这就是服装的款式与衣着者的身份、职业及其从事职业活动的场所、环境等相互协调,相得益彰。这里,我们不妨以黎族广大劳动者身着的传统服饰为例,加以具体的论述。

黎族5个方言的男子服饰,基本是大同小异,就广大劳动人民而言,他们的服饰大体可分为劳动服与礼服两大类。比如哈方言区的男子服饰,款式淳朴,分短衣(生产劳动时穿) 和长袍(节庆和行法事时穿)。宽松精短的款式,很适合在田间地里劳动时穿用。黎族人民的这种衣着,直接反映了他们的勤劳品德。而在节日喜庆之时,或行法事的场地,他们又身着别致的长袍,其求美之心和企福之愿皆可由此观之。其他方言区男女生劳动者,其服饰基本也是如此。我们试看杞方言区男子上山劳动时的穿戴:身着劳动服,肩杠粉枪,背后挂腰篓,身边配坎刀或勾刀,山区劳动者的装束,精神抖擞的形象,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至于山区的猎手,其装束更显英武之态,衣着与一般劳动者相似。特别之处在于:腰间牢实地捆扎着耀眼的红色腰带,头上紧缠着黑色头巾,头巾顶端还插一骨针,整个形象焕发出雄健的英姿,刚毅的风采。

黎族妇女的服装款式更为多样,它们承载着更多的历史文化信息,反映更多的社会生活内容。在黎族5个方言区,民间有“隔区不同装”的说法。我们试看5个方言区妇女服饰的一些基本特点:哈方言区:穿对开襟、无领、前长后短上衣,多为深蓝色,下穿筒裙,绣花,长至膝盖;杞方言区:穿对裙、圆领、窄袖上衣,下穿绣花的中长筒裙;润方言区:穿贯首上衣,下穿色彩艳丽的超短裙;赛方言区:穿直领、斜襟、长袖、蓝色无绣花上衣,下穿长而宽的筒裙。美孚方言区:穿方领、对襟、开胸长袖,以小绳代替系扣的上衣,下穿扎染织花的宽大而长至脚踝的筒裙,为最长的筒裙。从上面简略的概述中,清楚看到5个方言区妇女服饰有相似之处,也有区别所在。我国美学家宗白华在其《美学与意境》一书中曾说:“人们总是喜欢多样化的,划一的东西看厌了,就会追求新鲜的、个别的、有差别的东西。”②宗白华:《美学与意境》。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黎族妇女正是以求新的思想追求个性,用多元化的审美视觉设计服饰,促使了本民族的民族服装款式多姿多彩、古朴艳丽,为黎族的传统文化增辉添彩,其精神确实令人敬佩。

黎族妇女服装款式的独特、多样,对表现黎族妇女人群的性格特征和精神风貌,产生了良好的艺术效果。在妇女人群中,老年妇女的衣着一般都以黑色为主,其衣服、头巾的纹饰图样古朴、简洁,这很符合人物的身份。但有一点很特殊,老年妇女喜欢戴耳环,如哈方言区的老年妇女是常年佩戴耳环,年岁越大,耳环戴得越多,有的多达二三十个,且为大耳环。中年妇女一般都讲究依据自身的特点穿戴相关款式的服装,比如哈方区的妇女服装着黑色,上衣宽大而粗犷,衣领口镶红边,下穿的筒裙宽而长,其长度至膝盖。上下衣的纹饰朴实、典雅,富有艺术观赏性。这样的装着显得庄端、富丽、沉稳、宁静,凸显了人物的个性特征和民族气质。当然,中年妇女也有她们的礼服或盛装,其独特的款式展示她们的美丽和善良。试看一位赛方言区中年妇女的装束,身着天蓝色上衣,高衣领,从领口向右斜开大衣襟,两者皆镶红边。蓝色素面,红边细线,简朴头饰,素衣胸前配戴由多个银色项圈挂吊着数条云母片的胸饰品,整个装束洁净而雅致,朴素而大方,让人感到这位妇女为人的善良,心灵的美好,一张笑脸对生活充满了希望。

至于黎族青年女性的衣物,除了张扬年轻姑娘的青春活力之外,还十分注重色彩的鲜艳,服装款式的新颖多变,特别是上衣的配戴,更是五花十色,绚丽俏美,极具美感和独特的韵味。试看杞方言区琼中姑娘的服装款式,上穿黑色对襟圆领、长袖衣,下着织绣多色、多样花纹的短筒裙。头戴红色或多色纹样头饰、颈配多个银色项圈,胸前系红花、黑布或白底显红的肚兜,有的还另配其它胸饰物,全身装束色彩鲜艳,调和,统一,头上的多种饰物精美别致,神奇华丽,展示出年青姑娘神采奕奕的风貌。哈方言区有的姑娘歌舞时的盛装,除上下衣各类靓丽的饰物外,连下腿部都配戴银镯和采带,无论是步行走路,还是翩翩起舞,那飘动的彩带,发声的脚镯,不仅让人看到姑娘的富丽,而且还深感姑娘全身无穷的活力。谈到黎族姑娘的服饰,不得不要提及润方言区白沙女性素来穿的“超短裙”。据说这是黎族最古老的筒裙款式,其长约30厘米,穿上离膝盖仅只20厘米。早已闻名的“超短裙”,用色鲜亮,纹饰精美,紧身贴切,衣着者苗条的身段,俊俏的形态,婷婷玉立,楚楚动人。而今个性张扬欲望强烈的年轻姑娘,身着“超短裙”不说是一种嗜好,也是一大喜爱。其实,今日时尚的“超短裙”,千百年前黎族妇女就早已织绣了艳丽的“超短裙”。她们身着自制的“超短裙”,格外地潇洒、风光。正是由于黎族衣物款式的独特,彰显黎族人民的精神与风采。

(三)独特的纹锦图样,彰显人的精神与风采。关于黎族传统服饰的纹锦图样,前面的行文也时有提及,这里再结合事例作些论述。黎族民族服饰的纹锦图样,不仅起到美化的作用,而且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比如润方言区妇女穿的“贯头衣”,该衣款式独特而古老,最富有民族特色。“贯头衣”以黑为底色,既无领又不开襟,短而宽,领口呈“V”字形。早在《汉书·地理志》和《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等古文献皆有对“贯头衣”的记载:“民族服布如单被,穿中央为贯头”。百越人:“以布贯头而著之”等。“贯头衣”的纹饰图样也有其特点,它以人纹饰和龙纹饰为主,再辅以鹿、羊等动植物纹饰。显然,“贯头衣”的纹饰是在突出祖先的崇拜,对人的本质显的肯定和赞美,当然也有对本民族农耕生活的形象反映。我们中华民族是个农业古国,56个民族都是以农业为基础,所以极为重视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海南黎族生活在热带雨林地区,有着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良好的自然生活。我们从黎族传统织锦和民族服饰,可以感受到广大妇女织绣的纹饰图样不仅凝结着她们的智慧,其中还反映了她们对民族的生存环境,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认识和理解。黎族社会的发展,受益于当地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得到大自然的种种恩赐。勤劳的黎族人民对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从适应、顺从到自觉保护,他们与自然和谐相处,对动植亲和相待,共生共荣在海南岛上。这种社会生活反映在民族服饰上,就是黎族妇女面对大自然,从自然界受到感悟,所以,她们服饰纹样,不少是取材于自然,又以特殊的符号反映自然,天上的日月星辰,地上的山川河流,以及百花草木,飞禽走兽,大凡是所见所感的自然万物,皆在她们的民族服饰上艺术化为各式各样的美丽的纹饰图样,这既反映她们的审美情趣,也反映了她们的生态理念,表现出她们关爱自然的生态文明精神。

Abstract:this paper is intended to discuss the aesthetics value of traditional Li cloth from its creation,labor,and decoration.

Key words:Li traditional cloth;aesthetics value;exploration

Soul and Symbol of Our Nation:the Aesthetics Value of the Traditional Cloth of Li Nationality

Chen Li-hao
(School of Humanity and Social Sciences,Qiongzhou University,Wuzhishan,Hainan,572200)

C127

A

1008—6772(2011)01—0013—04

2010-10-23

陈立浩(1939-),男,重庆开县人,琼州学院人文社科学院教授,研究民族文化。

猜你喜欢
黎族款式纹饰
黎族小伙闯“深海”
纹饰艺术在石材装饰中的应用
蜡染的纹饰探讨
《黎族母亲》等
局部加热服的款式设计及其舒适性评价
雕漆纹饰的修复
《黎族元素建筑再生设计方案》
敦煌莫高窟第285窟龛楣纹饰研究
Dream Bag
最火的单品款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