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图式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激活与构建

2011-04-11 18:25:32刘丽姣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图式阅读教学语言

刘丽姣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公共外语教学部,湖南 长沙 410205)

在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中,阅读课一直是备受重视的科目。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文化图式的理论基础,探讨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激活与构建文化图式,从而更好地指导大学英语阅读教学。

一、文化图式

图式(schema)原本是认知心理学中的一个术语,最早是英国心理学家Frederick Bartlett在其著作Remembering中提出来的,他认为人的记忆是一种再创造,而不是原形的简单复制,这种再创造受已有的经验结构即图式的影响[1]。70年代后期,Rumelhart等作了大量的研究,把图式概念发展成了一种完整的理论。他把图式解释为以等级层次形式储存于长期记忆中的一组“相互作用的知识结构”或“构成认知能力的建筑砖块”[2]。Eysenck和Keane认为:图式是组织我们感知世界的内在结构,具有选择、组织加工、转换、迁移和综合等功能[3]。人们头脑中储存着各种各样的图式,在认识新事物时,人们总是将其与已知事物相联系。对新输入信息的解码、编码都依赖于人脑中已存的信息图式、框架或网络。输入信息必须与这些图式相匹配才能完成信息处理的系列过程,即从信息的接受、解码、重组到储存[4]。

文化是一个内涵丰富而又复杂的概念,对“文化”的定义,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许多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都对“文化”下过定义。人类学的鼻祖泰勒是现代第一个界定文化的学者,他在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一书中把文化系统地表述为:“文化是一种复杂体,他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余从社会上习得的能力和习惯。”英国人类学家B.K.马林诺夫斯基发展了泰勒的文化定义,于20世纪30年代著《文化论》一书,认为“文化是指那一群传统的器物,货品,技术,思想,习惯及价值而言的,这概念包容着及调节着一切社会科学。”他还进一步把文化分为物质的和精神的。《辞海》把文化定义为: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文化图式指的是人脑中已有的关于文化的一些知识结构或文化模式,包括宗教信仰、价值观念、传统习俗、文学艺术、科学教育等。Malcolm等人指出,无所不在的文化图式是便利或妨碍跨文化交际的关键因素之一。语言是文化的产物,又是文化的载体。作为记录人类思想和历史的工具,每一种语言都具有其独特的文化特色和文化内涵,反映着各自丰富的文化。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在社会实践过程是具有很强的相似性的,这种相似性使得源语作者所表达的文化图式能被的语读者所感知和理解。因此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能激活学生与源语文化一致的文化图式,修正和补充相冲突的文化图式,并构建缺失的新文化图式,就能对源语文化信息进行充分而正确的理解,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

二、文化图式的激活与构建

阅读不是一个被动接收信息的过程,而是一个读者与作者交流的积极的思维过程。国外语言学界及外语教学界的研究表明:阅读时如缺乏背景知识或不能恰当地运用背景知识,即不能成功地激活文化图式,阅读理解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教授大学英语阅读课时,除了要继续培养学生的对于单词、语法、语义理解等基本的阅读技能外,更重要的是想办法激活与构建与文章内容相关的文化图式。

(一)激活已有的与输入信息一致的文化图式。文化,作为人类活动的方式及产物,本身就具有很多超地域和超时代的共同性。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Eugene Nida)博士1995年11月在深圳大学作的题为“语言和文化的关系”的讲学报告中指出“世界的语言和文化惊人的相似”,并说明相似之处占90%,不似之处只有10%[5]。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以及通讯、交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当代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日趋频繁,不同文化之间的共性增多、差异减少将是必然的大趋势。因此,学生所阅读材料的大部分文化图式是学生头脑中已有的,只是学生在理解这些阅读材料时没有意识到要调动这些文化图式去理解。教师应该通过提问、讨论、介绍关键词、播放与内容相关的音像资料等多种方式诱发学生的知识联想,激活其相关文化图式。

例如在讲解《实用英语1》(王守仁主编)第九单元Christmas at Grandma's时,可以先向学生提问:Have you ever celebrated Christmas?How was the celebration like?Do you have any idea how Christmas is celebrated in Western countries?然后通过分组讨论中西方的一些重要节日:情人节、复活节、愚人节、万圣节、感恩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通过这种提问和讨论,学生头脑中原有的文化图式被激活,并与输入的新信息产生了呼应,从而加深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二)修正相冲突的文化图式。中西双方有着不同的生活环境、历史背景、风俗习惯、社会制度和宗教信仰,必然带来人们思维方式、行为等多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都会导致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同一事物所蕴含的象征意义有着不同的理解。因此,文化图式相冲突有时是不可避免的。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时,面对与学生已有文化图式相冲突的材料时,教师应该通过详细地讲解及时地予以修正。教师应该改变以往那种把侧重点都放在了语言知识传授上的做法,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电影、投影仪、互联网等),在质和量两个方面对课堂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加以控制。

例如,在学习《大学英语精读》(修订本)(董亚芬总主编)第二册第七单元There’s Only Luck时,美国许多州的法律允许私人拥有枪枝与我国的国情不同,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了文化图式冲突的现象,通过教师对这一冲突的修正,可以使学生较清楚地理解作者对美国治安现状所表现出的不满情绪,从而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又如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十八首第一诗节: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我可否将你比作夏日?你更可爱,又更温柔。在我国文化观念中,“夏天”常常让人联想到“炎热酷暑”,和“可爱温柔”毫无关联。可英国的四季中,冬天很长,春天短促,倒是夏天阳光明媚,温暖宜人。了解了这一文化冲突,学生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

(三)重构缺失的文化图式。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的载体。人是社会的人,所使用的语言必然反映其所处社会的特定文化,而每一个社会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因此,有时一种语言所传承的文化含义在另一种语言文化中是缺失的。在阅读中,缺失的文化图式就会造成理解的障碍,所以学生有时就会出现明明一段文章中的单词和语法都是熟悉的,却不能理解的情况。因此,教师在教授一篇课文之前,重构学生缺失的文化图式是极为重要的。

例如,在《大学英语精读3》(董亚芬总主编)第三课Why I Teach中,有这样一个句子“Being a teacher is being present at the creation,when the clay begins to breathe”.这个句子的每个词对大二的学生来说都不陌生,但如果不了解其文化背景,还真有点不知所云。作者在这里所用的clay一词,引自《圣经》。《圣经》中说,人是由上帝用泥土按照自己的形象做成的。当上帝将生命之气吹进泥土的鼻孔时,泥土就有了生命,也就创造出了人。通过教师的详细介绍,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作者在这里将教师的工作比作上帝的劳动,旨在说明教师塑造学生的灵魂,给予其精神生命。

再如,在狄更斯小说David Copperfield中有这么一段话:“I am taken home in a sad plight,and I have beefsteaks put to my eyes,and rubbed with vinegar and brandy?”把牛排(beefsteak)放在肿大的眼睛上,让学生感到莫明其妙,不知所云。通过教师对西方人用牛排缓解疼痛、疗伤这种风俗习惯的讲解,重构了学生缺失的文化图式,阅读障碍也就迎刃而解了。

三、结语

语言是文化的产物,又是文化的载体,每一种语言都有其独特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因此,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能激活学生与源语文化一致的文化图式,修正和补充相冲突的文化图式,并构建缺失的文化图式,就能对源语文化信息进行充分而正确的理解,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

[1]Barlett FC.Remembering:A Study in Experimental and Social Psychology[A].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32.34

[2]Rumelhurt DE.Schemata:The Building Blocks of Cognition[A].R J Spiro(Ed.).Theoretical Issuesin Reading Comprehension[C].Hillsdalee:Lawrence Erblaum Associates,1980.13-14

[3]Carrol,D.W.Psychology of Language[M].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0.

[4]刘明东.文化图式的可译性及其实现手段[J].中国翻译.2003.2

[5]徐丹.文化融合中的语言翻译问题[J].中国翻译,1998.3

猜你喜欢
图式阅读教学语言
山东汉画像石铺首衔环鱼组合图式研究
河北画报(2021年2期)2021-05-25 02:06:18
语言是刀
文苑(2020年4期)2020-05-30 12:35:30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图式思维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艺术评论(2017年12期)2017-03-25 13:48:00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8:04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从驱动-路径图式看“V+上/下”的对称与不对称
我有我语言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12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