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新助学政策体系:特点、性质与反思

2011-04-10 10:06:47何崇军林伟成黄雅琴
关键词:社会福利贫困学生助学

何崇军,粟 莉,林伟成,黄雅琴

国家新助学政策体系:特点、性质与反思

何崇军,粟 莉,林伟成,黄雅琴

当前,我国群体性贫困问题凸现出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结构性矛盾,贫困学生问题日益引起社会关注。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贫困学生资助工作,加紧研究并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努力建立健全贫困学生资助政策体系。2007年5月,《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国发[2007]13号)对国家助学政策进行了一次重大调整和改进。对这一新助学政策体系的特点、性质进行分析和反思,有着重要的政策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国家新助学政策体系的特点

(一)从政策内容看特点

首先,在资助资源供给上,国家新助学政策增加了财政投入,扩大了资助面,进一步加大了对贫困学生经济资助的力度和广度。新设立的国家励志奖学金,用于奖励资助全国普通高校本专科在校生中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资助面平均约占全部在校生的3%,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5000元;国家奖学金,每年一次性奖励5万名特别优秀的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每生8000元。国家助学金,从以往资助学生比例占全部在校生的3%大幅提高至20%,平均资助标准也从每年1500元提高至2000元。2008年由中央、地方、学校总共投入资助学金达500亿元,总额度是2006年以前的10倍。其次,资助形式在原有的“奖、贷、助、补、减”五位一体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为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学费减免等多种形式。覆盖范围从以普通高等学校为主,进一步扩展到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中等职业教育等。

(二)从政策导向看特点

国家新助学政策导向设计明确,其导向作用主要体现在引导教育结构优化、协调发展和人才合理分布。第一,加大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资助力度,以吸引和激励更多的初中毕业生报考中等职业学校,促进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优化高中阶段教育结构。政策途径是国家助学金给予中等职业学校所有全日制在校农村学生和城市贫困学生每生每年1500元、资助期限为两年的资助。第二,考虑不同类别学校和不同专业的特点,国家奖助学金适当向国家最需要的专业倾斜,引导学生学习国家最需要的专业,促进高校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政策途径是国家励志奖学金适当向国家最需要的农林水地矿油核等专业的学生倾斜;对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新招收的师范生实行免费教育。第三,鼓励学校面向经济欠发达地区扩大招生,促进区域教育协调发展。政策途径是发挥中央与地方经费分担比例的杠杆作用。第四,实施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政策,引导高校毕业生到艰苦地区基层单位就业,促进我国人才资源的合理分布。政策途径是对普通高校全日制本专科生,在校期间获得国家助学贷款、毕业后自愿到艰苦地区基层单位从事第一线工作且服务达到一定年限的,实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政策。

二、国家新助学政策体系的性质

(一)国家助学政策具有社会福利政策性质

国家新助学政策,首先是一种社会福利政策。所谓“社会福利政策”,是指国家和社会为实现社会福利状态所做的各种政策设计和制度安排,是指为促进人类幸福、疗救社会病态的慈善活动或政府行为,主要涉及社会福利的目标体系、社会福利的对象、社会福利的项目体系、社会福利的资金和服务供应体系等四个方面。中国教育资助政策资源可以被视为一种教育类型的社会福利商品与服务,它体现了一种政府责任或“社会义务”,体现了国家对贫困学生弱势群体的扶持,也体现了国家对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的追求。建立健全国家新助学政策体系,使贫困学生能够上得起大学、接受职业教育,“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优化教育结构,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的有效手段;是切实履行公共财政职能,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必然要求”。

(二)国家助学政策资源具有教育性质和育人功能

贫困学生是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他们大多来自农村或边远落后地区,不仅在经济上有很大困难,而且对大学和大学教育了解很少,在学习上、生活上的不适应较多,在精神上和心理上都需要得到帮助。“授人以鱼”,还是“授人以渔”,或“授人以鱼”与“授人以渔”并重,是助学政策制定者应该明确的理念之一,也是助学政策执行者应该认清的问题之一。中国教育资助政策资源,是一种教育类型的社会福利商品与服务。育人观念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先导,高等教育大众化、收费上学、后勤社会化及一校多区管理模式等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要求我们的育人观念要随之转变,始终坚持把转变育人思想、更新育人观念放在首位。探讨育人对策,历来是国家所关注的重点问题。国家新资助政策体系的施行,较好地实现了对贫困学生的经济扶持,也较好地发挥了对教育协调发展、教育结构调整、人才合理分配等方面的引导功能。

三、对国家新助学政策体系的反思

当前国家新助学政策体系,存在着育人导向缺失的问题。在政策执行过程中,这一不足也表现明显。近年来,对贫困生的直接经济资助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但对他们的心理、学习上的干预和帮助,却往往忽视。有研究者认为,国家新助学政策体系大面积实行无偿资助的方式,难免会使一些学生产生“等、靠、要”的心理,出现“我贫困就应当获得资助”的心态,并且在使用时也不会特别珍惜,出现了物质上虽然脱贫,但是在精神上并未脱贫,没有实现资助和育人并重的成效。可见,助学政策的育人导向作用不明显,导致在助学政策执行实践中,存在着“重扶贫、疏砺志”、“无偿资助多、有偿资助少”、资助效能不佳等问题。

因此,助学政策资源应由单纯发挥资助的经济功能,转变为经济功能和教育功能并举。助学政策的育人导向作用应该得以进一步的强调。在政策层面,应进一步明确和强化国家新资助政策体系的育人功能导向作用;在教育行政部门,应进一步引导和激励各学校的贫困学生资助工作将“助学”与“育人”紧密结合、“授人以鱼”与“授人以渔”紧密结合,促进贫困学生全面发展;在各学校层面,应在总结助学政策执行实践和贫困学生资助工作的经验与不足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提高奖助学金育人功能和实效的有效对策,以更好地实现国家助学政策体系和贫困学生资助工作的全面育人功能。

何崇军(1957—),男,辽宁东港人,广东药学院党委副书记。]

猜你喜欢
社会福利贫困学生助学
军旅书法家李洪海捐助兰考县贫困学生
雷锋(2015年9期)2015-12-14 06:29:13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中国火炬(2015年2期)2015-07-25 10:45:24
关爱·帮扶·助学
中国火炬(2015年10期)2015-07-25 09:51:18
可否把宽带作为社会福利
为助学一诺千金
中国火炬(2014年7期)2014-07-24 14:21:14
郭万里“三帮”助学子
中国火炬(2014年2期)2014-07-24 14:17:00
社会福利
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17:10:04
社会福利与欧债危机
筹资百万救助贫困学生
中国火炬(2013年11期)2013-07-25 09:50:23
美国的社会福利政策及其社会工作